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林业也得到飞速发展,对林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大。本文通过分析城市林业的特点,给出了现阶段城市林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城市林业 特点 发展策略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虽然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在没有强有力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大的生物群落。大多数城市是在人为活动剧烈的地域成型发展的,这样的城市往往缺少森林、更缺少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森林引人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林业的特点
城市林业是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它与传统林业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不同
传统林业主要是以经济和用材目的为主,而城市林业以生态功能为主,主要是:
1.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
3.吸滞烟尘和粉尘,监测有害气体。
4.减菌,杀菌,减弱和降低噪音。
5.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6.维护生物多样性。
7.发挥社会效益。
8.调解和改善小气候,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保障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投入主体不同
传统林业以林农、企业投入为主,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林标准较低,一般为一二年生的苗木。而城市林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包括林业、公路、水务等部门,也包括居民区、机关、学校、医院、厂矿、部队等部门在内的庭院绿化。一般按工程造林的标准进行,每亩的投入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甚至更多。栽种的苗木也多为大苗,苗龄从几年至几十年不等,其跨度很大。
(三)绿化配置不同
传统林业造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以纯林为主,而城市林业多为混交林,有不同树种之间的混交,也有不同年龄之间的混交,更多的是乔、灌、草之间的立体混交。
(四)管理水平不同
传统林业一般根据树种不同,抚育3~5年,以后较少进行管理。而城市林业管理水平较高,像上海市不只在城区有专门的养护队,每个乡镇也成立了由失地农民组成的专业养护队,一年四季对公共绿地进行除草、浇水、修剪等管理工作。
(五)造林季节不同
传统林业一般在冬春两季造林,而城市林业大大延长了造林季节,特别是在南方城市,根据需要不管炎炎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季都可造林。
(六)起源不同
传统林业除了人工林外,还有相当多数量的天然林,而城市林业由于是在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原有天然林几乎破坏殆尽,几乎全部由人工造林而成。
(七)立地条件不同
传统林业多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经营,而城市林业一般在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八)林相不同
传统林业下的森林往往面积较大,林相较为整齐,而城市森林因受土地面积的限制,小班被道路及建筑物分割,面积相对较小。根据美化环境的需要,对绿地进行造景,使小班破碎,林相非常复杂,往往是乔灌草相互交错。
二、城市林业发展策略
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林业的建设目标是为人们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景观舒适度。为此,提出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二)建立必要的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1.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2.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四)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六)广筹资金,增加城市林业投入
要建立城市林业多元化投人机制,以全社会为基础,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投资,全民动手植树种草,依靠全体市民的力量绿化美化城市。
(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治力度
完善和制定城市林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体系,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建绿、依法护绿、依法兴绿,确保城市林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结语
当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全国城市绿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属于不发达水平。我国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仅为2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5.3m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需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美好家园。
[关键词] 城市林业 特点 发展策略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是人类走向文明、生活走向富裕、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虽然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但在没有强有力控制的条件下,城市化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的退化,各种环境问题的困扰和城市病愈演愈烈。而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自然环境中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最大的生物群落。大多数城市是在人为活动剧烈的地域成型发展的,这样的城市往往缺少森林、更缺少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环境。因此,把森林引人城市,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林业的特点
城市林业是以服务城市为主旨的林业,它与传统林业相比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的不同
传统林业主要是以经济和用材目的为主,而城市林业以生态功能为主,主要是:
