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我备课的时候,一直拒绝“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常见构思,我喜欢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收大放的设计思路。要舍得放弃,敢于取舍,面面俱到就等于没有重点。
本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课文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上,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护士长叶欣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和高效率,从中体会出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一、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 情境导入
师:(放背景音乐,播放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的短片)同学们,2003年春节前后,无情的非典在我国肆虐横行,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也许那场战争离我们已经渐渐远去,但是我们怎能忘了那群最可爱的人,那些投身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其中有一位普通的护士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生命,自己却牺牲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就是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走近这位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师用语言描述情境,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把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2003年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无论是略带忧伤的音乐,还是教师深情的叙述,无不体现出这堂课的情感主线。背景音乐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沉浸在忧伤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积极的调动。)
2 字词契入
(多媒体出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舍生忘死、舍己为人、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师:这组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
师:请围绕课文内容,任意选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生:白衣战士叶欣在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役中,身先士卒,舍己为人,不怕牺牲,最后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生:在2003年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年仅47岁的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把一个又一个“非典”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医护工作者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抗击“非典”的保卫战,他们就是伟大的白衣战士。
(词语教学课课都有,篇篇雷同——正音、析形、释义,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一辈子就这个招数。能不能另辟蹊径,根据每一课词语的不同特点,寻找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动些心思,换些法子,让词语教学摆脱常规的流行模式,成为契入文本的亮点。学生通过练习用所给的词语说话,初步实现了对文本的概括了解。有了这样的基础,下面的环节也就如剥竹笋,层层展开。)
二、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 理解高风险
师:扫除了生字障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叶欣工作状态的一句话。
生: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师: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用“______”画出来;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一项高强度的工作,用“”画出来;你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一项“高效率”的工作,用“△△△△”标出来。
生: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师: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必须”“最具传染性”和“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叶欣的工作风险非常大,随时有死亡的危险。
生:文章的第2自然段“极具传染性”直接点明了“非典”的危险性。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从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也能间接地感受到,她从事的工作始终面临着危险和死亡。
师:是啊,面对这样的高风险,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把危险和死亡置之度外,她的这种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
(《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模模糊糊……”因此这个教学环节目标设计单一,课堂的头绪也简洁清爽,学生围绕三个小问题来学习,这样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2 体会高强度
师:哪些句子写了叶欣工作的高强度?
生: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课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昼夜搏斗”,可见叶欣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生: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天的工作连轴转,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生: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叶欣她们抢救工作是高强度的。
师:是啊,这样的工作强度,就是一个铁打之躯也受不了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抓住重点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便是我采取的“大放大收”的教学思路。孩子们沉潜在语言文字的河流中,自由感悟,对话交流。在一次又一次的涵泳和揣摩中,走进叶欣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奋斗的日日夜夜,走进勇者的心灵深处。)
3 感受高效率
师:哪些句子写了叶欣工作的高效率呢?
生: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
师:这句话是写了叶欣抢救梁先生的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我们读起来都那么困难,可叶欣做起来却那么娴熟,你感受到什么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生:(谈)从“娴熟”一词可以看出叶欣对于抢救重症“非典”患者的一套程序非常熟练,工作效率非常高。
师:在同学们读的过程中,老师还从同学们连贯紧凑的语气中体会到了抢救梁先生时那种紧张的气氛。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啊,该怎么去读,孩子们?(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刚刚在听你们读的时候,听出来有一个字读得特别重,听出来是哪个字了吗?
生:“夺”字。
师:这个“夺”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换成“拉”字行不行?
生:用“夺”字好,因为拉的速度没有“夺”来得快。
师:他从速度上来辨析这两个字的,那么从速度的快慢,你们体会出了什么呢?
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
师:这位同学看出来了当时情况的紧急性,还能看出来什么吗?
生:还能看出来叶欣的救治技术非常高。
师:很好,同学们都读得非常透。从这个“夺”字既可以看出来“非典”的危险性,还能看出来叶欣技术的娴熟,工作效率高。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品读悟情。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学生自己发现受感动的地方,然后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认真读读,细细品味。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白衣战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 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1 在朗读中感悟
师:同学们读书都很仔细,找到了很多描写叶欣工作“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句子,我们也读出了叶欣对病人的无私奉献,那么她对待家人和同事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她如何对待同事的语言、动作的句子。
生: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师:从“拒绝接听家人电话”中,你读出来了什么?
