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押题理由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以及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人生态度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作为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简单说,人生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心理和态度,就是把人生看作什么,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押题方向
善良地对待善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年龄约70岁的女士轻声提醒一个年轻的姑娘“衣服穿反了”。姑娘的亮黄色绒衣,肩胛连接处故意做成明边,鼓了一圈出来,已令多人误解。闻言,她撩开左下方衣襟,把标签给这位年长的女士看。年长的女士“哦、哦”地倒退几步,返回座位,悄悄说了声“对不起啊”。
材料二: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曾扮演徒步旅行的流浪汉。正要上场,门生眼尖,提醒师傅鞋带松了。“谢谢你。”他系紧鞋带,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又蹲下把鞋带弄松。原来松垮的鞋带,可以表达长途旅行者的疲惫。有人问:“您为什么不当场教那位门生呢?”“别人的善良要善良地接受,要教导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蕴含的意义是提醒人们要善良地对待善良。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
什么是善良?可以用拆词法理解,有良心谓之善;也可以引用孟子的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当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什么是善良地对待善良?材料中的年轻姑娘知道70岁的女士提醒错了,如果她看破而不说破,不当即指出对方的错误,就不会让对方的善意受挫,可见,“善良”与“善良地对待善良”不是一个概念。
为什么我们要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以从人际关系、社会人情、文学作品之美、国家外交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怎么做就是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解对方的好意;人帮我,我帮人;见到被辜负了的善良不坐视不管、冷漠以待,而是积极周旋,让善良的温暖不遭受冰冷的对待。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习近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由三位名人的名言组成,材料的核心指向是“什么是路?怎样走路。”第一则是鲁迅的名言,强调道路开辟的艰难;第二则是习近平的话,阐明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第三则是汪国真的名言,表明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只要用心去走,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当然,材料中的“路”只是一个意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挖掘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人生之路、改革之路、奋斗之路、强国之路、求学之路、革命之路、友谊之路等等。
在这世界上,有些路是现成的,有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有些路充滿泥泞险阻,需要我们去克服;有些路充满险峻,需要我们去开拓;有些行走起来十分艰难,需要付出加倍的时间甚至是生命。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路,我们要敢于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路,天堑变通途,无路也相通。而从本质意义上来看,走路就是一种实践与创新,考生可以结合时代特点,谈出时代话题,抒写创新与实践,使道路越走越宽广。
命题趋势
2019年高考9道作文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积极回应了时代重大主题,通过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关注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浙江卷“浙江精神”引导考生紧贴时代主题,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对“人生态度”的考查将会延续下去。
佳作赏读
从善的起点走到终点
◎刘诗涵
何谓善良?诚然,为人友善是善良,助人为乐是善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大公无私的善行更是善良。然而,仅有善良是不够的,善良需要善良来理解,即要以善良对待善良。
以善应善,对于个人而言,是自我对交际的思考,是更高级的情商表达。享誉歌伎艺坛的勘弥为更好地配合表演,松开鞋带以融入角色,被门生提醒后却欣然接受,系上鞋带。面对为何不当场教授门生的问题,勘弥回答要以善良回应别人的善良,教授机会多的是。勘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了门生的心理,以顺应门生的建议来回报其好意,巧妙地避免了尴尬,这是一种交际智慧。
以善应善,对于社会而言,是更广的正能量扩散,是社会之正气。用善良回报善良,是中国人生而具备的集体意识,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在春秋便有“结草”的典故——魏颗放走了父亲的爱妾,爱妾的父亲结草帮助魏颗绊倒敌手。当今春节时邻里互相拜年,赠送新年礼物,其乐融融;平时邻居间互帮互助、和睦友好、情似家人,更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良好社会风气。
以善应善,对于国家而言,是国人们力争上游,于困难时相濡以沫,团结一致。廉颇与蔺相如同为赵惠文王的心腹。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试问蔺相如为何不故作傲慢,好使其知道自己的不好惹?他宽容了廉颇,对于他而言,这何尝不是良善?于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在维护国家安定?蔺相如原谅廉颇,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为牢固,为赵国的发展打下安定的基石,为赵国面对强大的秦国自成钢铁之气奠定了基础。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以提高国家内部的道德水平,君臣相濡以沫,在困难时可以团结一心,危而不难。
因此,用善良回报善良,不仅是智慧,是情商,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必备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诚心悦纳之,对于他人的帮助笑着称谢,面对大局善良服从,而人人多点善良,多点爱,也是国家凝聚力量之所在。所以,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以真心回应真心,以善良对待善良。
