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胎海外”真的能换好前程?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ng2027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何远赴海外生子,答案丰富多彩,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更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表现,是对孩子及家庭的未来投资。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如今从娘胎里就开始竞赛了。国内育儿成本的不断提高、频繁出现的安全问题、过独木桥的教学考学制度现状,都从一定程度上使海外生子的热潮升温。漂洋过海,获得“外宾”身份,就能换来好前程嘛?这一切还真是未知数。
  跨国版“孟母三迁”
  似乎自古以来,父母就为子女后代的成长环境而操劳不已。良禽择木而息,孟子的母亲为了孩子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惜多次挪家。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到国外去生小孩,本质上和孟母有异曲同工,只是挪的地方更远了。
  当年,孟母是考虑到一个好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今日之父母也是同样的心理。从农村家庭把孩子送到县城,地州家庭把孩子送往省城,都是想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更有利的成长空间。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比方高考移民,把户口迁移到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有些考试的考生把户口转到贫困地区,享受加分政策。
  尽管有一种“出身论”称,一个人的有几样事无法选择,性别、肤色、种族、国籍和生身父母,往往被人们视为“天意”。但是国人具备善于创造条件的特性,总会想法设法“让一切皆有可能”。越来越多父母,不惜花费重金、历尽艰辛试图改变这种“天意”。
  近些年,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人移民。从引潮流之先的演艺人士到商贾达贵,不知不觉间摇身一变成为了“海外友人”;不少官员家人纷纷外迁,“裸官”频现。现在则很多普通白领阶层,不能一步到位,也选择“曲线救国”。做不了美国人,就“做美国人的爹妈”吧。
  海外生子从原本到境外的赴港生子发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此同时,海外生育中介更是红红火火,成为一条时兴的产业链。
  早在2002年,一项针对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北京部分高校等单位的调查就表明,将近四成的博士、硕士考虑到国外生一个孩子,当然那时主要考虑到想要二胎,打政策擦边球。
  基于公民福利的投资
  不远万里到国外生个孩子究竟为什么?
  “ 海外生子, 投资回报率超过抢银行。”“美国宝宝价值超980万人民币”、“一出生就是美国公民。”“最经济的移民模式。”“给宝宝一个更好的未来。”……这些海外生子的中介广告,击中了大众的诉求。
  为何远赴海外生子,答案丰富多彩,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但更多时候其实就是一种理性经济人的行为表现,是对孩子及家庭的未来投资。
  一中介公司在发给中国妈咪的一份内部资料中算了笔账,称一场投资10万元、耗时3个月的旅行,就能为你生下一个价值980万的美国宝宝:美高中以下免费教育,省30万—60万元;美大学、研究公民名额多,录取率高,学费省60万—100万元;以华侨身份享受中国9年制义务教育;以留学生身份轻松进入中国名牌大学;小孩21岁全家办移民,省350万元以上;美国学费可申请低利率助学贷款;跨国企业优先录用双国籍;美国人均工资是中国的12倍。
  有低门槛进入美国名牌大学、研究所优势;孩子21岁可为父母申请永久绿卡;孩子未来享受180多个邦交国免签证待遇,出入境非常便利……在国外生活或受教育,可以享受政府优越的教育资源、人居环境和社会福利,不会受到有毒食品、被污染空气和水源的侵害。