生:我读出来了她没有时间。
生:我读出来她虽然挂念家人,但还是把工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
生: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师:“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在“声色俱厉”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叶欣把危险和死亡挡在身后,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生:叶欣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是啊,为了降低同事感染“非典”的可能性,叶欣——
生:真情无悔!
师:为了不让同事受感染,叶欣——
生:心甘情愿!
师:面对危险,叶欣总是斩钉截铁地说——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师:面对死亡,叶欣还是斩钉截铁地说——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师:让我们带着对叶欣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心中的感动。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云“开卷有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在叶欣甚至拒接家里电话的“无情”之举中,学生读出了更多的感动。)
2 在想象中感悟
师: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白衣战士,在连续工作了将近一个月后,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可恶的死神也没能放过她。花圈如海,泪水如雨,多么感人的场面。同学们,我们想想,这如海的花圈是谁为她送的,如雨的泪水又是谁为她流的呢?
生:是被她救治过的病人!
生:是她单位的同事们!
生:是她的亲人们!
师:面对这么一位让我们感动的白衣战士,我们肯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她说,假如你是她的同事,你想跟她说些什么呢?
(出示)作为同事:护士长,我……
师:假如你是她的孩子,你有什么话对她说呢?
(出示)作为孩子:妈妈,我……
师:如果你是她曾经救护过的病人,你又想跟她说什么呢?
(出示)作为病人:叶大姐,我是您曾经救护过的病人,我……
师:作为一个在课堂上读书的学生,你想跟这位阿姨说些什么话呢?
(出示)作为学生:叶欣阿姨,读了您的故事,我……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对这位可敬的白衣战士说,在她生命的最后旅程中,让我们全体起立,送给她一首诗,祝愿她一路走好。
3 出示一个网友写给叶欣的小诗:
轻轻地,您走了,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悲痛;慢慢地,你倒下了,树立起来的,是人们对您的敬重。为人、为妻、为母,责任虽重,可是白衣战士的职责,却胜过自己的生命。47年,瞬间即逝,叶欣,走好,请一路走好,您将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师:有人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体验一下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吧!
(想象是一种创造。在想象中补白,孩子们迅速地走入角色之中,变换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真情体验。感受叶欣把同事“无情”地关在门外背后,那颗勇于牺牲、不拍危险、舍生忘死、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她高大的人物形象一点点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这真是——“无情”背后情更浓。)
四、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1 升华感情
(课快结束的时候,调皮鬼小桂突然冒了一句:“郭老师,我们明天是不是应该搞一个纪念活动?因为明天是3月25日,叶欣去世的日子。”他的话忽然间触动了我,于是我灵机一动,增加了一个生成环节。)
师: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当然,表达思恋的方式有很多,鲜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是你,你会给叶欣阿姨献上什么花?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香水百合,因为她冰清玉洁,心灵像百合一样纯净。(王紫霄)
生:我想送给她一束满天星,因为她就像满天星一样娇小而精致,她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品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永恒。漫天的星星,也表达了所有人对她的思恋。(闻歆)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向日葵,因为她的心永远温暖,心灵永远光明。(马轩宇)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茉莉花,因为她是一名普普通通医护工作者,虽然很平凡,却芬芳四溢。(李渊松)
生:我想送她一朵迎春花,因为她用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将一个个”非典“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盛衍钧)
生:我想送给叶欣一朵野菊花,因为她临危不惧,像野菊花一样顽强。(蒋思宇)
生:我会送给她一束康乃馨,祝她在天堂永生,永远健康!(闫舒琪)
师:叶欣虽然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但是她的精神永存,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一个意料之外的灵感,一次预设之外的生成契机,给了孩子们一个形象思维的平台。”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这些和孩子距离很远的词语,因为有花为媒,便有了一次情感的近距离触摸。这正是: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2 深化主题
师:从2003年5月起,每天的“非典”患者增加180名,5月初死亡173人,5月底死亡332人,医护人员增加265名,逐渐达到1000名左右……这些数字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所有的人都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又一个的医护工作者,前赴后继,奔向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有许多医护人员倒在了“非典”战场上,叶欣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些医护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万里长城,他们救死扶伤、他们博大的爱心在传递着。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英雄们,记住这些——永远的白衣战士!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无数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白衣战士的照片,并配上感人的音乐。学生被感动了,老师被感动了,所有人的心都走出了文本,而又有了高于文本的感悟。)
