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教育部全面启动了以“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为主的新农科建设,并提出了新型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优质师资培育、协同育人强化、质量标准提升等新举措。分子生物学作为一个阐述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在现代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是当前最为前沿、最为活跃的学科,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等生命学科领域,也成为当前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和工作必备的知识体系。如何发挥新农科背景下分子生物学的课程建设体系在农学院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的作用,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亟需深度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杨荣武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就是一部重点阐述分子生物学理论内容和技术实践的教学参考书籍,笔者在开展2020年度吉林省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基于产教融合的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吉教高[2020]17号)过程中,通过对该书的阅读学习,进一步探索了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教学。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共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DNA的生物合成、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DNA重組、RNA的生物合成。该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科研成果,内有主编讲授本课程的全程录像,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资料可供下载;为双色版,从而使主线特别是图表显示的部分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但是目前,部分开展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涉农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理论性较强,相关知识、技术、理论不断更新,且与其他学科如细胞学、遗传学存在交叉,相关知识点凌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迷惑。教师授课大多在复述教材内容,或者结合PPT准备的素材进行讲述,缺少对学生进行引导。二是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属于理论课程,辅助理论教学,如提取DNA、RNA,基因克隆,酶切,载体构建等,所设置的实验偏少,不能结合基础课程的讲解,从而难以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学会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实验操作,实验的准备主要由备课老师完成,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即便在完成实验操作后,也对实验仪器和操作感到陌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既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也没有理解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无法从本质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分子生物学期末闭卷考试这一考核方式局限于对学生机械记忆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实验操作水平不合格,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分而学,严重忽视了考试应有的功能,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考试观。
根据《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的内容,涉农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路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涉农高校开设此门课程时应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情况,专业教师从传统理论教学、反转课堂理论教学和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进行“三位一体”的理论课程优化改革。其次, 结合分子生物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规范化的实验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进行。在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中将药剂的配制、仪器使用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技术直接展示,教师的实验教学也更为生动。三是建立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模拟平台,例如DNA的提取、PCR的扩增、ELISA技术等实验,学生自主操作实验流程,如准备实验的仪器、药剂的配制及使用、实验的操作,熟练掌握整个实验流程。四是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农业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加强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优势,满足“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最后,优化课程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堂提问、听课状态、考勤、随堂测验、文献阅读、小组专题报告、反转课堂、阶段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融合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采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育方式,将理论知识全新地展示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企业实习三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农业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姜
《分子生物学》(第二版)共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遗传物质的分子本质、基因、基因组和基因组学、DNA的生物合成、DNA的损伤、修复和突变、DNA重組、RNA的生物合成。该书凝聚了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科研成果,内有主编讲授本课程的全程录像,此外,还有许多辅助教学和学习的资料可供下载;为双色版,从而使主线特别是图表显示的部分更加突出、内容更加鲜活生动。
但是目前,部分开展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涉农高校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分子生物学理论课程的专业性、前沿性、理论性较强,相关知识、技术、理论不断更新,且与其他学科如细胞学、遗传学存在交叉,相关知识点凌乱,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会产生迷惑。教师授课大多在复述教材内容,或者结合PPT准备的素材进行讲述,缺少对学生进行引导。二是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属于理论课程,辅助理论教学,如提取DNA、RNA,基因克隆,酶切,载体构建等,所设置的实验偏少,不能结合基础课程的讲解,从而难以理解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学会实验操作过程。对于实验操作,实验的准备主要由备课老师完成,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给出的实验要求和操作步骤进行,即便在完成实验操作后,也对实验仪器和操作感到陌生。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既无法独立完成实验操作,也没有理解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意识,无法从本质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教学考核机制不合理。分子生物学期末闭卷考试这一考核方式局限于对学生机械记忆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学生基本能力、实验操作水平不合格,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分而学,严重忽视了考试应有的功能,形成了重结果轻过程、重分数轻能力的考试观。
根据《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的内容,涉农高校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探索路径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涉农高校开设此门课程时应结合学校教育实际情况,专业教师从传统理论教学、反转课堂理论教学和互联网 信息化教学,进行“三位一体”的理论课程优化改革。其次, 结合分子生物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将规范化的实验通过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进行。在多媒体仿真实验模拟器中将药剂的配制、仪器使用方法和规范的操作技术直接展示,教师的实验教学也更为生动。三是建立多媒体仿真化学实验模拟平台,例如DNA的提取、PCR的扩增、ELISA技术等实验,学生自主操作实验流程,如准备实验的仪器、药剂的配制及使用、实验的操作,熟练掌握整个实验流程。四是校企合作,深化“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是农业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中应加强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的就业创造优势,满足“新农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能力需求。最后,优化课程考核机制。课程考核成绩由课堂提问、听课状态、考勤、随堂测验、文献阅读、小组专题报告、反转课堂、阶段考试、期末考试成绩构成。
在“新农科”建设的背景下,农业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使命。《分子生物学》(第二版)一书融合飞速发展的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采用“三位一体”的理论教育方式,将理论知识全新地展示给学生,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企业实习三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学习和工作能力,为培养具备创新意识、综合实践能力和扎实理论知识的农业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为“新农科”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