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作文佳句(八)

来源 :语文世界(高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ao8446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的品味】
  1.左拉说:“人一生只有两分半钟的时间,一分钟微笑,一分钟叹息,半分钟的爱。”我想说,给我两分半钟,我只愿提篮春光看妈妈。
  (安徽考生《提篮春光看妈妈》)
  开篇引用诗文名句,总领全文。
  2.行动起来吧!作为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让我们捍卫我们的母语。时刻铭记——我是中国人,我的母语是汉语。
  (湖北考生《捍卫我们的母语》)
  文章以法国人如何捍卫自己的母语为例和我们国人的做法作对比,反复强调“我是中国人,我的母语是汉语”来警醒读者。议论充分,析理透彻,以“时刻铭记——我是中国人,我的母语是汉语” 的议论收束全文,振聋发聩!
  3.站在中岳的少室,有一种可以望尽天下的感觉,昔日的处处犹在。同样的血脉在胸中激荡。行走在消逝,我们握着民族魂,向前击破千层浪。
  (浙江考生《握住流逝的魂》)
  结尾点明要“握住”“民族魂”,不流连,不自大,要前行,需开拓,重创新,巧妙地将主旨升扬到了崭新的高度。
  4.我时常望着爷爷奶奶夫唱妇随的身影在田地间行走或在家里聊天,想着: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诗意就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呀。
  (湖南考生《诗意地生活》)
  点题自然。望着“夫唱妇随的身影在田地间行走或在家里聊天”,想着“真正诗意的生活,就该是这样的吧”,确实有水到渠成之感,且有引发读者无尽的向往之念。
  5.救救母语!救救我们自己!
   (湖北考生《丢掉的不只是母语》)
  结尾简洁有力,一声呐喊,发人深省,与题目遥相呼应。
  
   技法点击
  立片言以居要,巧妙地点亮考场作文的主题,是行文中的一个技巧,它能使文意显豁,彰显文章之“大气”,且能快速地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同学们在练习中应注重这方面的训练,掌握点题技巧。
  一、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适时适体点亮主题,以情动人,以理服人。通常有记叙点题、描写点题、抒情点题、议论点题。
  例如,湖北考生《听妈妈的话》:听妈妈的话,更要记住妈妈的话,守住自己那一份根基,让妈妈的语言融于我们龙的血脉,代代相传……
  文章以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开篇,把母语比作妈妈,借妈妈之口,展现母语的精深与无穷魅力。又以抒情的笔调用妈妈的话收尾,借抒情之笔突出文章的主题。
  二、可以巧妙地运用修辞,诗意点题,使文章在文采飞扬中彰显主旨。
  例如,内蒙古考生《学会感恩》:感恩,是一首无需太多华美音符的乐章,因为它是从心底唱响的!感恩,是一种温柔而挺拔的生命姿态,因为它是照亮生命每个灰暗角落的点点薪火。常怀感恩之心,生命将会更加有质感,生命便会如彩虹般绚丽!常怀感恩之心,让感恩这坛酒越久越醇香!
  文章卒章显志,运用排比的修辞,道出了感恩的真谛,确实体现了文章豹尾的价值。
  三、在适当的位置上点亮主题,让文章主旨像清泉一样汩汩流出。可以是标题点题、开头点题、结尾点题、全文处处点题。
  例如,湖南考生《诗意地生活》:海德格尔说:“人应当诗意地栖居。”当飞鸟翱翔于天际,当鲜花盛开于大地,当人们脸上绽放出微笑,诗意便开始在生活中流淌。人应当诗意地生活。
  起始开门见山的亮出主题,入题快,简洁又明快,干净利落。
  最后要强调一点就是记叙类、散文类、小说等体裁的作文,要常运用处处点题法,即在文章中多处使用词语或几句类似的语句反复点明主题。用来点题的或一个词语,或几句语句;或一句议论,或一句抒情;或作点评,或作红线贯穿。处处点题会增强文章的凝聚力,但是要注意不应过多,多则乱,应恰到好处。
其他文献
【说文解字】  在上古原始生涯里,我们的祖先首先接触到的是大自然,大自然最基本的八大物质是“天、地、山、河、水、火、雷、风”,我们的祖先给了它们八个代码字: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并绘制成八卦图,各用一个符号来表示(见右图)。其中“风”是最活跃的元素,它始终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八卦图里把它放在乾天坤地之间:上两连线为阳,下一分线为阴,阴阳交合,是谓巽卦,为风。  风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空气流动
期刊
现代中国,集科学家和作家于一身的人物不能算多,郑文光是科学与文学“双栖”的杰出的一位。  知道这个名字已有五十多年了。  1954年,我初中毕业的那年暑假,一天看到《中国少年报》上的《从地球到火星》,写三个中国孩子渴望去宇宙探险,偷开一只飞船前往火星。今天回忆起来,故事固然吸引人,但与后来科幻小说的曲折惊险相比,情节算不上复杂。不过,那时候,仅仅是作家描绘的茫无涯际而又神奇莫测的太空,就足令一个充
