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地方财政债务问题日渐突出,为了解县级财政运行状况与债务负担情况,分析地方财政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影响,本文在陕西省选取了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县区,重点比较经济发展差异对地方财政债务的影响。
【关键词】地方财政 经济金融
一、县级财政收支情况与特点分析
根据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本次从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各选取了一个样本县(为表述方便,陕北的样本县称为A县;关中的样本县称为B县;陕南的样本县称为C县),其中,A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相对较好,B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一般,C县经济发状况属于相对较差。
(一)财政收入情况与运行特点分析
一是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县,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2011年,A县和B县的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50.5%和66.2%,而C县的税收收入占比仅为14.8%,这说明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县,税收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十分有限。
二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2010年C县的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为2.84亿元,2011年增加到3.82亿元,同比增长34.51%。2011年,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C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8%,同期A县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14%,而B县则没有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三个样本县中,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最大。
三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2011年,C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为14.3%,同期A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仅为4.5%,而B县则没有产生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仅如此,C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C县土地出让金为1.49亿元,到2011年上升为1.83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增长22.82%。
(二)财政支出情况与特点分析
一是县级财政支出整体上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经济状况较好的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大。2010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39.2亿元、28.9亿元、11.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1.5%、37.6%、-11.2%。2011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52.8亿元、43.7亿元、13.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4.7%、51.2%、13.4%。以上数据显示,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受地方财政实力约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较小,甚至下降。
二是县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近年来,三个样本县按照国家有关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政策导向,不断加大对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46.6%、68.3%、53.8%。2011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69.3%、62.9%、61.4%;以上数据显示,不论是经济状况较好的A县,还是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都将“三农”和社会民生领域作为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
二、县级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评价
(一)A县财政状况良好,但是可持续性偏弱
A县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且收入结构比较合理,对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小。全县财政支出保持了快速增长,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支出结构比较合理。全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全县财政赤字仅为0.7亿元,2011年全县财政盈余2.6亿元。但是,A县财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短期看,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转趋恶化,煤炭市场低迷,煤价接连下跌,对以煤炭开发为主要产业的A县来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从长期看,仅靠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财政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二)B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强,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大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当地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基本不依赖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近两年来,全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但是全县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大,2010年、2011年全县财政赤字分别为12.5亿元、22.4亿元,财政赤字逐年大幅度扩大。2012年以来,受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原材料、产成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当地工业经济运行极其艰难,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长期处于停产和限产状态。2012年1季度,全县75户规模以上企业,有2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作为全县财政收入主要渠道的税收收入完成不足1.3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15.7%,可以预计,2012年B县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
(三)C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小
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C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对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土地财政”的问题也相对突出。近两年来,该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小,201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基本体现了量入为出的原则,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C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2011年财政赤字0.7亿元。目前该县财政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县级财政收入空间难以拓展。近几年,县政府在“三农”方面投入财政资金较多,有力支持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享受了免税政策,在短期内对当地增加税收的贡献较小。二是财政收入来源不广。C县县域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当地两家有色金属公司,然而这两个公司的产品价格不够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况,在产品价格处于低迷状态时,对当地财政收入影响较大。
三、县级政府债务状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以及政绩形象工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却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需要,由此,政府债务融资成为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县级政府债务规模状况
