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电信诈骗案件屡见不鲜。本文基于心理学视角,运用访谈法访谈16名在校大学生,采用质性研究法对访谈的非结构化文本数据进行定性分析,研究出大学生在被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并根据受骗者的心理变化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心理学
1、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与心理学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学生个人数据,利用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捏造虚假信息,对大学生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其财产或信息的犯罪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高频出现,具有不可逆,社会危害大,成本低,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和趋于精准化等特点。电信网络诈骗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当今流行的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材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社会情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1]。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分子其实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受骗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使受骗者产生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倾向。
2、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法,随机访谈西安石油大学1 6名在校学生,主要围绕被骗前,被骗时,被骗后的状态,心理变化,防骗方法及挽回措施等话题,被访谈者从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围绕这些话题做出回答,获得丰富的定性资料。采用国际知名定性分析软件-NVivo,对采访所得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料进行定性研究分析,自动判断文本的情感极性类别——积极、消极、中性等情感倾向,从中归纳出大学生在受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
3、受骗过程中心理变化分析
通过对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出整个诈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大学生在诈骗分子的诱因引诱下逐步进入被骗状态,在被骗过程中心理复杂多变。受骗大学生在整个被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如图一所示。
3.1 受骗前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受骗前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主要出现侥幸心理、逐利心理、同情心理、猎奇心理和猎艳心理,这几个心理常被诈骗分子利用。
(1)侥幸心理
心理学上的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2]。根据我们调查,58.99%的大学生在受骗前存在侥幸心理[3]。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快速成熟阶段,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成熟,但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方面存在片面的和主觀的理解。很多大学生在受骗之前,已经识破骗局或者对诈骗分子产生了怀疑,但是一些大学生明知这是骗局,却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可以逃脱诈骗分子的魔爪,于是就放松警惕,结果被诈骗分子的连环套路击中。
(2)逐利心理
逐利心理是导致大学生受骗的一大诱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各种需要按照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社会交往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物质与金钱的需要属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人的需要满足是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4]。不可否认,当今社会,金钱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社会特定人群的大学生深处其中,也难以免俗。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充斥着一种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大学生深受其害。由于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究其根本原因,其实都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极端利己思想和逐利心理趋使的结果。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想通过各种渠道赚钱,比如通过网络兼职刷单、网络兼职打字,校园贷推广、炒股投资等渠道获利,但这些渠道都是受骗高发地。大学生在受骗前,受到逐利心理的诱导,导致自己一步步落入陷阱。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应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思考。
(3)同情心理
同情心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情心是一种认知到他人的不幸,并产生情感共鸣以及由此诱发关心、帮助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现象[5]。德国著名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把同情定义为: “一种情感,意向性地指向他人并传达出对他人充满关爱的信息[6]。同情心是人类社会高尚的道德情感,是爱的体现,是保护人类不受非人性控制的强大堡垒。当代大学生身处在充满利益纷争和信息爆炸、思维碰撞的社会里, “同情心失落”的态势不断蔓延。经过我们访谈被骗的大学生,普遍是被诈骗份子利用他们的同情心实施诈骗。在社交媒体上,经常有同学转发虚假爱心捐款类的链接,迫于社交压力和同情心理,诱导其献爱心上当受骗。
(4)猎奇心理
在受骗之前,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是诈骗分子骗诱饵上的香精,诈骗分子一旦诱导,就会一触即发。心理学上的猎奇心理,泛指人们对于自己尚不知晓、不熟悉或比较奇异的事物或观念等所表现出的一种好奇感和急于探求其奥秘或答案的心理活动[7]。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猎奇心理最为强烈和活跃。网络对大学生来说是充满着新奇的事物,其中包含了无数新鲜并多变的信息。现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虚拟货币平台,开始慢慢入侵大学校园,在我们访谈中,有一些同学对“挖矿”特别好奇,在平台投资“挖矿”后“矿石”卖不出去,结果发现平台其实是披着大数据、比特币、区块链等互联网热点的外衣,暗中诈骗消费者。在这些平台投资之前,大学生对未知的领域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资,结果越陷越深。
