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知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数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今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因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然而,识字过程又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让学生主动学习
贺小鸿
一、让学生主动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学一篇课文,我总是让学生先默读,再轻声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是: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轻声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写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写段意。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读课文后,再汇报自学的情况,并提出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互相补充回答、理解,教师只抓住重难点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就收到了主动读的效果。
二、让学生主动看
看是观察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看后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低年级学生学生字时,先让学生看生字,找出它的音近字、形近字,再想生字的音、形、义,然后讲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如有错误,教师点拨、纠正。再如:学习看图学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插图或挂图,说图意,再图文对照看课文,再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想,从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我板书课题后就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想到了许多,课文写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我又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估计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又想到了许多问题:可能会写一次跳水比赛的经过可能写跳水训练;也可能会写遇到危险时跳水得救……大家思维活跃,想得合情合理,真正起到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作用。
四、让学生主动说
进行说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提出“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碰壁”?“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在坐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适当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对以上问题说得非常好。再如:教“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课题为什么用引号,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最后弄懂了绿色不是指颜色,而是列宁在树林里办公,因为地下是绿革,周围是绿树,所以叫“绿色的办公室”。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三、教给方法——学会学
教学是以动态形式呈现出来的,而结果则以静态形式存在于学生的主观世界之中,为了孩子们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汉字是属于表意文字,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掌握形声字是完成小学识字任务的关键之一。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帮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那么识字将不再是他们的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
让学生主动学习
贺小鸿
一、让学生主动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学一篇课文,我总是让学生先默读,再轻声读,然后有感情地朗读,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鸟的天堂》时,我让学生自学课文。要求是: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语,借助字典,结合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轻声读课文,了解每自然段写什么,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给文章分段、写段意。通过让学生主动地读课文后,再汇报自学的情况,并提出自学中出现的问题,再让学生互相补充回答、理解,教师只抓住重难点适当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就收到了主动读的效果。
二、让学生主动看
看是观察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先看后想,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如:我在教低年级学生学生字时,先让学生看生字,找出它的音近字、形近字,再想生字的音、形、义,然后讲间架结构、笔顺笔画,如有错误,教师点拨、纠正。再如:学习看图学文时,我让学生先看插图或挂图,说图意,再图文对照看课文,再找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一来,既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想
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主动想,从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写作方法。如:在教学《跳水》一文时,我板书课题后就问:“同学们,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想到了许多,课文写谁跳水?为什么跳水?怎样跳水?我又问:“看了这个题目,你估计课文会写些什么呢?”学生又想到了许多问题:可能会写一次跳水比赛的经过可能写跳水训练;也可能会写遇到危险时跳水得救……大家思维活跃,想得合情合理,真正起到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的作用。
四、让学生主动说
进行说的训练,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和口头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说,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提出“碰壁”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碰壁”?“四周黑洞洞的”指什么?在坐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适当地介绍了时代背景,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对以上问题说得非常好。再如:教“绿色的办公室”一文时,让学生说说课题为什么用引号,办公室为什么是绿色的这个问题时,学生通过各抒己见,最后弄懂了绿色不是指颜色,而是列宁在树林里办公,因为地下是绿革,周围是绿树,所以叫“绿色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