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从一般护理、饮食及其体位、抱患儿的姿势、血管的选择与保护、康复训练指导等方面总结了小儿脑瘫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护理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18-01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它是由胎儿期或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起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可以引起活动受限。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觉和行为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此病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及护理,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脑瘫患儿668例。本组668例,均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纪要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其中男496例,女172例。年龄6个月以下66例,6个月~1岁265 例,1~3岁187例,3~6岁118例,6~14岁32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4年。临床分型:痉挛型466例,不随意运动型68例,共济失调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8例,混合型122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脑性患儿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以防止交叉感染,室内20~22 ℃,湿度55 %~65 %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1 h/ 次。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患儿定时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
2.2 饮食及其体位: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瘦肉、肝、蛋、乳及新鲜蔬菜水果。无论哪一类型的脑瘫患儿,进食时体位的选择与摆放一定要遵循抑制全身肌张力升高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动作出现。多采用半坐位,头稍向前屈。
2.3 抱患儿的姿势:对肌张力高的患儿,家长怀抱时尽量将双下肢外展、外旋,面对或背对家长,或者采取让患儿双腿分开斜骑跨在家长一侧,尽可能使患儿髋关节伸展,家长用手托住患儿臀部。对肌张力低下的患儿,可让患儿紧贴在患儿家长身上,双下肢自然屈曲,家长一只手从腋下经过抱住患儿腰部,另一手从月国窝下经过托住患儿臀部,这样给患儿足够的支持与稳定力,使患儿可以抬头并伸直躯干。
2.4 血管的选择与保护:由于脑瘫患儿病程长,要长时间静脉用药,选择与保护好静脉至关重要,穿刺四肢静脉时应从远心端开始,头部静脉应以近头顶端开始,前额正中静脉周围组织疏松易渗透、肿胀,应采用逆行穿刺,拔针时不能用力按压,不能揉压,以免静脉受到破坏。
3 康复训练指导
3.1 进食功能训练
进食功能训练应包括不同难度的进食方法:(1)用手或匙进食,训练患儿自行进食,主要是训练患儿上肢的主动伸展,眼手协调,抓握与放开,手口协调,咬切,合唇,吞咽和咀嚼等动作或作业的完成;(2)用筷子进食:在掌握用手或汤匙进食后,可逐渐训练患儿用筷子自行进食,重点是训练手指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3.2 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应包括:(1)扶扶手向下蹲坐在便盆上:训练患儿站立平衡,头的控制,身体的对称性,抓握和放开,髋的活动能力,膝的屈伸,踝背伸,腘绳肌群牵伸,从站到蹲的体位转换,重心转移,脱裤子,认识身体的部位:手、膝、髋、足,学习“分开”的概念;(2)坐在便盆上: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头的控制,身体的对称性,肘伸直,持续抓紧,躯干伸展,髋屈曲,踝关节背伸,下肢外展;(3)从坐在便盆上起立:训练患儿体味转换,运动中头的控制,与运动中身体的对称性,抓握和分开,肘伸直,躯干伸直,髋关节活动能力,膝伸直,下肢负重,重心转移,提上裤子;(4)大小便控制:训练患儿大小便控制和便后自我清理的能力。
3.3 穿脱衣训练
穿脱衣训练应包括:(1)穿、脱上衣: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双手协调,抓握和拉伸时拇指伸展和外展,认识衣服的里、外及不同季节的衣服;(2)穿、脱裤子:训练患儿基本体味的转换,侧卧-仰卧、坐-站;(3)穿、脱袜子: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学习袜子的概念;(4)穿、脱鞋:教患儿学习左、右鞋的概念。
3.4 梳理训练
梳理训练应包括:(1)洗手:训练患儿中线对位,手与中线位,学习手放平;(2)洗脸:训练患儿拧毛巾,手至脸的活动,肘屈伸;(3)刷牙:同刷牙,训练患儿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3.5 语言矫治
对构音障碍患儿的言语训练包括基本言语运动功能的刺激和促进,改善呼吸,增加面部的活动(如笑、哭)等,以提高患儿的言语能。患儿要根据其年龄、训练频率、康复的效果设定短、长期目标,促进发育、用语言符号、理解语言概念和含义,逐步训练患儿具有语言交往能力。