(5)猎艳心理
猎艳心理是大学生群体的典型心理,在网络诈骗受害之前就能体现出来。猎艳心理是把异性当作猎物狂热追逐的恋爱失常心理[8]。从生理上解释的话,是体内的荷尔蒙在作祟;从心理上解释的话,就是为了追求新鲜感和满足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阶段,对异性的兴趣强烈。从一些诈骗案例看,诈骗分子利用虚假的美女头像和身份在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诱导和诈骗屡试不爽。还有利用网恋诈骗,初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然后步步为营,实施诈骗。曾有新闻报道一大学生给美女主播打赏花掉数万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大学生在此类问题上往往容易失去理智,屡屡被骗,需加防范。 3.2 受骗时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受骗时,心里活动往往较为复杂,存在侥幸心理、戒备心理,伴随着焦虑和兴奋等内心活动。在受骗时,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同时加强心理戒备。但是,在诈骗分子的特殊诱饵引诱之下,就放松了警惕,取得信任后,消除戒备心。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认为,人会相信自己喜欢的人或认可的人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大学生阅历浅,在诈骗分子的引诱下,显得焦虑或兴奋,人在焦虑和兴奋状态下容易放松心理戒备。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把一种情景视为“威胁性情景”后,有问题应对策略和情绪应对策略两种应对选择,前者是设法控制和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的情景,以减轻压力;后者是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以适应这种情景[9]。如果是虚构险情类的诈骗,被骗者就会焦虑,急于寻找解决方案,就会向已信任的诈骗分子寻求帮助,诈骗分子顺势实施诈骗;如果是令人愉悦的诈骗诱饵,如中奖类诈骗,被骗者收到这些信息的刺激,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使大脑呈现兴奋状态,人在兴奋状态下会放松警惕,疏于防范,从而被骗。
3.3 受骗后心理分析
大学生群体较为特殊,自尊心都比较强,被骗后除了自己的至亲或知音外,都不愿意告诉其他人。除了自尊心之外,还有羞耻心理,被骗后,不愿意当众揭露伤疤,诉说自己的经历。徐玉玉就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心灵脆弱的受害者。在我们访谈中还有同学在受骗后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吃亏是福”的吃亏心理。吃亏心理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而对自身遇到的各种事件进行衡量并产生反应的过程[10]。大学生在被骗后,认为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De 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 ct)也称为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出现“责任分散效应”时,行为主体受到六种心理因素影响:利他主义动机、社会惰化、从众心理、道德因素、法不责众心理和人际关系相互作用。[11]由于责任分散效应,受骗者在受骗后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之一,如果被骗金额较少,就会放弃维权。受害者不主动寻求相关渠道帮助,就会助长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生产力,要敢于维权,与不法分子作斗争。
4、防范措施及建议
通过前文的研究,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有个阶段,其心理变化复杂,受害大学生如若在受骗过程中做好正确的心理防范,及时筑起心理防线,采取补救措施,可大量减少大学生受骗机率。
4.1 在受骗前筑起心理防线
大学生在受骗前因为心理活动比较复杂,面对暗藏的电信网络诈骗时,其大多数逐利心理、侥幸心理、同情心理、猎奇心理和猎艳心理这几个心理活动常被诈骗分子利用,导致自己进入被骗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大学生监护者要通过大量现实案例使大学生熟知电信网络诈骗的客观事实与危害后果,将近几年高频出现的诈骗方式进行全方位深度解剖,多角度宣传教育,使其识别诱因,做好正确的心理预防,提高网络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理性识别与应用网络信息,警惕无处不在的网络诈骗。切勿抱有逐利心理轻易相信网络虚拟利益,逐渐形成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免疫力和心理防御机制。
4.2 理性机敏应对骗局
当大学生踏入诈骗分子骗局时,第一步诈骗分子就开始以各种理由督促诱惑受害者进行网络钱财交易或是套取银行账号和身份信息,这时受骗者处于一种质疑、焦虑、兴奋状态,受害者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多数会以自己的判断力来衡量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易。大学生较浅的社会阅历,容易相信他人,一部分大学生对眼前的诱惑感到兴奋或焦虑,从而失去理性,进而泄露自己资金账户信息或直接损失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此时要冷静分析情况,及时与家长或朋友求助,在校大学生最好积极向辅导员说明,辅导员在社会阅历和处事能力方面强于大学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解决方法,减少损失。
4.3 做好心理疏导,敢于维权
由被诈骗后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得出在涉案金额不多时出现自尊心和荣辱心,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向家人朋友诉说被骗过程,一方面怕家人的指责,一方面怕他人的嘲笑。另外一些学生觉得类似诈骗案件数量多,网络诈骗的虚拟性和技术犯罪的隐蔽性,就从内心对案件的侦破信心不足,从而放弃报警。基于上述两种做法都没有达到保护受害者自身权益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再次诈骗,屡次得逞。在受骗后,若感到心理不适,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发生不良后果。另外,一旦遭遇诈骗,受害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震慑不法分子。
5、结论
心理学研究起源于国外,流传于全世界范围,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结合心理学研究得出,受骗大学生在受害过程中受到诈骗分子的影响,内心产生侥幸、猎艳、猎奇、逐利和同情心理行为,失去理智,最后上当受骗。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从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开始一步步攻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诈骗者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最终,我们与诈骗分子之间将会是一场心理之战。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筑起心理防线,勇于拿起自己手中的利刃,与不法分子进行斗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l]Aronson, E., Wilson, T.,&Akert, R. Socialpsychology[M].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2013.
