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愉悦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所衍生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论思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愉悦教学理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文章简要阐述了“愉快教育”的必要性、内涵及其特征,并就“愉快教育”教学法的实施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语文 愉悦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高效
一、实施“愉快教育”的必要性
“愉快教育”教学理念古而有之,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教育家朱熹也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然而,这一理念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改革思潮被我国广大教育者所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是近十年以来的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实施“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教轻学,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发展差异,在教学方法上更是采取众所周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机械训练,大搞题海战术,将学生置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之中。这种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病,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健康发展,严重偏离了培养目标和教育宗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尽管取得了部分理论和实践成果,素质教育改革之路仍然举步维艰,并未取得根本性的成效。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其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其能力技巧,同时也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体能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愉快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相一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情操陶冶、情智开发、认知体系构建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教育氛围下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近年来语文基础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吸收和内化效率较低,只有引入“愉快教育”理念,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乐学”,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
二、“愉快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愉快教育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教育接受者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构建愉悦、宽容、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心理上具有愉悦感,从而保持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轻松、乐学的学习情绪。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愉快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学生个性,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知识、技能、道德、审美、情感、个性、意志等各方面协调发展;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唤醒学生的主观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实现自我发展;3.以生动活泼为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求知兴趣,强化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知中的积极作用。
三、“愉快教育”的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稳定、积极的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不但能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能直接感染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良好的情感更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的前提。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主性,实现自我提升。
2.创设生动有活力的教学情境。“愉快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愉快的情感、愉悦的氛围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不仅要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还要善于创建生动有活力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符合学生欣赏水平的富于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角色扮演等声情并茂的动态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
3.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更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得其乐,是“愉悦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要掌握时机和尺度,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关键节点,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善意而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表扬。
关键词:语文 愉悦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高效
一、实施“愉快教育”的必要性
“愉快教育”教学理念古而有之,早在春秋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教育家朱熹也认为:“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然而,这一理念真正成为一种教育改革思潮被我国广大教育者所接受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是近十年以来的事。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实施“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教轻学,把学生放在被动的位置上,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个体发展差异,在教学方法上更是采取众所周知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让学生死记硬背,反复机械训练,大搞题海战术,将学生置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之中。这种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病,制约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健康发展,严重偏离了培养目标和教育宗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以来,尽管取得了部分理论和实践成果,素质教育改革之路仍然举步维艰,并未取得根本性的成效。素质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人的身心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体,其培养目标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养为根本目的,不仅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其能力技巧,同时也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体能素养、道德素养、审美素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愉快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的核心宗旨相一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体性,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把传授知识与思想道德教育、情操陶冶、情智开发、认知体系构建等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愉悦的教育氛围下获取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教学中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校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近年来语文基础教育教学中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活泼好动,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较差,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吸收和内化效率较低,只有引入“愉快教育”理念,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乐学”,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达到最佳学习状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强化学习效果。
二、“愉快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愉快教育是教育者正确运用适应教育接受者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构建愉悦、宽容、活泼、和谐的教育氛围,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中,心理上具有愉悦感,从而保持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轻松、乐学的学习情绪。愉快教育作为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和关注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愉快教育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学生个性,重视人的因素,肯定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知识、技能、道德、审美、情感、个性、意志等各方面协调发展;2.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根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唤醒学生的主观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实现自我发展;3.以生动活泼为形式,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需求,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可以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求知兴趣,强化非智力因素在学生认知中的积极作用。
三、“愉快教育”的实施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1.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必须具备良好、稳定、积极的情感品质。教师的情感不但能影响自身的教学活动,同时也能直接感染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良好的情感更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灵魂,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的前提。教学氛围和谐融洽,学生才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自主性,实现自我提升。
2.创设生动有活力的教学情境。“愉快教育”的核心理念强调的是愉快的情感、愉悦的氛围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不仅要构建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还要善于创建生动有活力的教学情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引入符合学生欣赏水平的富于趣味性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角色扮演等声情并茂的动态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触发他们的想象和思考。
3.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手段,科学合理的评价更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中自得其乐,是“愉悦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要掌握时机和尺度,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关键节点,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给予善意而中肯的评价,对于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毫不吝啬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