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内主流媒体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但驻外媒体在本土化报道层面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试从用活本地记者、本土化报道的要求以及平衡对外新闻传播报道策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关键词:驻外媒体 本土化报道 本土记者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中国的各大新闻媒体都加快了向海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在海外增设记者站,拓展业务范围。仅在欧洲,新华社的记者站由2007年的102个增加到2013年的171个;中央电视台欧洲中心站2008年在伦敦建立,驻地伦敦,在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设有记者站,欧洲中心站负责协调和支持欧洲各央视记者站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加强海外机构和海外队伍建设,在西欧地区,国际台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在摩纳哥、芬兰、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实现落地。
但当前驻外媒体的本土化报道面临以下困难:第一,政治准入严格。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一些国家对海外媒体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法国对带有官方性质和政府背景的海外媒体施行严格的政治准入政策,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在这种环境下若仍以国内主流外宣媒体外宣方式进行报道,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限制。第二,文化差异。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历史的产物,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的。中西文化差距相对较大,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男性向和女性向的观念、不确定性规避的观念等等。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水土不服,报道的观念、新闻的选题、表达方式和切入点都要发生变化,如此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第三,来自当地媒体的竞争。由于当前媒介资本运作自由化,尤其是在西方,我国驻外媒体不仅来自本地媒体的竞争,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家主导的官媒、资本运作的私营媒体以及代表公共力量的公共电视台等。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和困境,我国驻外媒体该如何应对?
一、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
媒体报道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元素就是记者。以法国为例,法国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雇佣成本相对较高。而当前国内选派的记者在外语水平、新闻素养、专业背景等方面仍与当地记者存在一定差距,尤其缺乏外语水平高、新闻素养好、专业背景丰富、具有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少驻外记者由于工作或者个人原因每几年就要一轮换。这种轮换机制存在一定弊端。外派记者刚刚在国外积攒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文化认识和资源人脉就要离开。众所周知,大学研究所、智库、政府人士、专家等这些都是记者的资源,记者人员变动,无异于牵着的风筝断了线,需要再重新挖掘。曾经有观点认为,驻外记者不要随意的变动,应该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更加深入地发挥其潜力,从而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使其能够更加自如和顺畅地完成采编工作。
本地记者的使用毫无疑问可以加速驻外媒体本土化,那么如何高效地使用本地记者呢?
第一,用活雇佣自由记者和兼职记者。为了加速报道的本土化并减少成本,不少媒体选择大量地雇佣自由和兼职记者。自由记者和兼职记者在使用上更加灵活机动,往往采取计件的方式结算工资,不用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
第二,加快与本土记者的磨合。磨合包括两个方面,文化磨合与专业磨合。不同的国家在文化上、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出入。文化上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求同存异,与此同时对本土雇员的培训也十分必要。在记者的选拔上要更加倾向于那些对中国好感度较高,或者是家庭里有中国成员的本地记者。
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地区总站为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委托国广环球时代公司制作落地频率节目的模式,在西欧地区建成三个节目制作室,分别是:芬兰坦佩雷节目制作室、法国巴黎节目制作室、意大利米兰节目制作室。三个节目制作室全职人员也只有70人,需要兼顾八个频率的广播节目。再加上相当比例的兼职与自由记者。
在西欧某些地方的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采用“借船出海”的模式,国际台通过国广环球时代公司租用的希腊雅典FM93.2调频台整频率项目正式开播。部分调频台租用或者收购后雇员仍旧不进行变动,只是增派少数监管把关人对接,原制作方知晓观点和立场,但对新闻制作采取的干预,长久合作后形成了较强的默契,节省成本的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土的对外传播方式和手段。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培养并且锻炼好自己的队伍,在用好派出记者的同时,也要善于向本地雇佣记者学习,尤其是风土人情、受众习惯、报道技巧和方式方面。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视角、国际视野、本土特色的道路。
二、本土化报道原则
本土化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 更是新闻报道的专业理想。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本土化报道更加凸现其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我们需要正确而深刻理解本土化报道,推进驻外媒体新闻报道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
(一)抢先发声。纵观媒体发展史,总会有那么几笔大的独家新闻影响深远,传统的“西强东弱”的媒体格局还未完全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对外传播战略的实施和开展,我们已经可以发出中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并不响亮,还很微弱,并没有获得世界新闻更多的话语权。在这种时候,驻外媒体需要抢先发声,洪亮发声,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树立了品牌,才能逐步改变现有格局。
(二)中国视角。每个媒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视角,即使是坚持阿拉伯视角的半岛电视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视角不是问题,关键是方式。我们应当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的视角。体现在报道上越真实、越立体、越深刻,才会越有利于国际传播。
