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7月10日下令,将位于伊斯坦布尔的世界文化遗产—圣索菲亚大教堂(Hagia Sophia)的定位,从博物馆改为清真寺。
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改变用途,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哗然。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自从拜占庭(东罗马)帝王查士丁尼一世于537年在当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修建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近1500年间历经无数次的大小地震,如今大教堂依旧屹立在欧亚板块交接处。
圣索菲亚大教堂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成为后来很多其他知名建筑的样本,例如建于公元7世纪的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建于17世纪的蓝色清真寺,以及建于19世纪的开罗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等。大教堂犹如帝王,始终昂首挺胸、凭海临风、云淡风清地看待世间血雨腥风、朝代更替、潮涨潮落。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君士坦丁堡,开启了奥斯曼帝国元年。千年的罗马帝国随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奥斯曼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另一个存在时间较长的帝国—从1453年延续至1923年。帝国早期的繁荣和兴盛,得益于乐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开国元勋和紧随其后的几位继承人。
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城池后,没有像其他征服者一样得胜后开始烧杀抢掠,而是径直前往圣索菲亚大教堂,命众人在外等候,因为先知穆罕默德预言:第一个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祷告的穆斯林会上天堂。他下令不得破坏教堂,后将东正教堂改为清真寺。
如今当我们仍有机会欣赏拜占庭时期的艺术时,应该感恩奥斯曼帝国的历任苏丹:第一,他们始终没有拆毁该建筑物;第二,他们没有毁坏任何教堂里的艺术品。一个历史学家说:“科学艺术和刺刀对于土耳其人同等重要。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最好的证据。”
大教堂中,马赛克壁画代表了拜占庭艺术的辉煌。
因为发生在8至9世纪间的反圣像运动,在此之前的所有图像都在运动中被毁,也难找到相关文字记载。如今展出的8幅壁画,都是843年运动结束后至1453年间的作品。藉此,游客们能看见圣母玛利亚、耶稣、历代拜占庭帝王和王后们的图像,主题是人间的王供奉天上至高无上的神,并受到神的佑护。
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大量教堂中的马赛克壁画被抠下来,运到威尼斯。
马赛克最早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当亚历山大大帝打下一片江山,创造出盛极一时的古典时代时,古希腊人开始选择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石灰石子儿、大理石子儿、玻璃子儿,填在地面事先画好的图案上,用于美化私人庭院。马赛克后来流传到古罗马。罗马人用马赛克装饰墙面和拱顶,但它们不如在地面上的经久。
大教堂内的马赛克片很小,常规的约6.5×7×7毫米。最大的不过2平方厘米,被用来勾勒线条;表现面部细节的马赛克,每片大多只有3平方毫米。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下壁画产生的视觉效果,选材上要保证每一粒有色的原料都具有很好的反光效果,以保证壁画在阴天也不至于看上去过于暗淡。
其次,壁画的制作工序繁琐,涉及的艺术分类、工匠种类和学科都比较多,比如绘画、石匠、泥瓦匠、马赛克师、数学和几何。工匠们所需的工具有线绳、磨砂纸、卡尺,甚至罗盘。
进入大教堂南边的铜门(被誉为进入天堂的大门),游客抬眼就会看见一幅长5米、高3米的壁画。
壁画显示,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尚且年幼的耶稣,端坐在镶满宝石的御座上。她的左边站立的是查士丁尼一世,他正在向圣母奉上大教堂的模型;右边君士坦丁大帝,奉上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市模型。二人分别是大教堂和城市的建造者。
画中人物面部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每人都头顶光环,彰显他们的神圣和与众不同。圣母玛利亚身着蓝色长袍,端庄且神圣:同色系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长袍的纹理褶皱,并且突显柔软的布料感;膝上的耶稣用高光突出,令人产生崇敬之情。
拜占庭技师对颜色的选用,不仅突出了壁画的主题、带来最佳的视觉效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堂内的亮度。
