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启示(上)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ni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恢复高考为起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教育则经历了从恢复到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回首30年,能为今后教育发展提供难得的启示。
  
  一、30年教育改革历程
  
  “文革”使教育停滞十年,造成破坏深重,当时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秩序混乱,人才奇缺。邓小平在1978年4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教育要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要求全面部署恢复和整顿教育秩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致力于拨乱反正,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恢复与完善基本教育制度,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是这一时段教育政策的中心目标,采取了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派遣留学生等一系列措施。调整恢复学制和建立督导、学位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小学“一无两有”,发展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鼓励多渠道集资办学,扩大办学自主权等,进行了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
  十三大做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并决定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当时的教育体制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政府应该管的事却没有很好地管起来,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教师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职业和技术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等教育内部的科系、层次比例失调;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陈旧落后,脱离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在会上提出,要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会后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确立“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指导思想;从体制人手,打破一统二包,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体制,实行简政放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增加教育投入,使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责任和管理权限下放给地方,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使高中阶段的职业技术学校招生数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招生数,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劳动用人制度;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改革高校招生和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校长负责制等。
  十四大明确了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便成为新的政策目标,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标志着这一探索的开始。《纲要》确定了到2000年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重大目标;明确教育体制改革要采取综合配套、分步推进的方针,进行包括管理、投资、办学、招生和就业等方面的体制和制度改革。国家要保证教育经费增长,到2000年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中等以下教育要完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高等教育要“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鼓励学校提供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促使社会各界捐资教育,发展社会力量办学,多渠道筹措经费;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综合国力空前增强,但由于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财政和居民收入差距明显,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教育发展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教育保障机制和办学条件的差距拉大,人们对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日益增长,政府教育投资不足,城镇居民和农民负担较重。教育公平问题凸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国家教育政策新的目标。
  2003年,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教育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新的政策目标,农村教育被列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并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关,强化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明确提出“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成为了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2007年十七大又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提出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30年来的教育改革历程显示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断强化,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一直延续,教育政策因应经济社会体制而演变,教育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变革成为核心内容。在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的背景下。公平和质量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理念,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需要进一步落实,教育体制改革亟待进一步深化。这一历程为未来教育战略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是实行新一轮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必不可少的参照。
  
  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成就
  
  30年来。中国走出了一条穷国办大教育的特色发展道路,各级各类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实现了教育的大发展和大跨越,其中主要成就有:
  
  1.国民受教育机会迅速增加
  实现了义务教育免费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国民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
  2000年,我国在85%人口所在地区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目标。2007年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到99%。跻身免费义务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行列。美国从颁行《义务教育法》到基本上实现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用了67年时间。英国用了48年,法国用了92年,德国用了125年。日本也用了35年才完成四年制的初等义务教育,而我国仅仅用了20年的时间,成就世界瞩目。
  同时,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显著扩大,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1990年的21.9%提高到2007年的66%。2007年在校生达到4527.49万人;幼儿园(含学前班)在园学生数量、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数量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调整中加快发展。招生规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007年招生规模达到810万人。
  高等教育在1999年高校扩招后实现跨越式发展,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约1.28亿,录取人数约5386万,其中1999年实施高校扩招政策至2008年的录取人数约4010万,10年间录取人数占改革开放30年来录取总数的75%。2007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566万人,在校生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研究生招生达到40万人,在校生总数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位列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由1985年的3%提高到2007年的23%。毛入学率从5%增加到15%中国用了不到10年时间,而美国用了30年,英国用了25年。法国用了28年,日本用了23年,韩国用了24年。高等教育 规模的扩大为数千万青年学子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2.人力资源总量大幅度提升
  30年来,各级各类教育为社会建设输送了各种急需的人才,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根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5.8年,其中63%是小学文化或文盲半文盲,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额不到1%。人力资源总体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还低于当时的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到2007年全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4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年,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超过7000万人。
  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有效提高了劳动者素质,推进了中国工业化进程。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以及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人数大体相当,2007年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数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数超过3000万人。
  我国劳动力数量巨大,并通过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在大规模地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转移,特别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部门转移。1978年,我国非农劳动力11834万人,到2002年达到36870万人。
  总体上。我国初中以上文化的劳动力规模世界第一。受过高等教育从业人员总数世界第二,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拥有较高素质的劳动者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之一,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3.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步
  30年来,国民能够享受更多的教育公平,受教育权得到更好保障。
  在入学机会上,30年前全国农民子女只有三分之一能够读完初中,2005年已有四分之三以上的能够完成初中学业;30年前农村的孩子只有10%左右能够进入各类高中学习,2005年已经达到40%以上。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每年高等学校招收的20多万大学新生中,农民子女被录取的不到10万人,但是近些年,全国农村的应届、历届高中毕业生每年被录取进入大学的人数超过了城镇家庭子女的入学人数。农村户口的学生进入本科院校和攻读研究生学位的总人数都分别增加了几十倍,所占比例相对于城镇学生来说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乡学生入学比例差距的大幅度缩小表明,由入学机会扩大带来教育公平较大的进步。
  2008年秋季,全国所有城市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加上已建立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全国城乡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因贫困失学问题的根源已经消除。
  同时,建立完善了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2007年,国家实行新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资助政策:对所有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一、二年级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连续2年的资助,三年级学生可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半工半读获得一定报酬,近1200万名在校学生因此获益。同年。国家实施以奖、免、贷、助、补等全方位的新的学生资助政策。每年500亿元的各级财政资金覆盖全国1800多所高校的400万大学生和1.5万所中等职业学校的1600万学生。对高校贫困大学生实行了“绿色通道”及相关的助学政策,有力地保障了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享有公平接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机会。
  
