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修改与评价是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提高,写作知识的迁移正是通过这一环节来实现。而传统作文教学的评改一般是教师全批全改,耗时费力且收效甚微。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改的结果,没能参与评改的过程,也就失去了一个学习写作的重要机会,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作文教学应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评改作文的方式,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互评互改,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评文改文的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能力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互评互改;合作探究;取长补短;以改促写;培养能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传统作文教学的评改一般是教师全批全改,批改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选材、结构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教师这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并不大注意,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一瞥而置之,极少学生能好好领会和揣摩评语,更少学生能总结经验教训,修改或重写。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可见,这种教师一人劳神费力的作文评改方式对学生的作文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大道,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师代替包办或唱主角的作文评改方式,开展互评互改活动,让学生参与评改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作文教学过程的主人。下面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学生明确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和评分标准
在学生首次进行互评互改前,教师至少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规范使用增、删、调、换等评改符号,明确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標准”),使学生在评改时有法可循,有规可依。“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即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可根据这些要求将评改范围用板书的形式告知每位同学。
(一)主题是否突出。要看这篇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如有应加以修改。
(二)选材是否恰当。看所选材料是否都围绕中心,感到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没写好;看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地方,应删去,并改换新的材料。
(三)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对于层次、段落不顺畅连贯之处,加以调整、增删。对缺少过渡语和交代、照应的,则补写,使全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四)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语言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语句要符合语法,修辞要得当;全文语言风格要统一。
(五)文面是否规范。检查文面就是要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具体来说要看文面是否符合行款格式要求;书写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正确规范;是否有错别字和不合规范的简化字;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二、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
学生每次习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习作实际,每次选择一两个作文指导点作相应点拨,例如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六要素,下次作文训练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再下次训练倒叙的写法……这样点点积累,点点连缀,反复强化,螺旋式上升,那么学生的写作常识、写作技巧,无疑会与日俱增。因此,教师每次布置学生习作时都应预设一两个训练侧重点,评改时,这次写作训练的侧重点应作为本次评改的主要目标。
评讲前,教师先浏览学生习作,从评改的主要目标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优点作好详尽的记录,相应地制定出评改时注意的事项。并从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习作各一篇作精批细改,以备示范讲解。
在示范评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写作要求,接着出示此次评改的主要目标和评改时注意的事项。然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所选的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原稿,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找出这些文章的优缺点。以《母爱无边》这个作文题为例,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写作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性格并注意以景衬情,然后明确告诉他们,写作要求就是这次评改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习作中找一些刻画人物性格的片段,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片段里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是否恰当、准确?这些描写是否使这个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习作中是否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对展示人物性格有无帮助,是否起到了衬托感情或渲染气氛的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完毕后,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精批细改的习作修改稿,供学生借鉴,使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的分组进行互评互改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阶段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及其写作要求。眉批和总批是批改作文时常用的两种手段。眉批是总批的基础,总批是眉批的概括和总结。眉批一般写在作文的篇首或句段旁的空白处,对习作中的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局部的错误和优缺点,给以必要的提示、说明、肯定和否定。总批写在篇末,总批所评的是写作态度、中心思想、段落安排、书写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求批语简洁而具有针对性,句子中肯明白而富有启发性,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指出来,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谈。
