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互联网已与我们每个人密不可分,在此背景下滋生出来的网络语言也大为盛行。本文将从“陌生化”的角度来分析2016年度网络流行语的语言特征,试图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角度来分析。并且探究网络语言如何呈现“陌生化”语言特征以及网络语言呈现“消极化”“贬义化”的原因。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特征;陌生化;消极化
引言
“陌生化理论(defamiliarization)”是二十世纪初期由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代表人什克洛夫斯基正式提出的。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的语言不同于普通的语言,其特征在于出奇、反常、新奇和变形。这不仅对审视文学语言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探究网络语言也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意义。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全民发声,全民狂欢的舞台,以此为依托而产生的网络语言也包罗万象。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一部分原因归功于网络语言“陌生化”效果。在前人的研究中,黄育红(2006)探讨了网络新闻标题语言的陌生化,刁晏斌(2008)指出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方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朱述超(2008)探讨了网络文学文本的“陌生化”形式。周洪学(2012)分析了当前陌生化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广告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网络语言的使用也体现了陌生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在已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的观点都认同了网络文本呈现“陌生化”的特点。那么,我的问题是,网络流行语是如何体现出“陌生化”?对此,我将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角度进行补充分析网络语言。并且探寻网络语言陌生化的原因及影响。由此,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语言现象,探寻语言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的趋势。
一、語音层面陌生化效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网络的大背景之下,以微博为主要媒介,滋生出了“歪果仁”、“蓝瘦香菇”、“猴塞雷”等网络词汇。这些词汇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给旧字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歪果仁”即外国人的谐音。在网络传播中利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人在初读“歪果仁”三个字时,不禁在脑海中思考搜罗“歪果仁”的含义,这样以来首先在时间上拉长了阅读的时间,加深了读者的思考,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印象。其次,这样一种新奇的表达来描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在社会小范围内形成一种新语言、新含义的约定俗成,满足了大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给原本单调的语言表达增添了色彩和活力,赋予旧的文字以全新的含义,在语音层面上呈现出“陌生化”的表达效果。再如“蓝瘦香菇”即难受想哭的谐音。源于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伙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让该流行语在网络上意外走红。网民利用这样一种谐音的方法把一些常用的词语转变成他们认为比较有乐趣的同音词,以此来达到幽默的新异效果。[1]再如“猴塞雷”即好厉害。源于广东话的音译。网络词汇有意的借用方言词,比如“木有(没有)”“布吉岛(不知道)”“吼(好)”“灰机(飞机)”“好方(好慌)”“围笑(微笑)”等。这些词汇皆是借助语音手段,利用旧形体来表达新含义。利用方言的谐音,来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这些皆体现了陌生化的手段。因此在网络和生活中广泛流行与传播。
但是,这种网络流行语的寿命注定是不长久的,终将盛行一时而又夭折于襁褓之中。因为,首先网络流行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当下的生活,而生活在不断地变化,时代也在不断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也注定是随着生活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大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心理和背景下产生的网络用语,注定盛行一时而又逐渐被大众习惯甚至是厌烦。这些也是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不断变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语义层面的陌生化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借助语言来交流,还借助于一些非语言因素。而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2]在语义的呈现上,一个完整的汉字常常会被拆成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来表达含义,比如说“月半”“弓虽”。利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首先在视觉上,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冲击和刺激,让人很轻易的记住这样的言语表达。把一个结構完整的汉字分崩离析,强行拆成了两个字,利用变形来分离汉字,带给人一种奇异和新颖的视觉体验和审美体验。充分的体现出了“陌生化”的特征。其次,说话人利用这样一种陌生曲折的词义表达,使读者会产生出一种解读出“字谜”的快感。比起直接的说别人“胖”,用“月半”则更显得程度轻,意义小,巧妙的表达了说话人的意思又不至于让他人难堪。