(三)落地生根。大量雇佣本土记者是让媒体迅速接地气的方式之一,这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驻外媒体来说更加容易一些,但是在西欧和北美,可能会给一些媒体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在当驻外媒体营利渠道并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渠道本土化,除了将制作中心前移到海外,在传播渠道方面除了自己的媒体,应该多与本地更具知名度的部门媒体合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相信这样才更加适合我们的对外传播。以国际广播为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建立了孔子课堂;央视非洲分台的《非洲直播室》栏目更是在肯尼亚KBC国家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三、平衡对外新闻传播报道策略
平衡报道在对外新闻传播中尤为重要,平衡是衡量报道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西方新闻铁的法则。在对外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的新闻中,必然会在受众心中形成国家形象的摇摆,而这种摇摆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必然会造成文化误读及我国海外媒体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两国人民交往的误区和尴尬。
还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平衡。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国情也不尽相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会体现在报道的各个方面。如果我们还是一边倒地按照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报道,必然会造成水土不服。还要注意政治色彩和受众情感之间的平衡,国外的受众接受习惯与国内受众大相径庭,我们应该尊重受众的使用习惯。
在具体的报道手法上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点有面。既要做到对新闻大事件的整体理性的认知,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于细节、对于形象的展现。要充分利用多点的播报,让新闻更加立体。第二,质量并重。要注意对外媒体的发稿量和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要增加用稿比例,减少无用功。第三,软硬兼施。在对外方面要刚柔并济,硬新闻必然不可少,但如果是清一色的政治新闻,难免给受众产生一种过于严肃的压抑感,因此应当刚柔并济。软新闻在对外传播中也必不可少,而且软性新闻对于受众的印象管理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第四,远近协调。远近协调即在新闻的选取上要注重国际新闻与本土新闻的比例。第五,喜忧参半。对外报道应该要强调正面报道与监督报道并重。报道应当摒弃报喜不报忧、“高大全”式的报道。同时对待问题也不要过于遮遮掩掩,要直面问题,展现对待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对外新闻传播本土化,在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当地本土文化,在中国文化和当地本土文化中建立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不要忽略了地域差异、对待具体新闻事件要尤其注意观点和立场的平衡。尤其要注意思想输入的选择性和所在地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上的平衡。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播放也要注意量和度,过多地播放中国新闻必然会给受众一种过于明显的议程设置感。新闻价值要求贴近性,而本土新闻正好有助于体现这一点,在本土新闻上应该下足功夫,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作者刘萃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李俊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吕晓虹)
关键词:驻外媒体 本土化报道 本土记者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媒体,提高新闻信息原创率、首发率、落地率。中国的各大新闻媒体都加快了向海外拓展的步伐,不断在海外增设记者站,拓展业务范围。仅在欧洲,新华社的记者站由2007年的102个增加到2013年的171个;中央电视台欧洲中心站2008年在伦敦建立,驻地伦敦,在法国、德国、比利时、俄罗斯等国设有记者站,欧洲中心站负责协调和支持欧洲各央视记者站的新闻报道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加强海外机构和海外队伍建设,在西欧地区,国际台通过公司化运作模式,在摩纳哥、芬兰、意大利、葡萄牙、希腊等国家实现落地。
但当前驻外媒体的本土化报道面临以下困难:第一,政治准入严格。由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一些国家对海外媒体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例如:法国对带有官方性质和政府背景的海外媒体施行严格的政治准入政策,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规条例。在这种环境下若仍以国内主流外宣媒体外宣方式进行报道,很容易受到当地政府的限制。第二,文化差异。文化是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是历史的产物,是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和改变的。中西文化差距相对较大,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观念、男性向和女性向的观念、不确定性规避的观念等等。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水土不服,报道的观念、新闻的选题、表达方式和切入点都要发生变化,如此才能更符合受众的心理期待。第三,来自当地媒体的竞争。由于当前媒介资本运作自由化,尤其是在西方,我国驻外媒体不仅来自本地媒体的竞争,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家主导的官媒、资本运作的私营媒体以及代表公共力量的公共电视台等。面对如此多的挑战和困境,我国驻外媒体该如何应对?
一、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
媒体报道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元素就是记者。以法国为例,法国相较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雇佣成本相对较高。而当前国内选派的记者在外语水平、新闻素养、专业背景等方面仍与当地记者存在一定差距,尤其缺乏外语水平高、新闻素养好、专业背景丰富、具有中国视角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少驻外记者由于工作或者个人原因每几年就要一轮换。这种轮换机制存在一定弊端。外派记者刚刚在国外积攒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文化认识和资源人脉就要离开。众所周知,大学研究所、智库、政府人士、专家等这些都是记者的资源,记者人员变动,无异于牵着的风筝断了线,需要再重新挖掘。曾经有观点认为,驻外记者不要随意的变动,应该帮助其解决后顾之忧,更加深入地发挥其潜力,从而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使其能够更加自如和顺畅地完成采编工作。
本地记者的使用毫无疑问可以加速驻外媒体本土化,那么如何高效地使用本地记者呢?