1.美化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吸收有害气体,净化城市空气。
3.吸滞烟尘和粉尘,监测有害气体。
4.减菌,杀菌,减弱和降低噪音。
5.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6.维护生物多样性。
7.发挥社会效益。
8.调解和改善小气候,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保障人们有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二)投入主体不同
传统林业以林农、企业投入为主,为了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造林标准较低,一般为一二年生的苗木。而城市林业以政府投入为主,包括林业、公路、水务等部门,也包括居民区、机关、学校、医院、厂矿、部队等部门在内的庭院绿化。一般按工程造林的标准进行,每亩的投入少则数千元,多则数万甚至更多。栽种的苗木也多为大苗,苗龄从几年至几十年不等,其跨度很大。
(三)绿化配置不同
传统林业造林以乔木树种为主,以纯林为主,而城市林业多为混交林,有不同树种之间的混交,也有不同年龄之间的混交,更多的是乔、灌、草之间的立体混交。
(四)管理水平不同
传统林业一般根据树种不同,抚育3~5年,以后较少进行管理。而城市林业管理水平较高,像上海市不只在城区有专门的养护队,每个乡镇也成立了由失地农民组成的专业养护队,一年四季对公共绿地进行除草、浇水、修剪等管理工作。
(五)造林季节不同
传统林业一般在冬春两季造林,而城市林业大大延长了造林季节,特别是在南方城市,根据需要不管炎炎的夏日还是寒冷的冬季都可造林。
(六)起源不同
传统林业除了人工林外,还有相当多数量的天然林,而城市林业由于是在人口密集、人为活动频繁的地区,原有天然林几乎破坏殆尽,几乎全部由人工造林而成。
(七)立地条件不同
传统林业多在山高坡陡立地条件较差的山区经营,而城市林业一般在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八)林相不同
传统林业下的森林往往面积较大,林相较为整齐,而城市森林因受土地面积的限制,小班被道路及建筑物分割,面积相对较小。根据美化环境的需要,对绿地进行造景,使小班破碎,林相非常复杂,往往是乔灌草相互交错。
二、城市林业发展策略
城市问题实际上是人、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城市作为一个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城市林业的建设目标是为人们创建一个舒适、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景观舒适度。为此,提出城市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如下:
(一) 提高全社会对城市林业的认识
由于对城市林业内涵、作用和功能的认识不足,一是导致了解决城市问题方法的偏废;二是导致了资金投入不足和投入不当;三是导致城市绿地经常成为城市建设蚕食的对象,遭受人为破坏。因此,我们要广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林业建设重要性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对城市林业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全社会参与城市林业建设和保护。
(二)建立必要的机制,把城市林业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林业规划中要结合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战略,扬长避短,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设计,协调处理好生产和建设、人与环境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城市发展与城市林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三)扩大城市森林和绿地面积、提高城市森林资源、树木及绿地的数量和质量。建立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绿地及城市森林景观结构。
1.在扩大城市绿色空间布局时,要坚持普遍绿化与重点美化的原则,见缝插绿,把凡是能够种树、种花、种草的地方都充分利用起来。在绿地较少的老城区要大力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以增加城市绿色覆盖率。
2.在树种选择、植物配置方面,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树种,以丰富城市森林树种资源。要先发展乔木树种,注重乔、灌、花、草合理搭配。要根据其生态学特性给予科学的搭配,栽植成各种类型的植物群落,达到既绿化又美化的理想效果。要充分考虑植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运用季相变化原则,丰富城市森林景观。
(四)科学地经营管理城市林业
城市林业经营管理的总目标是改善城市环境,即要达到美观、安全和高效。这就必须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同时,要理顺体制,把园林部门和林业部门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协调好林业、园林、环保、城建、市政、国土、交通等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我国城市林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五)加强城市林业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城市林业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缺乏专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科研队伍的建设。在我国高等院校开设城市林业的有关课程,使园林、林业、以及城建规划专业的学生都能了解城市林业的内容。培养专门人才,健全科研机构,组织多学科、多部门专家学者共同协作攻关,研究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发展道路、发展战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并与决策部门通力合作,确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城市林业体系。
(六)广筹资金,增加城市林业投入
要建立城市林业多元化投人机制,以全社会为基础,组织群众投工、投劳、投物、投资,全民动手植树种草,依靠全体市民的力量绿化美化城市。
(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法治力度
完善和制定城市林业发展的有关法律和规章,健全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体系,并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执法力度,做到依法建绿、依法护绿、依法兴绿,确保城市林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结语
当前,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从全国城市绿化的发展情况来看,仍然属于不发达水平。我国城市平均绿化覆盖率仅为2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5.3m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需大力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