[2]侥幸心理百度百科[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 %BE%A5%E 5%Bg%B8%E 5%BF%8 3%E7%9 0%86/6338983?fr=aladdin, 2017-10-23.
[3]王飛,王婷婷,黄丝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J],法制博览,2018(02):41-43.
[4]母瑛.高职大学生失信行为心理机制探微[J].时代教育,2017(11):223-224.
[5]袁媛.当代大学生同情心问题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5(11):133-134.
[6]张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同情心缺失问题及其培育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9):12-15.
[7]汪解.青少年性猎奇心理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1(03l:60-62.
[8]孙庆民等主编.青春期教育百科辞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心理学报》,2005年第37期。
[10]陈建琴,张莉莉,中国人吃亏心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03):94-95.
[11]责任分散效应百度文库[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f98b3bcOaaOOb52acfc7ca49.html,2012-12-29.
关键词: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心理学
1、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与心理学
大学生电信网络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大学生个人数据,利用电话、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捏造虚假信息,对大学生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其财产或信息的犯罪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高频出现,具有不可逆,社会危害大,成本低,传播迅速,波及范围广和趋于精准化等特点。电信网络诈骗其实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当今流行的美国社会心理学教材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社会情境如何影响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科学”[1]。在电信网络诈骗中,诈骗分子其实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受骗者的心理进行干预,使受骗者产生错误的决策,从而产生错误的行为倾向。
2、研究过程
笔者采用深度访谈法,随机访谈西安石油大学1 6名在校学生,主要围绕被骗前,被骗时,被骗后的状态,心理变化,防骗方法及挽回措施等话题,被访谈者从受害者和旁观者的角度围绕这些话题做出回答,获得丰富的定性资料。采用国际知名定性分析软件-NVivo,对采访所得的非结构化数据资料进行定性研究分析,自动判断文本的情感极性类别——积极、消极、中性等情感倾向,从中归纳出大学生在受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规律。
3、受骗过程中心理变化分析
通过对访谈文本的质性分析,运用扎根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分析出整个诈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大学生在诈骗分子的诱因引诱下逐步进入被骗状态,在被骗过程中心理复杂多变。受骗大学生在整个被骗过程中的心理变化过程,如图一所示。
3.1 受骗前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受骗前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主要出现侥幸心理、逐利心理、同情心理、猎奇心理和猎艳心理,这几个心理常被诈骗分子利用。
(1)侥幸心理
心理学上的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2]。根据我们调查,58.99%的大学生在受骗前存在侥幸心理[3]。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快速成熟阶段,尚未完全成熟。他们的心理成熟滞后于生理成熟。他们认为自己的文化水平较高,思想成熟,但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方面存在片面的和主觀的理解。很多大学生在受骗之前,已经识破骗局或者对诈骗分子产生了怀疑,但是一些大学生明知这是骗局,却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可以逃脱诈骗分子的魔爪,于是就放松警惕,结果被诈骗分子的连环套路击中。
(2)逐利心理
