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步入新时代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l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商业浪潮正在上演着一场令人瞩目的“造富运动”,让更多的城市和企业家坚定了信心。
  中国城市政府的经济职能与行为大致集中在3个方面:项目建设、制度建设和功能建设。在时间轴上,这三个方面有先后和重点之分。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的一线城市,还有几座新一线城市,如成都、杭州等,都表达或再次表達了加强功能建设的强烈意愿,并付诸于具体行动。
  城市政府,即一线城市和部分新一线城市政府,高度关注以现代服务业和软实力为主要内容的功能建设。
  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数字化和数字经济,也是城市功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功能建设是在城市经济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升级、专业化分工和创新驱动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现代服务业或者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了城市的服务功能。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产生了巨大的生产性服务需求,生产性服务供给又有着显著的集聚特征。
  创新驱动则要求人力资本、技术和企业家精神起主导作用,进而对教育、文化、治理、传播和智库等城市软实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些因素的叠加,促使超大特大城市在功能建设上都作了相应的规划、政策和实施举措。
  现代服务业即生产性服务业,有着集聚和规模的双重要求,故主要存在于大城市。这里的集聚和规模,有着来自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的要求。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一方面,现代服务业仍然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服务业发展正在融入数字化即数字经济、数字金融和数字贸易的元素,出现服务化与数字化并举的态势。在促进服务化向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功能建设方面,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将有新的积极作为。
  城市的服务功能与其软实力密切相关。城市软实力主要与教育发展、区域文化、治理能力、媒体传播和智库参与等有关。
  人力资本,人力意味着劳动,但不是简单劳动或重复劳动,而是技术劳动和管理劳动。当人力资本成为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门,其软实力的重要地位得以彰显。中国科技大学对合肥声谷产业的崛起,电子科技大学对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好大学、人力资本对城市经济发展的绝佳例证。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文化影响城市软实力的最佳案例是深圳。特区、移民和区位这3个关键性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形成了深圳不同于其他城市的区域文化,由此构成深圳独特的文化优势。几乎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深圳特区,建构了特殊的体制,形成了自己的制度文化。因为大规模移民,出现了大量的新创公司,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文化。深圳地处珠三角,广府文化的务实精神影响至深。
  其实,二三线城市中也有商业氛围浓厚、环境开放的,例如杭州、成都,政府给予有利、开放政策,减少他们创业阻力,但又不过多干预,因此其商业体系自身会良性循环。
  从硬件产品到内容生产,从线上服务到线下体验,从传统行业到创新企业……无数的人从各行业中跳脱出来,他们并没有沦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加坚定从容。你很难说,这些被风口卷起来的猪,是时代的选择,还纯粹只是运气的眷顾。
  于是,我们尝试用显微镜观察中国各大城市的微妙关系,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时代赋予它们的机会。
  当一座城市能吸引并承载得起远大的梦想,就意味着站在了不同的起点上。很难说城市所需要的标签一定是什么样子,但它们肯定是在对标各大城市的路上勇敢突破,最后寻找到自我的价值。
  城市展现出怎样的气质,创造出怎样的机会,才能吸引到相应气质的人才,这种良性的互动,要经过一个试探的过程。城市就要充当一片生机勃勃的试验场,以最大的宽容让创新者找到共鸣,为各种各样在今天看来或许不靠谱的创意提供放手一搏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从无到有,一家佛具店用11年时间,蜕变为全国近600家门店、超600万会员的“儒释道”国学文化品牌,达梵天的火爆兴起,背后预示着新时代商业的何种黄金趋势?  作为达梵天的创始人,易善江是这个问题最合适的回答者。  “与其说达梵天是家店,不如说它是传统文化的交流基地,各个地方的佛学爱好者、传统文化、国学研究者汇聚一堂,大家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思想,碰撞文化,智慧其享”。  易善江希望于浮华闹市之中,
