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与G20本身都面临重要的关口。G20会议达成的若干共识,从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份针对全球经济的行动纲领。
5日下午,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
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杭州峰会的这3个“第一次”彰显了包容联动的“新境界”。
金融危机8年之后,世界经济仍然复苏艰难,需要兼顾短期、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实行标本兼治的方案,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G20的使命也面临转变。从当初的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期和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本届峰会达成的许多共识,不仅仅是共同的认识,还是一份行动纲领,在一些领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对各国行动进行评估。
以杭州为起点,G20开始了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新征程,下一步,是将杭州峰会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G20成员国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盯住汇率达成共识,殊为不易。
2月份举行的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曾提出要充分使用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等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国家认为自身结构性改革困难不小,财政刺激空间有限。
而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多:首先,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大量资本外流,导致欧洲与英国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支持经济发展,但此举可能引发欧元英镑出现较大贬值,令市场担心货币贬值大战重燃;其次,日本央行频频释放干预汇市的声音以压制日元汇率,令市场进一步担心各国效仿,以保护自身出口竞争力;最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跨境流动面临大进大出的问题,容易引发新一轮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异常大幅贬值。
G20杭州峰会前,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G20成员国已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盯住汇率达成共识。在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此项共识令G20各国对货币政策的协调,进入了一个新的操作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G20杭州峰会举行期间,G20成员国首次承诺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以进一步增强信心和稳定市场。在一位美国对冲基金经理看来,这预示着各国之间针对汇率异常波动的沟通将会日益频繁,对全球套利热钱的监管趋严。
在一位外汇市场交易人士看来,各国达成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加强政策沟通的共识,无形间令各国央行在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时需要考量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对部分国家日益膨胀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约束”。
科技革命“换挡期”
推动人类前进的最强动力,一直都是科技的进步与广泛扩散。世界经济增长将如何突破瓶颈、中国如何从参与、追赶到引领科技革命,G20杭州峰会给出了方向,也留下了有待探寻的空间。
峰会期间,中美达成35项成果清单,其中包括中美双方承诺其各自的创新政策将与非歧视原则保持一致;中美双方确认发展和保护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承诺不推进将转让知识产权或技术作为在各自市场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的一般适用政策或实践。
西电捷通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海说,过去中国科技更多是面临引进来的问题,现在还有很多走出去的问题,从这次中美达成的成果可以看到,中外科技方面的交流互动,从不均衡到平等对话。鼓励中国企业创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保护中国科技走出去的政策。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企业以阿里巴巴为代表,提出构建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政策建议。eWTP将由私营部门发起,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旨在推动建立相关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营造有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从而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经济。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向媒体透露,eWTP旨在为80%的中小企业服务,已受到G20贸易部长们的欢迎,预计明年会在签有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试点,再向全球推广。
首个《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
G20闭幕记者会上,习近平表示,我们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对促进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到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财经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宏宇介绍,在贸易领域,现有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总协定、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是多边性的,唯独在投资领域没有多边、有约束力的条约。建立一个各国都遵守和参加的多边国际投资协定是制度上的目标,而《指导原则》是第一步;下一步会继续形成多边投资的框架,把这些原则进行具体化;第三步就是形成真正的多边国际投资协定的范本, 或真正签定多边国际投资协定, 那么这些原则就是奠基石。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原则。“承上”是指缩小投资各方的差距,“启下”是因为它关注未来国际投资整个制度环境,以及G20杭州峰会探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双向投资价值、透明度、投资者责任等,使未来投资环境制度化和规范化。
产能过剩行业或设全球论坛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也是本次G20关注焦点,多场发布会、各国领导人表示对化解钢铁产能的关切,中美、中欧双方均达成建立相关协调机制的共识。
9月4日中方发布的《中美元首杭州会晤中方成果清单》中指出,中美双方认识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钢铁和其他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机构提供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支持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造成全球产能过剩问题,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为此目的,中美双方对可能建立的全球论坛表示欢迎。该论坛由G20成员和感兴趣的经合组织(OECD)成员积极参加,将其作为交流和分享全球产能动态、政府政策与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台,由OECD秘书处提供协助。