1.A县债务负担较小,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A县于2009年、2010年先后发行5251万元和4030万元的三年期政府债券,截至2011年末,债务余额为928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6%。
2.B县债务负担适中,债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2011年,B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9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7%,偿债压力适度。近几年来,B县债务增长速度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09年增长率为178.8%,2010年增长率为17.1%,2011年放缓至1%。债务资金用途主要为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C县债务负担沉重,债务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C县政府负债为6.43亿元,增长50%;2010年政府负债为7.99亿元,增长24.26%;2011年政府负债为13.48亿元,增长68.71%,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05.3%,当地财政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资金用途主要集中在:一是公益事业工程建设费用,如城区亮化工程、乡村公路建设材料款、绿化工程款等,占比79.11%。二是乡镇招待费用及办公配套设施费用,占比4.21%。
(二)县政府融资平台情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按照人民银行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调查显示,三个样本县都设立了地方融资平台,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A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雄厚,没有银行贷款。该县融资平台为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2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注入的资本金、公司经营收入和参股企业分红等。截至2011年末,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代表县政府出资参股20户,共投入股本金19.69亿元,扶持了一大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项目,产业涉及电力、煤炭深加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以及养殖等多个领域,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
2.B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增长迅速,银行贷款规模适中、风险较小。B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资产总额3500万元。截至2011年末,注册资本达到4.6亿元,资产总额8.4亿元,目前只有国家开发行贷款,贷款总额5730万元。目前已归还贷款2380万元,尚有贷款余额 3350万元,相对于该公司的资本实力,还贷压力较轻,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较小。
3.C县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逐年剧增,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2008年,C县利用城投公司在银行贷款贷款7938万元,2009年增至19297万元,增长98.16%;2011年增至26984万元,较2009年增长39.84%。其中,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金额达2.19亿元,占比80.97%。贷款期限一般较长,有10年期、12年期和15年期三种。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合计每年支付利息约1600万元。据了解,C县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除偿还利息外,不够偿还所欠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县政府要求延长债务期限,致使贷款逾期,负债逐年积累,银行贷款风险不断加大,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以上分析显示,县级财政收支运行、债务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状况较好的A县财政运行良好,债务状况健康,没有银行贷款,对当地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基本没有影响;经济状况一般的B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比较大,财政赤字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债务规模适中,银行贷款较少,偿债能力较好,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影响较小。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但是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地方债务负担沉重,银行贷款逐年剧增,偿债压力过大,给当地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简介:王灿(1978-),男,现供职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任科员。
(编辑:陈岑)
【关键词】地方财政 经济金融
一、县级财政收支情况与特点分析
根据地方经济金融发展状况,本次从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各选取了一个样本县(为表述方便,陕北的样本县称为A县;关中的样本县称为B县;陕南的样本县称为C县),其中,A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相对较好,B县经济发展状况属于一般,C县经济发状况属于相对较差。
(一)财政收入情况与运行特点分析
一是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县,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2011年,A县和B县的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50.5%和66.2%,而C县的税收收入占比仅为14.8%,这说明在经济状况较差的县,税收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十分有限。
二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大。2010年C县的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为2.84亿元,2011年增加到3.82亿元,同比增长34.51%。2011年,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C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9.8%,同期A县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占当地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4.14%,而B县则没有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三个样本县中,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对上级财政的依赖程度最大。
三是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对土地出让金收入的依赖程度较大。2011年,C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为14.3%,同期A县土地出让金收入占当地财政收入比重仅为4.5%,而B县则没有产生土地出让金收入。不仅如此,C县的土地出让金收入还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0年,C县土地出让金为1.49亿元,到2011年上升为1.83亿元,同比增加0.34亿元,增长22.82%。
(二)财政支出情况与特点分析
一是县级财政支出整体上呈现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经济状况较好的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大。2010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39.2亿元、28.9亿元、11.9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41.5%、37.6%、-11.2%。2011年,A县、B县、C县财政支出总计分别为52.8亿元、43.7亿元、13.5亿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4.7%、51.2%、13.4%。以上数据显示,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受地方财政实力约束,财政支出增长幅度较小,甚至下降。
二是县级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近年来,三个样本县按照国家有关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政策导向,不断加大对农林水事务、教育、医疗以及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县级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10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46.6%、68.3%、53.8%。2011年,A县、B县、C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占比分别为69.3%、62.9%、61.4%;以上数据显示,不论是经济状况较好的A县,还是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都将“三农”和社会民生领域作为财政支持的主要方向。
