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语文教学日益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拓宽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天地迫在眉睫。多年致力于阅读教学研究的我在阅读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形成有效语文阅读教学方面形成了以下一些见解。
一、确定阅读目标,融合多种能力
一个人并不因为会认字,会解词,会对句子做语法分析,能指出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等等,就一定具备了阅读能力。尽管这些知识与能力是阅读能力所必须的。阅读教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在一系列的科学的训练中,培养形成以下能力:
1.感受语言文字,激发情感共鸣。要对阅读内容获得敏锐的感知,阅读必须要有较强的语感。也就是说,阅读是要以感觉为起点,更多地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语言直接所指与间接所指的内涵完整而准确的把握与再现。
2.识别筛选信息,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审题、研读导语,就能获取对全文的超前认识,然后有意识地阅读,用跳读与精读相互交替的阅读方法,迅速有效的捕捉到文章的重点、目标、要点、主旨,能够在文章中尽快地判断和选择出重点词句、语段和全文的内容要点。识别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对准确而快速的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掌握识别筛选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缩概括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能力包括以句或段为整体的简缩概括,也包括全文的简缩概括。这是建立在前一种能力基础上的高一层次的阅读能力。它不仅要明了文章蕴涵哪些信息,而且还要善于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或对加工概括后的选项作出选择。
3.把握内容主题,学会评价鉴赏。这是以理解能力为基础的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含有创造性因素,要能够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诸多方面的高低优劣,初步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其形式可以是多种的,如学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后,让学生写一篇推荐语;读了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可以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赏析评价;读了鲁迅的《孔乙已》一文后,不妨让同学们续写一下孔乙已的结局;学了《心声》后,也可让大家写写读后感。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以把握内容、主题为前提。只有深刻领悟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并融合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鉴赏能力。
二、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与教法是关乎教学的大问题,教材在教学的“三角关系”中更是举足轻重,它决定了教学双边活动的内容取向和方法取向。用一个比喻的说法,教材就如同食物,食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的食欲,进食的方式,消化吸收的情况。因此我对阅读材料的选取从来不敢大意。选取阅读材料要以使学生接触到尽量丰富多样的真实的语言运用场境和学习多种知识为宗旨。有三个原则,一是材料要短小精悍,字数超过三千字的不选;二是材料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那种选材陈旧,观点老化的文章不选;三是选文的语言文字必须生动活泼,三是选文的语言文字必须生动活泼,文字艰涩难懂的文章不选。“兴趣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最重要的因素”。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知识性和文学性、思想性为主,兼顾趣味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选择的文本以各册语文配套教材《语文读本》为主,《读者》、《语文报》、《初中生阅读世界》等书刊也是我选取材料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我要求学生多订阅语文书报,从这些书刊上寻找源头活水。学生阅读的兴趣高了,储备多了,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已经胜人一筹了。
三、指导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规律
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主张刻意地讲授字、词、句,脱离整体地探究其微言大意的阅读教学方式,也反对只重全篇,而不深入文章的内部,只停留在浅层的结构、线索、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正确的做法是:对一篇阅读材料應先通过视线的迅速扫描(快速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要旨(主题、结构、中心、特色),即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把兴奋点集中在对记叙描写内容及其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的全面把握上;集中在说明对象、事理的整体把握上;集中在对作者观点、意图和思路的整体把握上,如此等等,在对材料的中心和主旨做到完整认知、全面把握的前提下,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即研究把握文后每一道问题的内容,再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对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理解揣摩,最后在回复到整体即整篇文章的高度,全面领会和把握要点和目标,对其语言、结构、部分间的关系和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才能准确、迅速、全面。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作圈点、评注,写出心得体会,最好写成演讲稿或演讲提纲,以便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将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则作适当的画龙点睛式的小结。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小结,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增强信心,逐步形成阅读规律。
四、提倡课外自读,开拓阅读空间
“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新世纪语文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倡导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初始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荐书目,可以是配合课文学习的,如《朝花夕拾》、《水浒传》、《唐宋诗词选》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是语文报刊,以“注入时代的活水”;也可以是课本上没有或少有的科技类、史地类、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只有学生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才会使书卷的文采精华融化到他们的血液中去,才会使他们口长于言,笔长于写。我们说,坚持让学生自读文章,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