  曾有媒体更是以“让孩子换个活法!”这样口号式的标题介绍中国人海外生子的热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朴光星,赴韩国国立首尔大学进行七年访学进修期间,持续关注过“赴美生子”课题。他指出,“赴美生子”背后折射出,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中国人对国内现阶段的公共服务和或者生活环境还是不太满意。但不光是中国,比我们国家发展程度好一点的国家例如韩国,以及印度和东南亚各国,赴美生子的现象都出现过。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到美国生孩子,以便拿美国国籍,但他们不一定到美国去居住。他们只是给自己未来的生活提供多一种选择。
  归国“夹心人”
  海外生子,很多时候孩子还会带回国内。作为华裔回到国内会有很多的不便之处,甚至有些得不偿失。有人更是形象地比喻,“就跟买车一样,买车容易,养车却难”。目前,对不少家庭来说,到美国生一个“美国宝宝”不难,难的是后面的系列问题,其中,教育问题尤为突出。
  赴美生子后,孩子的中国旅行证每两年要更新,美国护照也需每五年更换新证。每次一去又要花费数万元人民币。
  不仅美国如此,在香港生下的孩子也面临身份延续的问题。香港出生纸并不等于香港身份,小孩在18周岁之前,在3岁、5岁、6岁、9岁、10岁、12岁、15岁、18岁也就是每逢3、5的倍数都要到香港注册回乡证,才能够继续在大陆居住,并最终获得真正的香港身份。
  让孩子保持外籍身份,在本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但高额的赞助费、借读费同样不容小视。
  加拿大因为完善的福利政策,获得中国人海外移民的青睐。不过,孩子是要以加拿大身份,随父母回到中国生活,他们的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等都会在离境半年后自动失效,需等其回加拿大后,才能恢复。由于是外籍身份,在中国生活学习也会面临外籍身份的难题。以后这个孩子若在华生病、上学,就只能享受“外宾价”,如同“夹心人”一般。
  此外,他们长大后恋爱结婚也将比正常人多费些周折。在遗产继承方面,持有境外身份证的内地子女,如果是婚生子女,依法享有婚生子女的继承权,但发生纠纷时,处理起来也相对复杂。
  移民政策是最大变数
  良好教育、高福利的背后,可能付出难以预料的代价,不知道这对于无法选择出生地的胎儿来说,到底是幸福还是不幸?
  对于赴美生子的中国人而言,有两道关卡是必须靠运气来解决的,一是赴美签证,其次就是通过海关。因为美国方面已经开始关注赴美生子的情况,所以有些孕妇肚子实在太大,可能被海关拦住,禁止入关。在网络上,流传着不少赴美生子孕妇的通关建议。 “感觉像偷渡一样,身子都抖了”,有赴美生子的产妇这样说。
  混居在民宅中的月子中心,一旦发生纠纷,人生地不熟的孕妇们常常处于弱势一方。
  国外的移民政策则是最大变数,海外生产之门随时面临关闭。面对汹涌而来的大陆产妇,香港人将其蔑称为“蝗虫”。为此香港公立、私立医院全面停收“双非”(夫妻双方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孕妇。
  中国人便涌往美国和加拿大。加拿大政府随即表示“海外生子滥用了加拿大的慷慨,我们必须发出信息,那就是加拿大公民权不是获得国家福利的敲门砖,而是对国家的承诺和义务”。联邦移民部长肯尼建议修改加拿大国籍法。
  2012年,新西兰成功修改国籍法,要求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拥有永久居民或公民的身份。而美国部分议员也已经在国会提出议案,要求废除授予国籍的出生地原则。
  在这背后,国内专家感到担忧,认为境外生子的热潮,让中国的财富外流、精英人才流失,会影响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国家竞争力。生存、发展、文化环境等恶化使得人们远走他乡,亲情阻止不了远行的脚步,雾霾让我们咫尺天涯,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面对境外生子的热潮,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比如提高在教育、安全、环境和财产保护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力。
其他文献
正如多数人的认知里,电影节就像一个城市的标签,贴上之后,自然就会为城市赢得更多关注,至少在旅游经济上大有裨益。  属于游客的电影节  在每年5月举行的戛纳电影节,至少吸引6万名影界人士和20万名游客,而当地常驻人口不过7万左右。旅馆业是其中获益最高的行业,城郊的各大酒店房间早在半年前被预订一空,而冠上诸如阿兰·德龙、索菲亚·罗兰等明星名字的套房,租金则高达每晚1.2万欧元。普通客房的住宿费用也要4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在法律上就是财产的取得与安全。财产安全就是法人、自然人或者社会组织对自有财产的法律保护。财产的所有权人对自身财产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这些权利完全自主,不受任何人干涉,法律保障这份权利的安全。  很多人小时候或许会有这样的回忆,一群同学欢快地走在上学或者放学的路上,也可能在学校的操场上追跑打闹,这时,你发现在不远处的地上躺着一张纸币或者一枚亮闪闪的