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这一步很重要。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作文的优劣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习作有些不妥,却讲不出问题所在。这时候让他们互评互改,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反倒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最初,教师要示范评改,指导引路,并且要进行多次,待学生真正掌握评改方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分组互评互改。 三、学生互评互改过程
在引导学生真正掌握评改方法的基础上,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评改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组四人左右,这样可保证学生在一课时内评改完全班同学的作文。第一次互评互改时可推举作文水平高,认真、负责的学生任组长,以后可轮流当,组长负责本组评改时的程序操作、总结归纳和发言。
(一)个人试评
每人认领一本作文,对照评改目标、注意事项以及教师的示范对自己手中的作文试评,可在草稿纸上先试写批语。教师要教给学生评改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初读细改,从文章的字、词、句及标点符号,文章的格式方面入手,在作文上圈出错别字,划出病句等;第二步,再读精改,可从文章的选材,中心、结构方面入手;第三步,浏览润色,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入手。批改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此次评改的主要目标,以突出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鼓励为主,多褒少贬,“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叶圣陶语),对同学的作文要努力挖掘其闪光的东西,使同学充满自信,提高写作兴趣。
(二)小组评议
试评结束后,每位同学朗读自己评改的作文和自己的批语,其他同学认真听记;然后积极讨论,说精彩道不足,提建议谈设想;接着,采用组长组织轮流执笔的方法,将小组成员的意见归纳,用红笔在作文本上写出眉批和总批,评定作文等级,并在结尾处署上小组名,以便落实责任。
各小组评改任务完成以后,小组成员一起总结本小组所评作文的情况,包括所评作文是否符合写作要求,优缺点等,组长负责记录,并做好发言的准备,同时推选优秀作文。
在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查,对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出现的问题等及时加以解疑纠正。
(三)推荐佳作,交流争鸣
小组讨论批改完成后,各组把评出的优秀作文投影出来,组长在讲台上阐述评改意见及得分,然后全班同学展开争鸣,既欣赏优秀作文又交流评改方法。教师随机点评,以肯定小组意见为主,抓住文章及评改意见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议。最后将学生的评价总结与教师对此次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把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优点列于黑板之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四)自己修改,写评后记
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写出评后记,总结文章得失。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
(五)教师复查,张贴佳作
学生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上来,然后快速通览学生作文及评改情况,公布表扬那些评改认真的小组及执笔者,对评改重点把握不准,态度不够认真的要重新个别指导,使其及时改正。课后,教师可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作文作为典型例文,将例文写上评改小组的意见和教师自己的意见后打印出来,张贴到班里的“作文园地”,供学生反复欣赏、学习借鉴,还可推荐到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实行互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方式的意义
(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几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学生从写作到评改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与“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加大了训练密度,增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在互评作文时,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取长补短。可以说,学生通过互评作文,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二)增加课堂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过去,学生的作文都是由老师来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老师批改的结果一般不敢提什么意见,当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他们一般只关注分数,对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不仔细分析,而互评互改作文就不同了。一方面,他们担任着小老师的角色,在感到新鲜之余又产生一份责任感,因为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帮别人改作文,改后别人是要细看的,改得不好,那同学必然要追究,甚至缠到老师那儿去,这样,自己很没面子。因此,在互评互改时,每个学生都尽量地想把别人的作文改得在理,而且批改得好,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因此,在互评互改过程中,经常看到同学们时而笑眯眯地频频点头,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沙沙地写批语,时而激烈地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交给同学批改,在同龄人面前,谁不想露一手?所以他们写作时会特别用心,努力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完美些。
而在佳作欣赏这一环节中,作者看到一篇好文章出自自己的笔下,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肯定很有成就感。同样,评价者看到自己的建议对同学有所帮助,受到老师的肯定,内心也很愉快。所以说,互相评改作文,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以改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為什么这样写”和“怎样改”。学生对同学的文章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寻思采用哪个词,哪个事例,那种立意更好。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往往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而在争论中,学生对他人的写作思路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及减少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而读到好的文章,学生会思考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借鉴,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