“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能力是在有效阅读中形成的,每一次的阅读形成的能力都垫高了下一次的阅读基础。长此以往,坚持训练,不仅增强了语感,全面融合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且必使新世纪的语文阅读教学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一、确定阅读目标,融合多种能力
一个人并不因为会认字,会解词,会对句子做语法分析,能指出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和表现手法等等,就一定具备了阅读能力。尽管这些知识与能力是阅读能力所必须的。阅读教学是一门科学,它要求在一系列的科学的训练中,培养形成以下能力:
1.感受语言文字,激发情感共鸣。要对阅读内容获得敏锐的感知,阅读必须要有较强的语感。也就是说,阅读是要以感觉为起点,更多地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语言直接所指与间接所指的内涵完整而准确的把握与再现。
2.识别筛选信息,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审题、研读导语,就能获取对全文的超前认识,然后有意识地阅读,用跳读与精读相互交替的阅读方法,迅速有效的捕捉到文章的重点、目标、要点、主旨,能够在文章中尽快地判断和选择出重点词句、语段和全文的内容要点。识别和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对准确而快速的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来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掌握识别筛选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缩概括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能力包括以句或段为整体的简缩概括,也包括全文的简缩概括。这是建立在前一种能力基础上的高一层次的阅读能力。它不仅要明了文章蕴涵哪些信息,而且还要善于对文章中的信息进行提炼,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或对加工概括后的选项作出选择。
3.把握内容主题,学会评价鉴赏。这是以理解能力为基础的最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含有创造性因素,要能够对文章从内容到形式诸多方面的高低优劣,初步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其形式可以是多种的,如学了曹文轩的《孤独之旅》后,让学生写一篇推荐语;读了契诃夫的《变色龙》后,可以对奥楚蔑洛夫这一人物形象进行赏析评价;读了鲁迅的《孔乙已》一文后,不妨让同学们续写一下孔乙已的结局;学了《心声》后,也可让大家写写读后感。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都必须以把握内容、主题为前提。只有深刻领悟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并融合了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评价鉴赏能力。
二、精选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教材与教法是关乎教学的大问题,教材在教学的“三角关系”中更是举足轻重,它决定了教学双边活动的内容取向和方法取向。用一个比喻的说法,教材就如同食物,食物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人的食欲,进食的方式,消化吸收的情况。因此我对阅读材料的选取从来不敢大意。选取阅读材料要以使学生接触到尽量丰富多样的真实的语言运用场境和学习多种知识为宗旨。有三个原则,一是材料要短小精悍,字数超过三千字的不选;二是材料必须切近学生的生活,那种选材陈旧,观点老化的文章不选;三是选文的语言文字必须生动活泼,三是选文的语言文字必须生动活泼,文字艰涩难懂的文章不选。“兴趣是第二语言学习中最最重要的因素”。阅读材料的选择应以知识性和文学性、思想性为主,兼顾趣味性,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我选择的文本以各册语文配套教材《语文读本》为主,《读者》、《语文报》、《初中生阅读世界》等书刊也是我选取材料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我要求学生多订阅语文书报,从这些书刊上寻找源头活水。学生阅读的兴趣高了,储备多了,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已经胜人一筹了。
三、指导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规律
语文教学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主张刻意地讲授字、词、句,脱离整体地探究其微言大意的阅读教学方式,也反对只重全篇,而不深入文章的内部,只停留在浅层的结构、线索、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的分析。正确的做法是:对一篇阅读材料應先通过视线的迅速扫描(快速阅读),从整体上把握要旨(主题、结构、中心、特色),即根据不同文体特点把兴奋点集中在对记叙描写内容及其所传达的思想和感情的全面把握上;集中在说明对象、事理的整体把握上;集中在对作者观点、意图和思路的整体把握上,如此等等,在对材料的中心和主旨做到完整认知、全面把握的前提下,确定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即研究把握文后每一道问题的内容,再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对关键的字、词、句、段进行理解揣摩,最后在回复到整体即整篇文章的高度,全面领会和把握要点和目标,对其语言、结构、部分间的关系和部分在全文中的地位作进一步的探究。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才能准确、迅速、全面。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文章作圈点、评注,写出心得体会,最好写成演讲稿或演讲提纲,以便在课堂上能较好地将自己对文章的见解,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教师则作适当的画龙点睛式的小结。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小结,受到启发,获得灵感,增强信心,逐步形成阅读规律。
四、提倡课外自读,开拓阅读空间
“当今是信息化、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很大一部分信息的来源存在于课外书籍中。”要引导学生充实自己的认知世界,就必须借助于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有益的延伸和补充。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也是新世纪语文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要为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在大语文观的指引下,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倡导学生在课外主动阅读,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去探求,去寻觅,去掌握,从而感受读书的乐趣,激发更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形成习惯。初始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推荐书目,可以是配合课文学习的,如《朝花夕拾》、《水浒传》、《唐宋诗词选》等,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是是语文报刊,以“注入时代的活水”;也可以是课本上没有或少有的科技类、史地类、社会科学类的书籍。只有学生把课外阅读变成了自觉自愿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才会使书卷的文采精华融化到他们的血液中去,才会使他们口长于言,笔长于写。我们说,坚持让学生自读文章,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会让他们受益终生,其意义已远远超出了阅读本身。
“操千曲而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读能力是在有效阅读中形成的,每一次的阅读形成的能力都垫高了下一次的阅读基础。长此以往,坚持训练,不仅增强了语感,全面融合并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且必使新世纪的语文阅读教学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