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腰的蓝飘带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k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方的秋天,陡得跟搭了过山车似的,日历刚翻到秋季,昨天还热汗涔涔的后脑勺,今天一早便凉飕飕了。奇韧峭拔的太行山,只在坚韧的山体的上部,覆盖了莽莽苍苍的植被。此时,黄连木、五角枫、黄栌、鸡爪槭,陆陆续续晾出一树一树黄的红的叶子,点缀在波涛一般的山峦绿树中,踞守在太行山寸草不生的垂直断崖上。
  当地人说,你来早了,要是再晚半个月,漫山遍野的红叶绚烂如花,在北方苍凉辽远的蓝天白云映衬下,尤其的大气磅礴。其实,从眼前团团簇簇的红叶,我也能想象出太行山千岭尽染、万山红遍的壮观。
  可我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来晚了,要是在30岁、20岁甚至更早来过,我绝不会为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叹一口气、流一滴泪,说一句抱怨的话。
  红旗渠,这个关键词,从小学识字开始,便从宣传画报上知道了,这是一条人工天河。可仅仅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深刻认识。那时候的文字,总是见事不见人,堆砌了一堆堆的数字,比如长度、石方量等等,把有血有肉、令人潸然泪下的故事和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隐藏在严肃清冷的文字中去。
  在这满山红叶、胡乱题诗的季节,爬了近300级台阶,登上红旗渠的堤坝,再顺渠水的流向,行走至青年洞——70多公里的总干渠,我们才走了3公里多。就是这3公里多的距离,把当年那些活生生的历史画面,在真实的语境中,被语言复制,在脑海中激活。我深深震撼,不时泪水潸然,我禁不住感慨:红旗渠不仅是林州的、河南的,更是中国和世界的。
  太行山脚下的林州,最大的灾难来自于水。巍巍太行山,雄伟就雄伟在凌然不可侵犯的断崖上,那如同一摞一摞纸张、一本一本书籍层层堆叠挤压的石英砂岩,既不蓄水,也不吸水。夏天洪水横流,冬天和春天闹水荒。在林州地方史料中,有记载的五百年时间里,洪涝和干旱灾害,就多达一百多次,平均间隔四年发生一次;其中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的年份,多达三十年。
  这条红旗渠,结束了林州人到几十里甚至百里之外担水吃的历史,给林州的土地带来生机。这条红旗渠,让林州人安居乐业、五谷丰登;还是这条红旗渠,向世人展示了林州人的坚韧、勤劳、团结和智慧。
  这是一条让林州人绝处逢生的水渠,这是一条给林州人带来希望和未来的渠,这还是一条永远向世人证明只要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就没有什么困难能够扼杀前途和希望的旗帜一般的水渠。
  这条渠的诞生,尤其艰难。1960年开始修建,这是新中国最困难的时期,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老百姓家无存粮,吃完野菜和树皮,靠用磨细的“观音土”与米糠同煮求生或至死。没有现代化的挖掘设备,风钻只听说过,没见过,挖掘机要再过几年,才会出现在汉语读物中。靠一双手,一身汗,靠最原始的铁锤、铁砧、钢钎、撬棍等工具,靠一个信念:不能再让我们的子孙再跑几十里担水吃,不能再让后世子孙因吃不上水,背井离乡、家破人亡。
  坚韧和智慧的林州百姓依靠人力,历时十年,修成红旗渠灌区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2488公里的大水渠。