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又恰当的氛围,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轻松活波的感情色彩,让人关注更多的是这种表达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快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意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有意思。这也是在网络世界中才独有的表达方式,将语言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网络用语中,也多借用数字、符号来表达语义,比如:“888”即拜拜的意思。“23333”即啊哈哈哈的意思。“555”即呜呜呜的意思。“6666”即牛牛牛的意思。利用数字与汉字的谐音来表达语义,赋予数字一种全新的含义。而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因为在网络交流中,用数字更加方便快捷,比起原本的输入法,大大的节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间隔时间,利用数字在网络世界中交流,表达更加直接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了人们渴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零交流障碍。这样的表达方式也是大众因地制宜,产生出的创新性的语言表达。人们企图缩短交流时间,利用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模式。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是不是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急剧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步伐也逐步加快,更加强调直接的语义表达而不是去润色修饰语言的表达? 三、语用层面的陌生化效果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对语言运用,要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灵活多变。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唯一依靠的就是利用文字来表达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说话通过语音来沟通的。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过多的使用网络用语,势必会产生认知不一致、不协调和交流的障碍。然而在网络世界里却畅通无阻。 在网络语言运用中,常常会借用英语单词或者时态特征,比如“幸福ing”、“吃饭ing”即:现在很幸福,正在吃饭的意思。再如“考研er”即:考研人。把中文和英文的时态结合起来,利用英语明显的时态特征来表达含义。给予了日常语言一种新奇的魅力,喚起了人们的注意。中英文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的同时,也领悟到了藏匿在语言符号背后的言外之意,充分的表现了“陌生化”的特点。
网络语言在语法上也突破了常规,词性也不断的转换: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比如:“奥巴马政府又被黑了”“你别想套路我”。在这里,“黑”本身是一个形容词,在网络用语中用作动词。“套路”本身也是一个名词,在网络用语中充当动词,作句子谓语的例子随处可见。类似的网络用语被大家广泛的接受,甚至主流媒体也争相模仿运用。“黑”和“套路”本身都是中性词,而在网络用语中呈现出贬义化的含义。再如:“葛优躺”、“老司机”、“吃瓜群众”“感觉身体被掏空”“互相伤害”都呈现贬义化、消极化的语义特征。
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网络语言大部分都呈现贬义化、消极化?笔者认为,首先,网络流行语诞生于互联网媒介的大背景之下,依托微博、微信等媒介而产生。在传播学中,著名学者麦克鲁汉写道:“传播媒介是我们人类意识的延伸,意识则是我们个人能量的‘固定资产’,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经验。”[3]也就是说媒介本身就是“人体的延伸”,是“人类意识的延伸”。微博、微信等平台就是我们意识和语言的延伸,随之而来的网络流行语也是我们意识的延伸,它反映出了当下大众的心理意识,只不过是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来表达和映射的。那么为什么在当今的网络媒介中,呈现出的大众心理意识是消极化和贬义化的?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博的出现,自媒体的盛行,导致话语权的下移,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发声,民意宣泄的舞台。再者,网络上的大部分社交媒体并没有实名认证的规定,大众更可以肆无忌惮的藏匿在屏幕背后,没有约束的尽情表达和宣泄。与现实社会不同,网络世界更像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舞台和盛宴。在这里,语言的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延伸和最尽情的释放。由此,网络流行语横空出世,大众试图用语言去解构现实生活中原本严肃的话语,去戏谑一些原本严肃事物。由此,而共同获得一种短暂而又满足的快感,并且乐此不疲,所以网络流行语不断的变化发展来满足大众的需要。最后,在当今思想文化多元的时代,经济和科技迅速的发展,语言极具变化的时代。人们注定会产生一种社会焦虑,为了缓解和平衡现实生活的焦虑,大众以网络媒介为突破口,在网络世界中肆意的宣泄。集中的体现就是这些网络流行语,通过解构和消极化一些事物来刺激自我、满足自我、平衡自我,从而产生快感获得短暂的满足。由此,网络流行语部分呈现出消极化、贬义化的倾向。
注释:
[1]周洪学:《论网络语言陌生化手段》.《求索》.2012年第1期.
[2] 席于霞,陆晓玲:《浅析互联网网络语言的特征》.《渭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9卷.第6期
[3] 绍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本社.第215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立元:《当代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3]绍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本社.第215页.
[4]周洪学:《论网络语言陌生化手段》.求索.2012年第1期.
[5]席于霞,陆晓玲:《浅析互联网网络语言的特征》.渭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9卷.第6期.
