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高效课堂追寻理想的教育
编者按:时下最为流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为方针,力求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成长的乐园。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价值在于学生的自我展示。高效课堂主张不教、少教,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
按照“基于教的学”的构建思维,人们通常以为只要有好的教就会有好的学,所以着力于改造教,争取教师教好。很多教师一直以为,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就是教书育人,不令其教,剥夺其知识传授或讲课的权利,这不是背离教育本质吗?也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应该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学生乐学,二是教师乐教。还有的担心,在这个学生强势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是否还能够完全施展教学才能和发挥学业专长?因此,很多人对高效课堂“弱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依然有着种种质疑和忧虑。
应该说高效课堂并不是完美的,高效课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很多倡导高效课堂的教师原来认为依靠一种展示的模型和开放的课堂,就可以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表现出来;也有的教师把高效课堂的经验进行了简单的移植,以为这样做,高效课堂的花朵便可以开在自己的校园内。一旦最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不免有点灰心丧气,认为只要一个高效课堂就可以医治教育沉疴几乎是一个笑话。况且高效课堂本身也不是解决了所有教育问题的,例如学生课堂展示不过是应对考试内容的一些简单活动,不利于优秀学生的深度探究;还有,一个学校的课程缺乏自己的教学体系,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什么,如何提高课堂展示的效率,这些问题在开始时都是让人困惑的。
前不久,有幸受邀为一个开设高效课堂的教师培训班上课,才使我大开眼界,认识到即使高效课堂不是完美的,我们还是要为其喝彩。我参与时与一位上课教师交流,他们觉得这种教育形态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放大化处理,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对于改变目前我们的通用课堂过于依赖教师教的现状有借鉴意义。
从高效课堂的教与学可以看到两种模型,一种是基于学的教,一种是基于教的学。我们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策略都是基于教的学,以为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学;还有另一种教育行动策略是基于学的教,即因学设教、因材施教,也就是说不是把教放在学的前面,而是把学前置。高效课堂教育的思维就是构建主体性突出的教学模型。我以为这种努力是具有先进性的,也是可以为我们借鉴的。
此外,大家都非议“课堂表演”。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做给别人看,如同娱乐观众,而且这种表演是轰轰烈烈的,就是要把表演一节课接一节课地坚持下去,究竟效果如何?需要我们进一步检验。但这种表演的课未必没有实效性。
面对高效课堂的课改浪潮扑面而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高效课堂上学生因为要进行课前自学,要进行课堂表演,其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励,于是高效课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确很好。
应用于课堂的展示与表演没有错,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其学业的进步。以往,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学习准备不充分,这导致学生不能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在展示时,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策划者、评价者、规律的提升者和拔高者。”这就很准确地为教师角色进行了定位。在学生展示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点拨、评讲、追问、小结,使学生展示的问题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延伸。毕竟学生因其知识结构和基础的限制,思考出来的东西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教师应在学生展示之前做好预习指导,做到心中有数,把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到位,防止他们走弯路。同时,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成果,让他们体会到参与展示的快乐,尽快掌握展示的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室成为学习的舞台。
编者按:时下最为流行的高效课堂改革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当堂达标”为方针,力求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尽量多的学生掌握尽量多的知识,使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课堂成为知识的超市、成长的乐园。
高效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其价值在于学生的自我展示。高效课堂主张不教、少教,这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
按照“基于教的学”的构建思维,人们通常以为只要有好的教就会有好的学,所以着力于改造教,争取教师教好。很多教师一直以为,教师职业的基本特点就是教书育人,不令其教,剥夺其知识传授或讲课的权利,这不是背离教育本质吗?也有的教师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应该有两个着眼点,一是学生乐学,二是教师乐教。还有的担心,在这个学生强势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是否还能够完全施展教学才能和发挥学业专长?因此,很多人对高效课堂“弱化教师的教、注重学生的学”依然有着种种质疑和忧虑。
应该说高效课堂并不是完美的,高效课堂并不能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很多倡导高效课堂的教师原来认为依靠一种展示的模型和开放的课堂,就可以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表现出来;也有的教师把高效课堂的经验进行了简单的移植,以为这样做,高效课堂的花朵便可以开在自己的校园内。一旦最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便不免有点灰心丧气,认为只要一个高效课堂就可以医治教育沉疴几乎是一个笑话。况且高效课堂本身也不是解决了所有教育问题的,例如学生课堂展示不过是应对考试内容的一些简单活动,不利于优秀学生的深度探究;还有,一个学校的课程缺乏自己的教学体系,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什么,如何提高课堂展示的效率,这些问题在开始时都是让人困惑的。
前不久,有幸受邀为一个开设高效课堂的教师培训班上课,才使我大开眼界,认识到即使高效课堂不是完美的,我们还是要为其喝彩。我参与时与一位上课教师交流,他们觉得这种教育形态把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进行放大化处理,还是很有优势的。尤其对于改变目前我们的通用课堂过于依赖教师教的现状有借鉴意义。
从高效课堂的教与学可以看到两种模型,一种是基于学的教,一种是基于教的学。我们大多数学校的教育策略都是基于教的学,以为有好的教才有好的学;还有另一种教育行动策略是基于学的教,即因学设教、因材施教,也就是说不是把教放在学的前面,而是把学前置。高效课堂教育的思维就是构建主体性突出的教学模型。我以为这种努力是具有先进性的,也是可以为我们借鉴的。
此外,大家都非议“课堂表演”。课堂中学生和教师做给别人看,如同娱乐观众,而且这种表演是轰轰烈烈的,就是要把表演一节课接一节课地坚持下去,究竟效果如何?需要我们进一步检验。但这种表演的课未必没有实效性。
面对高效课堂的课改浪潮扑面而来,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高效课堂上学生因为要进行课前自学,要进行课堂表演,其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激励,于是高效课堂的学生学习效果的确很好。
应用于课堂的展示与表演没有错,由此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自主学习促进了其学业的进步。以往,我们的学生课前预习不够,学习准备不充分,这导致学生不能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的状态。
“在展示时,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策划者、评价者、规律的提升者和拔高者。”这就很准确地为教师角色进行了定位。在学生展示时,教师也要积极地参与其中,点拨、评讲、追问、小结,使学生展示的问题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延伸。毕竟学生因其知识结构和基础的限制,思考出来的东西还是具有局限性的。教师应在学生展示之前做好预习指导,做到心中有数,把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尽量考虑到位,防止他们走弯路。同时,要及时评价学生的展示成果,让他们体会到参与展示的快乐,尽快掌握展示的方法,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室成为学习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