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中,辅导员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 既要注重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也要为学生提供实质性服务, 致使辅导员工作的难度和复杂度日益显著。 在第十八届五中全会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被正式引入“十三五”及我国发展规划中, 辅导员工作建设作为现代教育的关键性影响因素, 创新模式、协调发展、绿色建设、开放战略、共享资源同样适用于现代教育工作机制, 对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具备积极影响。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 创新理念 学生工作 以人为本
创新辅导员工作的应对策略:
1.创新工作理念,注重基层效应。
1.1坚持以人为本。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作为思想观念的基本依据, 将其引入辅导员工作机制中,对完善辅导员工作监管体系具有实质性影响。在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时, “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应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基层群体方面入手, 尽量覆盖所有学生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在某职业院校的办校历程中,学校领导聘请高素质、技能化辅导员团队, 深受地方政府、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该校辅导员通过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比如:校园文化节交流活动、大型教育论坛讲解活动、高低年纪师生互动交流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达到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的工作指标。
1.2变革教育理念。在辅导员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较为“灌输式”教学手段,以普遍的管理、打压、协调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自身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优化发展,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教育机制,德才兼备的新型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下院校教学活动的主旨,变革辅导员教育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而言,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结合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学生的需求变化情况,不断创新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可从如下建议入手:(1)立足于传统教育观念的优质内容,如:注重实际业务能力、倡导基础理论教学等,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如:网络文化的冲击、多元经济时代转入),秉持引导、疏通、实用等新型教学方针,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教育服务机制;(2)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监管内容较为繁复,对学生的监管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硬式化监管举措(如:利用班会、休息时间,发表长篇大论的个人观点),与学生建立友好相处的和谐沟通模式,以休闲、轻松的话题为切入模式,不定期开展私下访谈活动并建立健全访谈监管机制,提升学生对辅导员的好感度(访谈内容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避免僵硬化谈话问题);(3)以案例教育、目标教育为主,伴随课外教育、社会/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转变传统的说教教育、课堂教育演化模式,开辟第二方、第三方教育场所,围绕学生近期成长环境,开展相关实践教育活动,比如:师生互动主题讲演大赛(学生针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情况,拟定演讲草稿并发表个人看法;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演讲情况进行打分、评论)、师生沙龙活动(以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一个开放性、多样性评述交流平台,也可邀请专家进行指引,便于辅导员开展学生研究活动)、社区实践活动(辅导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区面对面“课外实践综合体验”研究活动,促进师生情谊)。
2.协调发展模式,明确素质教育。
2.1利用现代技术。从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范围来看,立足于全校学生群体,秉持协调发展的管理原则,可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实践保障机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可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优势,将其应用于思想教育工作中,扩展工作建设空间和有效渠道,比如:构建现代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络交流活动、建立学校新媒体网站,结合网络技术了解学生的网络信息动态(如:浏览主页、兴趣关注,查看点击率最高的网站等),便于辅导员创建有效的思政教育举措;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借鉴优秀的网络教学手段(如:网络教育课件、弘扬正能量视频),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科学的教育内容,为网络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提供辅助作用;辅导员可联合思政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举办新媒体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氛围浓厚、积极发言的教育环境,畅谈自己对新媒体技术的看法,辅导员及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意见,参照学校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平台的学生留言,作出进一步分析及表述,培养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去看待问题,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辅导员管理工作效益。
