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有着足够财富的人经常去高校等地方偷窃笔记本,其实这些东西以他自己的能力购买肯定是没问题的,在被抓到后,他自己都不知道这样做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行为背后都会有它的动机存在,而不同人的动力系统差异很大,所以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别人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对于行为人自己来说,有的动机是他可以觉察到的,因而这种动机下的行为是可以自控的,而有的动机连行为人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在意识层面觉察到,因而也很难主动地加以调控,从而会表现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行为。因此,我们如果希望找到这些人偷窃的真正原因,就需要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仅真正要对他的想法感同身受,甚至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下那些在意识之下的原因,从而对这个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有可能对这些行为做出矫正。
好莱坞女星薇诺娜·赖德因盗窃被判3年缓刑的事件让大家知道了“偷窃癖”这个名词。“偷窃癖”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类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不能抗拒的偷窃冲动和行为,没有明显合理的动机,偷窃的目的不是为了偷窃物的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偷窃前出现紧张感,偷窃时和偷窃后心理有一种满足感、愉快感和轻松感,这与一般偷窃犯罪“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案前有计划,多有同伙,偷窃过程没有上述心理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偷窃癖”是病理性的,其致病因素和机理较为复杂,但很多研究认为此病与行为者的脑功能失调、童年的心理创伤有关。因而,一些不明动机的偷窃者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偷窃癖,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行为者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地心理治疗。
还有一种是非病理状态下的偷窃行为,也就是说有些经济条件还比较好的人,也并不具有难以克服的偷窃冲动,这些人们偷窃行为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首先,一些偷窃是为了满足超越自己能力的物质需要。人对物质财富的需求是有很大个体差异的,当今社会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们生活的状态也有很大不同,可以从最基本的温饱型到富豪的奢侈型,所以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样大的空间中寻找合适的定位。有的人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评价,能够做到知足常乐,能够制定合理的生活目标,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而他们知道用正当途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有一些人会出现目标失调,即追求的生活方式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所以在这种动机冲突下,极易受到一些诱惑的吸引而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
预防此种偷窃行为的重要方法是要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生活中有各种需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需要的满足必须考虑到其社会性,即不能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一定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惩罚。我们对物质生活的期望可以化解为我们奋斗的巨大动力,推动我们努力付出,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去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其次,一些偷窃行为的动机是非物质性的,是为了排解自己的一些妒忌、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例如,一位白领也许因为工作而和同事发生冲突,从而产生愤怒情绪,这种情绪无法化解,自己非常痛苦,而这时恰巧发现自己有机会窃取同事非常珍爱的东西或重要的工作资料时,她就可能将其占有或抛弃,并从同事焦急的神态中获得心理平衡和快感。这种例子在偷窃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即我们说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人往往存在心理问题。他们不能正视生活中存在的冲突,更不愿意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而只是将其理解为针对自己的消极行为,所以自然诱发出很多负面情绪。由于非常不自信,对自己解决问题不抱任何希望,所以他们用这种秘密的方式寻求心理平衡,既发泄了情绪,又不会被人发现。岂不知这种方式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给她今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境。
预防此种偷窃行为,首先,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的问题,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消除误解,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而遇事不解决,只是回避或暗中较量的方式是不明智的,有时你花很多精力去应对的只是你的“假想敌”,而沟通后发现只是一个误会而已,所以真诚地对待他人永远比你暗中伤害别人容易和快乐得多,因而真正高明的方式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破坏性地发泄情绪。
最后,好奇、戏谑、追求刺激等也是偶发性偷窃行为的动机。很多人都承认在秘密的情况下曾不可控制地偷窃过财物,如超市、书店等场所的财物,事后非常恐惧和后悔,所以自己再也不会去进行危险尝试。看来,“不用付出就想拥有”的好奇冲动可能是人的本能行为,因而我们要不断发展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来约束、控制这种本能的冲动,但对于一些追求刺激的人来说,就可能会因好奇、挑战管理而进行偷窃,最后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
偷窃背后的动机是复杂的,我们对待偷窃者要慎重,不要简单地以道德品质来进行衡量,对他们轻视、排斥,如果在理解他们的行为时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你会有更为深入的认识!