期刊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四川绵竹市,正在一所学校救治孩子的消防战士被命令撤离,一名刚从废墟中带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地恳求。  叔叔,帮我拿支可乐,要冰冻的。  ——四川绵竹汉旺东汽中学一男孩在获救后向援救人员请求道。《东方早报》评论说,这个男孩让人看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镇定和勇气,展示着未来的希望。  高雪压!  ——国内有媒体如此称呼50年一遇的特大雪灾。  这是一场灾难,你
期刊
文言文是民族语文中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旧体诗词是民族文化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的演变,在今天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已很少见到有人用传统的文言形式去进行写作,但旧体诗词不仅拥有较为广泛的欣赏群体,而且拥有为数不少的新老创作个体。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旧体诗词有着新诗永远也无法取代的审美价值和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这似乎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笔者一直
期刊
2008年岁末,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吸引着上海语文教师的眼球,人们喜气洋洋,奔走相告,于漪教育思想研讨会暨《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首发式在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举行。会议厅嘉宾云集,座无虚席。主席台幕布上方醒目的大字“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教师成长”,像提前到来的新年的钟声,重重地敲击着人们的心弦。  像于漪一样做人,像于漪一样治学;弘扬于漪精神,聚焦教师成长,成为整个活动的主旋律。与以往活动不同的是,政府参与
期刊
“付之一笑”的意思是用一笑来对待它。表示不计较、不重视、不当一回事,或不值得理会。可是常常被误解为对人笑脸相迎。比如:“他待人诚恳热情,态度谦和,不管遇到谁,都付之一笑。”把意思全用反了。  “付之一笑”原为“付与一笑”或“付一笑”。见于①宋代范成大《东山渡湖》:“九衢车马恍昨梦,付与一笑随飞鸿。”②宋代苏轼《次韵王郎子立风雨有感》:“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后来多写作“付之一笑”。例如:①“虑
期刊
走过最美丽的凤凰小城,穿过老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感悟文化名城,旅行在继续。这一次,我们去领略一下春城昆明和江南古城苏州的魅力。汤先生说“城亦如人”——性感的昆明——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品味昆明这座“已然几千岁”的老城的特质——宛然电影《卡萨布兰卡》中“那个斜倚吧台、目光散淡、嘴含讥讽的老男人瑞克”,“孤独、含蓄、矜持而优雅”,“只消一眼就醉”。顾万勇笔下的苏州——在这些窄窄弯弯的小巷中——如同作者的文
期刊
记 忆 语 录  “我从一个很赏识我的老师那里借到了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晚上,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保尔和冬妮娅——肮脏的烧锅炉小工与穿着水兵服的林务官的女儿——的迷人的初恋,实在是让我梦绕魂牵,跟得了相思病差不多。多少年过去了,那些当年活现在我脑海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作家
期刊
一  现在说是35年前了。那是“文革”后期,我读中学,语文教材是“两报一刊”社论和毛主席语录、鲁迅的杂文。每天下午的第七节课是20分钟的、雷打不动的“读报课”。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由我站在讲台上,两手端着报纸,大声读着当时的各种通讯、时评、社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功课”,时间有一个学期之久。我眼睛看着报纸的语言,心里默视着前后连接的语言,口里大声发出语言的声音——这三种语言非常吻合地重叠在一起。
期刊
评课/特级教师 赵大鹏    (这是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已疏通了《兰亭集序》的字词句,学生已熟读课文。)  一、课堂导入  师:昨天,我介绍了书圣王羲之的书法成就,看到大家兴趣浓厚,今天我特地把“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拓本带来,让大家看看这一“书中极品”。324个字,字字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学生争看)《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色,其文也是“文中上品”,跨越千年,魅力长在,历代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