2.2延伸教育平台。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者、职业技能引导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协调、指挥、引导的作用。为此,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先结合,延伸教育平台、开辟校外学习场所,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院校学生而言具有积极影响,具体流程如下:(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外实习活动。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市场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与时俱进、用于创新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要求。班级作为最小的学校组织机构,通过选拔班干部、召开主题班会、举办班级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内部情况,注重榜样学习的引导作用,如:选任优秀的班干部代表,鼓励其积极投入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并记录实践报告以供班级其他学生参考,形成行为习惯引导机制。(2)对于辅导员工作创新效益而言,需要实现“事务型转向职业型、经验型转向专家型”的角色扮演,秉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协调发展院校管理与学生服务工作模式。针对校外实习的学生群体,辅导员需注重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明确学生的集中实习企业、租住场所,与学生展开适时沟通、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辅导、心理疏导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自我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力;构建校外实习生管理规范体系,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严格律己、严厉职守的实践观,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标。 3.引入绿色机制,彰显人文关怀。了解近期班级举办的实践活动课情况,从学生的参与度出发,积极肯定学生对班级的自我贡献,转变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态度的看法;建立健全绿色、公正、公开的监管体制,做到公正化、透明化,比如:以助学贷款、综合测评、干部选拔为代表的管理事务,辅导员应秉持客观、科学的监管原则,落实细节检测、实践举措(如:了解学生的生活作风、实践能力),积极与学生共同协商、统一处理,避免实践工作漏洞及创新问题;以班干部为实施对象,建立良性沟通机制,通过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个人状态、学习差异性,利用各类型校园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消除辅导员与学生的个人壁垒,便于开展后续引导工作(如:通过班干部管理,实现学生的自主、自动参与其他管理事务)。
4.共享教育资源,演化工作体系。(1)辅导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以班级、宿舍为对象,可利用个体谈心、小組座谈、集体评述等方式,掌握班级学生的近期动向;组织策划主题教育工作,以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利用网络课件及多媒体技术,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如:邀请班干部、学生代表上台演讲、以社区集团为实施对象);协调专业教师(思政理论、德育专家),开展学生交流活动,扩展管理业务范围。(2)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以班级制度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帮困助学管理、德育评定管理、突发事件管理为主体,为学生争取最大化利益的同时,明确监管制度、形成遵纪守纪的班级群体;以学风建设、学习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为内容,通过网络实践教育平台,与其他导师共享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群体、教师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
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 同时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应对举措。
参考文献:
[1]高岩,卢珊,刘涛.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提升[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03:385-389.
[2]高留才.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8-81.
[3]李颖华.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初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22-124.
关键词:辅导员工作 创新理念 学生工作 以人为本
创新辅导员工作的应对策略:
1.创新工作理念,注重基层效应。
1.1坚持以人为本。在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作为思想观念的基本依据, 将其引入辅导员工作机制中,对完善辅导员工作监管体系具有实质性影响。在开展辅导员管理工作时, “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应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中, 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为主要目标,从学生基层群体方面入手, 尽量覆盖所有学生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优质服务。 在某职业院校的办校历程中,学校领导聘请高素质、技能化辅导员团队, 深受地方政府、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该校辅导员通过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为学生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比如:校园文化节交流活动、大型教育论坛讲解活动、高低年纪师生互动交流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达到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的工作指标。
1.2变革教育理念。在辅导员工作的实施过程中,传统的教育理念较为“灌输式”教学手段,以普遍的管理、打压、协调等方式来满足学生的自身要求,随着知识经济的优化发展,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于现代教育机制,德才兼备的新型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下院校教学活动的主旨,变革辅导员教育管理理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于辅导员工作模式的创新而言,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者,结合学校办学基本条件及学生的需求变化情况,不断创新传统的教育管理观念,可从如下建议入手:(1)立足于传统教育观念的优质内容,如:注重实际业务能力、倡导基础理论教学等,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问题(如:网络文化的冲击、多元经济时代转入),秉持引导、疏通、实用等新型教学方针,为学生构建全新的教育服务机制;(2)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监管内容较为繁复,对学生的监管很難做到面面俱到,摒弃传统教育观念的硬式化监管举措(如:利用班会、休息时间,发表长篇大论的个人观点),与学生建立友好相处的和谐沟通模式,以休闲、轻松的话题为切入模式,不定期开展私下访谈活动并建立健全访谈监管机制,提升学生对辅导员的好感度(访谈内容围绕社会热点问题、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避免僵硬化谈话问题);(3)以案例教育、目标教育为主,伴随课外教育、社会/社区教育、家庭教育,转变传统的说教教育、课堂教育演化模式,开辟第二方、第三方教育场所,围绕学生近期成长环境,开展相关实践教育活动,比如:师生互动主题讲演大赛(学生针对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情况,拟定演讲草稿并发表个人看法;辅导员针对学生的演讲情况进行打分、评论)、师生沙龙活动(以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为辅导员工作提供一个开放性、多样性评述交流平台,也可邀请专家进行指引,便于辅导员开展学生研究活动)、社区实践活动(辅导与、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社区面对面“课外实践综合体验”研究活动,促进师生情谊)。