该壁画制作于944年,由福萨蒂兄弟于1849年主持修复。1847-1849年间,来自瑞士的宫廷建筑师福萨蒂兄弟不但奉命修复和加固了大教堂,还听从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指令,小心谨慎地移除覆盖在马赛克上近400年的泥浆,修复了部分壁画,并将发现的作品复制和记录在案。但是,他们修复的作品大多在1894年的大地震中被毁。
修复过程中,他们发现该壁画下2.4厘米处,是一层石灰和碎石;1.5厘米处,是一层碾碎的瓦片、黏土和石灰;最后才是马赛克着床层。后两层上都发现画稿的痕迹。三道工序需要有序地配合。否则,黏土层过软或过干都会影响黏合的持久性。马赛克铺就后,工匠在脚手架上,听从地面上手拿草图的画师指挥,用刷子和颜料打磨和改进成品。
圣母玛利亚脚下的基石,各边长不成比例,三维感有些失真。不过,绘画史上的透视法,即如何在平面上准确地呈现三维效果,是在15世纪才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建立起的一套理论体系,随后才有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完美呈现。
游客进入教堂大厅后,不可能错过这样一幅壁画:在大教堂的半圆顶上,如今只剩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原在两侧的两位大天使已不见踪影。毕竟,重达数吨的马赛克倒贴在大教堂的圆顶上,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
该壁画建于867年,是反神像运动后大教堂中建成的第一幅马赛克壁画。这幅作品中被用到的原材料相比较上一幅,多出了用在御座上的花岗岩石子儿、长方形和椭圆形的半宝石,还有珍珠。
修复者发现,金色系的马赛克置放的角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为的是最大化接收阳光的照射并将光线反射到大厅内部,还有的干脆被垂直摆放。该壁画中两位圣者的光环内的金色马赛克,采取了环形排列的方式,不同于上一幅中的线形排列。奇怪的是,这一幅壁画直到1750年才被刷浆遮住。
由此可以遥想,在城市被征服后的300年间,无数穆斯林在圣母和耶稣的注视下跪拜祈祷。18世纪中期,面临周围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帝国从上至下已尽显颓败之势。为保持穆斯林的纯正,当时的苏丹终于下令用刷浆而非拆除的方式隐去该壁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周围都是对帝国虎视眈眈的劲敌,战事连连导致资金紧张。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拜占庭研究所的主持下,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修复该壁画。这个机构在资金和技术上,对大教堂中壁画的修复和保护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脚下铺了一层大理石板,上面还有一层布,以防掉落的马赛克受损和丢失。修复工作进展缓慢,要避免将马赛克剥落。
历史上,各国的文化除却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也具有很多共性。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其马赛克壁画中的很多细节,让我联想到故宫的建造过程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比如,我们有供天子和上天对话的天坛圆丘;如同我们的神殿,大教堂也有一个帝王专用的门。
每个文明各自辉煌,不可替代。
责任编辑谢奕秋 xyq@nfcmag.com
这座举世闻名的建筑改变用途,引发了世界舆论的哗然。圣索菲亚大教堂,为何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延续近1500年的大教堂
自从拜占庭(东罗马)帝王查士丁尼一世于537年在当时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修建了圣索菲亚大教堂,近1500年间历经无数次的大小地震,如今大教堂依旧屹立在欧亚板块交接处。
圣索菲亚大教堂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成为后来很多其他知名建筑的样本,例如建于公元7世纪的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建于17世纪的蓝色清真寺,以及建于19世纪的开罗穆罕默德·阿里清真寺等。大教堂犹如帝王,始终昂首挺胸、凭海临风、云淡风清地看待世间血雨腥风、朝代更替、潮涨潮落。
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君士坦丁堡,开启了奥斯曼帝国元年。千年的罗马帝国随之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奥斯曼帝国是人类历史上另一个存在时间较长的帝国—从1453年延续至1923年。帝国早期的繁荣和兴盛,得益于乐于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开国元勋和紧随其后的几位继承人。
穆罕默德二世攻下城池后,没有像其他征服者一样得胜后开始烧杀抢掠,而是径直前往圣索菲亚大教堂,命众人在外等候,因为先知穆罕默德预言:第一个进入圣索菲亚大教堂祷告的穆斯林会上天堂。他下令不得破坏教堂,后将东正教堂改为清真寺。
第四次十字軍东征期间,大量教堂中的马赛克壁画被抠下来,运到威尼斯。
如今当我们仍有机会欣赏拜占庭时期的艺术时,应该感恩奥斯曼帝国的历任苏丹:第一,他们始终没有拆毁该建筑物;第二,他们没有毁坏任何教堂里的艺术品。一个历史学家说:“科学艺术和刺刀对于土耳其人同等重要。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最好的证据。”
拜占庭的古希腊艺术