3.6 文体治疗
根据小儿活泼、喜欢嬉戏的特点,通过做游戏、模仿体育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患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耐力等,以及与人交往、团结协作等言语、行为的能力,在娱乐中促进患儿全面发展。还有一些娱乐活动也是适合的,它取决于现有资源和社会的支持。骑马运动可以作为娱乐项目,同样也可以作为治疗手段。计算机可以提供很多娱乐机会,有严重功能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3.7 矫形器的应用
踝足矫形器(AFO)可以在行走中帮助控制马蹄足或内翻畸形。带关节的踝足矫形器包括踝关节,可以使足背伸。踝足矫形器可以降低痉挛患儿的异常反射,不能行走的患儿穿戴踝足矫形器可以预防小腿后部肌群的挛缩,并且在站立时提供支持。还有一些支持设备如站立架、俯卧板等可以矫正身体某一部分的不正确体位或姿势,经矫正后而使之同其他身体部位一样,以正确的体位或姿势积极参与到主动活动中。
4 小结
脑瘫患儿需经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才可能其肢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护理人员与脑瘫患儿接触最为密切,制定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康复护理方案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培养我国康复护理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其理论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形成完善的康复护理团队。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具有现实意义[2]。在医院阶段对高危儿和脑瘫患儿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3]进行系统评估和短期综合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去进行医疗康复外,还能开展各项社会教育、职业康复等[4],帮助患儿早日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庆.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儿科杂志,2005,43:262.
[2]徐海,吴建贤,黄金华.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59-361.
[3]李婧,赵桂英,史茜,底国琴.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01)119-120.
[4]陈哲,杨萍.脑瘫患儿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10,7(29):78-79.
【关键词】 小儿脑瘫 护理 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5)01-0218-01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脑瘫,它是由胎儿期或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所引起的一组运动和姿势发育异常,可以引起活动受限。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同时经常伴有感觉、认知、交流、感知觉和行为等多种障碍,是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及功能的疾患。此病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及护理,将会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脑瘫患儿668例。本组668例,均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瘫专题研讨会纪要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1]。其中男496例,女172例。年龄6个月以下66例,6个月~1岁265 例,1~3岁187例,3~6岁118例,6~14岁32例。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4年。临床分型:痉挛型466例,不随意运动型68例,共济失调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8例,混合型122例。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脑性患儿与感染患儿分室居住,以防止交叉感染,室内20~22 ℃,湿度55 %~65 % ,每日紫外线消毒两次,1 h/ 次。每日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患儿定时洗浴并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
2.2 饮食及其体位: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多食瘦肉、肝、蛋、乳及新鲜蔬菜水果。无论哪一类型的脑瘫患儿,进食时体位的选择与摆放一定要遵循抑制全身肌张力升高的原则,避免不必要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动作出现。多采用半坐位,头稍向前屈。
