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贵玉。玉被用于饰物、器具、乐器、钱币的制作以及礼仪、祭祀等重要活动中,是美好、吉祥、尊贵的象征。古人常用玉比喻或形容美好、高尚的人或物,如:亭亭玉立、珠圆玉润、冰清玉洁、金科玉律、琼楼玉宇、抛砖引玉等。
古人讲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又说:“君子比德于玉”,将人们的品德与光洁温润的玉联系在一起:它温柔滋润而有光泽,好比仁;坚硬而有纹理,好比智;刚强而不屈,好比义;有棱角而不割伤人,好比行;即使折断也不弯曲,好比勇;其斑点缺陷都暴露在外,好比诚;敲它,声音清越远扬,戛然而止,好比言辞之美。
可见古人看重的是玉的品质,玉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正是君子修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孔子说玉堪比君子之德。玉的外表细腻温润,光芒内敛,它不像金银那样金碧辉煌,耀眼夺目;不像水晶那样晶莹剔透,一览无余;也不像钻石那样坚硬锐利,冰冷生硬。但它又有自己内在的品质:坚固细密、外物难入,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功夫才会露出其本真的面目,显出其纯真的底色。
君子不也是这样吗?他温文尔雅,宽厚善良,和悦谦恭,让人如坐春风;他宁静安详,从容坦荡,恬静自然,让人如沐春雨。当然,他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正直刚毅,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持真理,敢作敢当,为理想、为气节,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之谓也。
正是在玉文化的浸润下,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视玉为珍。据《礼记·玉藻》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原因除了玉之稀有、质地圆润、色泽柔和之外,还因为当玉被碰触之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所谓金声玉振是也。在动作不疾不徐、富有节奏的情况下,那声音会清扬激越、悦耳动听。人们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也都或明或隐地与玉联系在一起,如瑾如璋、如珍如璇、如璞如珩、如琼如瑶、如琪如琛、如珊如玮,等等。曹雪芹虽然名中无玉,可是在他用毕生心血创作的红楼梦中,把心目中所钟爱的人物皆呼之为玉,如宝玉、黛玉、妙玉,等等。这里体现的是中国人一直在生生不息地用玉的品质来规范自己、祝愿自己、影响自己、鞭策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单就玉这个载体而言,从史前的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诸多其它文化遗存的玉器上看,鲜有不琢者。它们可以是人物,是动物,是神器。大家所熟知的中华第一龙,史记中完璧归赵的璧,始皇帝的玺,以及士大夫们佩戴的璜、环、珮等,万千玉器,可以说是无玉不琢。
人们所说的玉文化,这里的“化”是熏陶、是感染,实质上也就是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琢。是千百年来承传嬗递的感染与积淀。如果说玉是华夏文明的基石,那么玉文化则是华夏文明的脊梁。“千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们常说:美玉不琢。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美玉不琢”是一种理念,既属美玉何须添足。从巧夺天工,到造化无工。我辈在此穿凿,无的放矢。然覆水难收,一吐为乐。
是的,凡事做作、穿凿、刻意雕琢往往弄巧成拙,反成蛇足。从艺术风格上讲,唐代韩干画马发展到徐悲鸿画马,从宋代马远、夏圭、范宽的工笔山水发展到明清的文人写意。所谓笔愈简,而理愈出。曾见过一个用毛笔写成的硕大无朋的“一”字。弯头曲尾,如同一游动的太极龙。隐含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穷哲理,艺而至此,方成妙境。
说到“美玉不琢”不禁让我们想起人类赖以生存栖息的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它何尝不是造化馈赠给人类的一块精美珍贵的宝玉。又何须由我们人类去处心积虑地穿凿雕琢。这几年大气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异常,以及海面上大片赤潮海藻的形成,使人类不止一次尝到了过分雕琢的苦果。
大自然也好,人类社会也好,他们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轨迹和历程。科学家、政治家只能发现她们的规律,利用她们的规律,而绝不能改变规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绝不是其乐无穷,而是实实在在的其害无穷。揠苗助长的后果,也让我们记忆犹新。
