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大学时好大学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的大学是好大学?”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
  站在社会角度,当前的“985”高校、“211”院校,无疑就是好大学,这些大学获得的科研投入多,学校的层次和级别也高,且放在各地的第一批招生。
  站在一些排行榜机构角度,排在排行榜前列的高校,就是好大学。近年来,大学排行榜的生意很红火,迎合的就是社会对“好大学”评价的需要。有一些学生,就是根据排行榜来选大学和专业的。
  可是,在国内,社会角度的“好大学”,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和行政性,而从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经历看,没有一所世界一流大学,是通过“计划”诞生的,在计划模式之下,有很多大学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在了办学政绩上,而非育人成果上,令人惋惜。
  排行榜上的“好大学”,暂不论其选择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其本质看,这只能代表一方面的社会评价——某个机构按照自己对“好大学”的理解,设置指标,根据学校的办学数据,进行排名。所以,我们所见的是,各种大学排行榜的结果千差万别,这令不少考生感到困惑。
  如果按上述两种看似权威的方式来选“好大学”,考生们将一直摆脱不了困惑。真正的好大学,是适合自己个性、兴趣,与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大学。
  这就要求每个考生分析自己的个性、兴趣,找到自己对哪类大学、哪个专业感兴趣。而经过12年的灌输教育,很多同学已经不能明确说出自己的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这个分数能进哪个好学校”?
  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还要求每个考生审视自身的名校情结,不要对所谓的名校进行盲目的追逐。与之相比,不如对自己的大学学业和未来职业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来得更重要。我国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读书读到高中毕业就结束了,进入大学,就是“混”,在此基调之上,学生们选择大学,当然只关注学历和学校层次,意图是混一张颇有面子的“文凭”。
  但拿到这样的文凭,又能如何呢?在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超过3100万,毛入学率达到近27%的当下,教育质量没有保障的大学文凭,关键时刻基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社会发展的趋势是从“学历社会”走向“能力社会”,在能力社会中,人们关注的将是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而不是他有怎样的文凭。
  懂得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好大学,并以积极的态度来规划学业和职业发展。
其他文献
所谓“乐活”(LOHAS),是由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句中每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乐活族乐做趣事,身心健康有活力。本文的主人公正是这样快乐的高考乐活族。他们认为,乐活是一种快乐并且值得推广的生活方式。高考当前,乐活的背后暗含着一种自信而达观的生活态度。  写信点歌招好运  ◆分享人:Amy Lee/广西大学大一学生  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
期刊
据有关专家统计,高考英语中出现的三分之二的词汇属于初中应该掌握的2000个词汇范畴。换句话来说,考生可以在最后的三四十天锁定初中所学的英语单词,这样复习的范围就大大缩小了。  笔
期刊
有两个学习实力相当同学,一个在全市中考的时候,是全市第一,另一个是全市第五名。在整个高中期间,两名同学基本上不分伯仲。临近高考,学校里频繁进行模拟考试。一模、二模时,那个第一名的同学情况还可以,但到后来压力越来越大,真正走到高考考场,脑子里就一片空白了;而另一位同学,却是越战越勇,最终走进了北大。大家都替那位经常考第一名的同学惋惜,认为是那八次模拟考试击垮了他;而走进北大的那位同学也在感慨,是模拟
期刊
【本期分享:又是一年毕业时】  六月,初夏。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三年前,走在这条环校道上,树木才栽下不久,如今再次走过,早已蔚然成荫,而你,却即将离去……  三年朝夕相处的厮磨,抵不过一刻离别分飞的陌生,青春灿烂的面容奈何不了时光脚步的匆匆。熟悉将渐渐沦为陌生,相知将渐渐成为未知,人生的河道在这青春的岔路口上断然分航,从此,东西南北,上下左右,呢喃相催,不再与你同行。  忽然发现,
期刊
冬日的凉风已吹至心底每一个角落,吹醒了我们沉寂的青春和心田。快毕业了,大学的四年转眼间变成了往昔的一段故事、一番回忆、一曲悠歌。下半学期,学校安排的是实习的时间,所以大家都会忙于找工作、考研、留学……现在的我们已经在为毕业的骊歌不断地填满词,直到最后一个标点。  照毕业照的那天,我们才偶然发现,为什么在身边四年的一张张熟悉的脸,在此时竟然如此陌生,仿佛隔了千年万年,终于在今天才猛然看清。这可能只是
期刊
在电影《时间规划局》里,每个人,在二十五岁之后,只能免费获得一年的时间,你必须在这免费的一年里工作、奔跑、打拼,以挣得更多的时间来活下去。你要花费时间来换取生活的必需品,“半个小时”换取一个汉堡、一杯可乐,“两个小时”只抵得上一件衣服,“三十年”抵得一套房屋……总之,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活,为了赚取时间,你得去做最低微的工作,跟你不喜欢的人一起合作,做你最不喜欢的事情,甚至,你还有可能去杀人。
期刊
高三百味,高三百态,你不需要对号入座,只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吸收能量,继续前行。  高三百味·随波逐流  英语课,我偷偷地在课本上写到:春眠不觉晓,辉兄爱迟到。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勿笑勿笑,没有状态怎好!  我叫辉,高三(二)班。九月我随着大流踏进高三的时间轴里,高三似乎有着很大的磁场,进入了这个轨道就不自觉跟着旋转——大家都异常忙碌起来,时常也有女生因为压力过大而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而我这个
期刊
分享了以上四位同学的高三情绪,你对自己的心理位置有一个正确全面的把握了吗?或者仍然焦虑迷茫,无法对号入座?以下测试将帮助你把握自己的情绪属性,希望即将高考的你,不做情绪的奴隶!  请用“是”与“否”回答以下各题,并计算“是”的个数(每个“是”得1分),根据得分查看答案。  1. 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我不想多学习。  2. 当我看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打起精神来。  3. 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很少
期刊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虽然这话说了有几十年,但即便是放到当下,似乎也再合适不过。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走在路上,每个人都一副急吼吼的样子,生怕自己落后半步:5岁小孩可以背诵1000位圆周率;名校争相录取14岁高考女孩;韩寒17岁就享誉文坛!周围所有人都在告诉你:30岁之前要有一百万,有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结婚生子,这样就算成功人士。你们还没坐进高三的教室,老师和家长就已不停地敲响警钟:“
期刊
很多人经历的高三未必走运,但都不至于灰暗。我的高三,真正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  一场伤病将我拦在校门之外  挥手告别顺利的高一高二,我感到离我憧憬的象牙塔更近了一步,那高三之后的美好未来在向我招手,可出乎我意料,我的高三,迎来的竟是一场噩梦。  高三上学期开学的第二天,中午午睡时我不慎从上铺滑落下来,着地后两条小腿都摔成重伤。当时血流了一地,完全失去意识的我被室友送去了医院,缝了几十针。行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