逐利心理是导致大学生受骗的一大诱因。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各种需要按照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社会交往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物质与金钱的需要属于最低层次的生理需要,人的需要满足是由低到高逐步发展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4]。不可否认,当今社会,金钱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社会特定人群的大学生深处其中,也难以免俗。随着网络传播的迅速发展,在互联网上充斥着一种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大学生深受其害。由于在校大学生社会经验少,明辨是非能力较差,容易随波逐流,迷失方向。究其根本原因,其实都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极端利己思想和逐利心理趋使的结果。大多数的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没有任何收入来源,想通过各种渠道赚钱,比如通过网络兼职刷单、网络兼职打字,校园贷推广、炒股投资等渠道获利,但这些渠道都是受骗高发地。大学生在受骗前,受到逐利心理的诱导,导致自己一步步落入陷阱。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大学生应该何去何从,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思考。
(3)同情心理
同情心在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同情心是一种认知到他人的不幸,并产生情感共鸣以及由此诱发关心、帮助的动机和行为的心理现象[5]。德国著名现象学家马克斯-舍勒(MaxScheler)把同情定义为: “一种情感,意向性地指向他人并传达出对他人充满关爱的信息[6]。同情心是人类社会高尚的道德情感,是爱的体现,是保护人类不受非人性控制的强大堡垒。当代大学生身处在充满利益纷争和信息爆炸、思维碰撞的社会里, “同情心失落”的态势不断蔓延。经过我们访谈被骗的大学生,普遍是被诈骗份子利用他们的同情心实施诈骗。在社交媒体上,经常有同学转发虚假爱心捐款类的链接,迫于社交压力和同情心理,诱导其献爱心上当受骗。
(4)猎奇心理
在受骗之前,大学生的猎奇心理是诈骗分子骗诱饵上的香精,诈骗分子一旦诱导,就会一触即发。心理学上的猎奇心理,泛指人们对于自己尚不知晓、不熟悉或比较奇异的事物或观念等所表现出的一种好奇感和急于探求其奥秘或答案的心理活动[7]。大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猎奇心理最为强烈和活跃。网络对大学生来说是充满着新奇的事物,其中包含了无数新鲜并多变的信息。现如今,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虚拟货币平台,开始慢慢入侵大学校园,在我们访谈中,有一些同学对“挖矿”特别好奇,在平台投资“挖矿”后“矿石”卖不出去,结果发现平台其实是披着大数据、比特币、区块链等互联网热点的外衣,暗中诈骗消费者。在这些平台投资之前,大学生对未知的领域产生好奇心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投资,结果越陷越深。
(5)猎艳心理
猎艳心理是大学生群体的典型心理,在网络诈骗受害之前就能体现出来。猎艳心理是把异性当作猎物狂热追逐的恋爱失常心理[8]。从生理上解释的话,是体内的荷尔蒙在作祟;从心理上解释的话,就是为了追求新鲜感和满足感。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年人过渡阶段,对异性的兴趣强烈。从一些诈骗案例看,诈骗分子利用虚假的美女头像和身份在社交平台上对大学生进行诱导和诈骗屡试不爽。还有利用网恋诈骗,初步取得大学生的信任,然后步步为营,实施诈骗。曾有新闻报道一大学生给美女主播打赏花掉数万元。俗话说,色字头上一把刀。大学生在此类问题上往往容易失去理智,屡屡被骗,需加防范。 3.2 受骗时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受骗时,心里活动往往较为复杂,存在侥幸心理、戒备心理,伴随着焦虑和兴奋等内心活动。在受骗时,大学生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被骗,同时加强心理戒备。但是,在诈骗分子的特殊诱饵引诱之下,就放松了警惕,取得信任后,消除戒备心。在西奥迪尼的《影响力》一书中认为,人会相信自己喜欢的人或认可的人所说的话和所做的事。大学生阅历浅,在诈骗分子的引诱下,显得焦虑或兴奋,人在焦虑和兴奋状态下容易放松心理戒备。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把一种情景视为“威胁性情景”后,有问题应对策略和情绪应对策略两种应对选择,前者是设法控制和改变造成心理压力的情景,以减轻压力;后者是设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以适应这种情景[9]。如果是虚构险情类的诈骗,被骗者就会焦虑,急于寻找解决方案,就会向已信任的诈骗分子寻求帮助,诈骗分子顺势实施诈骗;如果是令人愉悦的诈骗诱饵,如中奖类诈骗,被骗者收到这些信息的刺激,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使大脑呈现兴奋状态,人在兴奋状态下会放松警惕,疏于防范,从而被骗。
3.3 受骗后心理分析
大学生群体较为特殊,自尊心都比较强,被骗后除了自己的至亲或知音外,都不愿意告诉其他人。除了自尊心之外,还有羞耻心理,被骗后,不愿意当众揭露伤疤,诉说自己的经历。徐玉玉就是一个自尊心比较强,心灵脆弱的受害者。在我们访谈中还有同学在受骗后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状态,表现出一种“吃亏是福”的吃亏心理。吃亏心理是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根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而对自身遇到的各种事件进行衡量并产生反应的过程[10]。大学生在被骗后,认为就当是花钱买个教训。心理学上的责任分散效应(De centralized responsibility effe ct)也称为旁观者效应,“责任分散”的实质就是人多不负责,责任不落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出现“责任分散效应”时,行为主体受到六种心理因素影响:利他主义动机、社会惰化、从众心理、道德因素、法不责众心理和人际关系相互作用。[11]由于责任分散效应,受骗者在受骗后认为自己只是受害者之一,如果被骗金额较少,就会放弃维权。受害者不主动寻求相关渠道帮助,就会助长诈骗分子的嚣张气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先进生产力,要敢于维权,与不法分子作斗争。