【课后反思】
要上好每一堂课,文本解读是关键。拿到任何一篇课文,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1 把自己当作作者,扣问作者写作的本意,扣问作者写作的初衷。2 把自己当作编者,叩问编者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编这样一篇文章?3 作为一名教者,我要凭借这样的文本教给学生什么。4 把自己当作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自己设计的每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
我备课的时候,一直拒绝“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常见构思,我喜欢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收大放的设计思路。要舍得放弃,敢于取舍,面面俱到就等于没有重点。
本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课文第四、五、六、七自然段上,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护士长叶欣工作的高风险,高强度和高效率,从中体会出她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一、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1 情境导入
师:(放背景音乐,播放医护人员抗击“非典”的短片)同学们,2003年春节前后,无情的非典在我国肆虐横行,全国人民都投入到了抗击“非典”的战争中。也许那场战争离我们已经渐渐远去,但是我们怎能忘了那群最可爱的人,那些投身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白衣战士,其中有一位普通的护士长,挽救了一个又一个患者的生命,自己却牺牲在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她,就是叶欣——永远的白衣战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走近这位永远的白衣战士。
(教师用语言描述情境,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把孩子们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2003年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无论是略带忧伤的音乐,还是教师深情的叙述,无不体现出这堂课的情感主线。背景音乐贯穿课的始终,使学生沉浸在忧伤的氛围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积极的调动。)
2 字词契入
(多媒体出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舍生忘死、舍己为人、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师:这组四字词语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
师:请围绕课文内容,任意选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话。
生:白衣战士叶欣在与非典型肺炎昼夜搏斗的战役中,身先士卒,舍己为人,不怕牺牲,最后光荣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生:在2003年那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年仅47岁的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舍生忘死,把一个又一个“非典”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生:医护工作者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一场抗击“非典”的保卫战,他们就是伟大的白衣战士。
(词语教学课课都有,篇篇雷同——正音、析形、释义,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一辈子就这个招数。能不能另辟蹊径,根据每一课词语的不同特点,寻找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动些心思,换些法子,让词语教学摆脱常规的流行模式,成为契入文本的亮点。学生通过练习用所给的词语说话,初步实现了对文本的概括了解。有了这样的基础,下面的环节也就如剥竹笋,层层展开。)
二、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 理解高风险
师:扫除了生字障碍,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叶欣工作状态的一句话。
生: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叶欣像一台永不疲倦的机器全速运转着,把一个又一个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师:默读课文,你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用“______”画出来;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一项高强度的工作,用“”画出来;你从哪些词句能够感悟到叶欣从事的一项“高效率”的工作,用“△△△△”标出来。
生: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须将堵塞其间的大量浓血痰排出来,而这又是最具传染性的。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
师: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从“必须”“最具传染性”和“一个“非典”重症患者的抢救,往往伴随多名医护人员的倒下”,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叶欣的工作风险非常大,随时有死亡的危险。
生:文章的第2自然段“极具传染性”直接点明了“非典”的危险性。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从叶欣斩钉截铁的话语中,也能间接地感受到,她从事的工作始终面临着危险和死亡。
师:是啊,面对这样的高风险,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把危险和死亡置之度外,她的这种舍己为人、舍生忘死的精神怎能不让人感动?
(《庄子》中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也说过:“头绪越复杂,目的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模模糊糊……”因此这个教学环节目标设计单一,课堂的头绪也简洁清爽,学生围绕三个小问题来学习,这样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2 体会高强度
师:哪些句子写了叶欣工作的高强度?
生: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课文第1自然段中有一个词“昼夜搏斗”,可见叶欣的工作强度有多大!