迪克兰·比伯即使是在最着急的时候也不会忘记带上他的小丑服,那是最好用的杀手锏。今天他要前往市中心医院,那里有一个6岁的小男孩波希在等着他。  在病床前,迪克兰先模仿了几种动物,大猩猩尤其受欢迎,他扯着脸做鬼脸,上蹿下跳。后来又变了几个魔术,虽然有些蹩脚,但小波希仍然发出声声惊叹,接着重头戏来了,他穿上小丑服和波希玩扔球,男孩兴奋得脸都红了,最后到波希该吃药的时间,他在他的“幽默先生”迪克兰的帮助下
2015—2016年,创客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这也可以看作是创客教育的“争鸣期”。教育主管部门、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诠释、践行、思考创客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当前创客教育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时间创客教育成了热门话题,学术研究也一片繁荣,甚至有人认为创客教育迎来了“引爆点”。  來自中国知网的数据统计似乎也验证了这种观点,下表是中国知网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以“创客教
“愿你打官司,并且赢了”,这是西班牙吉普赛人诅咒别人的话,因为打官司剥层皮,即使赢了也没一点好处,照此看来,愿你打场战争,并且赢了,则是更恶毒的诅咒。二战之后作为胜者一方的英国经济崩溃,帝国解体。拿破仑的大军横扫欧洲却让法国精疲力竭。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也属于胜者,不过却引来法国大革命的狂欢。历史上到处是得不偿失的胜利,因此有个专有的名词称为“皮洛士的胜利”:古希腊的国王皮洛士在与罗马人交战之后说,
现在的新移民条件好了,就算在国内不是大富大贵,只要是住在一二线城市,原本有自己住房的,出国前把房卖了,在这边换个好房轻而易举。来得早些的就不行了,积蓄少,国内房地产也还没起来,“房换房”是行不通的,来这里总要先租上几年房,弄不好还得从地下室租起,等适应上几年,条件好些,才开始买房住,而且一般都要“逐步升级”,即先买公寓,住几年钱多了,卖掉公寓买联排城市屋,国内有人管它叫“联排别墅”的,再攒多些钱,
钱穆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宗师”之称。其祖父、父亲、长兄均英年早逝。“三代不寿”的隐痛,让钱穆由衷感慨——人生不寿乃一大遗憾,从此开始注重养生。经过大半生的潜心研究和身体力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赢得了96岁之高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养生妙招。  运动炼体身康健  好身体离不开平时坚持不懈的运动和锻炼,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对钱穆来说,自然
导语:不久前刚刚结束的巴黎时装周,作为2014/15秋冬国际时装周的压轴一站,它是全球无数的时装爱好者所向往的。这里汇集着世界一流的品牌秀场,同时其背后不可避免的隐含着各国的经济状况与民生元素,可以这么说,了解时装周,就是掌握着一把最新生活质量走向的钥匙。  正文:每年的巴黎时装周,全世界的时尚从业者都会来到这里见证着新一季潮流走向的诞生。今年整个时装周看下来的整体感觉是:衣服是美的,但缺乏惊喜,
国际时装周向来不缺明星,国内很多明星都把去时装周看秀当做自己正式变身fashion icon的第一步,所以每位明星都牟足了劲准备在时装周这个舞台上大展自己的品味与风格。  近几年时装周上的明星可以说是越来越大牌,很多二三线明星为了去时装周不惜自己掏腰包,就好像去过时装周以后就能瞬间变身时尚女星,从此开辟了自己的时尚大道。但事实上情况并不是她们想的那么简单,现在去时装周的中国明星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
彻骨寒意未能将排队购买生肖马年纪念币的长龙击退,打算熬夜排队购买马年纪念邮票的大军又开始了坚守,从人们期待的眼神中看到的那份高亢的热情。手机中不时传来的信息将纪念币和邮票的抢手新闻跃然屏幕之上,人群中不时传出:还未上市就以连续翻番超10倍的价格……让购买者更加欣喜若狂。  这些富有年味儿的经济活动,预示着春节马上到了。而压岁钱一直是春节的保留项目。  最早的压岁钱就是长辈给孩子的一份金钱礼物,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