受访专家表示,该论坛若能建立,在全球钢铁产能的协调机制上将迈出的重要一步,是G20参与全球长远的经济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推动联动式发展
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也是G20成果的重要内容。
B20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提出要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经济增长若是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效率将会非常低。中国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个宝贵的经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这种经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并且中国在基建方面具备非常强大的供给能力,拥有全产业链的供给优势。“这次中方能够带头推进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方对G20所做的一个巨大贡献,在下一步推动进程中,中国企业也能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达成共识
习近平指出,在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改革方案基础上,我们同意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朝着按时完成新一轮份额改革方向努力。期待世界银行按照达成一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施股份审议,逐步实现平等投票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网,IMF成员的票数由基本票和加权票组成。其中,所有成员拥有相同数量的基本票。在基本票的基础上,成员每增加10万SDR的份额即增加一个单位的投票权,因此成员投票权大小主要取决于加权票。某种程度上,推动IMF投票权改革也就是推动IMF的份额改革。
“IMF份额改革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经济实力相对应的话语权,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份额占比。二是新的份额公式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表示。
8月17日,新华网发布的《二十国集团完善国际金融架构的中国方案》一文称, G20已形成了《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G20议程》,围绕扩大SDR的使用、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绿色低碳行动
绿色金融是G20杭州峰会讨论的议题之一,中国今年以来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已独占鳌头。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上的绿色债券发行量为195.46亿美元,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4.1%。
无论是学者还是市场人士,均认为绿色债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在今年8月份预计,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量有望突破500亿美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在今年初预测,至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有望达到5.7万亿元人民币。
但绿色债券的发展将不可避免面临挑战。诸多市场人士认为,绿色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还有赖于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
“绿色项目外部性比较强,商业利益低,所以现在都在投PPP项目,难度确实有点大。针对这种外部性问题,其他国家还是有很多其他的经验,比如直接进行项目补贴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
5日下午,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
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制定行动计划;第一次集体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杭州峰会的这3个“第一次”彰显了包容联动的“新境界”。
金融危机8年之后,世界经济仍然复苏艰难,需要兼顾短期、中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实行标本兼治的方案,加强宏观政策协调和结构性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
G20的使命也面临转变。从当初的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从侧重短期政策向短期和中长期政策并重转型。本届峰会达成的许多共识,不仅仅是共同的认识,还是一份行动纲领,在一些领域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跟踪和评估机制,对各国行动进行评估。
以杭州为起点,G20开始了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新征程,下一步,是将杭州峰会的成果真正落到实处。
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G20成员国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盯住汇率达成共识,殊为不易。
2月份举行的G20央行行长和财长会议曾提出要充分使用货币、财政和结构性改革等措施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但在实际操作环节,部分国家认为自身结构性改革困难不小,财政刺激空间有限。
而当前全球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更多:首先,英国脱欧引发欧元区大量资本外流,导致欧洲与英国央行加大货币宽松力度支持经济发展,但此举可能引发欧元英镑出现较大贬值,令市场担心货币贬值大战重燃;其次,日本央行频频释放干预汇市的声音以压制日元汇率,令市场进一步担心各国效仿,以保护自身出口竞争力;最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跨境流动面临大进大出的问题,容易引发新一轮新兴市场货币汇率异常大幅贬值。
G20杭州峰会前,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G20成员国已就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盯住汇率达成共识。在金融业内人士看来,此项共识令G20各国对货币政策的协调,进入了一个新的操作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在G20杭州峰会举行期间,G20成员国首次承诺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以进一步增强信心和稳定市场。在一位美国对冲基金经理看来,这预示着各国之间针对汇率异常波动的沟通将会日益频繁,对全球套利热钱的监管趋严。
在一位外汇市场交易人士看来,各国达成避免货币竞争性贬值、加强政策沟通的共识,无形间令各国央行在采取货币宽松政策时需要考量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对部分国家日益膨胀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约束”。
科技革命“换挡期”
推动人类前进的最强动力,一直都是科技的进步与广泛扩散。世界经济增长将如何突破瓶颈、中国如何从参与、追赶到引领科技革命,G20杭州峰会给出了方向,也留下了有待探寻的空间。
