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动与健康是中小学体育课程开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必训练学生具备超强的体育素养,但是必须要以恰当的运动技能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学生的健康体魄。为此,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要兼顾体育课程教学大纲,更需要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开发一些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实际需求、身心成长相适应的阳光体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发挥体育课程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不止教学器材更加多元化,教学时长、师资力量等的投入也都明显增加。但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电子设备影响了中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在对教学内容选择、课堂节奏控制、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投入虽然增加,但是学生的运动热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难以持续积极地投入体育训练,被动、消极、不走心地学习,难以发挥体育教学的锻炼价值,更不利于中小学生长期优秀运动习惯的培养,因此必须从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选择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
一、 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优化课程设置
部分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模式化的,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整节课教孩子学习广播体操,然后再按照新课程的标准,一板一眼教学运动技能。诚然这位教师教得非常用心,但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则可以发现,孩子们学得非常木讷,这样程式化的教学不仅压抑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枯燥的运动指导,使得学生丧失了参与运动的热情。
体育不是模式化的运动说教,而是要遵循孩子成长的天性,让学生在运动学习、体育参与、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浓厚学习兴趣,掌握运动技巧。以小学低龄段的30米快步跑为例,如果要教授这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速跑要领,还需要他们学会前脚掌蹬地着力、正确摆臂、快速后蹬、上体微倾等多个动作要点,如果仅单纯地挨个姿势指导,一节课也很难完成,而且定格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会因为太枯燥而难以支撑。因此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来开展,先让学生们建立起对30米距离的概念,划出一段30米跑道,让学生们分成两组,以接力跑的方式来回跑,看看哪个组跑得快,在这个过程中附以教师的简单示范和指导;接着游戏中间的休息环节,教师再借助电子设备,播放一下孩子们奔跑的瞬间,给大家指出谁的哪个动作非常标准,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运动兴趣,增强荣誉感。这样再逐渐过渡到30米快步跑,学生们就很容易接受。
二、 发挥体育运动价值,倡导健康科学锻炼
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意识里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甚至课堂上也用来打打闹闹,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体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要发挥好体育的健身、生活、科学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帮助学生保命的有效方式。通过体育教学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法,锻炼学生的强健体魄,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技巧运动“前滚翻”为例,这一运动不止出现在体育课堂,在武术、舞蹈、杂技等表演中也很常见。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为团身要紧、滚动滚得快、轨迹成直线、两膝不分开、起立要迅速、站稳手上举。这一个动作的实际意义在于求生存,是人在危难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技能,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以滚来滚去为游戏,但是不知道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颈部扭伤、手腕挫伤、脊柱错位等。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在危险情况下人们紧急避难采用前滚翻的案例,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设计,学生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体育锻炼在生活中的应用意义,还可以提升对这一动作的要领理解,同时这也教会了学生们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应该如何沉着应对。譬如一个狭小过道,上半部分还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直立行走非常困难,如果想要快速通过就可以采用前滚翻,这种设身处地地情景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提升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是因为运动器材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不拘泥于既定器材来开展有效训练。肺活量也是中小学体育达标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这一项目的锻炼,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多种方法,如深呼吸法: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5秒钟,然后屏住呼吸5秒钟,再慢慢吐气,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10分鐘。静呼吸法:将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当肺部空气饱和时,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气10秒钟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开始。运动呼吸法:在行走或慢跑中主动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每天可若干次。这些锻炼方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对器材没有限制和要求,教师可以逐步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健康科学锻炼方法。
三、 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终身运动习惯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更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实际生活实践开展教学,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增加课程趣味性、实用性,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服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邹美文.小学运动技能微课教学内容选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2):11-12.
[2]武兴玲,张厚学.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及教学技能的思考[J].运动,2017(14):125-127.
[3]章成.对体育课程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能力的思考——基于类动作“共性特征”的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6(27):57.