2.3 抱患儿的姿势:对肌张力高的患儿,家长怀抱时尽量将双下肢外展、外旋,面对或背对家长,或者采取让患儿双腿分开斜骑跨在家长一侧,尽可能使患儿髋关节伸展,家长用手托住患儿臀部。对肌张力低下的患儿,可让患儿紧贴在患儿家长身上,双下肢自然屈曲,家长一只手从腋下经过抱住患儿腰部,另一手从月国窝下经过托住患儿臀部,这样给患儿足够的支持与稳定力,使患儿可以抬头并伸直躯干。
2.4 血管的选择与保护:由于脑瘫患儿病程长,要长时间静脉用药,选择与保护好静脉至关重要,穿刺四肢静脉时应从远心端开始,头部静脉应以近头顶端开始,前额正中静脉周围组织疏松易渗透、肿胀,应采用逆行穿刺,拔针时不能用力按压,不能揉压,以免静脉受到破坏。
3 康复训练指导
3.1 进食功能训练
进食功能训练应包括不同难度的进食方法:(1)用手或匙进食,训练患儿自行进食,主要是训练患儿上肢的主动伸展,眼手协调,抓握与放开,手口协调,咬切,合唇,吞咽和咀嚼等动作或作业的完成;(2)用筷子进食:在掌握用手或汤匙进食后,可逐渐训练患儿用筷子自行进食,重点是训练手指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前臂的旋前和旋后。
3.2 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应包括:(1)扶扶手向下蹲坐在便盆上:训练患儿站立平衡,头的控制,身体的对称性,抓握和放开,髋的活动能力,膝的屈伸,踝背伸,腘绳肌群牵伸,从站到蹲的体位转换,重心转移,脱裤子,认识身体的部位:手、膝、髋、足,学习“分开”的概念;(2)坐在便盆上: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头的控制,身体的对称性,肘伸直,持续抓紧,躯干伸展,髋屈曲,踝关节背伸,下肢外展;(3)从坐在便盆上起立:训练患儿体味转换,运动中头的控制,与运动中身体的对称性,抓握和分开,肘伸直,躯干伸直,髋关节活动能力,膝伸直,下肢负重,重心转移,提上裤子;(4)大小便控制:训练患儿大小便控制和便后自我清理的能力。
3.3 穿脱衣训练
穿脱衣训练应包括:(1)穿、脱上衣: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双手协调,抓握和拉伸时拇指伸展和外展,认识衣服的里、外及不同季节的衣服;(2)穿、脱裤子:训练患儿基本体味的转换,侧卧-仰卧、坐-站;(3)穿、脱袜子:训练患儿作为平衡,学习袜子的概念;(4)穿、脱鞋:教患儿学习左、右鞋的概念。
3.4 梳理训练
梳理训练应包括:(1)洗手:训练患儿中线对位,手与中线位,学习手放平;(2)洗脸:训练患儿拧毛巾,手至脸的活动,肘屈伸;(3)刷牙:同刷牙,训练患儿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
3.5 语言矫治
对构音障碍患儿的言语训练包括基本言语运动功能的刺激和促进,改善呼吸,增加面部的活动(如笑、哭)等,以提高患儿的言语能。患儿要根据其年龄、训练频率、康复的效果设定短、长期目标,促进发育、用语言符号、理解语言概念和含义,逐步训练患儿具有语言交往能力。
3.6 文体治疗
根据小儿活泼、喜欢嬉戏的特点,通过做游戏、模仿体育竞赛等形式充分调动患儿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耐力等,以及与人交往、团结协作等言语、行为的能力,在娱乐中促进患儿全面发展。还有一些娱乐活动也是适合的,它取决于现有资源和社会的支持。骑马运动可以作为娱乐项目,同样也可以作为治疗手段。计算机可以提供很多娱乐机会,有严重功能障碍的儿童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人相互交流,相互影响。
3.7 矫形器的应用
踝足矫形器(AFO)可以在行走中帮助控制马蹄足或内翻畸形。带关节的踝足矫形器包括踝关节,可以使足背伸。踝足矫形器可以降低痉挛患儿的异常反射,不能行走的患儿穿戴踝足矫形器可以预防小腿后部肌群的挛缩,并且在站立时提供支持。还有一些支持设备如站立架、俯卧板等可以矫正身体某一部分的不正确体位或姿势,经矫正后而使之同其他身体部位一样,以正确的体位或姿势积极参与到主动活动中。
4 小结
脑瘫患儿需经长期、系统的康复训练才可能其肢体功能达到最佳状态。护理人员与脑瘫患儿接触最为密切,制定系统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康复护理方案尤为重要,因此要加强培养我国康复护理专业人才,不断提高其理论学习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形成完善的康复护理团队。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建立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具有现实意义[2]。在医院阶段对高危儿和脑瘫患儿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3]进行系统评估和短期综合康复治疗;社区康复去进行医疗康复外,还能开展各项社会教育、职业康复等[4],帮助患儿早日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林庆.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儿科杂志,2005,43:262.
[2]徐海,吴建贤,黄金华.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康复模式对脑瘫患儿ADL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59-361.
[3]李婧,赵桂英,史茜,底国琴.小儿脑瘫早期诊断及康复治疗现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9,(01)119-120.
[4]陈哲,杨萍.脑瘫患儿社区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现代护理,2010,7(2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