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羊口蹄疫、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羊痘等六种常见羊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方法。
关键词:羊传染病;临床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53-03
羊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羊体而引起的。病原微生物在羊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破坏或损坏羊的机体,使羊发病。如不及时防治,常常引起死亡,且羊发生传染病以后,病原体从病羊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会传染给其他羊只,造成病的流行。有些急性烈性传染病,可使羊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年来当地羊主要传染病及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1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长期携带病毒。
1.流行情况
口蹄疫传染途径多、速度快,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空气、灰尘、病畜的水疱、唾液、乳汁、粪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褥草以及接触过病畜的人员的衣物传播。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1111公里以外的地方。牛、羊、猪等高易感动物,感染发病率几乎为111%。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患口蹄疫的死亡率在5%21%之间,幼畜的死亡率为51%81%。
2.症状
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1.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
3.防治方法
口蹄疫病毒不怕干燥,但对酸碱敏感,81℃至111℃温度就可杀灭它。通常用火碱、过氧乙酸、消特灵等药品对被污染的器具、动物舍或场地进行消毒。隔离、封锁、疫苗接种等方式可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用碘甘油涂抹患处、消毒液洗涤口腔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目前没有特效药
二、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情况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芽胞就进入羊消化道,但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羊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感冒时,腐败梭菌就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时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1)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进行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干苗每年一次。
(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4)对病羊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连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三、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
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抽搐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头颈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防治措施
发生疫情时,放牧羊群应转移牧场到高燥地方放牧。舍饲羊群应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并要定期消毒,每周一次对健康羊只进行羊四防苗紧急接种,每只羊5毫升。
常发病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疽三联苗”或“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疽、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亳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
加强饲养管理,农区、牧区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采食过量结籽牧草,发病时及时转移至高燥牧地草场。
本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羊群出现病例多时,对未发病羊只可内服10%~20%石灰乳500~1000毫升进行预防。
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11毫升,小羊5181毫升。
四、羊猝疽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以6个月至2岁的羊发病最高。被本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人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
2.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弱或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3.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
(2)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猝疽和羊肠毒血症三联苗。
(3)对发病羊只肌注或静注抗生素。
(4)对腹泻重的羊,可灌服聚酸蛋白、活性炭、次硝酸铋等,也可配上小苏打粉。
五、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1.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播入健康羊群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皮肤新生肉芽不留瘢痕。严重的,颓面、眼脸、耳廓、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外阴型的很少见。
3.防治措施
(1)本病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舍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它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
(2)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11.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软膏每日12次。口腔脓疱用1.11.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
六、羊痘
羊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只感染羊。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羊痘病毒,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1.流行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2.症状
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8天。发病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水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后痊愈。
3.防治措施
(1)加强羊的饲养管理,羊圈要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做好防寒过冬工作。平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发生疫情时及时封锁,隔离消毒。定期注射疫苗,将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2)对病羊的皮肤病变应酌情进行对症治疗,如用0.1%高锰酸钾洗患处后,涂碘甘油、紫药水。对细毛羊、羔羊,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80-160万单位,每天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用痊愈血清治疗,大羊为10-20毫升,小羊为5-10毫升,皮下注射,预防量减半。用免疫血清效果更好。
[1]沈正达.羊病防治手册(第二次修订版)[M].金盾出版社,2009.3.
[2]陈锡文,侯振华.羊病防治实用技术手册[M].沈阳出版社,2010.8.
