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真是一个奇怪的问题,难道什么鱼已经多到人们不能用筷子叉子控制其数量了?不过,很多人的确听到过“养殖户在他们的鱼塘里‘铺上满满一层避孕药’”的说法。当然,给鱼吃“避孕药”不是担心它们过多繁殖。实际上鱼池里的多数生灵也活不到谈情说爱的年纪便会被送上餐桌了。
那“避孕鱼”的传言从何而来?首先要从避孕药本身说起。由于男用避孕药目前还是不太靠谱的实验品,因此避孕药也就是女用避孕药的代名词。目前的女用避孕药,其成分不外乎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用来抑制排卵、阻止精子卵子相遇或者不让受精卵在子宫着床扎根。
只需极少的量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这是激素的共同特征。而激素的家族庞大,本事也不单单是避孕这么简单,许多激素可以显著地改变动物的生长速度。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注射牛垂体提取物可以让奶牛多产奶两三成之多,后来人们在牛垂体的提取物中纯化出了一种被称作牛生长激素的蛋白质。
几乎同时,人们合成出了以雌激素为代表的性激素。性激素大部分是类固醇,结构比蛋白质简单得多。最早这些合成出来的性激素被用来治疗从月经不调到发育不良的各种疾病,但是随着性激素疗法的应用,人们发现这些性激素不单单会让男人更有雄风或者女性更加妩媚,同时也可以促进肌肉的生成。于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体坛健儿便纷纷以服用这类物质为荣,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飞人本约翰逊栽进了药瓶子,它们的大名才广为人知。
早在本约翰逊之前,这些物质就已经被广泛用来“生产肌肉”了,不是用来拿金牌,而是卖个好价钱。最早也是最广泛用来催肥的合成类固醇,名为乙烯雌酚,目前它仍然是治疗子宫发育不良、闭经或者用来帮助断奶的处方药。乙烯雌酚像其他性激素类物质一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口服,而又不同于类似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的蛋白质类激素,不会被消化系统破坏。于是乙烯雌酚鸡、乙烯雌酚牛肉、乙烯雌酚牛奶都摆上了美国人的餐桌。
不幸的是,所有看起来美好的食物都有它阴暗的背面。上世纪70年代,当年靠乙烯雌酚舒舒服服度过妊娠期的妈妈们的女儿也长大了,人们发现这些乙烯雌酚女儿患有某些罕见癌症的概率高于常人,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乙烯雌酚可以诱发癌症。不但医生们越来越谨慎地使用乙烯雌酚,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乙烯雌酚更是被美国人“枪毙”。
由于乙烯雌酚及其家族成员同样属于雌激素,与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类似,所以这恐怕是避孕鱼传言的源头。因为乙烯雌酚不但能促进牛羊鸡鸭生长,同样可以使鱼类催肥。翻看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科学文献,其中不乏大量的乙烯雌酚催肥水产品的研究论文,但随着信息的交流,我们也认识到乙烯雌酚的危害。
同为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则是雄激素,在水产界,它除了被用来像乙烯雌酚一样催肥之外,还有一个另外的用途,就是转变鱼的性别。许多种类的鱼,雄性比雌性更大,长得更快,养一池“纯爷们儿”是水产养殖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种间杂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人工诱导三倍体等方法。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性激素处理,用甲基睾丸酮给它们洗澡,可以让许多鱼种雌变雄,或者最起码变成“中性”。
草鱼、鲤鱼、罗非鱼、虹鳟鱼、鲶鱼的甲基睾丸酮变性实验都取得过成功。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是把掺了甲基睾丸酮的鱼食往池塘里一撒了之那么简单,不同的鱼种的药物剂量,作用时间都不同,还是很需要科技含量的。而且这些鱼只是在小时候被短暂地喂过甲基睾丸酮,到成熟时体内药物残留很少,有研究表明不到原始用量的1%,因此,西班牙水产学家指出,你需要每天吃几百斤这种变性鱼才会对你的身体产生某些影响。
虽然甲基睾丸酮同样被禁止用来促进生长,但并未被禁止用来进行性别转化。问题是,就像以前的乙烯雌酚,许多化学物质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十分缓慢的,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环境雌激素”危害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工产品也居然拥有与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类似的功效,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雌激素,这些物质里包括大名鼎鼎的农药滴滴涕、臭名昭著的多氯联苯,还有号称最毒的二恶英。
这些环境雌激素,随着降落的粉尘、农业和工业污水最终都汇集到水中,使得生活在水中的鱼类首当其冲地成为受害者,特别是那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性鱼类,难以分解的环境雌激素,最终高度富集在它们体内。一项调查中,发现在英国不同河流捕到的1500条鱼种三分之一的雄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雌性化表现。2007年,美国环保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丹佛市郊捕到的123条鳟鱼中,只有12条雄鱼和10条不雄不雌的中性鱼。
