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默读是通过视觉和思维的活动,将文字符号转化为个体内部言语信息的一种读书方法,有助于促进思考,深度研读文本。在默读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不受外界的干扰,对不懂的地方能反复读,能更好地思考、比较、推敲、揣摩,并能提高读书的速度。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默读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引领学生潜心会文,披文入境,提升阅读品质,让我们的课堂更具有思维含金量呢?我们可以学学名师的默读教学的智慧。
一、勾连生活,切己体察
【片段一】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的片段
师:同学们,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重担”这个词的时候,它仅仅指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母亲肩上挑的到底是什么?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要和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的妈妈,这样理解才比较透彻。
(学生默读)
生:是为了养活一家。
师:是的,她挑起了一个家庭。
生:挑的是母爱。
师:是的,她用自己所有的爱把一个家庭承担下来,还有吗?
生:家庭所有的负担,要管孩子,要关心老人,还要劳动,去挣钱。
生:责任,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赏析】
于老师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深谙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习得的道路。在这个片段教学中,于老师没有讲默读的概念,也没有其他说教,他在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恰恰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潜心体悟的方法引领。学生在理解“重担”一词时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把自己“代入”进去,自己就成了文中的作者。学生和文本真正和谐对话,过程与方法水乳相融。于老师引用歌德的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是在告诉学生读书不仅读文字表面,更要透过文字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方法的引领水到渠成,学生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对“重担”做出个性化的解读,透过“重担”这个平常的词语,体悟到母亲身挑的担子有多少“爱”。可以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领悟不是靠讲解与分析,主要靠的是默读、静心涵泳而得到的。
二、圈画批注,聚焦语用
【片段二】张祖庆老师教学《穷人》的片段
师:同学们,都说《穷人》写得精彩,可张老师读完整篇小说,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个“穷”字,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生点头)那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到的?请大家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认真地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穷人的“穷”的?默读圈画,画出一处地方标上1,画出第二处标上2,标好后,选一处感悟最深的,做简单批注,然后小组分享,等会请同学上台交流。好,开始静静地默读。
(生静读圈画)
师(生细读1分钟后):也许这“穷”字藏在某个词语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个标点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组对话中,也许这个“穷”字藏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也许这个“穷”字藏在某处细节中。细细阅读,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阅读,就是发现。
(学生继续默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分享,大约7分钟后,教师组织交流,学生从恶劣的环境、室内陈设、孩子们的穿着、寡妇睡的稻草铺、孩子们没有鞋子被子等角度发现穷人的“穷”,有十几位同学发言)
【赏析】
张老师紧紧围绕“穷”字,给学生提供默读的脚手架,在阅读中处处体现“不動笔墨不读书”的优秀传统。在这个片段中,张老师安排默读两次,每次阅读都是围绕“穷”字做文章,共达8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地默读。第1次默读1分钟,目的是使学生对文本体现“穷”的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钟,但学生在快速默读和思考,在众多的语言文字中提炼穷人之“穷”,为进一步感受穷人不“穷”做铺垫,有效提升了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2次默读,张老师给学生提供读书的路径,指明小到词语、标点,大到对话、描写,学生读书指向性强。在两次默读中,学生都需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是核心,“手到”与“心到”密切联系。通过批注记下此时此刻自己的想法,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好的诠释。在默读中反复推敲,揣摩,感悟,文字符号就将转变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深深定格在学生心中。
三、酝酿情感,朗读升华
【片段三】王崧舟老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片段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读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过,在读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时候想象过,也在读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候强烈地感受过。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
(学生快速默读并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师:同学们,你是在什么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咱们交流一下。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这里的“纹丝不动”指的是战士们在生理上克制想动的那种观念。
师:你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王老师建议你再往前读,他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他有原因啊!你找得到原因吗?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
师:你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但王老师觉得学语文光理解没有感情是不行的,你得把自己读这段话时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
(生再读)
【赏析】
王老师的默读环节安排理解“纹丝不动”这个词的意思,为学生有感情朗读定下基调。对于“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理解,王老师没有就词解词,就句析句,也没有说教,把理解词语的意思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在不经意间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学生理解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意思及其背后的多层含义,就为有感情朗读做了很好的准备。
从以上三个教学片段看出,默读绝不能天马行空,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读书,那样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的地位就会缺失。上述三位名师没有说教,在方法上做足了文章,目标明确,指向精准,充分发挥了默读的功效。实践证明,学生心灵的感悟和精彩的发言来自默读,来自于潜心会文。只有给学生创设一个读书的场景,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学生静静默读思考,细细品味,有效阅读才能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
一、勾连生活,切己体察
【片段一】于永正老师教学《第一次抱母亲》的片段
师:同学们,歌德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也就是说,要读懂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当我们用两只眼睛去读“重担”这个词的时候,它仅仅指那100多斤重的担子吗?母亲肩上挑的到底是什么?请你们静下心来默读,一边读一边思考,要和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的妈妈,这样理解才比较透彻。
(学生默读)
生:是为了养活一家。
师:是的,她挑起了一个家庭。
生:挑的是母爱。
师:是的,她用自己所有的爱把一个家庭承担下来,还有吗?
