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议论文教学自初中起,是作文教学的重点所在。根据学生言语心智技能的发展需要,议论文在初中教材开始出现,到高中教材中议论文成了占比重较大的文体。探索议论文的教学模式,对于适应教学需要,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议论文的理解与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议论文的教学研究中已有很多的成果,但在目前的议论文教学模式研究中有两种倾向应当引起重视:其一是所构建的教学模式过于笼统,不符合议论文教学的特点。如“布置自学提纲—讨论—点拨—总结练习”①;其二是过于繁杂,老师们难于把握。如有的教师提出了“分析—综合”“解析—迁移”“理脉—概述”“搭架—析”“溯因—会意”②等五种议论文教学模式。
我们针对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议论文难学、难懂、抓不住主干知识等问题,汇总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依据教育建模的理论形成:中学议论文 “结构”教学模式。所谓“结构”教学模式就是以议论文所特有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以三要素形成基本教学结构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型。其主要教学步骤为“找论点—理结构—析论据—得认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简化教学活动、突出重点问题、促进议论文的教与学活动的开展。
一、找论点
论点是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是一篇议论文的核心,它对一篇文章起到统领的作用。论点是作者在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通过自身的经验与判断形成的认识,是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因此作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能模棱两可。所以论点必须是陈述性语句。
在议论文的学习中应首先抓到议论文的核心,找到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对于如何找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文章标题 文章的标题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缩,想要迅速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标题。在议论文中,有的标题直接就是中心论点,有的则能起到对中心论点的提示作用,这样既醒目又鲜明,让读者一读标题就知道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等文章,其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标题虽然不是中心论点但是却对中心论点的寻找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如《六国论》就提示了中心论点是在讨论六国,《谈骨气》提示了中心论点应该是和骨气有关系。所以在议论文的学习中,标题是不可忽视的,它对于中心论点的寻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留心文章开头 议论文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结构的文体,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是一种常见的论点提出方式。如苏洵在《六国论》的一开篇就鲜明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下来围绕这个观点举例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第一句话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紧接着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
(三)注意文章的尾段 文章的末尾往往是作者对全篇文章的总结,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很多作者喜欢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议论文论点的寻找过程中需要注意尾段总结观点性语句。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大量的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前文的论述,点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仔细辨析论据 有时候作者会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两个相近的观点,一个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另一个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深化出来的结论。学习者会对这两种观点难以把握,这时候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辨析论据,因为论据是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所以论据支撑证明什么观点,什么观点就是中心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学习者就很难确定中心论点,到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中心论点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呢?这时候,只要稍加分析论据,便可得知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这个论点的基础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
总之,一篇议论文无论怎样写,怎样谋篇布局,它都有鲜明的观点。要学习议论文,必须要首先弄清作者所要陈述的观点,灵活选择以上方法并加以运用,定会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判定有所帮助。
二、理结构
所谓“理结构”就是弄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也就是文章的论证过程。在第一步中已经找到了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接下来我们就要理清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来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一)把握论证结构 议论文主要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都是作者依据自身的逻辑组织运用材料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所以说对于结构的把握只须弄清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即可。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先分别举出了一系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是分说,最后总结分析事实得出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
(二)掌握论证方法 作者要运用各种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证必然涉及到论证的方法,由于作者的逻辑不同以及客观事物的纷繁复杂,论证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在中学阶段对于论证方法的辨别可以说是学习的重点。主要涉及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也就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使文章的观点真实有说服力。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举了文天祥、闻一多的例子,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总之,对于作者的论证过程需要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论证方法。
三、析论据
论据是证明和支撑论点的事实或道理。从论据的概念可以得出论据是论点的佐证材料,它只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仔细辨析论据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
(一)寻找论据 依据概念可知论据分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事实就是从古至今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能证明作者所陈述观点的既成事实。道理指的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包括定理、公理、名言警句等。无论是事实还是道理,他们必须都得是佐证作者观点的材料,所以说寻找论据主要看它是不是原始材料。
(二)辨析论据 论据是证明作者观点的材料,我们要在理清材料关系的基础上辨析论据。论据不是简单的事实或道理的堆砌,它须通过事实或道理的内涵来分析出作者自身的观点,所以对于论据我们在把握表面意思的同时要理性分析。
四、得结论
所谓得结论,就是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议论文后,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新的反思和认识。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性文章,充满着思辨的力量。有的学生学完文章后会认同作者的论证,从论点的提出、材料的组织以及在辩证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学到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如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说辩论证。有的同学也会不赞同作者的论证,会结合生活知识和实际体验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举出例子或道理来反驳作者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之,无论是支持作者还是反驳作者,都是学生在议论文学习后所获得的认识,这种认识既有利于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独立健康思想的形成。根据中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我们介绍以下几种得结论的方法。
(一)抓住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议论文的灵魂。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就抓住了议论文的主干知识。上文中介绍了如何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在此不再赘述。抓住了议论文的三要素就会解决议论文学习中的困难,掌握学习议论文学习的方法。
(二)结合生活认知 学生在学完议论文后,可以根据作者对论点的论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重新得出结论,或与作者产生共鸣或与作者相论辩。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从议论文中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
