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中国的人均GDP迅速提高,但要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一个朋友的孩子到东京留学,刚进宿舍就哭了,说没想到日本生活如此差,哪儿比得上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再一吃日本饭,发现随便一份午餐,相当于人民币三四十块,而且质量也很难跟国内比。于是,她死活非要回国。
这些年,国人生活大大改善。笔者认识的朋友,不少搬进百平米甚至200平米豪宅,而饮食早超越温饱。此外,中国还有很多傲人大手笔,如青藏铁路、磁懸浮列车等。的确,以笔者观察,国内大中城市的普通居民生活,如单纯以住房面积、饮食因素看,其生活质量已赶上发达国家。这就难怪家庭较优越的孩子,初到东京,难免会被东京的“简陋”震撼。
但是,就像我们不能拿自己的GDP跟人家的GDP相比一样,也不能以自己家的生活跟日本平均生活相比。
以中日来看,至今两国人均GDP尚有10倍差距,而这10倍之差,如要逾越,可能要花更多力量。因为,这种差距已非量的单纯扩大,不是单靠投资就可以达到的。更多的要在质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以为,今后多多学习日本,对中国来说意义更大。
今天,中国城市化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平均超过90%。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空间,很大程度要依赖城市化进程。如何建大城市很重要,而如何管理大城市则更重要。
跟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的城市空间密度较大。在这点上,中日城市具有相同特点。纵观日本的城市化过程,没发生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问题。今后,我国大量农民将进入城市,因此,日本的城市化经验,对中国很值得借鉴。
笔者记得,到日本后最大的惊喜是日本的清洁。一开始,我以为各城市一定有强大的环卫力量,是“市政管理”的功劳,但后来发现,日本环卫工一是数量少,二是很少打扫街道。那为什么日本街道如此清洁?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无人随地扔垃圾、吐痰,二是居民各扫门前。
日本公交系统也值得学习。以东京JR(日本铁路)新宿站为例,每天100万乘客经过,但井然有序。JR东京站是日本铁路枢纽,也看不到人员滞留,十分清洁。再如,尽管汽车人均一辆以上、道路狭窄,但在日本却很少见到严重交通堵塞,而且其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仅为中国的1/10。
这些年,日本经济似乎不景气,但以笔者观察,日本人实际生活并没受太大影响。每到晚上,东京的银座、新宿仍灯红酒绿。涩谷、原宿那些青春时尚圣地也是人山人海。而日元高企,虽对日本出口不利,但主要日企几乎早将基地移至国外,日元升高,对他们影响也不大。而且,日元升值,还让日本消费者以低廉价格享受全世界的产品。
日本十分强调“做东西”。从小即培养动手兴趣就能力。当然,日本不论国家还是企业,最重视研究。很多中国研究者发现,日本人吃饭、穿衣很小气,但搞科学实验却很“大手笔”。
笔者有一友人,在日本某大企业研发部门供职。他们研究某项技术,就尽量申请专利,控制一项技术的上下游所有领域。如此,大企业靠一项技术垄断,可几十年不断获利。而中小企业则相反,很多是完全依赖高度的个人经验。这些企业并不申请专利,但每个工人以数十年实践经验,加工出的各种高精度零件,就连航天火箭也能用。在日本街道作坊里,还有很多工人靠自身经验“造东西”,而这种技术,其他国家是无法简单模仿的。
作为东方社会,日本很重视平等,个人收入差距不算大。例如日本公司总经理平均收入为3000万日元,仅是日本工薪族平均收入的5倍。在城市,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富人区,平常感受不到贫富差距。而日本富人多数较低调,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仅是“富”并不值得尊敬。而且,富人大多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责任。
尽管中国的人均GDP迅速提高,但要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近,一个朋友的孩子到东京留学,刚进宿舍就哭了,说没想到日本生活如此差,哪儿比得上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再一吃日本饭,发现随便一份午餐,相当于人民币三四十块,而且质量也很难跟国内比。于是,她死活非要回国。
这些年,国人生活大大改善。笔者认识的朋友,不少搬进百平米甚至200平米豪宅,而饮食早超越温饱。此外,中国还有很多傲人大手笔,如青藏铁路、磁懸浮列车等。的确,以笔者观察,国内大中城市的普通居民生活,如单纯以住房面积、饮食因素看,其生活质量已赶上发达国家。这就难怪家庭较优越的孩子,初到东京,难免会被东京的“简陋”震撼。
但是,就像我们不能拿自己的GDP跟人家的GDP相比一样,也不能以自己家的生活跟日本平均生活相比。
以中日来看,至今两国人均GDP尚有10倍差距,而这10倍之差,如要逾越,可能要花更多力量。因为,这种差距已非量的单纯扩大,不是单靠投资就可以达到的。更多的要在质上下功夫。从这个意义上讲,笔者以为,今后多多学习日本,对中国来说意义更大。
今天,中国城市化率不足50%,而发达国家城市化率平均超过90%。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空间,很大程度要依赖城市化进程。如何建大城市很重要,而如何管理大城市则更重要。
跟欧美不同的是,日本的城市空间密度较大。在这点上,中日城市具有相同特点。纵观日本的城市化过程,没发生其他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问题。今后,我国大量农民将进入城市,因此,日本的城市化经验,对中国很值得借鉴。
笔者记得,到日本后最大的惊喜是日本的清洁。一开始,我以为各城市一定有强大的环卫力量,是“市政管理”的功劳,但后来发现,日本环卫工一是数量少,二是很少打扫街道。那为什么日本街道如此清洁?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无人随地扔垃圾、吐痰,二是居民各扫门前。
日本公交系统也值得学习。以东京JR(日本铁路)新宿站为例,每天100万乘客经过,但井然有序。JR东京站是日本铁路枢纽,也看不到人员滞留,十分清洁。再如,尽管汽车人均一辆以上、道路狭窄,但在日本却很少见到严重交通堵塞,而且其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仅为中国的1/10。
这些年,日本经济似乎不景气,但以笔者观察,日本人实际生活并没受太大影响。每到晚上,东京的银座、新宿仍灯红酒绿。涩谷、原宿那些青春时尚圣地也是人山人海。而日元高企,虽对日本出口不利,但主要日企几乎早将基地移至国外,日元升高,对他们影响也不大。而且,日元升值,还让日本消费者以低廉价格享受全世界的产品。
日本十分强调“做东西”。从小即培养动手兴趣就能力。当然,日本不论国家还是企业,最重视研究。很多中国研究者发现,日本人吃饭、穿衣很小气,但搞科学实验却很“大手笔”。
笔者有一友人,在日本某大企业研发部门供职。他们研究某项技术,就尽量申请专利,控制一项技术的上下游所有领域。如此,大企业靠一项技术垄断,可几十年不断获利。而中小企业则相反,很多是完全依赖高度的个人经验。这些企业并不申请专利,但每个工人以数十年实践经验,加工出的各种高精度零件,就连航天火箭也能用。在日本街道作坊里,还有很多工人靠自身经验“造东西”,而这种技术,其他国家是无法简单模仿的。
作为东方社会,日本很重视平等,个人收入差距不算大。例如日本公司总经理平均收入为3000万日元,仅是日本工薪族平均收入的5倍。在城市,不存在严格意义的富人区,平常感受不到贫富差距。而日本富人多数较低调,因为在日本人看来,仅是“富”并不值得尊敬。而且,富人大多要承担更多的风险、责任。
尽管中国的人均GDP迅速提高,但要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