生: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叶欣顾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惫的身躯投入到对另一个患者的抢救中去。从这里可以看出她的工作强度很大,每天的工作连轴转,根本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生:劳累了一上午,连水都没喝一口……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了叶欣她们抢救工作是高强度的。
师:是啊,这样的工作强度,就是一个铁打之躯也受不了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抓住重点词语,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便是我采取的“大放大收”的教学思路。孩子们沉潜在语言文字的河流中,自由感悟,对话交流。在一次又一次的涵泳和揣摩中,走进叶欣在抗击“非典”斗争中奋斗的日日夜夜,走进勇者的心灵深处。)
3 感受高效率
师:哪些句子写了叶欣工作的高效率呢?
生: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
师:这句话是写了叶欣抢救梁先生的经过,这一连串的动作,我们读起来都那么困难,可叶欣做起来却那么娴熟,你感受到什么了?谁能把这句话读好?
生:(谈)从“娴熟”一词可以看出叶欣对于抢救重症“非典”患者的一套程序非常熟练,工作效率非常高。
师:在同学们读的过程中,老师还从同学们连贯紧凑的语气中体会到了抢救梁先生时那种紧张的气氛。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啊,该怎么去读,孩子们?(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刚刚在听你们读的时候,听出来有一个字读得特别重,听出来是哪个字了吗?
生:“夺”字。
师:这个“夺”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如果换成“拉”字行不行?
生:用“夺”字好,因为拉的速度没有“夺”来得快。
师:他从速度上来辨析这两个字的,那么从速度的快慢,你们体会出了什么呢?
生:可以看出来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
师:这位同学看出来了当时情况的紧急性,还能看出来什么吗?
生:还能看出来叶欣的救治技术非常高。
师:很好,同学们都读得非常透。从这个“夺”字既可以看出来“非典”的危险性,还能看出来叶欣技术的娴熟,工作效率高。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决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而经验是体验的基础。要想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课文情境,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头脑中储存的相关信息作为感悟课文内容的前提。最根本的手段还是要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句,精心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体会,锻炼其敏锐的语感。一句话,激活经验,以读求悟,读中见悟,品读悟情。通过师生的平等对话交流,学生自己发现受感动的地方,然后根据自己生活中的已有经验认真读读,细细品味。这样,不仅能体会人物形象,表达自己的情感,还加深了对白衣战士的理解,激活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 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1 在朗读中感悟
师:同学们读书都很仔细,找到了很多描写叶欣工作“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句子,我们也读出了叶欣对病人的无私奉献,那么她对待家人和同事又是怎样的呢?再读读课文,找出描写她如何对待同事的语言、动作的句子。
生:随着医院“非典”患者的急剧增多,叶欣身先士卒,从2月8日便开始加班,忙的时候甚至拒绝接听家人的电话。
师:从“拒绝接听家人电话”中,你读出来了什么?
生:我读出来了她没有时间。
生:我读出来她虽然挂念家人,但还是把工作、把病人放在第一位的。
生:叶欣默默地作出一个真情无悔的选择——尽量包揽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有时甚至声色俱厉地把同事关在门外,让你毫无商量的余地。
师:“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在“声色俱厉”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叶欣把危险和死亡挡在身后,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生:叶欣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同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是啊,为了降低同事感染“非典”的可能性,叶欣——
生:真情无悔!
师:为了不让同事受感染,叶欣——
生:心甘情愿!
师:面对危险,叶欣总是斩钉截铁地说——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师:面对死亡,叶欣还是斩钉截铁地说——
生:这里危险,让我来吧!
师:让我们带着对叶欣敬佩之情,再来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心中的感动。
(感悟必须以充分地“读”为前提。古人云“开卷有益”、“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用内心去感知,甚至是投入到文字所描绘的情景中,和作者的情感形成共鸣,就能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思想内容。在叶欣甚至拒接家里电话的“无情”之举中,学生读出了更多的感动。)
2 在想象中感悟
师: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可亲、可爱、可敬的白衣战士,在连续工作了将近一个月后,病魔终于没有放过她,可恶的死神也没能放过她。花圈如海,泪水如雨,多么感人的场面。同学们,我们想想,这如海的花圈是谁为她送的,如雨的泪水又是谁为她流的呢?
生:是被她救治过的病人!
生:是她单位的同事们!