2.协调发展模式,明确素质教育。
2.1利用现代技术。从辅导员工作的管理范围来看,立足于全校学生群体,秉持协调发展的管理原则,可为现代素质教育提供实践保障机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可利用网络技术的便捷优势,将其应用于思想教育工作中,扩展工作建设空间和有效渠道,比如:构建现代网络教育平台、开展网络交流活动、建立学校新媒体网站,结合网络技术了解学生的网络信息动态(如:浏览主页、兴趣关注,查看点击率最高的网站等),便于辅导员创建有效的思政教育举措;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借鉴优秀的网络教学手段(如:网络教育课件、弘扬正能量视频),帮助学生选择健康、科学的教育内容,为网络辨别能力不强的学生提供辅助作用;辅导员可联合思政教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举办新媒体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氛围浓厚、积极发言的教育环境,畅谈自己对新媒体技术的看法,辅导员及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人意见,参照学校论坛、微博、公众号等平台的学生留言,作出进一步分析及表述,培养学生利用理性思维去看待问题,辅助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协调发展,提升辅导员管理工作效益。
2.2延伸教育平台。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政教育管理者、职业技能引导者,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协调、指挥、引导的作用。为此,在开展日常管理工作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先结合,延伸教育平台、开辟校外学习场所,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院校学生而言具有积极影响,具体流程如下:(1)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校外实习活动。面对职业教育改革、市场竞争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与时俱进、用于创新成为新形势下辅导员管理工作的实质性要求。班级作为最小的学校组织机构,通过选拔班干部、召开主题班会、举办班级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群体的内部情况,注重榜样学习的引导作用,如:选任优秀的班干部代表,鼓励其积极投入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并记录实践报告以供班级其他学生参考,形成行为习惯引导机制。(2)对于辅导员工作创新效益而言,需要实现“事务型转向职业型、经验型转向专家型”的角色扮演,秉持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管理理念,协调发展院校管理与学生服务工作模式。针对校外实习的学生群体,辅导员需注重后续教育管理工作,明确学生的集中实习企业、租住场所,与学生展开适时沟通、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辅导、心理疏导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自我创业,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实力;构建校外实习生管理规范体系,对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严格律己、严厉职守的实践观,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指标。 3.引入绿色机制,彰显人文关怀。了解近期班级举办的实践活动课情况,从学生的参与度出发,积极肯定学生对班级的自我贡献,转变学生对辅导员工作态度的看法;建立健全绿色、公正、公开的监管体制,做到公正化、透明化,比如:以助学贷款、综合测评、干部选拔为代表的管理事务,辅导员应秉持客观、科学的监管原则,落实细节检测、实践举措(如:了解学生的生活作风、实践能力),积极与学生共同协商、统一处理,避免实践工作漏洞及创新问题;以班干部为实施对象,建立良性沟通机制,通过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个人状态、学习差异性,利用各类型校园活动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消除辅导员与学生的个人壁垒,便于开展后续引导工作(如:通过班干部管理,实现学生的自主、自动参与其他管理事务)。
4.共享教育资源,演化工作体系。(1)辅导员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以班级、宿舍为对象,可利用个体谈心、小組座谈、集体评述等方式,掌握班级学生的近期动向;组织策划主题教育工作,以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内容,利用网络课件及多媒体技术,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实践形式(如:邀请班干部、学生代表上台演讲、以社区集团为实施对象);协调专业教师(思政理论、德育专家),开展学生交流活动,扩展管理业务范围。(2)注重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以班级制度管理、学生行为管理、帮困助学管理、德育评定管理、突发事件管理为主体,为学生争取最大化利益的同时,明确监管制度、形成遵纪守纪的班级群体;以学风建设、学习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发展教育为内容,通过网络实践教育平台,与其他导师共享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群体、教师教育活动的实际需求。
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 同时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来完善辅导员工作体系,为辅导员工作提供应对举措。
参考文献:
[1]高岩,卢珊,刘涛.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素质的提升[J].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4,03:385-389.
[2]高留才. 论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发展与创新[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78-81.
[3]李颖华. 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初探[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5: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