4、防范措施及建议
通过前文的研究,大学生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有个阶段,其心理变化复杂,受害大学生如若在受骗过程中做好正确的心理防范,及时筑起心理防线,采取补救措施,可大量减少大学生受骗机率。
4.1 在受骗前筑起心理防线
大学生在受骗前因为心理活动比较复杂,面对暗藏的电信网络诈骗时,其大多数逐利心理、侥幸心理、同情心理、猎奇心理和猎艳心理这几个心理活动常被诈骗分子利用,导致自己进入被骗的第一步。在此之前,大学生监护者要通过大量现实案例使大学生熟知电信网络诈骗的客观事实与危害后果,将近几年高频出现的诈骗方式进行全方位深度解剖,多角度宣传教育,使其识别诱因,做好正确的心理预防,提高网络信息真伪鉴别能力,理性识别与应用网络信息,警惕无处不在的网络诈骗。切勿抱有逐利心理轻易相信网络虚拟利益,逐渐形成对网络诈骗犯罪的免疫力和心理防御机制。
4.2 理性机敏应对骗局
当大学生踏入诈骗分子骗局时,第一步诈骗分子就开始以各种理由督促诱惑受害者进行网络钱财交易或是套取银行账号和身份信息,这时受骗者处于一种质疑、焦虑、兴奋状态,受害者会怀疑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多数会以自己的判断力来衡量决定是否继续进行交易。大学生较浅的社会阅历,容易相信他人,一部分大学生对眼前的诱惑感到兴奋或焦虑,从而失去理性,进而泄露自己资金账户信息或直接损失财产。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此时要冷静分析情况,及时与家长或朋友求助,在校大学生最好积极向辅导员说明,辅导员在社会阅历和处事能力方面强于大学生,会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解决方法,减少损失。
4.3 做好心理疏导,敢于维权
由被诈骗后大学生心理调查研究得出在涉案金额不多时出现自尊心和荣辱心,一些大学生不愿意向家人朋友诉说被骗过程,一方面怕家人的指责,一方面怕他人的嘲笑。另外一些学生觉得类似诈骗案件数量多,网络诈骗的虚拟性和技术犯罪的隐蔽性,就从内心对案件的侦破信心不足,从而放弃报警。基于上述两种做法都没有达到保护受害者自身权益的效果,从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再次诈骗,屡次得逞。在受骗后,若感到心理不适,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排忧解难,做好心理疏导,减轻心理压力,防止发生不良后果。另外,一旦遭遇诈骗,受害者应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权益,震慑不法分子。
5、结论
心理学研究起源于国外,流传于全世界范围,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结合心理学研究得出,受骗大学生在受害过程中受到诈骗分子的影响,内心产生侥幸、猎艳、猎奇、逐利和同情心理行为,失去理智,最后上当受骗。电信网络诈骗往往是从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开始一步步攻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诈骗者的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最终,我们与诈骗分子之间将会是一场心理之战。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筑起心理防线,勇于拿起自己手中的利刃,与不法分子进行斗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l]Aronson, E., Wilson, T.,&Akert, R. Socialpsychology[M]. Boston, MA: Pearson Education. 2013.
[2]侥幸心理百度百科[D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4 %BE%A5%E 5%Bg%B8%E 5%BF%8 3%E7%9 0%86/6338983?fr=aladdin, 2017-10-23.
[3]王飛,王婷婷,黄丝雨.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诈骗现状及防范策略[J],法制博览,2018(02):41-43.
[4]母瑛.高职大学生失信行为心理机制探微[J].时代教育,2017(11):223-224.
[5]袁媛.当代大学生同情心问题探讨[J].文学教育(上),2015(11):133-134.
[6]张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同情心缺失问题及其培育方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4(09):12-15.
[7]汪解.青少年性猎奇心理辨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1(03l:60-62.
[8]孙庆民等主编.青春期教育百科辞典[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刘霞、陶沙:《压力和应对策略在女性大学生负性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心理学报》,2005年第37期。
[10]陈建琴,张莉莉,中国人吃亏心理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03):94-95.
[11]责任分散效应百度文库[DB/OL].https://wenku.baidu.com/view/f98b3bcOaaOOb52acfc7ca49.html,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