作者简介:
魏万花,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体育教育的投入明显增多,不止教学器材更加多元化,教学时长、师资力量等的投入也都明显增加。但是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并不理想,一方面是因为电子设备影响了中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思维,在对教学内容选择、课堂节奏控制、学生兴趣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不足,这就导致体育教学的投入虽然增加,但是学生的运动热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难以持续积极地投入体育训练,被动、消极、不走心地学习,难以发挥体育教学的锻炼价值,更不利于中小学生长期优秀运动习惯的培养,因此必须从运动技能类教学内容选择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心理。
一、 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优化课程设置
部分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是非常模式化的,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整节课教孩子学习广播体操,然后再按照新课程的标准,一板一眼教学运动技能。诚然这位教师教得非常用心,但是观察学生的反应则可以发现,孩子们学得非常木讷,这样程式化的教学不仅压抑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而且枯燥的运动指导,使得学生丧失了参与运动的热情。
体育不是模式化的运动说教,而是要遵循孩子成长的天性,让学生在运动学习、体育参与、技能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浓厚学习兴趣,掌握运动技巧。以小学低龄段的30米快步跑为例,如果要教授这一课程,不仅要让学生掌握速跑要领,还需要他们学会前脚掌蹬地着力、正确摆臂、快速后蹬、上体微倾等多个动作要点,如果仅单纯地挨个姿势指导,一节课也很难完成,而且定格动作训练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会因为太枯燥而难以支撑。因此针对这一教学内容,我们应该循序渐进来开展,先让学生们建立起对30米距离的概念,划出一段30米跑道,让学生们分成两组,以接力跑的方式来回跑,看看哪个组跑得快,在这个过程中附以教师的简单示范和指导;接着游戏中间的休息环节,教师再借助电子设备,播放一下孩子们奔跑的瞬间,给大家指出谁的哪个动作非常标准,让孩子们在相互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运动兴趣,增强荣誉感。这样再逐渐过渡到30米快步跑,学生们就很容易接受。
二、 发挥体育运动价值,倡导健康科学锻炼
部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存在偏差,他们意识里体育就是跑跑跳跳,甚至课堂上也用来打打闹闹,这就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体育不是单纯让学生动起来,而是要发挥好体育的健身、生活、科学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很多时候还是可以帮助学生保命的有效方式。通过体育教学要能够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运动锻炼方法,锻炼学生的强健体魄,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技巧运动“前滚翻”为例,这一运动不止出现在体育课堂,在武术、舞蹈、杂技等表演中也很常见。前滚翻的动作要领为团身要紧、滚动滚得快、轨迹成直线、两膝不分开、起立要迅速、站稳手上举。这一个动作的实际意义在于求生存,是人在危难时自我保护的一种技能,很多学生在学习中以滚来滚去为游戏,但是不知道其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颈部扭伤、手腕挫伤、脊柱错位等。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在危险情况下人们紧急避难采用前滚翻的案例,通过这样一个细节设计,学生们不仅可以体会到体育锻炼在生活中的应用意义,还可以提升对这一动作的要领理解,同时这也教会了学生们在遇到危险情况时应该如何沉着应对。譬如一个狭小过道,上半部分还有障碍物的情况下,直立行走非常困难,如果想要快速通过就可以采用前滚翻,这种设身处地地情景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提升学习积极性。
此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是因为运动器材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们不拘泥于既定器材来开展有效训练。肺活量也是中小学体育达标的一项重要指标,针对这一项目的锻炼,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多种方法,如深呼吸法:先慢慢地由鼻孔吸气5秒钟,然后屏住呼吸5秒钟,再慢慢吐气,停顿一二秒钟后,再从头开始,反复10分鐘。静呼吸法:将右手大拇指按住右鼻孔,慢慢地由左鼻孔深呼吸,当肺部空气饱和时,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把左鼻孔按住,屏气10秒钟再呼出。然后按住左鼻孔重新开始。运动呼吸法:在行走或慢跑中主动加大呼吸量,慢吸快呼,每天可若干次。这些锻炼方法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而且对器材没有限制和要求,教师可以逐步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健康科学锻炼方法。
三、 结语
中小学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发展终身运动习惯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教师既需要教会学生科学的锻炼方法,更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成长需求,结合课程目标和实际生活实践开展教学,降低课程学习难度,增加课程趣味性、实用性,让体育教学充分发挥服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邹美文.小学运动技能微课教学内容选择[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12):11-12.
[2]武兴玲,张厚学.对中小学体育教师运动技能及教学技能的思考[J].运动,2017(14):125-127.
[3]章成.对体育课程中学生运动技能学习能力的思考——基于类动作“共性特征”的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6(27):57.
作者简介:
魏万花,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