根据心理学的理论,每个人行为背后都会有它的动机存在,而不同人的动力系统差异很大,所以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别人的行为是因为我们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而对于行为人自己来说,有的动机是他可以觉察到的,因而这种动机下的行为是可以自控的,而有的动机连行为人自己也不能很好地在意识层面觉察到,因而也很难主动地加以调控,从而会表现出一种难以抑制的冲动行为。因此,我们如果希望找到这些人偷窃的真正原因,就需要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不仅真正要对他的想法感同身受,甚至要帮助他们寻找一下那些在意识之下的原因,从而对这个行为做出合理的解释,并有可能对这些行为做出矫正。
好莱坞女星薇诺娜·赖德因盗窃被判3年缓刑的事件让大家知道了“偷窃癖”这个名词。“偷窃癖”属于冲动控制障碍类的一种精神障碍,其主要特点表现为:不能抗拒的偷窃冲动和行为,没有明显合理的动机,偷窃的目的不是为了偷窃物的经济价值或使用价值。偷窃前出现紧张感,偷窃时和偷窃后心理有一种满足感、愉快感和轻松感,这与一般偷窃犯罪“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案前有计划,多有同伙,偷窃过程没有上述心理变化”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偷窃癖”是病理性的,其致病因素和机理较为复杂,但很多研究认为此病与行为者的脑功能失调、童年的心理创伤有关。因而,一些不明动机的偷窃者可能患有不同程度的偷窃癖,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行为者进行有针对性地专业地心理治疗。
还有一种是非病理状态下的偷窃行为,也就是说有些经济条件还比较好的人,也并不具有难以克服的偷窃冲动,这些人们偷窃行为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首先,一些偷窃是为了满足超越自己能力的物质需要。人对物质财富的需求是有很大个体差异的,当今社会由于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人们生活的状态也有很大不同,可以从最基本的温饱型到富豪的奢侈型,所以需要人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在这样大的空间中寻找合适的定位。有的人能够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评价,能够做到知足常乐,能够制定合理的生活目标,追求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因而他们知道用正当途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有一些人会出现目标失调,即追求的生活方式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所以在这种动机冲突下,极易受到一些诱惑的吸引而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
预防此种偷窃行为的重要方法是要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生活中有各种需要是无可非议的,但是需要的满足必须考虑到其社会性,即不能侵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否则一定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惩罚。我们对物质生活的期望可以化解为我们奋斗的巨大动力,推动我们努力付出,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去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其次,一些偷窃行为的动机是非物质性的,是为了排解自己的一些妒忌、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例如,一位白领也许因为工作而和同事发生冲突,从而产生愤怒情绪,这种情绪无法化解,自己非常痛苦,而这时恰巧发现自己有机会窃取同事非常珍爱的东西或重要的工作资料时,她就可能将其占有或抛弃,并从同事焦急的神态中获得心理平衡和快感。这种例子在偷窃中也占有较大的比重,即我们说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这种行为人往往存在心理问题。他们不能正视生活中存在的冲突,更不愿意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案,而只是将其理解为针对自己的消极行为,所以自然诱发出很多负面情绪。由于非常不自信,对自己解决问题不抱任何希望,所以他们用这种秘密的方式寻求心理平衡,既发泄了情绪,又不会被人发现。岂不知这种方式不仅不会解决问题,还会给她今后的生活带来更大的困境。
预防此种偷窃行为,首先,运用恰当的方式解决生活中出现的种种不如意的问题,提升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我们消除误解,与他人建立和谐关系。而遇事不解决,只是回避或暗中较量的方式是不明智的,有时你花很多精力去应对的只是你的“假想敌”,而沟通后发现只是一个误会而已,所以真诚地对待他人永远比你暗中伤害别人容易和快乐得多,因而真正高明的方式是解决问题而不是破坏性地发泄情绪。
最后,好奇、戏谑、追求刺激等也是偶发性偷窃行为的动机。很多人都承认在秘密的情况下曾不可控制地偷窃过财物,如超市、书店等场所的财物,事后非常恐惧和后悔,所以自己再也不会去进行危险尝试。看来,“不用付出就想拥有”的好奇冲动可能是人的本能行为,因而我们要不断发展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来约束、控制这种本能的冲动,但对于一些追求刺激的人来说,就可能会因好奇、挑战管理而进行偷窃,最后给自己带来消极的影响。
偷窃背后的动机是复杂的,我们对待偷窃者要慎重,不要简单地以道德品质来进行衡量,对他们轻视、排斥,如果在理解他们的行为时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你会有更为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