  4.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30年来,教育经费快速增长,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教育事业固定资产大幅度增长。1985年全社会教育经费近310亿元,1992年全社会教育经费近867.06亿元,2004年增加到7200亿元,2006年已增加到9815.3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投入1992年为728.76亿元,2006年增长为6348.36亿元,同时非财政性教育投入由1992年的138.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3466.95亿元。各级各类教育的学费占教育总成本的23%,其中高校和高中阶段的收费占总成本的40%。
  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基础教育在困境中腾飞。“两基”工作首先从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入手,实现了“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实现了校舍、桌凳、大门、围墙、操场、厕所“六配套”;在实现校舍改造的基础上,各地进行中小学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建设。在20世纪80年代解决“一无两有”基础上,90年代集中建设农村初中。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2000年校舍总面积5.86亿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1.27亿平方米。实现“普九”的学校仪器设备配备达到国家和省规定的一、二类标准。与1985年相比,2000年全国小学校均规模由160人增加到235人,增长约46%。初中校均规模由520人增至约1000人,增长80%以上。与1985年相比,2000年小学教师合格率由60%上升到96%;初中教师合格率由27.5%上升到86%,分别提高了36和58.5个百分点。
  普通高中的校舍面积由2001年的2.2亿平方米增加2005年的3.3亿平方米,平均每年递增2800万平方米;同期,高中专任教师由84万增加为130万。年均增加9万人。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全国高等学校的校舍面积只有1亿平方米左右,2000年超过了2亿平方米,2007年达到7亿平方米,增长了6倍之多。普通高校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1994年的153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1732亿元,增长了10倍以上;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也由1994年的39万人提高到2007年的127万人,增长了3倍多。
  30年来,经过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协同奋斗。中国已由教育比较薄弱的国家发展成为教育大国和人力资源大国。
  (待续)
其他文献
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学校了!走在苏州十中校园里,肯定不光是我们会这样慨叹。不是眼光浅见识少,实际上,因为从从教育媒介,多年里一直在大大小小的校园里出没。但有些学校看起来气派,给人感觉也就是有钱而已(等实际一查账,原来又亏空很多),而且就像多胞胎兄弟分住在各地,除了名字不同,其余都差不多,叫人看多了之后分不清李四张三。然而眼前的苏州十中不同。你一眼就能看出它是中国学校——建筑充满了东方韵味;它还是苏
在美丽的建湖县城西塘河畔,有一所精致高品位的学校——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作为一所江苏省实验小学,育红不仅以其有效高质的素质教育赢得社会的赞誉,还因其儿童阅读推广行动被广为称道。该校视母语教育为学生素质发展的根基工程。积极打造“快乐阅读”特色,倾力构建现代小学生课外阅读体系,积极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并有机结合幸福教育理念。引领孩子在品茗母语芳香中感受童年的幸福。    一、以课程建设为
同伴互助,专业切磋是校本教研的根本;教师协作,共同发展是教研活动的灵魂。为了使每个教师在群体的合力中都有较快发展,我们围绕“三课一循环”开展活动,促使教师人人参与,在互补共生中合作成长。    1 集智研讨课。    每学期每个教研组不定期地根据学校教研主题进行理论学习,精心选材,进行集体备课。由教研组长带领教师先写出个案,再集体讨论修正形成共案。最后根据本班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风格,完成各具个性风
新闻背景    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多年以来,张家港市始终坚持“教师第一”的师资工作理念,坚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不断创新机制,优化管理,培养了一支适应张家港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成为推动全市教育率先、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也让张家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年来,张家港市获得了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市”、“高中教育先
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的现状。却多数是教师从各方面来评价学生,或学生自评、互评,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呢?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内在感受。我设计了“学生评价教师教学”的研究课题。这学期我为自己设置了“工作袋”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师教学评价中去。    1 老师设“工作袋”征集学生的“金点子”    我为我所教的三年级和五年级学
一、弄清课标要求,把握总体目标    “统计与概率”部分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规定的四个领域内容之一,其中“可能性”又是统计与概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内容标准中又明确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要求(如下表):    根据上述内容的规定和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就编排了相关“可能性”的教学内容,在一、二两个学段分四次安排教学可能性的有关知识。由
纵览20年间“教海探航”获奖征文涉及教师培养的7篇论文,仿佛穿行在基础教育发展的长河,在阅读一部关于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简史,作为正参与着我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的组织实施工作的管理者和执行者之一员,我在莫大快慰的同时,更读出了很多启迪和思考,形成了不少的想法和思路。    一    江苏自古以来是公认的教育大省。教育大省之“大”不独是规模,更多应该表现在教育的质量和层次。教育的思想和观念。这些方面
课改以来,不知是从哪节观摩课开始,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老师类似的话:  请同学们写出几个自己喜欢的数: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数说一段话:  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道题;  大家可以挑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说说它的推导过程:  ……  凡此种种,可见教者在数学教学中,更加关注儿童的包括喜好情感倾向在内的个性心理。教学组织中的指令对于学生个性心理格外尊重。应当说这是教学观的一种进
江苏省清江中学创建于1951年,1980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属重点中学。2000年4月在全市率先跨入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行列。2004年3月转评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学校。  清江中学秉承“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宗旨,以“把江苏省清江中学办成江苏一流、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化、有特色、高质量的研究型学校”为目标,加大软件和硬件建设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拓创新,爭创一流,取得了骄
[摘 要] 在初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如何变“死算”为“思算”,给学生开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值得数学教育者深思.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数学例题教学的灵活创新进行了深入解析.  [关键词] 初中数学;例题教学;思算;创新  学习究竟是学什么?这是一直困扰很多教育者和学生的共同问题,有人说学习是学会如何更好地生存,有人说学习是学会怎样关心他人,也有人认为学习是学会更好的学习,这些各有道理却并没有说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