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经典之语道出了学与思二者的关系,指出了思与学应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诚然,一位能真正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后反思的能力,这不仅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有利途径和衡量教师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六认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英语教师 反思
反思,能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能促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在经历中走向成熟。反思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较之昔日课改之初,显然变得更为老练、耐磨,新课程带给学生的似乎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了,我们在听课过程中都有同样的感受,英语课是学生真正“动”的课堂,似乎也只有英语课学生才会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快乐,尤其是英语课堂中那不可缺少环节——丰富多样的活动,使一颗颗童心得到了真正的放飞,那么这样的课堂体现了新课程所诠释的全部内涵吗?这样的课堂是否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呢?反思给了我们答案:是!
一、追求氛围热闹的同时,是否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空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师应正确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将每一位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程度是十分关键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是不可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唯有活跃的课堂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手脑,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热情,从而保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英语课上已习惯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热闹,唯恐出现冷场现象,教学的高密度设计和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策略让学生自始至终围绕着教师在转,学生没有停下的机会,也找不到停下的理由,试问这样的课堂是在培养活生生的人还是程序化的机器人,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吗?学生自己的课堂需要教师为之做主吗?因此,我们在追求课堂氛围热闹的同时,必须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例如教学《In a toy shop》一单元A部分,为了巩固操练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 …,我设计了“显露局部猜物品”和“根据提示猜物品”的活动环节,当我提出问题后,一些灵机的学生心中早有答案,跃跃欲试,但我不动声色地针对所有学生进一步明确问题,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使答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是否关注语言训练目标的达成
英语课堂离不开师生互动活动,活动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但不是绝对追求的,那些只重形式而轻实效的活动对英语课堂充其量只是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的作用,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时间,甚至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英语学习原来就是开展活动这么简单,只要我主动参与了老师就会表扬我。难道英语学习真的只是参与活動这么简单吗?英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活动的开展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多少意义?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无论内容如何变化,形式如何改变,都不能脱离语言实践,巩固所学语言,提高运用能力才是英语活动开展的内在灵魂。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同时,是否依托具体语言情境的扶持
新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三维目标”这一概念,彻底打破了传统目标定位的单一性、片面性,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这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了一个更准确、更全面的衡量,对学生的培养也有了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目标定位。情感目标的培养应当有机地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文化意识的渗透是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融合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不应当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而应当是一个与英语语言目标培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谈情感教育,那必然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也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即使理解和接受了也不可能转化为自觉的现实行动,或者说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磨合、适应。课堂教学贵在效益,我们何不改革自身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语言本身是富有情感的,如Nice to meet you,表达时应流露内心的高兴,Let’s hurry!表达时应流露内心的着急,Can I help you?应流露内心的真诚等等,在进行句型教学时一般没必要就句子提出具体要求,而应当将句子置于具体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在交际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使语言赋予真实的情感,使情感流淌于真实的语言,从而更好地发挥好英语工具的交际功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英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每日必问、每课必思的关键问题。我们不必畏惧自身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更不应煞费苦心地去掩饰自身教学能力的局限,因为这种做法犹如掩耳盗铃,不仅是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一种阻碍,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不负责任。古人云:名师出高徒!笔者更倾向于“明师出高徒”这一说法。只有反思才能明智,让反思伴着我们的课改行动一路成长!
(作者单位:启东市永和小学)
编辑/杨俊飞
【关键词】英语教师 反思
反思,能促使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成长,能促使我们的英语课堂在经历中走向成熟。反思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较之昔日课改之初,显然变得更为老练、耐磨,新课程带给学生的似乎已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了,我们在听课过程中都有同样的感受,英语课是学生真正“动”的课堂,似乎也只有英语课学生才会如此投入,如此专注,如此快乐,尤其是英语课堂中那不可缺少环节——丰富多样的活动,使一颗颗童心得到了真正的放飞,那么这样的课堂体现了新课程所诠释的全部内涵吗?这样的课堂是否存在着一些细微的不足或值得商榷的地方呢?反思给了我们答案:是!
一、追求氛围热闹的同时,是否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空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参与的课堂,教师应正确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智慧,将每一位学生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并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而要做到这一点,课堂教学氛围的活跃程度是十分关键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是不可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唯有活跃的课堂才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手脑,调动学生的思维和热情,从而保证学习的效果。教师在英语课上已习惯于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追求课堂氛围的活跃、热闹,唯恐出现冷场现象,教学的高密度设计和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的策略让学生自始至终围绕着教师在转,学生没有停下的机会,也找不到停下的理由,试问这样的课堂是在培养活生生的人还是程序化的机器人,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吗?学生自己的课堂需要教师为之做主吗?因此,我们在追求课堂氛围热闹的同时,必须留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例如教学《In a toy shop》一单元A部分,为了巩固操练句型What’s this/that?It’s a …,我设计了“显露局部猜物品”和“根据提示猜物品”的活动环节,当我提出问题后,一些灵机的学生心中早有答案,跃跃欲试,但我不动声色地针对所有学生进一步明确问题,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使思维得到进一步升华,使答案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丰富活动形式的同时,是否关注语言训练目标的达成
英语课堂离不开师生互动活动,活动为英语课堂注入了无穷的活力,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但不是绝对追求的,那些只重形式而轻实效的活动对英语课堂充其量只是起到了点缀和装饰的作用,浪费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时间,甚至使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英语学习原来就是开展活动这么简单,只要我主动参与了老师就会表扬我。难道英语学习真的只是参与活動这么简单吗?英语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活动的开展又给学生带来了什么?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多少意义?这些问题我们不得不反思。笔者认为,英语课堂教学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无论内容如何变化,形式如何改变,都不能脱离语言实践,巩固所学语言,提高运用能力才是英语活动开展的内在灵魂。
三、实施情感教育的同时,是否依托具体语言情境的扶持
新课程改革首次提出了“三维目标”这一概念,彻底打破了传统目标定位的单一性、片面性,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这显然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有了一个更准确、更全面的衡量,对学生的培养也有了一个更科学、更完善的目标定位。情感目标的培养应当有机地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据《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以及文化意识的渗透是英语教育的重要任务,必须融合于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不应当是一个孤立存在的个体,而应当是一个与英语语言目标培养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谈情感教育,那必然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也是不能理解和接受的,即使理解和接受了也不可能转化为自觉的现实行动,或者说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来磨合、适应。课堂教学贵在效益,我们何不改革自身的教学行为,更好地实施情感教育,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语言本身是富有情感的,如Nice to meet you,表达时应流露内心的高兴,Let’s hurry!表达时应流露内心的着急,Can I help you?应流露内心的真诚等等,在进行句型教学时一般没必要就句子提出具体要求,而应当将句子置于具体语言情境中,让学生在交际中感受语言的魅力,使语言赋予真实的情感,使情感流淌于真实的语言,从而更好地发挥好英语工具的交际功能。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英语新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也是我们英语教师每日必问、每课必思的关键问题。我们不必畏惧自身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更不应煞费苦心地去掩饰自身教学能力的局限,因为这种做法犹如掩耳盗铃,不仅是对自身专业成长的一种阻碍,更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不负责任。古人云:名师出高徒!笔者更倾向于“明师出高徒”这一说法。只有反思才能明智,让反思伴着我们的课改行动一路成长!
(作者单位:启东市永和小学)
编辑/杨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