峰会期间,中美达成35项成果清单,其中包括中美双方承诺其各自的创新政策将与非歧视原则保持一致;中美双方确认发展和保护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承诺不推进将转让知识产权或技术作为在各自市场开展业务的前提条件的一般适用政策或实践。
西电捷通公司副总经理黄振海说,过去中国科技更多是面临引进来的问题,现在还有很多走出去的问题,从这次中美达成的成果可以看到,中外科技方面的交流互动,从不均衡到平等对话。鼓励中国企业创新,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保护中国科技走出去的政策。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企业以阿里巴巴为代表,提出构建E-WTP(Electronic World Trade Platform)世界电子贸易平台的政策建议。eWTP将由私营部门发起,各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旨在推动建立相关规则,为跨境电子商务营造有效的政策和商业环境,从而帮助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年轻人更方便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全球经济。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向媒体透露,eWTP旨在为80%的中小企业服务,已受到G20贸易部长们的欢迎,预计明年会在签有双边贸易协定的国家进行试点,再向全球推广。
首个《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
G20闭幕记者会上,习近平表示,我们制定了二十国集团全球投资指导原则,这是全球首个多边投资规则框架,填补了国际投资领域空白,对促进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到向长效治理机制的转变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财经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傅宏宇介绍,在贸易领域,现有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服务总协定、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都是多边性的,唯独在投资领域没有多边、有约束力的条约。建立一个各国都遵守和参加的多边国际投资协定是制度上的目标,而《指导原则》是第一步;下一步会继续形成多边投资的框架,把这些原则进行具体化;第三步就是形成真正的多边国际投资协定的范本, 或真正签定多边国际投资协定, 那么这些原则就是奠基石。
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原则。“承上”是指缩小投资各方的差距,“启下”是因为它关注未来国际投资整个制度环境,以及G20杭州峰会探讨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双向投资价值、透明度、投资者责任等,使未来投资环境制度化和规范化。
产能过剩行业或设全球论坛
全球钢铁产能过剩也是本次G20关注焦点,多场发布会、各国领导人表示对化解钢铁产能的关切,中美、中欧双方均达成建立相关协调机制的共识。
9月4日中方发布的《中美元首杭州会晤中方成果清单》中指出,中美双方认识到,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市场需求低迷使得包括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在内的结构性问题更加严重,钢铁和其他行业产能过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集体应对;政府或政府支持的机构提供的补贴和其他类型的支持可能导致市场扭曲和造成全球产能过剩问题,因此需要予以关注。 为此目的,中美双方对可能建立的全球论坛表示欢迎。该论坛由G20成员和感兴趣的经合组织(OECD)成员积极参加,将其作为交流和分享全球产能动态、政府政策与支持措施信息的合作平台,由OECD秘书处提供协助。
受访专家表示,该论坛若能建立,在全球钢铁产能的协调机制上将迈出的重要一步,是G20参与全球长远的经济治理、结构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
推动联动式发展
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也是G20成果的重要内容。
B20开幕式上,习近平就提出要夯实基础设施的联动,中方发起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联盟倡议,推动多边开发银行发表联合愿景声明,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以加速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进程。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
“经济增长若是没有基础设施的保障,效率将会非常低。中国在过去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个宝贵的经验,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表示,这种经验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是适用的,并且中国在基建方面具备非常强大的供给能力,拥有全产业链的供给优势。“这次中方能够带头推进全球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中方对G20所做的一个巨大贡献,在下一步推动进程中,中国企业也能发挥关键的引领作用。”
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达成共识
习近平指出,在落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改革方案基础上,我们同意继续推进国际金融机构份额和投票权改革,期待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朝着按时完成新一轮份额改革方向努力。期待世界银行按照达成一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实施股份审议,逐步实现平等投票权,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官网,IMF成员的票数由基本票和加权票组成。其中,所有成员拥有相同数量的基本票。在基本票的基础上,成员每增加10万SDR的份额即增加一个单位的投票权,因此成员投票权大小主要取决于加权票。某种程度上,推动IMF投票权改革也就是推动IMF的份额改革。
“IMF份额改革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与经济实力相对应的话语权,提高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份额占比。二是新的份额公式改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表示。
8月17日,新华网发布的《二十国集团完善国际金融架构的中国方案》一文称, G20已形成了《迈向更稳定、更有韧性的国际金融架构的G20议程》,围绕扩大SDR的使用、推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和治理改革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绿色低碳行动
绿色金融是G20杭州峰会讨论的议题之一,中国今年以来绿色债券的发行量已独占鳌头。国际金融数据提供商Dealogic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上的绿色债券发行量为195.46亿美元,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44.1%。
无论是学者还是市场人士,均认为绿色债券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中诚信国际董事长闫衍在今年8月份预计,2016年绿色债券发行总量有望突破500亿美元;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遥在今年初预测,至2020年,我国绿色债券规模有望达到5.7万亿元人民币。
但绿色债券的发展将不可避免面临挑战。诸多市场人士认为,绿色债券市场的长远发展,还有赖于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
“绿色项目外部性比较强,商业利益低,所以现在都在投PPP项目,难度确实有点大。针对这种外部性问题,其他国家还是有很多其他的经验,比如直接进行项目补贴等。”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部长徐洪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