  没有水平仪,在面盆里盛满水,把木凳子翻来腿朝上,利用两个横衬瞄,调整远处的高程点;
  没有水泥,自己烧石灰;
  买不起TNT炸药,自己用锯末、牛马粪便、盐和硝酸铵制造土炸药;
  没有工程师,靠土木工老师傅现场传帮带;
  没有住的地方,乱坟岗子、工地、新凿开的悬崖绝壁,铺上草席,就是宿营地;
  食物严重短缺,漫山遍野挖野菜,漳河里捞水草。实在饿不过,撸一把柳树叶子塞到嘴巴里,也能抵半天工夫;
  用水盆板凳校准的高程点,保证了整个红旗渠70多公里的主干渠,只有10.31米的落差,也就是渠水每流8000米,落差才有1米。渠中的水,至今缓缓流淌,人在渠堤上走,渠中的水流速度,比人的步行速度还要缓慢。整條红旗渠的主干渠,悬在距离山脚数十到数百米的悬崖绝壁上。
  自己烧出的石灰,照理赶不上水泥,但红旗渠修成至今,从未出现垮塌或大型崩漏,至今当年用石灰堆砌和勾缝的痕迹,清晰可见。
  当年工地上的徒子徒孙,后来成了师傅,带出来的徒弟,修完红旗渠,便转行建筑,使林州成为建筑之乡,十万能工巧匠不仅遍布全国,还远辟俄罗斯、南非、东南亚市场。能吃苦、技术好、管理严、质量高,成了林州建筑铁军的业界口碑。
  一个联合国的官员看了当年民工食用的野菜、树叶标本,无法想象这些低热量的植物,怎么能转化成开天辟地的力量,他说:“也许,未来世界史专家会改写历史。也许他们会告诉世界,人类不仅有八大奇迹,还有第九大奇迹。”
  有了这条渠,从前光秃秃的山,能够蓄养草木,草木一年比一年茂盛,至今,已经让棱角分明的太行山有了莽莽苍苍的柔和线条。
  每当遇到困难,林州人会说:“红旗渠都修得起来,还有什么困难难得到我们!”每一年都有参加修筑红旗渠的老人,到医院更换当年累坏的骨头,外面的人建议他们寻求赔偿,他们说:“修渠是为了让我和我的子子孙孙吃上干净清澈的水,就像在我家里打井,在自己家的井里累出毛病,要向谁讨赔偿去?”
  淡青色的渠水,跟我所生活的长江下游的江水比起来,多半还优质一些,可人家这里水资源充足,生活用水取自林州的水库。如今红旗渠的水,主要用于灌溉和工业用水。
  我在百度中搜索红旗渠的信息,希望能看到一部影片。很遗憾,除了一部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的黑白宣传片,至今还没有一部有关红旗渠建设者的电影或电视剧。所以,我期待着有心人能来这里走一走,把这些可歌可泣的故事,呈现给更多的人和我们的后辈。
  走在渠水边上,我在遥想当年热火朝天的场景。我认为,那群修渠人,就是上天派到人间的骄子。我还认为,不管是一个家庭、一个集体,走近红旗渠,都会获得教益和启示。一个人,如果能够深刻理解红旗渠精神,纵使出身卑微,他也会有价值的活着,一个集体更能明了精诚团结的意义。
  红旗渠,就像巍峨峭拔的太行山腰的腰带,一条给人生命和希望的蓝色腰带。
其他文献
王刚,生于1980年12月,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25期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六盘水市高中语文教师。2014年开始小说创作,中短篇散见《民族文学》《长城》《四川文学》《朔方》《延河》《文学港》《南方文学》《黄河文学》《牡丹》《鹿鸣》等报刊杂志。  的士出了凉城,老张忽然讲起了鬼故事。  王菲知道师傅叫老张,也仅仅是十几分钟前的事。事实上,他究竟是叫老张,还是叫老王,或是叫老刘,王菲并不确定,也不想深
期刊
嵩县靠山吼起源于明朝嘉靖年间,形成于明万历年间。靠山吼萌生之初,并非剧种,仅是一种声腔。初期没有弦乐伴奏,只有马蹄号、战鼓、排鼓、大锣、大镲等。当时嵩域的先宗艺人们利用山区特有的自然条件,“选靠山,对应山”,对山吼唱,收取回音效应,取名“靠山吼”。并选用山区响音效果好的果实木,如:枣木、梨木等木棒对敲,作为音节,取名“梆子”。这就是“靠山吼,土山梆”的梆子腔之由来。先前采用马蹄号和大铜器伴奏(嵩县
期刊
