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线新闻因其事件性、情节性、突发性和冲突性而引起读者的关注,成为都市类媒体吸引受众的主要内容之一。与此同时,热线新闻也是媒体同质新闻同城较量的一块重要阵地。因此,做好热线新闻的制作是媒体提高新闻竞争力的要求。笔者认为,热线新闻采访与写作有三大原则,即最真实的现场还原、最真切的民生倾诉、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真实的现场还原
真实性和确定性是新闻的两大生命线。真实与确定决定了新闻的一个目标指向,就是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追问,这是新闻的要求,也是受众的需求。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对真相追问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现场的真实还原。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要尽量多收集信息,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尽量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与能力。
尽量多收集信息。它是指对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而言。对任何事件的报道,记者都应尽可能地赶到现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得到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不到现场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新闻对于记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记者在现场,对事件的发生、经过与后果有了最直接的接触、有了最为直接的认识,甚至还能与现场产生互动,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才能收集到有关该事件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信息。
尽量短的信息传播链。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信息不断弱化和不断歪曲变形的过程,因此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就能保证信息的量与质。记者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和确定性相对是较高的。但新闻采访仅有第一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记者的观察、分析与判断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这种核实,可能是对事件知情者的再采访,可能是对权威人士的事件采访。那么对于这些人士的补充采访与核实,就应该遵循“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这一原则。
尽量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终端,但其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认知的过程,因此也受信息传播规律的制约。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处理好新闻信息,这样才能达到信息传播的真实。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真切的民生倾诉
民生新闻就是要反映老百姓自己的事,反映老百姓的居家与出行、工作与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悦与哀愁、反映他们的悲欢与离合。其中既有“苦”新闻,也有“乐”新闻;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要做到“下里巴人”,就要让民生新闻“俗”,贴近受众,贴近生活。但应该注意,民生新闻应该做到“俗”而不“媚”,“俗”而不低级趣味,“俗”而不杂。这就需要把握好两点,即新闻性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民生新闻首先是新闻。民生是一个内涵极广的范畴,但并不是所有的民生事件都能成为新闻。民众的衣、食、住、行,民众的喜、怒、哀、乐,民众特殊的个体体验和情感体验,都有可能成为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但这需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民众的个体体验在满足了新闻的特征之后,才能够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个体体验,关注的是民众的生存状况,关注的是民众的喜怒哀乐,因此其涉及的内容多为情绪性、情感性。对个体的报道,新闻就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对个体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不少媒体或者记者,打着大众利益的旗号,利用媒体的话语权,对新闻主体进行貌似客观,但实质上是极不负责任的报道。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最真实的现场还原、最真切的民生倾诉,都只是针对新闻事件本身而言。报道好事件本身,是做好新闻事件报道的最基本的前提与要求,但仅仅做好这两个方面,还不足以成就出色的、有力度的新闻报道。因为还原和倾诉,主要是在新闻事件的外延上做文章,它们涉及的多是对新闻事件时空的拓展,但对于新闻事件所蕴涵的深度意义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发掘。因此,那些只是还原和倾诉的报道,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报道,而不能以事件为基础进行意义的升华和价值的判定,结果是报道没有力度,新闻的社会价值也得不到彰显。而要做到在新闻事件基础上的意义升华和价值判定,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事件表层报道的同时,必须进行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如何进行反思?从技术层面来说,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把握好主观反思与新闻客观的关系。新闻反思从操作上来说是主观的,是通过新闻工作者在采掘到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而得出的结论。在这种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工作是主观的,是带有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思想的。而我们所要得出的结论,从其结果来说仍属于新闻的范畴,仍然脱离不了新闻的性质,因此也不能失去其作为新闻的属性,必须客观并保持真实。
二是把握好推定反思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新闻反思毕竟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主观分析与判断,其结论甚至是一种推定的事实,它毕竟不是事实本身,因此在进行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把这种推定反思当做新闻事实本身,就容易犯错误。