二、县级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评价
(一)A县财政状况良好,但是可持续性偏弱
A县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地方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且收入结构比较合理,对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的依赖程度较小。全县财政支出保持了快速增长,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支出结构比较合理。全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全县财政赤字仅为0.7亿元,2011年全县财政盈余2.6亿元。但是,A县财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从短期看,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形势转趋恶化,煤炭市场低迷,煤价接连下跌,对以煤炭开发为主要产业的A县来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难度加大。从长期看,仅靠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财政高速增长难以为继。
(二)B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强,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大
与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全县财政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税收是最主要的财政收入渠道,当地财政自给能力较强,基本不依赖上级财政和“土地财政”。近两年来,全县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占比均保持在60%以上。但是全县财政支出增长过快,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大,2010年、2011年全县财政赤字分别为12.5亿元、22.4亿元,财政赤字逐年大幅度扩大。2012年以来,受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原材料、产成品价格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当地工业经济运行极其艰难,企业普遍开工不足,长期处于停产和限产状态。2012年1季度,全县75户规模以上企业,有27户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作为全县财政收入主要渠道的税收收入完成不足1.3亿元,仅占全年任务的15.7%,可以预计,2012年B县财政收支状况不容乐观。
(三)C县财政自给能力较弱,但是财政赤字压力较小
受限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C县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对上级财政调拨和返还的依赖程度较高,同时“土地财政”的问题也相对突出。近两年来,该县财政支出增长幅度相对较小,201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基本体现了量入为出的原则,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支持“三农”和改善民生。C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2010年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盈余,2011年财政赤字0.7亿元。目前该县财政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县级财政收入空间难以拓展。近几年,县政府在“三农”方面投入财政资金较多,有力支持了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但是,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均享受了免税政策,在短期内对当地增加税收的贡献较小。二是财政收入来源不广。C县县域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当地两家有色金属公司,然而这两个公司的产品价格不够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情况,在产品价格处于低迷状态时,对当地财政收入影响较大。
三、县级政府债务状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近年来,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以及政绩形象工程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大幅度增长,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却不能满足财政支出快速增加的需要,由此,政府债务融资成为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途径。
(一)县级政府债务规模状况
1.A县债务负担较小,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A县于2009年、2010年先后发行5251万元和4030万元的三年期政府债券,截至2011年末,债务余额为9281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06%。
2.B县债务负担适中,债务增长速度逐年放缓。2011年,B县政府债务余额为5.91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7.7%,偿债压力适度。近几年来,B县债务增长速度呈现逐年放缓的趋势,2009年增长率为178.8%,2010年增长率为17.1%,2011年放缓至1%。债务资金用途主要为公益性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3.C县债务负担沉重,债务规模逐年扩大。2009年C县政府负债为6.43亿元,增长50%;2010年政府负债为7.99亿元,增长24.26%;2011年政府负债为13.48亿元,增长68.71%,占当年财政收入的105.3%,当地财政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程度。资金用途主要集中在:一是公益事业工程建设费用,如城区亮化工程、乡村公路建设材料款、绿化工程款等,占比79.11%。二是乡镇招待费用及办公配套设施费用,占比4.21%。
(二)县政府融资平台情况及其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按照人民银行定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调查显示,三个样本县都设立了地方融资平台,主要通过银行贷款等方式筹措资金,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1.A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雄厚,没有银行贷款。该县融资平台为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注册资本20亿元,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注入的资本金、公司经营收入和参股企业分红等。截至2011年末,A县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代表县政府出资参股20户,共投入股本金19.69亿元,扶持了一大批具有带动作用的骨干项目,产业涉及电力、煤炭深加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以及养殖等多个领域,带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多亿元,有力促进了地方民营经济的发展。
2.B县政府融资平台资本实力增长迅速,银行贷款规模适中、风险较小。B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本2000万元,资产总额3500万元。截至2011年末,注册资本达到4.6亿元,资产总额8.4亿元,目前只有国家开发行贷款,贷款总额5730万元。目前已归还贷款2380万元,尚有贷款余额 3350万元,相对于该公司的资本实力,还贷压力较轻,银行信贷资产风险较小。
3.C县政府融资平台银行贷款逐年剧增,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2008年,C县利用城投公司在银行贷款贷款7938万元,2009年增至19297万元,增长98.16%;2011年增至26984万元,较2009年增长39.84%。其中,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金额达2.19亿元,占比80.97%。贷款期限一般较长,有10年期、12年期和15年期三种。贷款利率执行人民银行基准利率,合计每年支付利息约1600万元。据了解,C县每年新增的财政收入除偿还利息外,不够偿还所欠银行贷款的五分之一。县政府要求延长债务期限,致使贷款逾期,负债逐年积累,银行贷款风险不断加大,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以上分析显示,县级财政收支运行、债务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状况较好的A县财政运行良好,债务状况健康,没有银行贷款,对当地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基本没有影响;经济状况一般的B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比较大,财政赤字问题比较突出,但是债务规模适中,银行贷款较少,偿债能力较好,对当地金融机构的影响较小。经济状况较差的C县,财政收支缺口压力较小,但是财政自给能力较弱,地方债务负担沉重,银行贷款逐年剧增,偿债压力过大,给当地金融机构造成较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简介:王灿(1978-),男,现供职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主任科员。
(编辑:陈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