玉者,寓也;玉者,遇也;玉者,预祝也。如能把玩一件温润光洁的美玉固是乐事,然而并不一定非要人人都怀瑾握瑜。我们无法让古人为我们生产遗存数量丰富的精美玉器,达到按需分配,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眼中无玉,心中有玉。人们可以没玉,但不能没有玉的精神、玉的品质。
古人讲玉有五德:“仁、义、智、勇、洁”,又说:“君子比德于玉”,将人们的品德与光洁温润的玉联系在一起:它温柔滋润而有光泽,好比仁;坚硬而有纹理,好比智;刚强而不屈,好比义;有棱角而不割伤人,好比行;即使折断也不弯曲,好比勇;其斑点缺陷都暴露在外,好比诚;敲它,声音清越远扬,戛然而止,好比言辞之美。
可见古人看重的是玉的品质,玉所具有的美好的品质,正是君子修身所要追求的目标,所以孔子说玉堪比君子之德。玉的外表细腻温润,光芒内敛,它不像金银那样金碧辉煌,耀眼夺目;不像水晶那样晶莹剔透,一览无余;也不像钻石那样坚硬锐利,冰冷生硬。但它又有自己内在的品质:坚固细密、外物难入,必得经过一番艰苦的切、磋、琢、磨功夫才会露出其本真的面目,显出其纯真的底色。
君子不也是这样吗?他温文尔雅,宽厚善良,和悦谦恭,让人如坐春风;他宁静安详,从容坦荡,恬静自然,让人如沐春雨。当然,他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正直刚毅,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坚持真理,敢作敢当,为理想、为气节,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此之谓也。
正是在玉文化的浸润下,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视玉为珍。据《礼记·玉藻》记:“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原因除了玉之稀有、质地圆润、色泽柔和之外,还因为当玉被碰触之时能发出美妙的声音,所谓金声玉振是也。在动作不疾不徐、富有节奏的情况下,那声音会清扬激越、悦耳动听。人们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也都或明或隐地与玉联系在一起,如瑾如璋、如珍如璇、如璞如珩、如琼如瑶、如琪如琛、如珊如玮,等等。曹雪芹虽然名中无玉,可是在他用毕生心血创作的红楼梦中,把心目中所钟爱的人物皆呼之为玉,如宝玉、黛玉、妙玉,等等。这里体现的是中国人一直在生生不息地用玉的品质来规范自己、祝愿自己、影响自己、鞭策自己。
玉不琢,不成器。单就玉这个载体而言,从史前的凌家滩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以及诸多其它文化遗存的玉器上看,鲜有不琢者。它们可以是人物,是动物,是神器。大家所熟知的中华第一龙,史记中完璧归赵的璧,始皇帝的玺,以及士大夫们佩戴的璜、环、珮等,万千玉器,可以说是无玉不琢。
人们所说的玉文化,这里的“化”是熏陶、是感染,实质上也就是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琢。是千百年来承传嬗递的感染与积淀。如果说玉是华夏文明的基石,那么玉文化则是华夏文明的脊梁。“千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始终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为世界和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们常说:美玉不琢。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美玉不琢”是一种理念,既属美玉何须添足。从巧夺天工,到造化无工。我辈在此穿凿,无的放矢。然覆水难收,一吐为乐。
是的,凡事做作、穿凿、刻意雕琢往往弄巧成拙,反成蛇足。从艺术风格上讲,唐代韩干画马发展到徐悲鸿画马,从宋代马远、夏圭、范宽的工笔山水发展到明清的文人写意。所谓笔愈简,而理愈出。曾见过一个用毛笔写成的硕大无朋的“一”字。弯头曲尾,如同一游动的太极龙。隐含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无穷哲理,艺而至此,方成妙境。
说到“美玉不琢”不禁让我们想起人类赖以生存栖息的地球。在茫茫的宇宙中,它何尝不是造化馈赠给人类的一块精美珍贵的宝玉。又何须由我们人类去处心积虑地穿凿雕琢。这几年大气温室效应造成的气候异常,以及海面上大片赤潮海藻的形成,使人类不止一次尝到了过分雕琢的苦果。
大自然也好,人类社会也好,他们都有各自发生发展的轨迹和历程。科学家、政治家只能发现她们的规律,利用她们的规律,而绝不能改变规律。“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绝不是其乐无穷,而是实实在在的其害无穷。揠苗助长的后果,也让我们记忆犹新。
玉者,寓也;玉者,遇也;玉者,预祝也。如能把玩一件温润光洁的美玉固是乐事,然而并不一定非要人人都怀瑾握瑜。我们无法让古人为我们生产遗存数量丰富的精美玉器,达到按需分配,但是我们可以做到眼中无玉,心中有玉。人们可以没玉,但不能没有玉的精神、玉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