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打瓜(也叫黑瓜子),是葫芦科西瓜属,又叫籽用西瓜。打瓜籽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常栽培一般地块产量100-150公斤/亩,高产地块产量150-200公斤/亩。本文主要根据实际经验介绍额敏县滴灌打瓜亩产200公斤栽培技术,并希望对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额敏县 打瓜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141-01
1 主要技术指标
打瓜(也叫黑瓜子),是葫芦科西瓜属,又叫籽用西瓜。为一年生植物喜温耐热,具有一定的耐旱,耐瘠薄等特性,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 左右,生长期间所需月平均温度为20-25 ,果实膨大期最是温度为28-30 ,一般每个瓜结籽约250-300个左右,最高可达450个以上。打瓜籽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常栽培一般地块产量100-150公斤/亩,高产地块产量150-200公斤/亩。
2 栽培技术措施
2.1 选地:打瓜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较深,耐旱不耐涝,喜温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为宜,前茬是油菜,玉米,小麦,绿肥等。
2.2 土壤肥力:打瓜应选择土壤深厚,土壤肥力高,灌水方便,保水保肥性强,通水透水性好的疏松的土壤为好。施肥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3吨/亩,磷酸二铵20公斤/亩,犁地前作基肥。打瓜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施氮肥过多易造成瓜皮厚,水分多,不易采籽,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2.3 犁地:有条件的秋翻地好,耕深25cm。
2.4 整地:应打瓜滴灌技术对整地技术要求较严格,所以有条件的实行秋翻整地,用整地机械拔地整平,碎,齐,松,净,墒,达到了《六字标准》,保证了土碎,地平,无草根,地膜不破坏的要求。
3 品种选择
主载品种为内蒙古中片,要求种子籽粒大小均匀,成饱满,纯度99%,净度99.5%,发芽率95%,含水率在10%以下,播种前晒种子2-3 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拌种用种子重量0.8% ,的敌克松进行拌种,防治苗期病害。
3.1 播种期:滴灌打瓜播期5月5日-5月25日。
3.2 播种方法:采用铺滴灌带、铺膜、点播一条龙技术、70-9-厘米、地膜一膜双行、滴灌带与滴灌带之间距离约110-150厘米、间距可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肥力高的土壤间距宽些。
3.3 播种量:打瓜的播种量2-2.5公斤。
3.4 播深:4-5厘米。
3.5 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端直、膜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膜覆土厚薄一致。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2片真叶时间苗,间去弱苗,病苗,伤苗,每次留苗1株,缺苗处可留双苗。保苗株数3000-3200株/亩。
4.2 中耕除草:出苗后中耕2-3次,第一次结合除行间杂草用耘锄进行中耕,深度12cm,以后隔10天中耕一次,深略浅,
5 水肥管理
在打瓜生长过程中,保证需水的关键(甩蔓期,结果中期)的条件下,全生育期8次(每次滴水量25-30方)滴水时间;5月28日,6月5日,6月15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6月23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4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15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26日,8月8日。
6 打瓜病害
6.1 本地打瓜主要病害枯萎病,防治方法;实行5年以上轮作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50%多菌灵每亩用药50-80克加水15-20公斤,隔7天一次,连用2-3次,选择晴天下午进行。
6.2 打瓜白粉病、播前拌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择沙质土,防治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药剂防治;福星,晴菌唑,环丙唑等药每亩40-50克,加水15-20公斤喷雾,隔7天一次,连2-3次,效果好。
7 收获
待果实现出该品种应有的特色时进行一次性收获,采用打瓜取籽机取籽一般9月初收获。
[关键词] 额敏县 打瓜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7-0141-01
1 主要技术指标
打瓜(也叫黑瓜子),是葫芦科西瓜属,又叫籽用西瓜。为一年生植物喜温耐热,具有一定的耐旱,耐瘠薄等特性,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 左右,生长期间所需月平均温度为20-25 ,果实膨大期最是温度为28-30 ,一般每个瓜结籽约250-300个左右,最高可达450个以上。打瓜籽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正常栽培一般地块产量100-150公斤/亩,高产地块产量150-200公斤/亩。
2 栽培技术措施
2.1 选地:打瓜根系发达,主根入土较深,耐旱不耐涝,喜温应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地块为宜,前茬是油菜,玉米,小麦,绿肥等。
2.2 土壤肥力:打瓜应选择土壤深厚,土壤肥力高,灌水方便,保水保肥性强,通水透水性好的疏松的土壤为好。施肥结合整地,施入腐熟的有机肥2-3吨/亩,磷酸二铵20公斤/亩,犁地前作基肥。打瓜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施氮肥过多易造成瓜皮厚,水分多,不易采籽,施肥应以基肥为主。
2.3 犁地:有条件的秋翻地好,耕深25cm。
2.4 整地:应打瓜滴灌技术对整地技术要求较严格,所以有条件的实行秋翻整地,用整地机械拔地整平,碎,齐,松,净,墒,达到了《六字标准》,保证了土碎,地平,无草根,地膜不破坏的要求。
3 品种选择
主载品种为内蒙古中片,要求种子籽粒大小均匀,成饱满,纯度99%,净度99.5%,发芽率95%,含水率在10%以下,播种前晒种子2-3 天,有利于提高发芽率,拌种用种子重量0.8% ,的敌克松进行拌种,防治苗期病害。
3.1 播种期:滴灌打瓜播期5月5日-5月25日。
3.2 播种方法:采用铺滴灌带、铺膜、点播一条龙技术、70-9-厘米、地膜一膜双行、滴灌带与滴灌带之间距离约110-150厘米、间距可根据土壤肥力而定、肥力高的土壤间距宽些。
3.3 播种量:打瓜的播种量2-2.5公斤。
3.4 播深:4-5厘米。
3.5 播种质量:要求播行端直、膜间行距一致、下籽均匀、播深一致、膜覆土厚薄一致。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2片真叶时间苗,间去弱苗,病苗,伤苗,每次留苗1株,缺苗处可留双苗。保苗株数3000-3200株/亩。
4.2 中耕除草:出苗后中耕2-3次,第一次结合除行间杂草用耘锄进行中耕,深度12cm,以后隔10天中耕一次,深略浅,
5 水肥管理
在打瓜生长过程中,保证需水的关键(甩蔓期,结果中期)的条件下,全生育期8次(每次滴水量25-30方)滴水时间;5月28日,6月5日,6月15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6月23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4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15日结合滴水每亩用滴灌肥5公斤,7月26日,8月8日。
6 打瓜病害
6.1 本地打瓜主要病害枯萎病,防治方法;实行5年以上轮作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及微量元素。提高植株抗病能力,药剂防治;50%多菌灵每亩用药50-80克加水15-20公斤,隔7天一次,连用2-3次,选择晴天下午进行。
6.2 打瓜白粉病、播前拌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择沙质土,防治积水,雨后及时排水,合理密植,及时清除田间杂草,药剂防治;福星,晴菌唑,环丙唑等药每亩40-50克,加水15-20公斤喷雾,隔7天一次,连2-3次,效果好。
7 收获
待果实现出该品种应有的特色时进行一次性收获,采用打瓜取籽机取籽一般9月初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