张会玲(1959—)女,吉林省通榆县人,高级畜牧师,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张德玉(1963—)男,吉林省通榆县人,高级畜牧师,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朱雪原(1974—)男,助理兽医师,通榆县动物检疫站。
关键词:羊传染病;临床症状;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2-0053-03
羊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侵入羊体而引起的。病原微生物在羊体内生长繁殖,放出大量毒素或致病因子,破坏或损坏羊的机体,使羊发病。如不及时防治,常常引起死亡,且羊发生传染病以后,病原体从病羊体内排出,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会传染给其他羊只,造成病的流行。有些急性烈性传染病,可使羊大批死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了几年来当地羊主要传染病及防治方法,现报告如下:
一、口蹄疫
口蹄疫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如牛、羊、猪、骆驼、鹿等共患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易感染口蹄疫的偶蹄动物约有71多种,马不会感染口蹄疫,但会成为口蹄疫的被动载体。口蹄疫病毒生命力很强,含病毒的组织或被病毒污染的饲料、皮毛和土壤等可数周至数月保持传染性,受感染后恢复健康的动物会长期携带病毒。
1.流行情况
口蹄疫传染途径多、速度快,发病或处于潜伏期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空气、灰尘、病畜的水疱、唾液、乳汁、粪便、尿液、精液等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被污染的饲料、褥草以及接触过病畜的人员的衣物传播。口蹄疫通过空气传播时,病毒能随风散播到51111公里以外的地方。牛、羊、猪等高易感动物,感染发病率几乎为111%。一般来说,成年动物患口蹄疫的死亡率在5%21%之间,幼畜的死亡率为51%81%。
2.症状
患羊发病后体温升高到41.541.5度,精神不振,口腔粘膜、蹄部皮肤形成水疱,疱破后形成溃疡和靡烂。病羊表现疼痛,流涎,涎水呈泡沫状。常见的部位唇内面、齿龈,舌面及颊部粘膜,有的在蹄叉,蹄冠,有的在乳房,水疱破裂形成痕。羔羊易发生心肌炎死亡。
3.防治方法
口蹄疫病毒不怕干燥,但对酸碱敏感,81℃至111℃温度就可杀灭它。通常用火碱、过氧乙酸、消特灵等药品对被污染的器具、动物舍或场地进行消毒。隔离、封锁、疫苗接种等方式可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用碘甘油涂抹患处、消毒液洗涤口腔等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目前没有特效药
二、羊快疫
本病病原为腐败梭菌引起的,发生于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短,真胃出血,炎性损害。
1.流行情况
腐败梭菌常以芽胞形式分布于低洼草地、耕地及沼泽之中。羊采食被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芽胞就进入羊消化道,但多数不发病。在气候骤变,阴雨连绵、秋、冬寒冷季节,羊机体抗病能力下降或感冒时,腐败梭菌就大量繁殖,产生外毒素引起发病死亡。
2.临床症状
发病突然,不见症状,在放牧时或早晨死亡。急性病羊表现为不愿行走,运动失调,腹围膨大,有腹痛,腹泻,磨牙,抽搐,最后衰弱昏迷,口流带血泡沫。多在数分钟至几小时死亡,病程极为短促。
3.防治措施
(1)该病以预防为主。用羊三联苗进行预防注射。湿苗每年春秋两次,干苗每年一次。
(2)羊以舍饲为好,防止放牧时误食被病菌污染的饲料和饮水。
(3)注意舍内的保暖通风,饲料更换时要逐渐完成,不要突然改变。
(4)对病羊可肌注青毒素,每次80160万单位,首次剂量加倍,每天3次,连用34天或内服磺胺脒0.2克/公斤体重,第二天减半,连用34天。
三、羊肠毒血症
该病由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又称软肾病。
1.流行特点
魏氐梭菌为土壤常在菌,羊采食被芽胞污染的水和饲草进入消化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病。多表现在春夏之交和秋季牧草结籽后,呈散发性流行。
2.症状
多数突然死亡。病程略长分两种类型,一类是以抽搐为其特征,另一类是昏迷和静静死亡。前者倒前四肢强烈划动,肌肉颤搐,眼球转动,磨牙,口水过多,头颈抽搐24小时死亡。后者病程不急,早期步态不稳,卧倒,并有感觉过敏,流涎,上下颌“咯咯”作响,继而昏迷,角膜反射消失;有的病羊发生腹泻,常34小时静静死去。
3.防治措施
发生疫情时,放牧羊群应转移牧场到高燥地方放牧。舍饲羊群应对圈舍进行彻底消毒,并要定期消毒,每周一次对健康羊只进行羊四防苗紧急接种,每只羊5毫升。
常发病地区,每年定期接种“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疽三联苗”或“羊快疫、肠毒血症、猝疽、羔羊痢疾、黑疫五联苗”,羊只不论大小,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亳升,注苗后2周产生免疫力,保护期达半年。
加强饲养管理,农区、牧区春夏之际少抢青、抢茬,秋季避免采食过量结籽牧草,发病时及时转移至高燥牧地草场。
本病病程短促,往往来不及治疗。羊群出现病例多时,对未发病羊只可内服10%~20%石灰乳500~1000毫升进行预防。
用抗生素或磺胺药结合强心,镇静等对症治疗。也可灌服石灰水,大羊211毫升,小羊5181毫升。