生:家庭所有的负担,要管孩子,要关心老人,还要劳动,去挣钱。
生:责任,是必须承担的责任。
【赏析】
于老师重视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深谙阅读能力在阅读实践中习得的道路。在这个片段教学中,于老师没有讲默读的概念,也没有其他说教,他在导语中提出的问题恰恰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潜心体悟的方法引领。学生在理解“重担”一词时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体验,把自己“代入”进去,自己就成了文中的作者。学生和文本真正和谐对话,过程与方法水乳相融。于老师引用歌德的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书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是在告诉学生读书不仅读文字表面,更要透过文字探寻文字背后的深意。方法的引领水到渠成,学生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从不同角度对“重担”做出个性化的解读,透过“重担”这个平常的词语,体悟到母亲身挑的担子有多少“爱”。可以说,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领悟不是靠讲解与分析,主要靠的是默读、静心涵泳而得到的。
二、圈画批注,聚焦语用
【片段二】张祖庆老师教学《穷人》的片段
师:同学们,都说《穷人》写得精彩,可张老师读完整篇小说,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个“穷”字,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吗?(生点头)那你是从什么地方读到的?请大家细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去捕捉“穷人”的“穷”。认真地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穷人的“穷”的?默读圈画,画出一处地方标上1,画出第二处标上2,标好后,选一处感悟最深的,做简单批注,然后小组分享,等会请同学上台交流。好,开始静静地默读。
(生静读圈画)
师(生细读1分钟后):也许这“穷”字藏在某个词语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个标点中,也许这“穷”字藏在一组对话中,也许这个“穷”字藏在对环境的描写中,也许这个“穷”字藏在某处细节中。细细阅读,才会发现更多的东西。阅读,就是发现。
(学生继续默读圈画批注小组交流分享,大约7分钟后,教师组织交流,学生从恶劣的环境、室内陈设、孩子们的穿着、寡妇睡的稻草铺、孩子们没有鞋子被子等角度发现穷人的“穷”,有十几位同学发言)
【赏析】
张老师紧紧围绕“穷”字,给学生提供默读的脚手架,在阅读中处处体现“不動笔墨不读书”的优秀传统。在这个片段中,张老师安排默读两次,每次阅读都是围绕“穷”字做文章,共达8分钟时间让学生静静地默读。第1次默读1分钟,目的是使学生对文本体现“穷”的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和把握。虽然只有短短的1分钟,但学生在快速默读和思考,在众多的语言文字中提炼穷人之“穷”,为进一步感受穷人不“穷”做铺垫,有效提升了学生在阅读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第2次默读,张老师给学生提供读书的路径,指明小到词语、标点,大到对话、描写,学生读书指向性强。在两次默读中,学生都需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是核心,“手到”与“心到”密切联系。通过批注记下此时此刻自己的想法,是对“不动笔墨不读书”很好的诠释。在默读中反复推敲,揣摩,感悟,文字符号就将转变为生动的生活画面深深定格在学生心中。
三、酝酿情感,朗读升华
【片段三】王崧舟老师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的片段
师:“纹丝不动”这个词,我们在读邱少云潜伏的时候读到过,在读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时候想象过,也在读邱少云壮烈牺牲的时候强烈地感受过。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画一画,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
(学生快速默读并画出有关词语和句子)
师:同学们,你是在什么地方读懂纹丝不动的?咱们交流一下。
生: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这里的“纹丝不动”指的是战士们在生理上克制想动的那种观念。
师:你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王老师建议你再往前读,他为什么必须做到纹丝不动?他有原因啊!你找得到原因吗?
生:“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说话都听得见。敌人居高临下,当然很容易看见我们。”
师:你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但王老师觉得学语文光理解没有感情是不行的,你得把自己读这段话时的真实感情表达出来。
(生再读)
【赏析】
王老师的默读环节安排理解“纹丝不动”这个词的意思,为学生有感情朗读定下基调。对于“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理解,王老师没有就词解词,就句析句,也没有说教,把理解词语的意思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通过默读来理解,在不经意间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学生理解了“纹丝不动”这个词语的意思及其背后的多层含义,就为有感情朗读做了很好的准备。
从以上三个教学片段看出,默读绝不能天马行空,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读书,那样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者的地位就会缺失。上述三位名师没有说教,在方法上做足了文章,目标明确,指向精准,充分发挥了默读的功效。实践证明,学生心灵的感悟和精彩的发言来自默读,来自于潜心会文。只有给学生创设一个读书的场景,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学生静静默读思考,细细品味,有效阅读才能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俄体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黄晓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