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游戏在小学低段识字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如何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把生字识记的枯燥乏味变成学生喜闻乐见,成为小学语文低段教学的难点。在新课程背景下,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就研究了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于识字教学中。笔者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践和探索了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低段识字教学,有效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有效识字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猜字谜”游戏识字
  猜字谜活动以其幽默风趣,朗朗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因此,这种活动最易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课堂中不光是老师来编写字谜,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自编谜语,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肥”时这样记忆:月亮肉太多有结巴了打一字;如“比”字可编成字谜: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字谜既体现了比较之意,又提示了左右两部分的笔画不同。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汉字、锻炼了思维,又理解了字义。如:不上不下——卡;兔子差点不见了——免;无尾免——免;我养了一只鸟——鹅;太阳找月亮,总是亮堂堂——明;二人同行——从;五木同在——森林,等等。
  二、“找朋友” 游戏识字
  识字的“机械化”枯燥无味,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由此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各种与生字联系起来的游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例如:老师把很多生字卡发到两排同学的手中,一排学生拿着“放”、“ 探”、“ 呼”、“ 杜”、“ 泥”、“ 茂”、“ 凤”、“ 批”、“ 彩”等字;另一排拿着“学” 、“头”、“喊”、“鹃”、“泞”、“盛”、“凰”、“虹”、“评”等字让学生自己去“找朋友”——组合成词语:放学、呼喊、杜鹃、茂盛、凤凰……
  三、“摘水果” 游戏识字
  老师先画出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如“杨、扬”、“刻、孩”、“栏、拦”、“脱、说”、“芬、纷”、“铃、拎”、“摘、滴”、“埋、理”等。老师读哪个字,就让学生把带有这个字的水果摘下来,然后用这个字组成不同的词,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激发学生兴趣,从而达到快乐识字的目的。
  四、“动物找食”游戏识字
  游戏前,老师在黑板上贴上带有汉字的食物图片,如小虫、竹叶、青草、萝卜、骨头等,在另一处贴上几种带有汉字的动物卡片,如青蛙、熊猫、山羊、小兔、狗等,然后让学生分别读出各种动物和食物的名称,再帮助动物找出它们各自喜欢的食物,相对应地贴在一起。如:青蛙——小虫;熊猫——竹叶,等等。这样训练,不但进行了识字教学,还教给学生一些有关动物的知识,生动性中体现了实用性。
  五、“歌诀式”游戏识字
  儿童对歌诀有一种自然的亲和力,利用歌诀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一些难识的汉字。如:鱼羊把手牵,就是鲜、鲜、鲜; 一点一横长,左下单人旁;右下有个夕,再加一捺要拉长“夜”; 一点一横长,口子在中央;大口不封口,小口里面藏“高”; “王老头,白老头,同坐一块大石头“碧”。对一些我容易混淆的几个字的学习运用这种方式便于学生区别他们的不同点,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妙趣横生。
  六、“编故事”游戏识字
  低年级小朋友都喜欢幻想,喜欢编故事。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把生字的每一个笔画当作人、当作事物来看待,让他们动起来,走进学生自己编的故事中,从而激发识字积极性,同时记住汉字。如:学习“厌”,有学生变成了这样的故事:一工厂里夜里经常被偷,让人很讨厌,于是的厂里养了一只犬,就再没的被偷了。又如:“贵”字,有个学生说:“小宝贝踩到一条小青虫,小青虫的尾巴被踩掉了,所以贵字上面的虫字没有一点。”又如“底”字,但有个学生这样说:“有个小不点来到广场下买了一瓶乐百氏奶,‘底’字下面的一点代表小不点,不能漏掉。”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个谜语,讲个故事就硬性把字拆开,强行把各部件编成没有任何联系的故事、谜语。
  又如:教学生字“清、晴、请、情”可以这样设计:给小“青”找朋友,先出示“青”,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生字宝宝吗?有一天,他呆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啊走啊,在路上碰到了“三点水”。小“青”说:“三点水,咱们做个好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啊!”于是,他们俩手拉手变成了“清”。(出示卡片:清。生认读)“清”说:“我们变成了清清的河水。”师接着问:小“青”继续往前走,他又遇到了谁?变成什么字呢?出现“日”。随后出示晴,晴朗。接下来由学生自己继续把故事说下去……这样设计给小“青”找朋友,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就这样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借助偏旁理解字、词的意思,并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只要教师稍加点拨,就能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把学生的智慧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川省平昌县界牌小学 )
  
其他文献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作出的战略性规划.融人新课标理念的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课程标准界定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规划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转为学生的学习方式,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下是笔者探索出的几种设计策略.   一、以问题讨论为主线,设计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的讨论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围绕问题的解决,实现学生的主动探究.这种教学方式的一般程序是:依据教学进程创设问题情境一学生
期刊
阅读理解部分是任何一种英语考试中占分数最多的一个项目。可见,阅读理解这部分的成绩,是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通过考试或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如何提高阅读理解水平,尤其是掌握阅读理解的应试技术,是学生非常关注的问题。  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内容牵涉到两大类:一类是科技方面的,如有关医学、动植物、海洋、地质、遗传、语言、天文、空间技术等。另一类是社会方面的,如历史、文化、家庭、婚姻、教育、伦理、犯罪、娱乐、交
期刊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时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引导
期刊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来自于生活,归源于生活。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教学贴近生活,将学生的学习放到生活中去,从而做到真正的“教学合一”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是教学之本,孩子学习英语年龄越小
期刊
课改以来,许多学校都采用了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相对于旧教材来讲,北师大版的教材有它自己特有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生活化;呈现方式多样;以活动为线;落实过程性;主题图内涵丰富,有创新价值;数学文化内容多,突出人文性等等。  作为一种新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在使用过程中有众多的赏识之处,但也有教师觉得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教材内容的跳跃性比较大,知识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明显,对于个别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这就
期刊
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背景下,做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努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教学,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中主动获得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各种情境,促使学生去质疑问难。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针对班级中后等学生较多基础较薄弱以及班级语文课上人文性过剩而工具性稍嫌不足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语文的工具性部分的设计,经常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我认为只有语文的基础夯实了,才有能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孩子连走路都不会,就要让他学习跑步,这是不符合孩子成长规律的。语文教学亦然。  语文教学的脚踏实地还体现在日积月累的坚持性上。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语文学习不
期刊
摘要: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这种发展应是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和谐课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关键词:和谐 课堂 自主学习 轻负高质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有利于学校特色建设、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全面发展的和谐课
期刊
中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仍然是一种新兴的教育类型,在人才培养、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方面,都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笔者就我国中职机械教育的相关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我国中职机械教育的发展现状      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已居世界第四位,是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
期刊
分类讨论的思想是将一个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解(或分割)成若干个基础性问题,通过对基础性问题的解答来实现解决原问题的思想策略.对问题实行分类与整合,分类标准等于增加一个已知条件,实现了有效增设,将大问题(或综合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或基础性问题),优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难度.分类讨论的思想广泛地应用于中学数学的各类问题中,也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考查的热点问题之一。  分类讨论的方法即根据问题的条件和所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