老家  墙一天天低矮  已读不出房子的模样  壁上一挂鞭子了断了鞭梢  犁、耙在光影里来往了数遭  安静地歇晌  井空乏,辘轳放弃了绳索  几声摇摆没记起哪只木桶还在等待  昨日的清凉将井沿打磨的油亮  夏夜,莫名的嘀嗒声刺绣着星空  一滴为黎明点睛  自夯的土坯有些走神  半生的堆砌,笑谈里的家  挥舞在弹指间,父亲一生富有  人却越来越瘦  渐露出积压多年的地基  空穴老人  宅子足够大  墙
期刊
周南·樛木  以固有的习惯高大  他在那里。接纳证明的企图  因意外的坍塌而成为契机  在高处论道,不仅有路过的云霞  沉默是另一种存在  决定你高度的反而是你垂下的长发  若干年后我还会回来  在一把明朝的座椅上,自言自语  文明不小心就会堕落  我在门框,留给儿子高度的记号  成为什么都无关紧要  我在这里,你们在哪里  鄘风·柏舟  黄昏把我吐给黑夜里的小舟  水声水声,把寂静翻出来承受  
期刊
金光,本名孟国栋,三门峡市作协主席,供职于三门峡日报社。  一  进城之前,我在秦岭金矿当矿工。每天把自己藏在海拔两千多米的小秦岭山上,无论冬天夏天都穿着一身潮湿油腻的棉工服,三班轮着在矿井下打风钻、扒矿石,等头发长得像野人,这才想起来下山清理一下。相比山下小镇上那些卖百货的漂亮女孩儿们,我们的工资很高,但她们总笑话说,当个“钻山豹”,拿再高的工资也没意思。这话让工友们听了很伤心,有人说这一辈子要
期刊
夏日登高阳山  不是风提着鸟鸣上山,而是鸟一再  衔着风声搬来搬去  向上的路被磨得像好天气般发亮  通向无数个可能或终点  孩子们白鹭一样闪过,群峰大呼小叫  在白云阁,我轻易获得荒野的光与寂静  草木之绿层层流淌  掩盖了半跪半坐的云岫庵  一声鸟鸣把风声搬下山  一声鸟鸣把我叫成一个孩子  隐喻的白马  旷野,风吹得格外辽阔  旷野把草木之青草草塞给秋天  八百里加急的白马,卸下七分疲累  
期刊
在一场雨里抵达开封  被雨扶起的我慢慢行走  与北宋相逢在一碗酒里  这重复多像忘记  野花河流丘陵村庄  守护着地下王朝的繁華  心底的黄昏抄袭了  一千多年前的晓风残月  仰望可以铺张奢侈  味蕾又一次被怂恿  一碗羊肉泡馍足可以  缝补人间的冷暖  水墨里的开封  地平线用温柔的嘴唇  遮盖了地下王朝的面容  清明上河图一直在吞食孤独  视线里已捕捉不到北宋的繁荣  在脚下寻觅  在西湖的水
期刊
我在岸边等待  湖心岛正在下沉  稀落的云团缓缓游过  瘦狮从林中走出  踏过断木、沙土  在巨大的坟墓旁停止  我们开始对峙  面朝着湖面,闭口不言  守候着各自的巢穴  以红杏之名  看不清的舞蹈里  根须阻止泥土愈合  微微晃动的肉体  屈从,犹豫  看清的事物带着骗局  风、光、温和热都不可捉摸  要丢下一颗石子  才能懂井的幽深  当众人惊呼起  闭敛吧,可耻的花树  熄灭的花裙,也使人
期刊
收割完庄稼的田原,空旷、规整,裸露出生命的底色。没有农作物的覆盖,便能清晰地看见走向有序的地埂和自然分割的田块。它们几乎是由几何元素构建而成,点、线、面之间,蕴含着彼此的逻辑关系。远远望去,像一本摊开的几何辞典。  这是有着历史内涵的书页。或许,这些线性、平面的、立体的几何图形,是先民从《氾胜之书》《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的古籍里移植的。  庄稼已被拉到了村口的晒场上。稻堆,草垛,同样也是几何图形
期刊
在雪地里烤红薯,一直是我的最爱。那时,我和父亲还住在遥远的颍河镇。  待我人到中年,读到了徐则臣的《如果大雪封门》,就感觉格外喜欢和亲切。冰雪世界,清洁、安宁、饱满、祥和。他笔下的大雪可以制造平等、制造温暖、制造熟悉的亲人还有理想。  在颍河镇,每当大雪来临,父亲就会取出收藏一年的棉衣,把我塞到厚厚的棉衣里,让我变得异常笨拙。然后,在冰天雪地的大平原上,你准会看到两个臃肿的身影在忙得不亦乐乎。那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