作文条理非常清楚,首先解释什么是善良,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用三个分论点从个人到社会,从“小我”到“大我”,清晰有力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善良地对待善良,举例比较恰当。例证部分有单独详写的大例子,也有一组简单叙述的小例子,最后的“将相和”论述得当,及时扣题,比较有说服力。
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主要包括人们对社会生活所持的总体意向,对人生所具有的持续性信念以及对各种人生境遇所作出的反映方式等。人生态度要回答“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的问题,作为人生观的主要内容,是人生观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简单说,人生态度就是对待人生的心理和态度,就是把人生看作什么,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押题方向
善良地对待善良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一位年龄约70岁的女士轻声提醒一个年轻的姑娘“衣服穿反了”。姑娘的亮黄色绒衣,肩胛连接处故意做成明边,鼓了一圈出来,已令多人误解。闻言,她撩开左下方衣襟,把标签给这位年长的女士看。年长的女士“哦、哦”地倒退几步,返回座位,悄悄说了声“对不起啊”。
材料二:日本歌伎大师勘弥曾扮演徒步旅行的流浪汉。正要上场,门生眼尖,提醒师傅鞋带松了。“谢谢你。”他系紧鞋带,走到门生看不到的舞台入口处时,又蹲下把鞋带弄松。原来松垮的鞋带,可以表达长途旅行者的疲惫。有人问:“您为什么不当场教那位门生呢?”“别人的善良要善良地接受,要教导演戏的技能,机会多的是。”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蕴含的意义是提醒人们要善良地对待善良。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构思。
什么是善良?可以用拆词法理解,有良心谓之善;也可以引用孟子的话——“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当然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释。什么是善良地对待善良?材料中的年轻姑娘知道70岁的女士提醒错了,如果她看破而不说破,不当即指出对方的错误,就不会让对方的善意受挫,可见,“善良”与“善良地对待善良”不是一个概念。
为什么我们要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以从人际关系、社会人情、文学作品之美、国家外交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
怎么做就是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解对方的好意;人帮我,我帮人;见到被辜负了的善良不坐视不管、冷漠以待,而是积极周旋,让善良的温暖不遭受冰冷的对待。
延伸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鲁迅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习近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汪国真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由三位名人的名言组成,材料的核心指向是“什么是路?怎样走路。”第一则是鲁迅的名言,强调道路开辟的艰难;第二则是习近平的话,阐明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一定能够到达目的地;第三则是汪国真的名言,表明事在人为,路在脚下,只要用心去走,一定能够达到目标。当然,材料中的“路”只是一个意象,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挖掘出不同的象征意义,如人生之路、改革之路、奋斗之路、强国之路、求学之路、革命之路、友谊之路等等。
在这世界上,有些路是现成的,有的路需要我们去探索;有些路充滿泥泞险阻,需要我们去克服;有些路充满险峻,需要我们去开拓;有些行走起来十分艰难,需要付出加倍的时间甚至是生命。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路,我们要敢于走自己的路,相信自己的路,天堑变通途,无路也相通。而从本质意义上来看,走路就是一种实践与创新,考生可以结合时代特点,谈出时代话题,抒写创新与实践,使道路越走越宽广。
命题趋势
2019年高考9道作文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积极回应了时代重大主题,通过厚植家国情怀,倡导品德修养,讲述奋斗故事,引导考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传承爱国精神,接续时代奋斗,谱写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奋进之歌,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8年上海卷“被需要”,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关注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浙江卷“浙江精神”引导考生紧贴时代主题,在宏观视野中找到个人意义,思考未来人生。由此可见,高考作文对“人生态度”的考查将会延续下去。
佳作赏读
从善的起点走到终点
◎刘诗涵
何谓善良?诚然,为人友善是善良,助人为乐是善良,站在人性的角度上大公无私的善行更是善良。然而,仅有善良是不够的,善良需要善良来理解,即要以善良对待善良。
以善应善,对于个人而言,是自我对交际的思考,是更高级的情商表达。享誉歌伎艺坛的勘弥为更好地配合表演,松开鞋带以融入角色,被门生提醒后却欣然接受,系上鞋带。面对为何不当场教授门生的问题,勘弥回答要以善良回应别人的善良,教授机会多的是。勘弥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考虑到了门生的心理,以顺应门生的建议来回报其好意,巧妙地避免了尴尬,这是一种交际智慧。
以善应善,对于社会而言,是更广的正能量扩散,是社会之正气。用善良回报善良,是中国人生而具备的集体意识,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早在春秋便有“结草”的典故——魏颗放走了父亲的爱妾,爱妾的父亲结草帮助魏颗绊倒敌手。当今春节时邻里互相拜年,赠送新年礼物,其乐融融;平时邻居间互帮互助、和睦友好、情似家人,更是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良好社会风气。
以善应善,对于国家而言,是国人们力争上游,于困难时相濡以沫,团结一致。廉颇与蔺相如同为赵惠文王的心腹。廉颇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试问蔺相如为何不故作傲慢,好使其知道自己的不好惹?他宽容了廉颇,对于他而言,这何尝不是良善?于国家而言,又何尝不是在维护国家安定?蔺相如原谅廉颇,两人的关系也因此更为牢固,为赵国的发展打下安定的基石,为赵国面对强大的秦国自成钢铁之气奠定了基础。善良地对待善良可以提高国家内部的道德水平,君臣相濡以沫,在困难时可以团结一心,危而不难。
因此,用善良回报善良,不仅是智慧,是情商,更是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必备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诚心悦纳之,对于他人的帮助笑着称谢,面对大局善良服从,而人人多点善良,多点爱,也是国家凝聚力量之所在。所以,从现在开始,从今天开始,行动起来吧,以真心回应真心,以善良对待善良。
作文条理非常清楚,首先解释什么是善良,提出中心论点,然后用三个分论点从个人到社会,从“小我”到“大我”,清晰有力地论述了为什么要善良地对待善良,举例比较恰当。例证部分有单独详写的大例子,也有一组简单叙述的小例子,最后的“将相和”论述得当,及时扣题,比较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