长期下来,学生自然形成评改的能力,语文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由简单的字、词、句的评改,到整体评价文章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体味评价文章的语言,均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而中肯的看法;评改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写作能力的进步,这可是终身受益的。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把教学比作演戏的话,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但是同时是导演。”在评改作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创设探究写作规律的情境氛围;发挥好配角的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唱主角,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这一学习活动中来,在互评互改中提高水平,在参与中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感受幸福。但是学生互改互评的能力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的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改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董菊初著.开明出版社,1998.10
[2]《作文评讲原则及策略初探》樊旭彪.《文学教育》2009.4
[3]《初级中学作文互评互改课初探》黎自力.《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09期
[4]《学生互评作文好处多》刘凤丽.《语文天地》2009年第10期
关键词:互评互改;合作探究;取长补短;以改促写;培养能力;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传统作文教学的评改一般是教师全批全改,批改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选材、结构等诸多方面逐一精批细改,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教师这呕心沥血的精批细改并不大注意,只粗略看看分数和评语,一瞥而置之,极少学生能好好领会和揣摩评语,更少学生能总结经验教训,修改或重写。叶圣陶先生曾痛心地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功夫同于虚掷。”
可见,这种教师一人劳神费力的作文评改方式对学生的作文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叶圣陶先生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这给我们的作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大道,我们应改变传统的教师代替包办或唱主角的作文评改方式,开展互评互改活动,让学生参与评改的过程,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这并不仅仅限于减轻教师负担,更重要的在于着眼效率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作文教学过程的主人。下面就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指导学生明确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和评分标准
在学生首次进行互评互改前,教师至少用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掌握评改作文的一般要求,规范使用增、删、调、换等评改符号,明确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照“中考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標准”),使学生在评改时有法可循,有规可依。“一般要求”就是指任何一篇习作均须达到的常规性要求,即在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标点、书写等方面的要求。教师可根据这些要求将评改范围用板书的形式告知每位同学。
(一)主题是否突出。要看这篇作文中心是否明确、是否有错误和偏颇之处,如有应加以修改。
(二)选材是否恰当。看所选材料是否都围绕中心,感到满意的地方有哪些,还有哪些地方没写好;看材料与观点是否一致,如有不一致的地方,应删去,并改换新的材料。
(三)条理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对于层次、段落不顺畅连贯之处,加以调整、增删。对缺少过渡语和交代、照应的,则补写,使全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理”。
(四)表达是否准确得当。语言要符合不同文体的要求;语句要符合语法,修辞要得当;全文语言风格要统一。
(五)文面是否规范。检查文面就是要检查文字书写、标点符号、行款格式是否准确规范。具体来说要看文面是否符合行款格式要求;书写是否工整;标点是否正确规范;是否有错别字和不合规范的简化字;字数是否达到要求。
二、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
学生每次习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作文水平的提高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可结合学生的习作实际,每次选择一两个作文指导点作相应点拨,例如这次作文训练的重点是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六要素,下次作文训练多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再下次训练倒叙的写法……这样点点积累,点点连缀,反复强化,螺旋式上升,那么学生的写作常识、写作技巧,无疑会与日俱增。因此,教师每次布置学生习作时都应预设一两个训练侧重点,评改时,这次写作训练的侧重点应作为本次评改的主要目标。
评讲前,教师先浏览学生习作,从评改的主要目标入手,对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优点作好详尽的记录,相应地制定出评改时注意的事项。并从中挑出具有代表性的水平高和水平低的习作各一篇作精批细改,以备示范讲解。
在示范评改时,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写作要求,接着出示此次评改的主要目标和评改时注意的事项。然后借助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出示所选的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原稿,组织全班同学讨论,找出这些文章的优缺点。以《母爱无边》这个作文题为例,首先让学生回顾一下写作要求: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性格并注意以景衬情,然后明确告诉他们,写作要求就是这次评改的主要目标。让学生在习作中找一些刻画人物性格的片段,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这些片段里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是否恰当、准确?这些描写是否使这个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习作中是否有景物描写?景物描写对展示人物性格有无帮助,是否起到了衬托感情或渲染气氛的作用?学生讨论交流完毕后,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精批细改的习作修改稿,供学生借鉴,使学生心中有例,从而使互评互改进入正轨,为下一步的分组进行互评互改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阶段还要指导学生掌握眉批和总批两种批语及其写作要求。眉批和总批是批改作文时常用的两种手段。眉批是总批的基础,总批是眉批的概括和总结。眉批一般写在作文的篇首或句段旁的空白处,对习作中的字、词、句、段、标点符号等局部的错误和优缺点,给以必要的提示、说明、肯定和否定。总批写在篇末,总批所评的是写作态度、中心思想、段落安排、书写情况等方面的优缺点。无论是眉批还是总批,都要求批语简洁而具有针对性,句子中肯明白而富有启发性,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重点指出来,切忌不着边际、泛泛而谈。