生:是她的亲人们!
师:面对这么一位让我们感动的白衣战士,我们肯定有许许多多的话要对她说,假如你是她的同事,你想跟她说些什么呢?
(出示)作为同事:护士长,我……
师:假如你是她的孩子,你有什么话对她说呢?
(出示)作为孩子:妈妈,我……
师:如果你是她曾经救护过的病人,你又想跟她说什么呢?
(出示)作为病人:叶大姐,我是您曾经救护过的病人,我……
师:作为一个在课堂上读书的学生,你想跟这位阿姨说些什么话呢?
(出示)作为学生:叶欣阿姨,读了您的故事,我……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话要对这位可敬的白衣战士说,在她生命的最后旅程中,让我们全体起立,送给她一首诗,祝愿她一路走好。
3 出示一个网友写给叶欣的小诗:
轻轻地,您走了,留下的,是沉甸甸的悲痛;慢慢地,你倒下了,树立起来的,是人们对您的敬重。为人、为妻、为母,责任虽重,可是白衣战士的职责,却胜过自己的生命。47年,瞬间即逝,叶欣,走好,请一路走好,您将永远活在百姓心中。
师:有人说,叶欣是一本书,每一页都燃烧着生命的激情。让我们再来好好读读这本书,体验一下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吧!
(想象是一种创造。在想象中补白,孩子们迅速地走入角色之中,变换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角度,真情体验。感受叶欣把同事“无情”地关在门外背后,那颗勇于牺牲、不拍危险、舍生忘死、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她高大的人物形象一点点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这真是——“无情”背后情更浓。)
四、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1 升华感情
(课快结束的时候,调皮鬼小桂突然冒了一句:“郭老师,我们明天是不是应该搞一个纪念活动?因为明天是3月25日,叶欣去世的日子。”他的话忽然间触动了我,于是我灵机一动,增加了一个生成环节。)
师: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当然,表达思恋的方式有很多,鲜花就是其中的一种。如果是你,你会给叶欣阿姨献上什么花?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香水百合,因为她冰清玉洁,心灵像百合一样纯净。(王紫霄)
生:我想送给她一束满天星,因为她就像满天星一样娇小而精致,她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品质就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永恒。漫天的星星,也表达了所有人对她的思恋。(闻歆)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向日葵,因为她的心永远温暖,心灵永远光明。(马轩宇)
生:我想送给她一朵茉莉花,因为她是一名普普通通医护工作者,虽然很平凡,却芬芳四溢。(李渊松)
生:我想送她一朵迎春花,因为她用春风般的关切与抚慰,将一个个”非典“患者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盛衍钧)
生:我想送给叶欣一朵野菊花,因为她临危不惧,像野菊花一样顽强。(蒋思宇)
生:我会送给她一束康乃馨,祝她在天堂永生,永远健康!(闫舒琪)
师:叶欣虽然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但是她的精神永存,她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一个意料之外的灵感,一次预设之外的生成契机,给了孩子们一个形象思维的平台。”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舍生忘死……“这些和孩子距离很远的词语,因为有花为媒,便有了一次情感的近距离触摸。这正是: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2 深化主题
师:从2003年5月起,每天的“非典”患者增加180名,5月初死亡173人,5月底死亡332人,医护人员增加265名,逐渐达到1000名左右……这些数字震惊了中国,震惊了世界,所有的人都笼罩在巨大的阴影中。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一个又一个的医护工作者,前赴后继,奔向抗击“非典”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有许多医护人员倒在了“非典”战场上,叶欣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些医护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万里长城,他们救死扶伤、他们博大的爱心在传递着。让我们一起记住这些英雄们,记住这些——永远的白衣战士!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出示无数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白衣战士的照片,并配上感人的音乐。学生被感动了,老师被感动了,所有人的心都走出了文本,而又有了高于文本的感悟。)
【课后反思】
要上好每一堂课,文本解读是关键。拿到任何一篇课文,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1 把自己当作作者,扣问作者写作的本意,扣问作者写作的初衷。2 把自己当作编者,叩问编者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要在这个地方编这样一篇文章?3 作为一名教者,我要凭借这样的文本教给学生什么。4 把自己当作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自己设计的每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