四、羊猝疽
该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毒血症,以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绵羊,也感染山羊,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感染,但以6个月至2岁的羊发病最高。被本菌污染的牧草、饲料和饮水都是传染源。病菌随着动物采食和饮水经口进人消化道,在肠道中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致使动物形成毒血症而死亡。
2.症状
C型魏氏梭菌随饲草和饮水进入消化道,在小肠的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病程短,未见症状突然死亡,有时病羊掉群,卧地、表现不安、衰弱或痉挛,数小时内死亡。
3.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抗病能力。
(2)定期注射羊快疫、羊猝疽和羊肠毒血症三联苗。
(3)对发病羊只肌注或静注抗生素。
(4)对腹泻重的羊,可灌服聚酸蛋白、活性炭、次硝酸铋等,也可配上小苏打粉。
五、羊传染性脓疱病(又称口疮)
该病由传染性脓疱病毒(又称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羔羊多群发,特征为口唇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
1.流行特点
绵羊、山羊以36月龄羔羊发病最多,成年羊同样易感,人和猪也可感染,无季节性,以夏秋季多发。自然感染主要由购入病羊或带毒羊而传播入健康羊群引起群发,通过被污染的圈舍、牧场,用具而引起,病毒的抵抗力较强,所以本病在羊群中危害多年。
2.症状
分三种类型:唇型、蹄型,外阴型。唇型:口唇嘴角部,鼻子部位形成丘疹、脓胞,溃后成黄色或棕色疣状硬痂,无继发感染12周痊愈,痂块脱落,皮肤新生肉芽不留瘢痕。严重的,颓面、眼脸、耳廓、唇内面、齿龈、颊部、舌及软腭粘膜也有灰白或浅黄色的脓疱和烂斑,这时体温升高,还可能在肺脏,肝脏和乳房发生转移性病灶,继发肺炎或败血病而死亡。蹄型:多数单蹄叉、蹄冠系部形成脓疮。外阴型的很少见。
3.防治措施
(1)本病流行时,病羊应隔离饲养,禁止放牧,圈舍每两天用百毒杀(或其它药也可)消毒1次,连用69天,防止病原体传播。
(2)可先用水杨酸软膏软化痂垢,除去痂垢后再用0.11.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然后涂2%龙胆紫,碘甘油溶液或土霉素软膏或呋喃软膏每日12次。口腔脓疱用1.11.2%高锰酸钾或生理盐水冲冼创面后,涂撒冰硼散,每天2次连用7天,痊愈为止。继发咽炎或肺炎者,肌注青毒素或磺胺嘧啶钠。
六、羊痘
羊痘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本病只感染羊。病原为痘病毒科的羊痘病毒,其特征是在皮肤和黏膜上发生痘疹。绵羊痘病毒只感染绵羊,山羊痘病毒只感染山羊。但山羊痘发病比绵羊痘发病较缓慢。
1.流行特点
在自然情况下,绵羊痘只能使绵羊感染,山羊痘只能使山羊感染,绵羊和山羊不能相互传染。最初是个别羊发病,以后逐渐发展蔓延全群。山羊痘通常侵害个别羊群,病势及损失比绵羊痘轻些。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水疱液和痂快易与飞尘或饲料相混而吸入呼吸道。病毒也可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肌体。人、饲管用具、毛、皮、饲料、垫草等,都可成为间接传染的媒介。本病主要在冬末春初流行,气候严寒、雨雪、霜冻、枯草季节、饲养管理不良等因素也可促进发病和加重病情。
2.症状
潜伏期为212天,平均6-8天。发病前,可见病羊体温升高到4142℃,食欲减少,精神不振,结膜潮红,从鼻孔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漏,呼吸和脉搏增快。经14天后开始发痘。
发痘时,痘疹大多发生于皮肤无毛或少毛部分,如眼的周围、唇、鼻翼、颊、四肢和尾的内面、阴唇、乳房、阴囊及包皮上。山羊大多发生在乳房皮肤表面,随后丘疹逐渐增大,变成灰白色水疱,内含清亮的浆液。此时病羊体温下降。由于水疱破裂或内容物干涸,形成棕色痂后痊愈。
3.防治措施
(1)加强羊的饲养管理,羊圈要保持干燥清洁,抓好秋膘,做好防寒过冬工作。平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发生疫情时及时封锁,隔离消毒。定期注射疫苗,将羊痘鸡胚化弱毒疫苗用生理盐水25倍稀释,摇匀,不论羊只大小,一律皮下注射0.5毫升,注射后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2)对病羊的皮肤病变应酌情进行对症治疗,如用0.1%高锰酸钾洗患处后,涂碘甘油、紫药水。对细毛羊、羔羊,为防止继发感染,可以肌肉注射青霉素80-160万单位,每天1-2次,或用10%磺胺嘧啶10-20毫升,肌肉注射1-3次。用痊愈血清治疗,大羊为10-20毫升,小羊为5-10毫升,皮下注射,预防量减半。用免疫血清效果更好。
[1]沈正达.羊病防治手册(第二次修订版)[M].金盾出版社,2009.3.
[2]陈锡文,侯振华.羊病防治实用技术手册[M].沈阳出版社,2010.8.
张会玲(1959—)女,吉林省通榆县人,高级畜牧师,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张德玉(1963—)男,吉林省通榆县人,高级畜牧师,通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朱雪原(1974—)男,助理兽医师,通榆县动物检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