大教堂中,马赛克壁画代表了拜占庭艺术的辉煌。
因为发生在8至9世纪间的反圣像运动,在此之前的所有图像都在运动中被毁,也难找到相关文字记载。如今展出的8幅壁画,都是843年运动结束后至1453年间的作品。藉此,游客们能看见圣母玛利亚、耶稣、历代拜占庭帝王和王后们的图像,主题是人间的王供奉天上至高无上的神,并受到神的佑护。
13世纪初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大量教堂中的马赛克壁画被抠下来,运到威尼斯。
马赛克最早起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当亚历山大大帝打下一片江山,创造出盛极一时的古典时代时,古希腊人开始选择不同颜色和不同形状的石灰石子儿、大理石子儿、玻璃子儿,填在地面事先画好的图案上,用于美化私人庭院。马赛克后来流传到古罗马。罗马人用马赛克装饰墙面和拱顶,但它们不如在地面上的经久。
大教堂内的马赛克片很小,常规的约6.5×7×7毫米。最大的不过2平方厘米,被用来勾勒线条;表现面部细节的马赛克,每片大多只有3平方毫米。考虑到各种天气情况下壁画产生的视觉效果,选材上要保证每一粒有色的原料都具有很好的反光效果,以保证壁画在阴天也不至于看上去过于暗淡。
其次,壁画的制作工序繁琐,涉及的艺术分类、工匠种类和学科都比较多,比如绘画、石匠、泥瓦匠、马赛克师、数学和几何。工匠们所需的工具有线绳、磨砂纸、卡尺,甚至罗盘。
一幅修复完好的壁画
进入大教堂南边的铜门(被誉为进入天堂的大门),游客抬眼就会看见一幅长5米、高3米的壁画。
壁画显示,圣母玛利亚怀抱着尚且年幼的耶稣,端坐在镶满宝石的御座上。她的左边站立的是查士丁尼一世,他正在向圣母奉上大教堂的模型;右边君士坦丁大帝,奉上的是君士坦丁堡的城市模型。二人分别是大教堂和城市的建造者。
画中人物面部具有较强的立体感,每人都头顶光环,彰显他们的神圣和与众不同。圣母玛利亚身着蓝色长袍,端庄且神圣:同色系深浅不一的蓝色,勾勒出长袍的纹理褶皱,并且突显柔软的布料感;膝上的耶稣用高光突出,令人产生崇敬之情。
拜占庭技师对颜色的选用,不仅突出了壁画的主题、带来最佳的视觉效果,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教堂内的亮度。
该壁画制作于944年,由福萨蒂兄弟于1849年主持修复。1847-1849年间,来自瑞士的宫廷建筑师福萨蒂兄弟不但奉命修复和加固了大教堂,还听从当时奥斯曼帝国苏丹的指令,小心谨慎地移除覆盖在马赛克上近400年的泥浆,修复了部分壁画,并将发现的作品复制和记录在案。但是,他们修复的作品大多在1894年的大地震中被毁。
修复过程中,他们发现该壁画下2.4厘米处,是一层石灰和碎石;1.5厘米处,是一层碾碎的瓦片、黏土和石灰;最后才是马赛克着床层。后两层上都发现画稿的痕迹。三道工序需要有序地配合。否则,黏土层过软或过干都会影响黏合的持久性。马赛克铺就后,工匠在脚手架上,听从地面上手拿草图的画师指挥,用刷子和颜料打磨和改进成品。
圣母玛利亚脚下的基石,各边长不成比例,三维感有些失真。不过,绘画史上的透视法,即如何在平面上准确地呈现三维效果,是在15世纪才由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建立起的一套理论体系,随后才有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的完美呈现。
半圆顶上的残缺壁画
游客进入教堂大厅后,不可能错过这样一幅壁画:在大教堂的半圆顶上,如今只剩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原在两侧的两位大天使已不见踪影。毕竟,重达数吨的马赛克倒贴在大教堂的圆顶上,千百年来经历了无数的天灾人祸。
该壁画建于867年,是反神像运动后大教堂中建成的第一幅马赛克壁画。这幅作品中被用到的原材料相比较上一幅,多出了用在御座上的花岗岩石子儿、长方形和椭圆形的半宝石,还有珍珠。
修复者发现,金色系的马赛克置放的角度都经过精密的计算,为的是最大化接收阳光的照射并将光线反射到大厅内部,还有的干脆被垂直摆放。该壁画中两位圣者的光环内的金色马赛克,采取了环形排列的方式,不同于上一幅中的线形排列。奇怪的是,这一幅壁画直到1750年才被刷浆遮住。
由此可以遥想,在城市被征服后的300年间,无数穆斯林在圣母和耶稣的注视下跪拜祈祷。18世纪中期,面临周围俄罗斯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帝国从上至下已尽显颓败之势。为保持穆斯林的纯正,当时的苏丹终于下令用刷浆而非拆除的方式隐去该壁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时周围都是对帝国虎视眈眈的劲敌,战事连连导致资金紧张。
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拜占庭研究所的主持下,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修复该壁画。这个机构在资金和技术上,对大教堂中壁画的修复和保护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他们脚下铺了一层大理石板,上面还有一层布,以防掉落的马赛克受损和丢失。修复工作进展缓慢,要避免将马赛克剥落。
历史上,各国的文化除却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也具有很多共性。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其马赛克壁画中的很多细节,让我联想到故宫的建造过程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比如,我们有供天子和上天对话的天坛圆丘;如同我们的神殿,大教堂也有一个帝王专用的门。
每个文明各自辉煌,不可替代。
责任编辑谢奕秋 xyq@nfcma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