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来源 :中国瓜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wang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了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新农科建设,并提出了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优质师资培育、协同育人强化、质量标准提升等新举措。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阐述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是当前最为前沿、最为活跃的学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等生命学科领域,也成为当前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工作必备的知识体系。如何发挥新农科背景下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体系在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亟需深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就是一部重点阐述分子生物学理论内容和技术实践的教学参考书籍,笔者在开展2020年度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吉教高[2020]17号)过程中,通过对该书的阅读学习,进一步探索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共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DNA的生物合成、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DNA重組、RNA的生物合成。该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科研成果,内有主编讲授本课程的全程录像,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资料可供下载;为双色版,从而使主线特别是图表显示的部分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但是目前,部分开展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涉农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理论性较强,相关知识、技术、理论不断更新,且与其他学科如细胞学、遗传学存在交叉,相关知识点凌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迷惑。教师授课大多在复述教材内容,或者结合PPT准备的素材进行讲述,缺少对学生进行引导。二是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属于理论课程,辅助理论教学,如提取DNA、RNA,基因克隆,酶切,载体构建等,所设置的实验偏少,不能结合基础课程的讲解,从而难以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学会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实验操作,实验的准备主要由备课老师完成,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即便在完成实验操作后,也对实验仪器和操作感到陌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既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也没有理解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无法从本质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分子生物学期末闭卷考试这一考核方式局限于对学生机械记忆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实验操作水平不合格,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分而学,严重忽视了考试应有的功能,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考试观。
  根据《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的内容,涉农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路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涉农高校开设此门课程时应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情况,专业教师从传统理论教学、反转课堂理论教学和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进行“三位一体”的理论课程优化改革。其次, 结合分子生物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规范化的实验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进行。在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中将药剂的配制、仪器使用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技术直接展示,教师的实验教学也更为生动。三是建立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模拟平台,例如DNA的提取、PCR的扩增、ELISA技术等实验,学生自主操作实验流程,如准备实验的仪器、药剂的配制及使用、实验的操作,熟练掌握整个实验流程。四是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农业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加强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优势,满足“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最后,优化课程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堂提问、听课状态、考勤、随堂测验、文献阅读、小组专题报告、反转课堂、阶段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融合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采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育方式,将理论知识全新地展示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企业实习三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农业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姜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是我国经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经济地位尤为重要。新时期以来,随着科技和教育的进步,农业的发展不再仅仅依托于单一的体力劳动,人才的管理和发展越来越成为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主要竞争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培养了一大批企业发展需要的专门性人才,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帮助。而校企合作通过高职院校和企业的长期高效率的合作,按照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016年初,河北文学馆完成改陈工作,重新面向社会开放。  新展《山高水长——河北文学史陈列》是河北文学馆的永久性陈列,展览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三个单元,以文字、图片、实物以及多媒体形式,展示了河北文学史上174位重要作家或重大文学事件,生动体现了河北文学馆“追思前贤,启迪后学,服务社会,传承文明”的建馆宗旨。  河北文学馆建成于1999年,是全国第一家省级文学馆,征集、保存河北文学资
小镇附近有一处丹霞地貌  粗糙的沙砾如我的脸庞  格桑花开了谢,谢了又开  你咬着一根不知名的草说  你的赤壁,我的幽谷  这时,我想起了  家乡被夕阳燃烧的芦苇  血色的河水染紅了我眺望的目光  我说  你的赤壁,我的幽谷  春夏秋冬 四季轮回人间沧桑  我们的不变是变的骚动  赤壁的变是一直的不变  我们在红尘里起伏喘息  这天地间的红颜  守护幽谷的前世今生  来世 还是众生心头的一团火焰 
现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同时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例也逐年下降,该特征也较为充分地体现于苹果生产方面。目前,苹果生产的大多数劳动力都是老人与妇女,这是农业劳动力成本持续升高的表现,也是苹果生产所需要面对的重大挑战。针对这一问题现状,修剪技术也呈现出简化、省工、易学的变化趋势,这是适应整体生产变革的正确方向。   由汪景彦、朱奇、杨良杰合编的《苹果树合理整形修剪图解》一书,自出版以来,重印
1   福林是农民。但福林种地不行,村里任何一个人都比他种得好,譬如哑巴。哑巴头大,下宽上窄,一脸白毛,像颗冬瓜。哑巴本名叫二泉,大家都叫他冬瓜或哑巴,真名似乎早忘了。冬瓜白长一颗大头,还有大嘴,打小不会说话,只会张手比划:啊,啊,啊——但冬瓜会种地,地里打的粮食不比任何人少。福林不行,种啥都不好,无论麦子玉米还是地瓜,都长得病恹恹的,不是缺水就是少肥,收成比别人起码少三成。福林也就说话比冬瓜强
冯炯鑫,男,1960年7月出生,大专学历,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2008年任农业部主管的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栽培功能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目前主要从事西、甜瓜栽培与育种等工作,先后参加农业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上海市等重点科研项目11项。培育出甜瓜新品种6个,西瓜新品种4个。1996、1998年2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优秀青
目的与意义: 西瓜(Citrullus lanatus)果实中的可溶性糖积累是西瓜长期驯化过程中主要品质性状之一。目前,关于西瓜中糖转运蛋白是如何调节果实中各种糖积累的这一机制尚不清楚,特别是像西瓜这种储存高浓度蔗糖的作物。笔者旨在缩小已报道的糖含量QTL的区间,以及构建超高密度SNP遗传图谱来确定QBRX2-1 QTL的决定基因,并阐明西瓜驯化过程中糖分积累的分子机制。  材料与方法:对高糖西瓜
黄胄原名梁淦堂,河北蠡县人。他博览众家,自成风格,在人物和动物画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既是画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亲自筹建了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等。2015年是黄胄诞辰90周年,该展览荟萃黄胄个人佳作74幅,皆为首次亮相。该画展由安徽博物院和台湾高雄琢璞艺术中心联合举办。
如图所示,三件款署“寿峰”的《虎图》一蹲伏、一趴卧、一站立,意态古雅,笔墨简古,神气如生,堪为奇笔。虽构图稍异,然笔墨风格、造型手段乃至眼、鼻、嘴、耳、须、爪、尾及皮毛细微描写几尽相同,显系出自同一人手笔。而且更为鲜明的是所画虎并非生活当中极具凶猛的“具象虎”,而是禅宗中恐怖阴森的“意象虎”,也就是说三件虎图的作者“寿峰”很可能是一个僧人。然查遍多部画家辞典及画史资料,均未见其人,三幅虎图亦均无图
目的与意义:果实瓤色变化是西瓜果实成熟的重要标志。西瓜果肉细胞中的有色体不断发育并积累各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导致了西瓜果实瓤色的出现。前人的研究着重于分析在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中各种重要酶类的变化对瓤色的影响,而对于作为类胡萝卜素代谢途径载体的有色体的发育过程的解析不足。我们着重分析了不同瓤色西瓜中有色体的发育过程的异同,并发现了保障其正常运转的重要转运蛋白。其中一类磷转运蛋白(PHT)在模式作物拟南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