[6]施春宏:《網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运用.2010年8月.第3期
作者简介:姜雨薇(1994-),女,汉族,湖北十堰,湖北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语言特征;陌生化;消极化
引言
“陌生化理论(defamiliarization)”是二十世纪初期由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代表人什克洛夫斯基正式提出的。俄国形式主义认为陌生化的语言不同于普通的语言,其特征在于出奇、反常、新奇和变形。这不仅对审视文学语言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探究网络语言也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意义。近年来,随着电子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博、微信、论坛等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全民发声,全民狂欢的舞台,以此为依托而产生的网络语言也包罗万象。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广泛传播和接受一部分原因归功于网络语言“陌生化”效果。在前人的研究中,黄育红(2006)探讨了网络新闻标题语言的陌生化,刁晏斌(2008)指出网络语言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陌生化,即采取了新鲜,甚至是怪异的表达方式,这是网络语言得以流行的最主要原因。朱述超(2008)探讨了网络文学文本的“陌生化”形式。周洪学(2012)分析了当前陌生化理论已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广告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局限于文学领域。网络语言的使用也体现了陌生化的特点。由此可见,在已有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的观点都认同了网络文本呈现“陌生化”的特点。那么,我的问题是,网络流行语是如何体现出“陌生化”?对此,我将从语音、词汇、语用三个角度进行补充分析网络语言。并且探寻网络语言陌生化的原因及影响。由此,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语言现象,探寻语言发展规律和语言发展的趋势。
一、語音层面陌生化效果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网络的大背景之下,以微博为主要媒介,滋生出了“歪果仁”、“蓝瘦香菇”、“猴塞雷”等网络词汇。这些词汇都是利用谐音的方式,给旧字赋予了全新的含义。“歪果仁”即外国人的谐音。在网络传播中利用这样的表达方式,使人在初读“歪果仁”三个字时,不禁在脑海中思考搜罗“歪果仁”的含义,这样以来首先在时间上拉长了阅读的时间,加深了读者的思考,在读者心中留下了印象。其次,这样一种新奇的表达来描述人们习以为常的事物,使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猎奇的心理。在社会小范围内形成一种新语言、新含义的约定俗成,满足了大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给原本单调的语言表达增添了色彩和活力,赋予旧的文字以全新的含义,在语音层面上呈现出“陌生化”的表达效果。再如“蓝瘦香菇”即难受想哭的谐音。源于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伙失恋后录制了一段视频让该流行语在网络上意外走红。网民利用这样一种谐音的方法把一些常用的词语转变成他们认为比较有乐趣的同音词,以此来达到幽默的新异效果。[1]再如“猴塞雷”即好厉害。源于广东话的音译。网络词汇有意的借用方言词,比如“木有(没有)”“布吉岛(不知道)”“吼(好)”“灰机(飞机)”“好方(好慌)”“围笑(微笑)”等。这些词汇皆是借助语音手段,利用旧形体来表达新含义。利用方言的谐音,来达到诙谐幽默的效果。这些皆体现了陌生化的手段。因此在网络和生活中广泛流行与传播。
但是,这种网络流行语的寿命注定是不长久的,终将盛行一时而又夭折于襁褓之中。因为,首先网络流行语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当下的生活,而生活在不断地变化,时代也在不断的变化,网络流行语也注定是随着生活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大众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而不是为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流和沟通。在这种心理和背景下产生的网络用语,注定盛行一时而又逐渐被大众习惯甚至是厌烦。这些也是网络流行语层出不穷,不断变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语义层面的陌生化效果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除了借助语言来交流,还借助于一些非语言因素。而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唯一依靠的就是语言,语言的功能被网络发挥到了极限。[2]在语义的呈现上,一个完整的汉字常常会被拆成上下结构、左右结构来表达含义,比如说“月半”“弓虽”。利用这样一种表达方式,首先在视觉上,给读者造成了一种冲击和刺激,让人很轻易的记住这样的言语表达。把一个结構完整的汉字分崩离析,强行拆成了两个字,利用变形来分离汉字,带给人一种奇异和新颖的视觉体验和审美体验。充分的体现出了“陌生化”的特征。其次,说话人利用这样一种陌生曲折的词义表达,使读者会产生出一种解读出“字谜”的快感。比起直接的说别人“胖”,用“月半”则更显得程度轻,意义小,巧妙的表达了说话人的意思又不至于让他人难堪。在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而又恰当的氛围,更多的是带着一种轻松活波的感情色彩,让人关注更多的是这种表达带来的审美体验和快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意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富有情趣、更有意思。