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是指站在电影观赏者的角度,电影作品作为电影接受的客体所包蕴的,可供接受者了解、阐释、学习、借鉴的文化价值。换一个角度讲,电影作品的文化阐释价值也可以指电影观赏者从电影作品中所能够了解到和阐释出的文化价值。本文通过解读影片《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来分析电影作品文化价值的特殊性,即无主题的电影作品和后现代主义的联系。
关键词:电影作品 后现代 文化观念
如果观众简单从片名上看。该片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一部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电影。笔者认为,片名所指的“后现代生活”可以当成“小资情调”来理解。影片开始,斯琴高娃饰演的叶阿姨,以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小精明、市民气,吹嘘自己亲戚在洛杉矶:不让外甥吹空调但自己吹了一晚上:心肠很好,收留为了孩子治病的川妹子,直到发现她为钱去骗人(碰瓷):之后又遇上了周润发饰演的风流倜傥的潘知常,心甘情愿被潘骗了两次,还发生了一夜情。斯琴高娃正是在影片中塑造了这种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得观众对后现代电影语言再次关注。事实上该影片并不是我们意识里的后现代主义影片,演员的演技、剧情的发展、拍摄的技法都没有以荒诞的手法来处理。
从剧情上来看,影片的前半部极尽搞笑之能事.把一个上海中年独身女性生活勾勒得活灵活现。影片的这种欢快、浮躁的气氛是从潘知常把邻居水阿姨的猫(飞飞1闷死后产生转变。接连不断的打击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面纱无情地剥去了。最爱的猫飞飞死了,水阿姨大受打击,没几天心脏病突发去世了;飞飞死了,叶阿姨发现潘知常让她投资墓地是个骗局,对潘死心;川妹子把儿子的气管拔了,求得解脱被判刑入狱了;自己走路从天桥上摔了下来,腿瘸了。她女儿赵薇和男朋友从鞍山赶来看她,把叶的老底无情地揭开给大家看。当年作为上海知青,嫁得一个鞍山的工人大老粗,生的一女,但政策一放开,就决绝地离婚,头也不回地拎着皮箱回了上海:“你爱上海胜过爱我”(女儿的控诉)。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多重打击,使得后现代的姨妈“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女儿回了东北。她从一个教训外地人不能乱扔垃圾,要有公德心的趾高气扬的上海里弄大妈,变回打水拖地啃馒头看小摊的东北大婶。这种带有明显喜剧性色彩安排同样是该片的亮点。
后现代生活,看上去很美。影片把镜头从大上海拉到东北小县城,颇有时空交错的味道。久石让的音乐,加上窗口两次出现硕大无比的月亮,还有离开上海时过江大桥那段高架桥灯光的回闪,让人产生强烈的漫画感,给整个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抹上一丝奇幻的色彩。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被无情打回原形,让人感慨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给我们提出的。而是我们通过欣赏影片自觉的想到的。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中,这种后现代主义反讽特别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语言的调侃。从1987年电影界所谓的“王朔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拍摄了一批王朔风格式的影片,如由冯小刚、夏钢、葛优等人参加拍摄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借助于影片中人物的调侃,表达出一种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困境既了如指掌但又一笑置之的游戏姿态。这是一种“口腔快感”,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式的“狂欢”;它嘲笑别人的同时也嘲笑自己,所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它讥讽种种现实规则和符号秩序时并不实际地去反抗它们,所以嬉笑怒骂皆自由;它虽直言不讳却并不一意孤行,所以既不会引起超我的焦虑。又能宣泄“本我”的郁积。正是这种语言的调侃使这些影片中的人物能超然于胜利和失败之上,“拒绝受痛苦,强调他的自我对现实世界是所向无敌的,胜利地坚持快乐原则。”
影片借助一些意外无情地敲碎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把姨妈打回了东北的前现代生活。但笔者认为导演把真正的后现代(仍是小资情怀)主题,寄寓在了十二岁的外甥身上。而后现代主义文化,正如利奥塔德所说,则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它用价值颠倒、视点位移、规范瓦解、种类混淆等修辞手段来消解一切恒定的常规、秩序,来表明它自身的不确定性:它用反讽和玩笑来揭示所有既成的对世界的解释的人为性和虚假性,但它却并不想用新的阐释系统来取而代之.它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浪迹天涯的自由的流浪者.没有家园的快乐的单身汉。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同样将“说教”和“深刻”解构和重建。
无论是后现代性文化对深度的放弃.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深度的拆解,尽管前者来自于一种商业动机,后者则出自于一种哲学动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责任感的怀疑和疏离,在过去文化中那些引以自豪的神圣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情感等都消失殆尽,而被那些世俗梦想和文化游戏所代替。一方面它怀疑一切、消解一切,但另一方面,它又与它所怀疑的一切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两重性。后现代文化脱离了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历时性的发展模式,以一种共时的平面性创造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