期刊
哥伦布至死都以为,他航海抵达的是东印度群岛。这是他最初的目标概念,所以哥伦布也将上岸见到的美洲土著称为印第安人(indias,西班牙语的印度人)。  这个故事在反复上演。  从工业革命到互联网时代,探路者拥入新兴领域所进行的许多伟大行动,都是已经走到半路上,突然发现远远超越了最初的概念。  今天,人们发现的新大陆正是“产业互联网”。  为了唤醒和加深大众、特别是投资者的信心,新的相关概念,也像搭积
期刊
什么是“碳中和”?  这个词是在去年9月份,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时进入大众视线。  通俗来说,碳中和是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产业调整等方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要实现这个目标,国家需要“减去”污染较大的老能源,转而发展新能源
期刊
什么叫城市间的对标?简单地说就是一座城市瞄准比自己发展程度更高的城市进行比较,以期取得更好的成绩,不断超越自己、超越标杆、追求卓越的过程。  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先进城市的经验确实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可借鉴的模版,这其中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城市优等生成为了主要的标杆。  去年,武汉在“双胜利”动员大会上提出要全面推进“对标工作法”,社会治理要对标北京,营商环境对标上海,科技创新对标深圳,
期刊
有一句玩笑话是这样说的,“外国人眼里,中国只有一个城市,就是上海。”  除了首都,上海可以说是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这里随处可见前来经商、旅游、求学的外国人,这里也是各类国际会议、国际电影节、海外明星的演出的举办地。从内向外,这里是国家向外的窗口城市;从外向内,这里是世界对中国的印象标签。  自开埠以来,上海就在为成为国际化都市而努力。如今,它是国家的金融中心,也是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 
期刊
存量时代,终极博弈。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城市竞争的存量时代,二线城市拼杀惨烈。  總有新的城市脱颖而出,实现城市体系的跃层升级;也总有一场又一场明里暗里的竞争,造就城市间的瑜亮情结,在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成就中国经济奇迹的同时,让城市竞争的对标式发展成为一股时代热潮。
期刊
钱包里的现金越来越少,带上手机就可以在城市畅行无阻;车辆违法缴罚、公积金查询、查税办税、看病挂号都不用再去窗口排队,手机上就能轻松搞定;看似“虚拟”的信用评分正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我们的生活中悄然发生的这些变化,就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福利。  “智慧城市”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和连接,促进城市管理和服务的精准高效,从而提高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品质。  早在2016年,在《中国新型智慧城市
期刊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总会有新的城市脱颖而出,实现在高质量城市发展体系上的层级跃升。  标兵在前,新兵渐进,各城市为了推动崭新的发展战略,也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都会为自己列出一个或多个对标城市,以对标城市为模板和榜样,学习他们的发展方式,达到他们的发展程度。比如,北京,就时常作为“标兵”,成为发展的前行者,不断被国内其他城市或系统或局部的学习模仿着。  在有限的资源中得
期刊
铁路客流量跻身全国第五;酒店预订量稳居全国前十;某网红餐饮店“1天取号超3万桌”;为一杯奶茶坐一趟高铁、为一盘小龙虾排一天队……每个长短假期,蜂涌而至的各地游客将“长沙”频繁送上热搜。  长沙如何一举走红?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2014年,长沙的第一条地铁线路二号线开通,两年之后,一号线也投入运营。从五一广场站到黄兴广场再到南门口,在这条仅仅一公里的直线上就有三个地铁站点——五一广场站,从最开始就是
期刊
夜幕降临,沿着深南大道行驶,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银行总部、腾讯大厦……一路高楼林立、流光溢彩。40年,深圳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边陲小镇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成为知名的国际一线城市,创造了人类城市发展史的奇迹,为中国和世界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要素的聚集,既要靠制度、靠区位、靠市场效率等硬实力加码,也要靠文化、政商和谐等软实力的加持。在第一批确立的4个特区中,深圳不一定是禀赋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