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性文章,其语言较为抽象、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议论文“结构”教学模式,以议论文所特有的结构特点为主线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抓住议论文最基本、最核心、最主要的知识,学习起来显得简便,且可操作性强。但这毕竟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选择运用。
————————
参考文献
①唐焕毅、张清艳:《中学语文议论文、说明文教学模式》,载柳思俭、淳于家新:《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②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0页。
[作者通联:河北唐山师范学院]
我们针对中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存在的议论文难学、难懂、抓不住主干知识等问题,汇总老师们的教学经验,依据教育建模的理论形成:中学议论文 “结构”教学模式。所谓“结构”教学模式就是以议论文所特有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为主要教学内容,并以三要素形成基本教学结构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模型。其主要教学步骤为“找论点—理结构—析论据—得认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简化教学活动、突出重点问题、促进议论文的教与学活动的开展。
一、找论点
论点是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是一篇议论文的核心,它对一篇文章起到统领的作用。论点是作者在根据客观事物的存在,通过自身的经验与判断形成的认识,是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因此作者必须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能模棱两可。所以论点必须是陈述性语句。
在议论文的学习中应首先抓到议论文的核心,找到作者所要论述的观点。对于如何找到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我们介绍以下几种方法。
(一)重视文章标题 文章的标题可以说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高度凝缩,想要迅速了解一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标题。在议论文中,有的标题直接就是中心论点,有的则能起到对中心论点的提示作用,这样既醒目又鲜明,让读者一读标题就知道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观点。如《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等文章,其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有的标题虽然不是中心论点但是却对中心论点的寻找起到了提示的作用。如《六国论》就提示了中心论点是在讨论六国,《谈骨气》提示了中心论点应该是和骨气有关系。所以在议论文的学习中,标题是不可忽视的,它对于中心论点的寻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留心文章开头 议论文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结构的文体,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是一种常见的论点提出方式。如苏洵在《六国论》的一开篇就鲜明地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接下来围绕这个观点举例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第一句话作者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紧接着围绕这个观点展开论述。
(三)注意文章的尾段 文章的末尾往往是作者对全篇文章的总结,对全文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议论文中,很多作者喜欢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总结出自己的观点。因此,在议论文论点的寻找过程中需要注意尾段总结观点性语句。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作者在前文进行了大量的举例论证,最后总结前文的论述,点出了自己的观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仔细辨析论据 有时候作者会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两个相近的观点,一个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另一个是在中心论点的基础上深化出来的结论。学习者会对这两种观点难以把握,这时候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辨析论据,因为论据是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所以论据支撑证明什么观点,什么观点就是中心论点。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文章,学习者就很难确定中心论点,到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中心论点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呢?这时候,只要稍加分析论据,便可得知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在这个论点的基础上作者所要表达的最终目的。
总之,一篇议论文无论怎样写,怎样谋篇布局,它都有鲜明的观点。要学习议论文,必须要首先弄清作者所要陈述的观点,灵活选择以上方法并加以运用,定会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判定有所帮助。
二、理结构
所谓“理结构”就是弄清作者的论证思路,也就是文章的论证过程。在第一步中已经找到了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接下来我们就要理清作者是如何组织材料来论述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一)把握论证结构 议论文主要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驳论是以有力的论据反驳别人错误论点的论证方式,无论是立论文还是驳论文都是作者依据自身的逻辑组织运用材料阐明自己观点的过程,所以说对于结构的把握只须弄清材料与材料,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即可。如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作者先分别举出了一系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是分说,最后总结分析事实得出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典型的总分式结构。
(二)掌握论证方法 作者要运用各种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论证必然涉及到论证的方法,由于作者的逻辑不同以及客观事物的纷繁复杂,论证的方法也就多种多样。在中学阶段对于论证方法的辨别可以说是学习的重点。主要涉及的论证方法有:
1.举例论证。也就是通过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使文章的观点真实有说服力。如在《谈骨气》一文中,作者举了文天祥、闻一多的例子,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5.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总之,对于作者的论证过程需要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作者的论证方法。
三、析论据
论据是证明和支撑论点的事实或道理。从论据的概念可以得出论据是论点的佐证材料,它只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仔细辨析论据能更好地了解作者的思想。
(一)寻找论据 依据概念可知论据分为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事实就是从古至今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能证明作者所陈述观点的既成事实。道理指的是人们比较熟悉的,或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包括定理、公理、名言警句等。无论是事实还是道理,他们必须都得是佐证作者观点的材料,所以说寻找论据主要看它是不是原始材料。
(二)辨析论据 论据是证明作者观点的材料,我们要在理清材料关系的基础上辨析论据。论据不是简单的事实或道理的堆砌,它须通过事实或道理的内涵来分析出作者自身的观点,所以对于论据我们在把握表面意思的同时要理性分析。
四、得结论
所谓得结论,就是学生在学习完一篇议论文后,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新的反思和认识。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性文章,充满着思辨的力量。有的学生学完文章后会认同作者的论证,从论点的提出、材料的组织以及在辩证的逻辑思维过程中学到议论文的相关知识和如何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说辩论证。有的同学也会不赞同作者的论证,会结合生活知识和实际体验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举出例子或道理来反驳作者的观点,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总之,无论是支持作者还是反驳作者,都是学生在议论文学习后所获得的认识,这种认识既有利于学生对议论文相关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独立健康思想的形成。根据中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实际情况我们介绍以下几种得结论的方法。
(一)抓住三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即议论文的灵魂。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就抓住了议论文的主干知识。上文中介绍了如何抓住议论文的三要素,在此不再赘述。抓住了议论文的三要素就会解决议论文学习中的困难,掌握学习议论文学习的方法。
(二)结合生活认知 学生在学完议论文后,可以根据作者对论点的论证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认知,重新得出结论,或与作者产生共鸣或与作者相论辩。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会从议论文中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
议论文是一种说理性文章,其语言较为抽象、枯燥,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而议论文“结构”教学模式,以议论文所特有的结构特点为主线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抓住议论文最基本、最核心、最主要的知识,学习起来显得简便,且可操作性强。但这毕竟不是一把万能钥匙,也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选择运用。
————————
参考文献
①唐焕毅、张清艳:《中学语文议论文、说明文教学模式》,载柳思俭、淳于家新:《实用中学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0-101页。
②伊道恩:《中学语文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0页。
[作者通联:河北唐山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