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教育的启示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n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0年以来,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每三年一轮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芬兰表现异常出色,而且,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平稳和顺利推进并获得了较大的成功。
  那么,芬兰教育是怎么确保每一位公民,都能从学前幼儿教育一路到高等教育,享有相同机会均等的高品质教育?
  一、芬兰教育系统
  芬兰教育系统如图1所示。芬兰教育是由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组成。各种教育相互关联、从低到高,层次清楚,提升途径多样化、灵活。如横向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之间、学术性大学与应用型大学之间,如纵向高中阶段到高等教育阶段都存在着提升“立交桥”。这就保证了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就业岗位等自由地选择学历提升。
  芬兰政府的教育政策向每一位芬兰公民提供公平教育通道。因为在芬兰,教育对所有公民来说是一项基本权利,在芬兰的每人都享有免费教育的权利,也是政府法律上确保对每位芬兰的教育投入。
  二、芬兰教育系统特色
  (一)高中职业教育
  在高中阶段,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每位学生都可从53项高中职业资格证书中选择一些职业资格进行学习,并获得技能与职业资格。
  (二)继续职业教育
  学生完成基础教育后,或者在职业学校结束之后,经过一定的工作经历,进行继续职业教育。学生在职业学校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也是通往高校和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的一条途径。因此,芬兰的教育体系建立了学生不断学习的“立交桥”,不是教育的“断头路”与“死胡同”。
  三、芬兰职业教育的成效
  从90年代到2013年,芬兰职业教育采取了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幼儿教育作为起点,从全面撒网、增加吸引力、教育培训等几个方面,全面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增加就业适应能力。
  全面撒网:消除不匹配因素;与工作岗位结合;实训学习;灵活性增加。
  增加吸引力:增加可能性;提供灵活、个性化发展途径;通向大学教育。
  教育培训:教学培训;实训指导;实践阶段;提出新的要求。
  通过改革后的职业教育系统,起到如下效果:芬兰学生中的半数为职业教育学生;取得职业教育资格者可进入理工大学或高校学习;从质量低下到灵活可变;职业教育科目的教师应有相应学历、工作经历以及教学研究经验;先前在培训中、岗位上或其他学习情境中获得的学习经验可计入职业资格培训中;基于能力的资格教育为成人提供灵活的途径以获得和提升能力;从不匹配到匹配;职业培训机构与企业合作,规划、实现及评估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获取职业资格须有至少半年(20学分)的岗位实训学习。
  四、芬兰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构建均衡的基础教育体系
  教育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教育的公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原有的社会等级界限,弥合因各种外在因素导致的社会分化。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保证教育的投入应放在首位;芬兰的教育资金投入是我国教育的一倍以上,同时芬兰强调教育资源(师资、资金、图书馆等教学资源)的平均分配与均衡,在整个教育经费的分配上,保证基础教育的公平又应占首位。
  (二)教育要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在任何时候都是一项长期战略,是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我们不能只搞精英教育,要让每一位学生得到自身的发展,培养个性化、多样化、可持续化发展的有用之才。
  (三)要把学生和老师从考核、评比、示范等活动的重压下解放出来
  形形色色的评比考核,是教育管理行政化的集中体现,在分数和名次的追逐中,学校成了名利场,教育根本的目的已经模糊。要相信每一位教师,像芬兰人一样,让教师在宽松、愉快的时间与空间中产生创造力与创新力,可借鉴芬兰的做法,废除所有具有排名性质或竞争性学习评价方式,给予学校和教师充分的自主权,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四)基础教育阶段不应强调精英教育,而应重视普及化教育,缩小教育的落差
  芬兰的教育专家通过长期的教育实践观察到,凸显优秀学生,推动精英教育,并不会对整体教育带来最好的结果;相反,鼓励资质优异的学生来帮助落后的学生,反而有助于他们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反观中国,孩子从四五岁开始就进入了竞技场。班级分重点、学校分重点,幼儿园也分优劣。孩子们小小年纪就被贴上标签,分类处理。很多孩子,他们的潜能还没展示出来就被社会和师长放弃了,很多孩子由于没有受到重视和激励而自暴自弃。
  (五)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芬兰职高毕业的学生可以进入技术学院继续深造,大学毕业生也可以申请到技术学院就读,以掌握实践技能。在职人员同样可以申请入学,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更新自己的技能。针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现状,与其搞低层次的高等教育,不如推动高层次的职业教育,为“中国制造”的高端化,为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只有这样,中国在本世纪中叶,才能从制造大国挺进世界制造强国的行列。
  成功的芬兰教育是芬兰政府长期高度注重教育的结果,让每一位芬兰人不落伍是芬兰人的行动准则。只有建立良好的教育机制,充足的教育投入,优质的师资,良好的教学环境、学习氛围与科学的评价机制,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国学生。