不过,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念在中国电影中是与多种文化观念混杂在一起的.正如中国的社会形态一样,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相互对立但又相互妥协的共时性系统。这时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将消失殆尽。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当后现代文化在商品经济的大潮裹挟之下横扫着我们的电影和整社会时,保持几分清醒和冷静也许并非没有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现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从电影类型来看。后现代电影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而更多是一种世界观。后现代电影的手法的广泛运用,意味着“作者”没有死,是“新作者”的再生。
关键词:电影作品 后现代 文化观念
如果观众简单从片名上看。该片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一部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电影。笔者认为,片名所指的“后现代生活”可以当成“小资情调”来理解。影片开始,斯琴高娃饰演的叶阿姨,以典型的上海小市民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小精明、市民气,吹嘘自己亲戚在洛杉矶:不让外甥吹空调但自己吹了一晚上:心肠很好,收留为了孩子治病的川妹子,直到发现她为钱去骗人(碰瓷):之后又遇上了周润发饰演的风流倜傥的潘知常,心甘情愿被潘骗了两次,还发生了一夜情。斯琴高娃正是在影片中塑造了这种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得观众对后现代电影语言再次关注。事实上该影片并不是我们意识里的后现代主义影片,演员的演技、剧情的发展、拍摄的技法都没有以荒诞的手法来处理。
从剧情上来看,影片的前半部极尽搞笑之能事.把一个上海中年独身女性生活勾勒得活灵活现。影片的这种欢快、浮躁的气氛是从潘知常把邻居水阿姨的猫(飞飞1闷死后产生转变。接连不断的打击把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面纱无情地剥去了。最爱的猫飞飞死了,水阿姨大受打击,没几天心脏病突发去世了;飞飞死了,叶阿姨发现潘知常让她投资墓地是个骗局,对潘死心;川妹子把儿子的气管拔了,求得解脱被判刑入狱了;自己走路从天桥上摔了下来,腿瘸了。她女儿赵薇和男朋友从鞍山赶来看她,把叶的老底无情地揭开给大家看。当年作为上海知青,嫁得一个鞍山的工人大老粗,生的一女,但政策一放开,就决绝地离婚,头也不回地拎着皮箱回了上海:“你爱上海胜过爱我”(女儿的控诉)。身体、精神和经济上的多重打击,使得后现代的姨妈“在上海混不下去了”,无奈之下只好跟着女儿回了东北。她从一个教训外地人不能乱扔垃圾,要有公德心的趾高气扬的上海里弄大妈,变回打水拖地啃馒头看小摊的东北大婶。这种带有明显喜剧性色彩安排同样是该片的亮点。
后现代生活,看上去很美。影片把镜头从大上海拉到东北小县城,颇有时空交错的味道。久石让的音乐,加上窗口两次出现硕大无比的月亮,还有离开上海时过江大桥那段高架桥灯光的回闪,让人产生强烈的漫画感,给整个影片的现实主义基调抹上一丝奇幻的色彩。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被无情打回原形,让人感慨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这类问题实际上并不是导演和编剧给我们提出的。而是我们通过欣赏影片自觉的想到的。在近年来的中国电影中,这种后现代主义反讽特别突出地表现为一种语言的调侃。从1987年电影界所谓的“王朔年”开始,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拍摄了一批王朔风格式的影片,如由冯小刚、夏钢、葛优等人参加拍摄的影片,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借助于影片中人物的调侃,表达出一种对历史、对现实,对人生困境既了如指掌但又一笑置之的游戏姿态。这是一种“口腔快感”,一种典型的后现代主义式的“狂欢”;它嘲笑别人的同时也嘲笑自己,所以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它讥讽种种现实规则和符号秩序时并不实际地去反抗它们,所以嬉笑怒骂皆自由;它虽直言不讳却并不一意孤行,所以既不会引起超我的焦虑。又能宣泄“本我”的郁积。正是这种语言的调侃使这些影片中的人物能超然于胜利和失败之上,“拒绝受痛苦,强调他的自我对现实世界是所向无敌的,胜利地坚持快乐原则。”
影片借助一些意外无情地敲碎了姨妈的后现代生活,把姨妈打回了东北的前现代生活。但笔者认为导演把真正的后现代(仍是小资情怀)主题,寄寓在了十二岁的外甥身上。而后现代主义文化,正如利奥塔德所说,则是一种精神,一套价值模式。它表现为:消解、去中心、非同一性、多元论、解“元话语”、解“元叙事”。它用价值颠倒、视点位移、规范瓦解、种类混淆等修辞手段来消解一切恒定的常规、秩序,来表明它自身的不确定性:它用反讽和玩笑来揭示所有既成的对世界的解释的人为性和虚假性,但它却并不想用新的阐释系统来取而代之.它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浪迹天涯的自由的流浪者.没有家园的快乐的单身汉。后现代主义的电影同样将“说教”和“深刻”解构和重建。
无论是后现代性文化对深度的放弃.或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对深度的拆解,尽管前者来自于一种商业动机,后者则出自于一种哲学动机。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崇高感、悲剧感、使命感、责任感的怀疑和疏离,在过去文化中那些引以自豪的神圣的东西。如深度、焦虑、恐惧、永恒的情感等都消失殆尽,而被那些世俗梦想和文化游戏所代替。一方面它怀疑一切、消解一切,但另一方面,它又与它所怀疑的一切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这正是后现代文化的两重性。后现代文化脱离了以二元对立为基础的历时性的发展模式,以一种共时的平面性创造了一种开放的文化游戏。
不过,后现代主义文化观念在中国电影中是与多种文化观念混杂在一起的.正如中国的社会形态一样,当代中国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相互对立但又相互妥协的共时性系统。这时个性、创造力、批判热情、现实精神都将消失殆尽。人们当然会担心:在一个丧失了首创性和怀疑精神的社会中,我们的生存、发展,靠什么来得到保障?当后现代文化在商品经济的大潮裹挟之下横扫着我们的电影和整社会时,保持几分清醒和冷静也许并非没有意义。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传统的反动,它孕育于西方现代文化的母胎中,是现有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又在后工业化语境中变异而产生的“文化幽灵”,对当代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实从电影类型来看。后现代电影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电影类型,而更多是一种世界观。后现代电影的手法的广泛运用,意味着“作者”没有死,是“新作者”的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