这也是在网络世界中才独有的表达方式,将语言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在网络用语中,也多借用数字、符号来表达语义,比如:“888”即拜拜的意思。“23333”即啊哈哈哈的意思。“555”即呜呜呜的意思。“6666”即牛牛牛的意思。利用数字与汉字的谐音来表达语义,赋予数字一种全新的含义。而之所以用这样的表达方式是因为在网络交流中,用数字更加方便快捷,比起原本的输入法,大大的节省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间隔时间,利用数字在网络世界中交流,表达更加直接的思想情感和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也反应出了人们渴望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零交流障碍。这样的表达方式也是大众因地制宜,产生出的创新性的语言表达。人们企图缩短交流时间,利用更方便快捷的交流模式。当然,这从另一个侧面,是不是也反映出了当今社会急剧变化,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步伐也逐步加快,更加强调直接的语义表达而不是去润色修饰语言的表达? 三、语用层面的陌生化效果
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对语言运用,要比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加灵活多变。因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唯一依靠的就是利用文字来表达交流,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是通过说话通过语音来沟通的。如果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过多的使用网络用语,势必会产生认知不一致、不协调和交流的障碍。然而在网络世界里却畅通无阻。 在网络语言运用中,常常会借用英语单词或者时态特征,比如“幸福ing”、“吃饭ing”即:现在很幸福,正在吃饭的意思。再如“考研er”即:考研人。把中文和英文的时态结合起来,利用英语明显的时态特征来表达含义。给予了日常语言一种新奇的魅力,喚起了人们的注意。中英文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使读者在感受语言的同时,也领悟到了藏匿在语言符号背后的言外之意,充分的表现了“陌生化”的特点。
网络语言在语法上也突破了常规,词性也不断的转换: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比如:“奥巴马政府又被黑了”“你别想套路我”。在这里,“黑”本身是一个形容词,在网络用语中用作动词。“套路”本身也是一个名词,在网络用语中充当动词,作句子谓语的例子随处可见。类似的网络用语被大家广泛的接受,甚至主流媒体也争相模仿运用。“黑”和“套路”本身都是中性词,而在网络用语中呈现出贬义化的含义。再如:“葛优躺”、“老司机”、“吃瓜群众”“感觉身体被掏空”“互相伤害”都呈现贬义化、消极化的语义特征。
那么我的问题是,为什么网络语言大部分都呈现贬义化、消极化?笔者认为,首先,网络流行语诞生于互联网媒介的大背景之下,依托微博、微信等媒介而产生。在传播学中,著名学者麦克鲁汉写道:“传播媒介是我们人类意识的延伸,意识则是我们个人能量的‘固定资产’,它塑造了我们每个人的认知经验。”[3]也就是说媒介本身就是“人体的延伸”,是“人类意识的延伸”。微博、微信等平台就是我们意识和语言的延伸,随之而来的网络流行语也是我们意识的延伸,它反映出了当下大众的心理意识,只不过是用网络流行语的方式来表达和映射的。那么为什么在当今的网络媒介中,呈现出的大众心理意识是消极化和贬义化的?首先,随着科技的进步,微博的出现,自媒体的盛行,导致话语权的下移,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全民发声,民意宣泄的舞台。再者,网络上的大部分社交媒体并没有实名认证的规定,大众更可以肆无忌惮的藏匿在屏幕背后,没有约束的尽情表达和宣泄。与现实社会不同,网络世界更像是一个全民狂欢的舞台和盛宴。在这里,语言的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最大的延伸和最尽情的释放。由此,网络流行语横空出世,大众试图用语言去解构现实生活中原本严肃的话语,去戏谑一些原本严肃事物。由此,而共同获得一种短暂而又满足的快感,并且乐此不疲,所以网络流行语不断的变化发展来满足大众的需要。最后,在当今思想文化多元的时代,经济和科技迅速的发展,语言极具变化的时代。人们注定会产生一种社会焦虑,为了缓解和平衡现实生活的焦虑,大众以网络媒介为突破口,在网络世界中肆意的宣泄。集中的体现就是这些网络流行语,通过解构和消极化一些事物来刺激自我、满足自我、平衡自我,从而产生快感获得短暂的满足。由此,网络流行语部分呈现出消极化、贬义化的倾向。
注释:
[1]周洪学:《论网络语言陌生化手段》.《求索》.2012年第1期.
[2] 席于霞,陆晓玲:《浅析互联网网络语言的特征》.《渭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9卷.第6期
[3] 绍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本社.第215页.
参考文献:
[1]黄伯荣 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朱立元:《当代文艺理论》.第2版(增补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3]绍培仁:《传播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本社.第215页.
[4]周洪学:《论网络语言陌生化手段》.求索.2012年第1期.
[5]席于霞,陆晓玲:《浅析互联网网络语言的特征》.渭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11月.第9卷.第6期.
[6]施春宏:《網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语言文字运用.2010年8月.第3期
作者简介:姜雨薇(1994-),女,汉族,湖北十堰,湖北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