其他文献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同世界更多更快的相互融合,使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意识渗入或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等各个方面。我们的青少年渐渐远离了这些经过五千年文化沉积,具有独特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学校该如何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呢?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大意义  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每
期刊
在当前转变教师角色和新课程新理念的形势下,作为培养新一代接班人的班主任,我们该抓什么?经过多年的探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基础素质是极其重要的!教育学家认为,所谓基础性素质,一方面是指少年儿童必须从小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另一方面是指在各种对少年儿童的教育中最基础的东西。不管当今时代如何发展,今后的社会有什么变化。有一些最基础的教育是必须对儿童进行的,一些最基础的东西是必须要教会儿童的。因此,我认为要抓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在学生完成作文训练后,无论是大作或是小作,都要训练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所以在评改这一环节上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参与,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读书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作文批改更应该倡导一种自主合作的评改方式。下面浅谈在小学作文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合作评改作文的
期刊
在当今的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家庭成员对孩子的关爱越来越多。然而,我们也发现,有很多孩子在享受这些关爱时,他们却越来越任性自私,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贴尊重长辈,同伴之间不会谦让,不能友好相处,不知道关心爱护他人,没有同情心和责任感,独立性自主性较差。我认为,以上这些不良个性品质,对孩子们今后的成长与发展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  蒙特梭利博士
期刊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一)自我问题  自卑问题是相对自信而言的,是指对自己有不良的观念、不适宜的评价以及赋予过低的自我价值。自卑的人影响人的学习和工作,影响人的正常人际关系和休闲生活。据调查,在我班23名女生中有18名女生所在家庭有“重男轻女”现象。在“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也是传后代”的现代社会里,对这种现象的发生我不想多加议论。但就此引出的孩子心理防线问题,我们不应该回避。  (二
期刊
在多年中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让学生把握好这一环节,才会终身有益。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觉得作文难写,没得写。传统的作文训练不注重情境的创设,因而写作训练过于呆板、无趣味性,不能吸引学生,
期刊
当我把书翻到第二单元并一眼看到标题:SIGHTSEEING IN LONDON时,我就开始在脑海里备学生了,虽然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来自农村,但对于这样的话题我相信他们一定是很熟并有话可说的,毕竟学生会通过书本或网络对世界著名景点了解一些。为此我就要求自己一定要认真思考,整理多种教法,多查询资料尽量设计好这一单元的课。  一、围绕本节主题,从实践生活导入  怎样才能做好新课的导入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期刊
阅读教学经常被说成无效的,这是因为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中心主义的教学行为严重损伤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尤其是进行灌输答题技巧、大量题海战术使中学语文阅读教学陷入尴尬的状况。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没有尽头的教育探索,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提出必定有它特定的时代教育背景和课程学习的需要,活动体验式教学就是在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僵化死板毫无生气的高中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下
期刊
班级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班主任是实施德育工作的直接责任人。而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的选择与运用,是制约学校德育工作实效的瓶颈。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需要老师的培养,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导航。一个称职的班主任才能带出一个好的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因此,针对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大胆尝试和探索,概括提炼出六种心得,用之于工作实际,成效显著。在班级工作中,我体会到需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  一、班主
期刊
“尚上”是人的本能,“使人尚上”是教育的正向功能。但现实中,不少教育活动,不仅不能使人“尚上”,反而使人消极颓废。中职学生由于经历了无数次考试的失败,普遍存在缺失“尚上”的意识、动力、行为和成功体验。近年来,我们在中职学校倡导实施“尚上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一、“尚上教育”的内涵及对中职学生实施“尚上教育”的背景  (一)“尚上教育”的内涵  “尚上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