教师示范评改,指导引路这一步很重要。由于学生水平有限,他们对作文的优劣往往不能了然于胸,即使觉察到习作有些不妥,却讲不出问题所在。这时候让他们互评互改,不仅不能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反倒会影响他们的写作兴趣,挫伤他们写作的积极性。因此,互评互改活动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尤其是最初,教师要示范评改,指导引路,并且要进行多次,待学生真正掌握评改方法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分组互评互改。 三、学生互评互改过程
在引导学生真正掌握评改方法的基础上,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评改小组,分组原则是按学生平时作文能力和水平高低搭配,每组四人左右,这样可保证学生在一课时内评改完全班同学的作文。第一次互评互改时可推举作文水平高,认真、负责的学生任组长,以后可轮流当,组长负责本组评改时的程序操作、总结归纳和发言。
(一)个人试评
每人认领一本作文,对照评改目标、注意事项以及教师的示范对自己手中的作文试评,可在草稿纸上先试写批语。教师要教给学生评改的具体步骤:第一步,初读细改,从文章的字、词、句及标点符号,文章的格式方面入手,在作文上圈出错别字,划出病句等;第二步,再读精改,可从文章的选材,中心、结构方面入手;第三步,浏览润色,可从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入手。批改时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此次评改的主要目标,以突出作文训练的侧重点,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二是鼓励为主,多褒少贬,“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励”(叶圣陶语),对同学的作文要努力挖掘其闪光的东西,使同学充满自信,提高写作兴趣。
(二)小组评议
试评结束后,每位同学朗读自己评改的作文和自己的批语,其他同学认真听记;然后积极讨论,说精彩道不足,提建议谈设想;接着,采用组长组织轮流执笔的方法,将小组成员的意见归纳,用红笔在作文本上写出眉批和总批,评定作文等级,并在结尾处署上小组名,以便落实责任。
各小组评改任务完成以后,小组成员一起总结本小组所评作文的情况,包括所评作文是否符合写作要求,优缺点等,组长负责记录,并做好发言的准备,同时推选优秀作文。
在学生互评互改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巡查,对学生在评改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出现的问题等及时加以解疑纠正。
(三)推荐佳作,交流争鸣
小组讨论批改完成后,各组把评出的优秀作文投影出来,组长在讲台上阐述评改意见及得分,然后全班同学展开争鸣,既欣赏优秀作文又交流评改方法。教师随机点评,以肯定小组意见为主,抓住文章及评改意见的主要优缺点进行评议。最后将学生的评价总结与教师对此次习作的评价结合起来,把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突出的优点列于黑板之上,让学生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四)自己修改,写评后记
上述环节结束后,把作文本还给作者。作者认真阅读评语及修改意见,写出评后记,总结文章得失。也可针对评语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与评改者进行讨论。
(五)教师复查,张贴佳作
学生互评互改结束后,教师要把学生的作文全部收上来,然后快速通览学生作文及评改情况,公布表扬那些评改认真的小组及执笔者,对评改重点把握不准,态度不够认真的要重新个别指导,使其及时改正。课后,教师可精心选出七八篇优秀作文作为典型例文,将例文写上评改小组的意见和教师自己的意见后打印出来,张贴到班里的“作文园地”,供学生反复欣赏、学习借鉴,还可推荐到报刊杂志上发表。
四、实行互评互改的作文批改方式的意义
(一)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作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教师指导学生互评互改作文的几个环节,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精神。学生从写作到评改的整个训练过程,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与“学生写,老师批”的传统方法相比,在同样的时间内,加大了训练密度,增多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在互评作文时,共同解决评改中的难题,探究写作经验,交流写作心得,互相取长补短。可以说,学生通过互评作文,培养了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二)增加课堂乐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过去,学生的作文都是由老师来批改,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老师批改的结果一般不敢提什么意见,当作文本发下来的时候,他们一般只关注分数,对老师的精批细改并不仔细分析,而互评互改作文就不同了。一方面,他们担任着小老师的角色,在感到新鲜之余又产生一份责任感,因为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帮别人改作文,改后别人是要细看的,改得不好,那同学必然要追究,甚至缠到老师那儿去,这样,自己很没面子。因此,在互评互改时,每个学生都尽量地想把别人的作文改得在理,而且批改得好,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因此,在互评互改过程中,经常看到同学们时而笑眯眯地频频点头,时而凝神思考,时而沙沙地写批语,时而激烈地讨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交给同学批改,在同龄人面前,谁不想露一手?所以他们写作时会特别用心,努力把自己的作文写得完美些。
而在佳作欣赏这一环节中,作者看到一篇好文章出自自己的笔下,受到老师、同学的赞赏,肯定很有成就感。同样,评价者看到自己的建议对同学有所帮助,受到老师的肯定,内心也很愉快。所以说,互相评改作文,会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三)以改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必须思考“為什么这样写”和“怎样改”。学生对同学的文章进行思考,发现问题,寻思采用哪个词,哪个事例,那种立意更好。当大家观点不一致时,往往展开热烈讨论,各抒己见,而在争论中,学生对他人的写作思路等有更深刻的理解,这就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及减少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而读到好的文章,学生会思考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借鉴,启发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掌握了技巧。
长期下来,学生自然形成评改的能力,语文素质也在逐步提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欣喜地看到:同学们由简单的字、词、句的评改,到整体评价文章的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体味评价文章的语言,均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而中肯的看法;评改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写作能力的进步,这可是终身受益的。
吕叔湘先生说:“如果把教学比作演戏的话,学生是主角,教师是配角,但是同时是导演。”在评改作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广阔空间,创设探究写作规律的情境氛围;发挥好配角的作用,让全体学生都唱主角,积极参与到作文评改这一学习活动中来,在互评互改中提高水平,在参与中展示自我,在活动中感受幸福。但是学生互改互评的能力和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教师的指导要有计划有步骤,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培养学生互评互改作文能力的工作还在探索之中,还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解决、改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董菊初著.开明出版社,1998.10
[2]《作文评讲原则及策略初探》樊旭彪.《文学教育》2009.4
[3]《初级中学作文互评互改课初探》黎自力.《当代教育论坛》2009年09期
[4]《学生互评作文好处多》刘凤丽.《语文天地》2009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