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体验幸福教育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riet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幸福教育,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课堂,变教学为导学,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幸福课堂,以生为本,获得幸福教育的能力,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最好的教学就是最好的德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做人,合作探究,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体验成功喜悦,体验幸福教育的乐趣,感受幸福教育。
  【关键词】幸福教育;幸福课堂;德育的课堂;获得幸福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幸福课堂,是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新课堂,新课程突出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获得幸福教育的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主动探索精神,提高教育质量,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幸福学习,幸福生活,学会做人,学生的幸福无疑就是老师的幸福,笔者认为幸福课堂应可以从下面四点入手。
  一、变教学为导学,构建幸福课堂。
  构建幸福课堂是乐教与乐学关系,"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生为本,追求高效,实施幸福教育,构建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幸福课堂,转变教学模式,老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质疑问难,研讨交流的自主学习,关注个体差异,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生动活泼的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教师不仅是他们活动的组织者、领路人,更是他们的亲密合作伙伴,让他们在极其轻松自如的环境下,敢说、敢想、敢做,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能,体验幸福教育的乐趣。如在教学《赤壁之战》这一课,讲到黄盖火攻曹营这一妙计时,老师可以通过转换角色进行情境互动式教学,学生扮演黄盖,老师扮演黄盖手下的一员将领,让"黄盖"在火攻的路上回答老师的提问。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设计问题向"黄盖"请教。由于学生扮演的是黄盖,自然不愿被"手下"问住,于是他们相互补充,竞相回答,从而完全弄懂这个计策的周密巧妙之处。在以上师生互動的情境中,师生之间既有信息的传递,又有情感的交流,更有思维的撞击,师生完全处于平等状态,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之花的理想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表达,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感受、疑难和设想说出来,并逐一解决问题,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学生的进步老师体验到成功喜悦。
  二、幸福课堂即为德育的课堂
  幸福课堂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学会做人。首先老师要因材施教,对教材做具体分析,尤其对思想教育性较强的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即为德育的课堂。因此,寓教育与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老师要创设情境、谈话激趣、巧设问题、拓展延伸等,力求做到"新、奇、趣",让学生触境生疑,以疑生趣,以趣生教。
  三、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质量
  老师备课既要备教法又要备学法,教学相长,并贯彻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导读"提示找问题、围绕思考练习找答案、从文中重点词句找突破,在学习中读读、画画、批批、注注、查查、问问、想想,使用工具书,小组合作等,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边读边想,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潭死水,有疑问的学习,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浪,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和善于质疑。
  质疑方法种种如①揭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们想到什么?想知道什么?想问什么?如教学《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文时,学生就可以根据题目说,看到题目就知道了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也可以问为什么题目不用"战士"而用"壮士"?五壮士"壮"在哪呢?等,这样,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给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急于寻求答案。②课中质疑。在教学理解课文内容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如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们提出问题:"你们在学习中有什么不明白的吗?"同学们可能会提:"为什么诸葛亮会选择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天气和这样的方法?""诸葛亮约鲁肃去取箭,为什么只管钦酒取乐?""诸葛亮为什么要请周瑜派来的鲁肃帮助做借箭前的准备,又请他保密呢?""、周瑜为什么又故意迟延不给诸葛亮造箭的材料?"等,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来释疑,老师引导点拨,这样既解决了文中的重难点,深刻理解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学生又兴味盎然,课堂气氛活跃。③教后质疑。如教学《凡卡》后可以引导启发学生,你学习了这篇课文后有何收获?学生可能会说:"我们学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把现实与回忆相穿插形成鲜明的对比,更能体现出凡卡生活的悲惨,表现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我们跟凡卡比幸运多了,我们更加要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要好好学习。"......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感受,从更深层次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样教学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质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懂得如何去读书,边读边思,学得更主动,更有兴趣,看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也自然感受到教育的幸福。
  四、合作探究感受幸福教育
  小组合作学习是幸福课堂。它改善课堂气氛,构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平台,又能展现学生的个性才能。语文教学应为学生构筑不同的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机会,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安排合作的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内容,团结协作,分工明确,这样才能做到合作学习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维互动的一个过程,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围绕探究的核心问题,分组开展合作学习,讨论交流。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能产生以心连心的心潮相逐;以思促思的智力引爆;以情生情的激情奔涌。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课文的难点是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不同的幻象的原因,根据这个可以设计一个问题表格,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什么?为什么?说明她需要什么?每人分一张问题表格,先自己填写,然后小组合作展开讨论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看法,组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汇报交流时,小组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相机引导点拨,共同解决问题,突破课文的难点,深刻理解课文中心思想,这样学生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局面,学生积极性高,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还可以按好中差来编设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个成员都能畅所欲言,让学生在共同合作,共同探究中展示自我,获取知识分享学习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而产生积极主动的求知心理,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幸福的能力,师生共同感受幸福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创新是人的思维的一种内在潜力,它是对原有传统观念的怀疑,是对陈旧意识的革命。简言之,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新"。在当今信息社会中,急需大批创新性人才。要培养创新性人才就应进行创新教育,这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我们一线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我们要坚信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这个能力必须开发、训练,教学中应十分关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教学情境就是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时所处的学习环境。情境创设是目前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一个好的情境必须能与学习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并且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促进理解。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来就来源于生活。  一、
【中图分类号】G424.21  当前,学校教学管理层面如何为生本课堂的实践探索保驾护航,是课改大潮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本文结合皇甫学校的教学管理的实践,就这一命题做一些梳理与研讨。  一、牢固树立催生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  生本课堂是人本主义思潮给教育领域带来的新的教学形态,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如果选择了生本课堂的价值取向并使之成为自己的办学思想,那么,在教学业务管理这个层
摘要:教师拥有良好的人格魅力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教师人格自我完善的一种境界。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一种基本责任,但是教师同时也有对学生培养健康人格的责任,不管是思维性启迪、知识的传授还是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都是教师应该做到的任务。那么关于教师应该如何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表达教学中的艺术美,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问题,本文做了统一介绍。  关键词:人格魅力;教师;课堂教学  【
【摘要】全面素质化是现今教育的最终目标,中学数学教育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技能的重要基础教学科目,是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理念产生的重要指导。然而如何使略显枯燥的数学教学课更好更高校的被学生接受却是当今中学数学教育一大难题。本文从高效中学数学课堂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高效中学数学课堂的探析。  【关键词】高效;中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