三是把握好广度反思与新闻深度的关系。反思是主观的,其领域是广阔的。因为对于事件的思考,可以从各个侧面进行,因此就能得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结论。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所有的反思都是为新闻事实的报道服务的。如果反思超过报道的需要,就容易形成要么肤浅如狗仔队式的报道,要么就成了钻牛角尖的报道,或捕风捉影、或无限上纲上线,结果是出力不讨好,并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真正的需求。
四是把握好深度反思与新闻时效的关系。反思是一种主观行为,对反思本身并没有时效性的要求。但作为对新闻的社会反思,反思就成为新闻的一个部分,就必须满足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反思是一种对于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深度回应,这种回应是及时的,是应该在受众的关注期之内的。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真实的现场还原
真实性和确定性是新闻的两大生命线。真实与确定决定了新闻的一个目标指向,就是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追问,这是新闻的要求,也是受众的需求。对于事件性新闻而言,对真相追问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对现场的真实还原。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的时候,要尽量多收集信息,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尽量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与能力。
尽量多收集信息。它是指对第一手资料的收集而言。对任何事件的报道,记者都应尽可能地赶到现场,对现场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得到事件的第一手资料。“不到现场的记者不是好记者”,这是新闻对于记者最基本的职业要求。记者在现场,对事件的发生、经过与后果有了最直接的接触、有了最为直接的认识,甚至还能与现场产生互动,在这种情况下,记者才能收集到有关该事件最为全面、最为权威的信息。
尽量短的信息传播链。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一个信息的传播过程,传播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信息不断弱化和不断歪曲变形的过程,因此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就能保证信息的量与质。记者在现场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其真实性和确定性相对是较高的。但新闻采访仅有第一手资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记者的观察、分析与判断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核实。这种核实,可能是对事件知情者的再采访,可能是对权威人士的事件采访。那么对于这些人士的补充采访与核实,就应该遵循“尽量缩短信息传播链”这一原则。
尽量把握好受众的接受心理。受众是新闻信息传播的终端,但其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认知的过程,因此也受信息传播规律的制约。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应该尽量考虑到受众的接受心理,处理好新闻信息,这样才能达到信息传播的真实。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真切的民生倾诉
民生新闻就是要反映老百姓自己的事,反映老百姓的居家与出行、工作与生活,反映他们的喜悦与哀愁、反映他们的悲欢与离合。其中既有“苦”新闻,也有“乐”新闻;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
要做到“下里巴人”,就要让民生新闻“俗”,贴近受众,贴近生活。但应该注意,民生新闻应该做到“俗”而不“媚”,“俗”而不低级趣味,“俗”而不杂。这就需要把握好两点,即新闻性原则和人文关怀原则。
民生新闻首先是新闻。民生是一个内涵极广的范畴,但并不是所有的民生事件都能成为新闻。民众的衣、食、住、行,民众的喜、怒、哀、乐,民众特殊的个体体验和情感体验,都有可能成为民生新闻的报道对象,但这需要条件,也就是说,只有当民众的个体体验在满足了新闻的特征之后,才能够成为新闻报道的对象。
民生新闻关注的是个体体验,关注的是民众的生存状况,关注的是民众的喜怒哀乐,因此其涉及的内容多为情绪性、情感性。对个体的报道,新闻就应该更多地体现出对个体的尊重和人文关怀。不少媒体或者记者,打着大众利益的旗号,利用媒体的话语权,对新闻主体进行貌似客观,但实质上是极不负责任的报道。
社会新闻应该是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最真实的现场还原、最真切的民生倾诉,都只是针对新闻事件本身而言。报道好事件本身,是做好新闻事件报道的最基本的前提与要求,但仅仅做好这两个方面,还不足以成就出色的、有力度的新闻报道。因为还原和倾诉,主要是在新闻事件的外延上做文章,它们涉及的多是对新闻事件时空的拓展,但对于新闻事件所蕴涵的深度意义还没有进行充分的发掘。因此,那些只是还原和倾诉的报道,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报道,而不能以事件为基础进行意义的升华和价值的判定,结果是报道没有力度,新闻的社会价值也得不到彰显。而要做到在新闻事件基础上的意义升华和价值判定,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在进行新闻事件表层报道的同时,必须进行最深刻的社会反思。
如何进行反思?从技术层面来说,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是把握好主观反思与新闻客观的关系。新闻反思从操作上来说是主观的,是通过新闻工作者在采掘到的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判断而得出的结论。在这种分析、判断的过程中,工作是主观的,是带有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思想的。而我们所要得出的结论,从其结果来说仍属于新闻的范畴,仍然脱离不了新闻的性质,因此也不能失去其作为新闻的属性,必须客观并保持真实。
二是把握好推定反思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新闻反思毕竟是一种思考,是一种主观分析与判断,其结论甚至是一种推定的事实,它毕竟不是事实本身,因此在进行新闻制作的过程中,如果把这种推定反思当做新闻事实本身,就容易犯错误。
三是把握好广度反思与新闻深度的关系。反思是主观的,其领域是广阔的。因为对于事件的思考,可以从各个侧面进行,因此就能得出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结论。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所有的反思都是为新闻事实的报道服务的。如果反思超过报道的需要,就容易形成要么肤浅如狗仔队式的报道,要么就成了钻牛角尖的报道,或捕风捉影、或无限上纲上线,结果是出力不讨好,并不能满足受众对新闻真正的需求。
四是把握好深度反思与新闻时效的关系。反思是一种主观行为,对反思本身并没有时效性的要求。但作为对新闻的社会反思,反思就成为新闻的一个部分,就必须满足对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新闻反思是一种对于新闻事件或现象的深度回应,这种回应是及时的,是应该在受众的关注期之内的。
(作者单位:北京日报社)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