第一,用活雇佣自由记者和兼职记者。为了加速报道的本土化并减少成本,不少媒体选择大量地雇佣自由和兼职记者。自由记者和兼职记者在使用上更加灵活机动,往往采取计件的方式结算工资,不用承担高昂的其他费用。
第二,加快与本土记者的磨合。磨合包括两个方面,文化磨合与专业磨合。不同的国家在文化上、观念上都有很大的出入。文化上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求同存异,与此同时对本土雇员的培训也十分必要。在记者的选拔上要更加倾向于那些对中国好感度较高,或者是家庭里有中国成员的本地记者。
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西欧地区总站为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通过委托国广环球时代公司制作落地频率节目的模式,在西欧地区建成三个节目制作室,分别是:芬兰坦佩雷节目制作室、法国巴黎节目制作室、意大利米兰节目制作室。三个节目制作室全职人员也只有70人,需要兼顾八个频率的广播节目。再加上相当比例的兼职与自由记者。
在西欧某些地方的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是采用“借船出海”的模式,国际台通过国广环球时代公司租用的希腊雅典FM93.2调频台整频率项目正式开播。部分调频台租用或者收购后雇员仍旧不进行变动,只是增派少数监管把关人对接,原制作方知晓观点和立场,但对新闻制作采取的干预,长久合作后形成了较强的默契,节省成本的同时探索出一套适合本土的对外传播方式和手段。
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培养并且锻炼好自己的队伍,在用好派出记者的同时,也要善于向本地雇佣记者学习,尤其是风土人情、受众习惯、报道技巧和方式方面。共同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视角、国际视野、本土特色的道路。
二、本土化报道原则
本土化报道不仅是一种报道理念和原则、一种报道方式和技巧, 更是新闻报道的专业理想。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本土化报道更加凸现其多面性、复杂性与矛盾性,我们需要正确而深刻理解本土化报道,推进驻外媒体新闻报道本土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贯彻。
(一)抢先发声。纵观媒体发展史,总会有那么几笔大的独家新闻影响深远,传统的“西强东弱”的媒体格局还未完全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对外传播战略的实施和开展,我们已经可以发出中国的声音,但是中国的声音并不响亮,还很微弱,并没有获得世界新闻更多的话语权。在这种时候,驻外媒体需要抢先发声,洪亮发声,只有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树立了品牌,才能逐步改变现有格局。
(二)中国视角。每个媒体都有属于自己的视角,即使是坚持阿拉伯视角的半岛电视台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视角不是问题,关键是方式。我们应当一如既往地坚持中国的视角。体现在报道上越真实、越立体、越深刻,才会越有利于国际传播。
(三)落地生根。大量雇佣本土记者是让媒体迅速接地气的方式之一,这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驻外媒体来说更加容易一些,但是在西欧和北美,可能会给一些媒体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尤其在当驻外媒体营利渠道并不十分丰富的情况下;渠道本土化,除了将制作中心前移到海外,在传播渠道方面除了自己的媒体,应该多与本地更具知名度的部门媒体合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和公信力,相信这样才更加适合我们的对外传播。以国际广播为例,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建立了孔子课堂;央视非洲分台的《非洲直播室》栏目更是在肯尼亚KBC国家电视台晚间黄金时段播出。 三、平衡对外新闻传播报道策略
平衡报道在对外新闻传播中尤为重要,平衡是衡量报道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西方新闻铁的法则。在对外新闻传播活动中,如果没有很好地贯彻这一原则,尤其是在涉及中国的新闻中,必然会在受众心中形成国家形象的摇摆,而这种摇摆所产生的刻板印象,必然会造成文化误读及我国海外媒体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甚至有可能演变成两国人民交往的误区和尴尬。
还要注意意识形态的平衡。由于我国政治体制与西方不同,国情也不尽相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会体现在报道的各个方面。如果我们还是一边倒地按照我国的意识形态进行报道,必然会造成水土不服。还要注意政治色彩和受众情感之间的平衡,国外的受众接受习惯与国内受众大相径庭,我们应该尊重受众的使用习惯。
在具体的报道手法上还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有点有面。既要做到对新闻大事件的整体理性的认知,同时也不能放弃对于细节、对于形象的展现。要充分利用多点的播报,让新闻更加立体。第二,质量并重。要注意对外媒体的发稿量和使用量之间的关系。要增加用稿比例,减少无用功。第三,软硬兼施。在对外方面要刚柔并济,硬新闻必然不可少,但如果是清一色的政治新闻,难免给受众产生一种过于严肃的压抑感,因此应当刚柔并济。软新闻在对外传播中也必不可少,而且软性新闻对于受众的印象管理更有潜移默化的作用。第四,远近协调。远近协调即在新闻的选取上要注重国际新闻与本土新闻的比例。第五,喜忧参半。对外报道应该要强调正面报道与监督报道并重。报道应当摒弃报喜不报忧、“高大全”式的报道。同时对待问题也不要过于遮遮掩掩,要直面问题,展现对待问题的决心和行动。
对外新闻传播本土化,在输出中国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会尊重当地本土文化,在中国文化和当地本土文化中建立沟通的桥梁,与此同时不要忽略了地域差异、对待具体新闻事件要尤其注意观点和立场的平衡。尤其要注意思想输入的选择性和所在地主流意识形态认知上的平衡。尤其是中国的新闻播放也要注意量和度,过多地播放中国新闻必然会给受众一种过于明显的议程设置感。新闻价值要求贴近性,而本土新闻正好有助于体现这一点,在本土新闻上应该下足功夫,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作者刘萃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李俊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本文编辑:吕晓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