野生鱼类如此,饲养的鱼类是否好些?答案是否定的,一项研究表明北美和欧洲养殖的大马哈鱼体内多氯联苯的含量是野生大马哈鱼的16倍,是牛肉的4倍。现代高密度的鱼类饲养导致了鱼只传染病的高发,相应的人们只好使用大量药物来控制寄生虫、真菌、细菌和病毒导致的鱼病,这也是孔雀石绿、氯霉素、环丙沙星这些药物残留问题的根源。
现在,虽然牛肉里不再会有人为添加的乙烯雌酚,或许“避孕鱼”也只是一种传说,但另外的像乙烯雌酚一样的环境雌激素正悄悄地充满了每一滴水、每一条鱼。
编辑/梁宇清
那“避孕鱼”的传言从何而来?首先要从避孕药本身说起。由于男用避孕药目前还是不太靠谱的实验品,因此避孕药也就是女用避孕药的代名词。目前的女用避孕药,其成分不外乎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用来抑制排卵、阻止精子卵子相遇或者不让受精卵在子宫着床扎根。
只需极少的量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效果,这是激素的共同特征。而激素的家族庞大,本事也不单单是避孕这么简单,许多激素可以显著地改变动物的生长速度。早在上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注射牛垂体提取物可以让奶牛多产奶两三成之多,后来人们在牛垂体的提取物中纯化出了一种被称作牛生长激素的蛋白质。
几乎同时,人们合成出了以雌激素为代表的性激素。性激素大部分是类固醇,结构比蛋白质简单得多。最早这些合成出来的性激素被用来治疗从月经不调到发育不良的各种疾病,但是随着性激素疗法的应用,人们发现这些性激素不单单会让男人更有雄风或者女性更加妩媚,同时也可以促进肌肉的生成。于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体坛健儿便纷纷以服用这类物质为荣,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飞人本约翰逊栽进了药瓶子,它们的大名才广为人知。
早在本约翰逊之前,这些物质就已经被广泛用来“生产肌肉”了,不是用来拿金牌,而是卖个好价钱。最早也是最广泛用来催肥的合成类固醇,名为乙烯雌酚,目前它仍然是治疗子宫发育不良、闭经或者用来帮助断奶的处方药。乙烯雌酚像其他性激素类物质一样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口服,而又不同于类似生长激素或者胰岛素的蛋白质类激素,不会被消化系统破坏。于是乙烯雌酚鸡、乙烯雌酚牛肉、乙烯雌酚牛奶都摆上了美国人的餐桌。
不幸的是,所有看起来美好的食物都有它阴暗的背面。上世纪70年代,当年靠乙烯雌酚舒舒服服度过妊娠期的妈妈们的女儿也长大了,人们发现这些乙烯雌酚女儿患有某些罕见癌症的概率高于常人,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乙烯雌酚可以诱发癌症。不但医生们越来越谨慎地使用乙烯雌酚,作为饲料添加剂的乙烯雌酚更是被美国人“枪毙”。
由于乙烯雌酚及其家族成员同样属于雌激素,与避孕药中的某些成分类似,所以这恐怕是避孕鱼传言的源头。因为乙烯雌酚不但能促进牛羊鸡鸭生长,同样可以使鱼类催肥。翻看我国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科学文献,其中不乏大量的乙烯雌酚催肥水产品的研究论文,但随着信息的交流,我们也认识到乙烯雌酚的危害。
同为性激素,甲基睾丸酮则是雄激素,在水产界,它除了被用来像乙烯雌酚一样催肥之外,还有一个另外的用途,就是转变鱼的性别。许多种类的鱼,雄性比雌性更大,长得更快,养一池“纯爷们儿”是水产养殖学家长久以来的梦想。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种间杂交、人工诱导雌核发育、人工诱导三倍体等方法。但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性激素处理,用甲基睾丸酮给它们洗澡,可以让许多鱼种雌变雄,或者最起码变成“中性”。
草鱼、鲤鱼、罗非鱼、虹鳟鱼、鲶鱼的甲基睾丸酮变性实验都取得过成功。不过这种方法并不是把掺了甲基睾丸酮的鱼食往池塘里一撒了之那么简单,不同的鱼种的药物剂量,作用时间都不同,还是很需要科技含量的。而且这些鱼只是在小时候被短暂地喂过甲基睾丸酮,到成熟时体内药物残留很少,有研究表明不到原始用量的1%,因此,西班牙水产学家指出,你需要每天吃几百斤这种变性鱼才会对你的身体产生某些影响。
虽然甲基睾丸酮同样被禁止用来促进生长,但并未被禁止用来进行性别转化。问题是,就像以前的乙烯雌酚,许多化学物质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十分缓慢的,也许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环境雌激素”危害同样证明了这一点。一些意想不到的化工产品也居然拥有与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类似的功效,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雌激素,这些物质里包括大名鼎鼎的农药滴滴涕、臭名昭著的多氯联苯,还有号称最毒的二恶英。
这些环境雌激素,随着降落的粉尘、农业和工业污水最终都汇集到水中,使得生活在水中的鱼类首当其冲地成为受害者,特别是那些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性鱼类,难以分解的环境雌激素,最终高度富集在它们体内。一项调查中,发现在英国不同河流捕到的1500条鱼种三分之一的雄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雌性化表现。2007年,美国环保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丹佛市郊捕到的123条鳟鱼中,只有12条雄鱼和10条不雄不雌的中性鱼。
野生鱼类如此,饲养的鱼类是否好些?答案是否定的,一项研究表明北美和欧洲养殖的大马哈鱼体内多氯联苯的含量是野生大马哈鱼的16倍,是牛肉的4倍。现代高密度的鱼类饲养导致了鱼只传染病的高发,相应的人们只好使用大量药物来控制寄生虫、真菌、细菌和病毒导致的鱼病,这也是孔雀石绿、氯霉素、环丙沙星这些药物残留问题的根源。
现在,虽然牛肉里不再会有人为添加的乙烯雌酚,或许“避孕鱼”也只是一种传说,但另外的像乙烯雌酚一样的环境雌激素正悄悄地充满了每一滴水、每一条鱼。
编辑/梁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