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双语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践针对其问题从教材选用、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运用、考核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
2001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同时,教育部组织的每5年一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也明确要求“双语教学课程门数占全校必修课门数的比例为8%。“这些都在客观上促使各高校加大了双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开设双语课程。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许多高校在相关专业进行了双语教学的试点,但双语教学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双语教学的实践,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以便更好的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的必要性
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有系统理论知识、掌握一定信息技术并具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信息管理应用人才。课程设置上以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在这些课程中有许多具有双语教学的天然优势,如信息技术、管理学这些课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并且有相当多的中文表达方式是直接从外文“音译“或“意译“过来的。另外双语教学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提高师生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增强了用英语查询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双语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国际上本专业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各种学术观点,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笔者所在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从2003年起有选择的开设了《管理学》与《信息管理》两门双语课。
二、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双语教学在教材选用、师资配置、学生听课、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双语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目前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外原版教材的影印本。原版教材信息量大,语言纯正,教材章节编排逻辑性强,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编者会及时对教材内容加以更新,特别是案例,更富有时代气息。但是这些原版教材内容过多、过深、语句比较长,许多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方面比较吃力,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二)师资队伍的配置
教师是课程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信息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师是本专业学科的教师,这样双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英语口语表达上的障碍。尽管很多双语教师对于本专业的内容是专家和学者,一般也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但是如果用全部英语来讲述专业课,还有一定的难度。许多教师在课上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不到50%,这样的环境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听课的效果
学生是双语课程得以有效开展的核心因素。双语课程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许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英语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是如果让他们通读一本英文原版教材,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许多学生在课前不能作有效的预习,课下也不能作很好的复习。如果课堂上教师用英语授课,许多学生听不懂,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听课效果。
(四)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能否达到双语教学目的的重要因素。受英语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堂听课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如果课堂模式组织不好,教学方法不能与所授班级特点、双语教学特点匹配,则不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还会使英语成为一个障碍,使学生更难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双语课教学还是多采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细心的讲解,学生在下面认证的听课、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比较沉闷,尤其是用英语授课时,遇到一些学生听不懂内容、看不懂课文时,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听课的兴趣。
(五)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
双语教学的考试仍然以闭卷笔试考试为主,标准化的客观性试题较多,考试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70%-80%,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小,一般在20%-30%,教师在评改试卷是以标准答案为参考依据。而考试的最终成绩又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先评优、学位的取得等有关。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使得学生只关心考试的最终成绩,为了取得较高的成绩,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只求与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或与书本知识相同,不利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在考前考前突击或考试时投机取巧,这样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看的书,考完后则完全忘记或根本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这种考核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双语课的积极性。
三、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的一些探索
(一)选择适当的外文教材
目前我们选用的外文教材一般来源于国家教育部推荐的外文原版教材,或者是北大出版社和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外文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在国外都属于经典教材,但我们在选用时首先注意内容上要与本专业的教学规划和要求相符合,语言难度适中并能反映本领域的先进信息。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内容加以适当修改,尤其是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可以有选择的用本土案例来讲授。这样在保证学生可以接收到国外新知识的前提下,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应用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学课的外语术语,而且要有较强的外语表达和教学能力,能够用外语确切的表述和解说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有多种途径:①教师口语的提高,关键在于要勤说勤练,不但课堂上用英语授课,课下也要有条件的练习口语。②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熟练的用外语讲授专业课,须在课前用外文认真地写教案,贯通教学内容并熟记外文术语和说明用语。③对双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毕竟许多双语教师不是外语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发音训练,发音难免会不准确。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对双语教师进行口语尤其是发音培训,来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派送双语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或国外进修学习。
(三)运用适当的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
1.在讲授双语课时要以外文讲解为主,辅助中文解释
目前我们的双语教学基本上是教材选用英文,教师用英语和汉语交错进行讲授,板书、学生作业和考试全部用英语。教师在用英语和汉语讲授时要注意双语运用比例协调,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对应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对简单和复习的内容用英语讲解,而对新的、抽象难懂的内容用汉语讲解,这样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专业术语要给出汉语意思,对于文中出现的关键的比较长的句子要辅助于汉语解释。
2.关于教学方法的开展
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双语课,运用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外语授课的环境下更容易了解相关概念和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首先选择教材上的案例,但也要注意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能和时代要求相吻合,所以有时也可以选择生活中能很好体现教材内容的案例。案例教学可以与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运用。在分析案例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作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小组选出代表用英文阐述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即练习了英语口语,又学习了专业知识;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灵活。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将教师的讲解、板书、演示融于一体,在生疏的专业词汇后面加注中文表达,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配上短片,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为组织好每一次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所制作的每一张幻灯片内容不宜过多,授课内容上,一定要系统、完整、突出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对课程的概念要深入讲解。
(四)设置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设置合理的课程考核内容是检验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调整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如可以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阶段考试成绩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单元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考试内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应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的记忆与再现。命题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进行解答,并以创新性作为衡量学生大体的重要指标。因此,尽管双语课的考试多是以英文为主,但考试内容应以阅读理解、案例分析等综合性的命题为主,命题侧重于对知识和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以及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成绩评定要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适当的调整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例,可以使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这样只要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即使期末考试发挥失常,也不会对最终成绩影响太大,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经验。但是也有许多新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尤其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也会通过研究与实践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其外语应用能力,以增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 刘越莲.多媒体教学与双语教学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3] 郭梦秋.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培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4] 李家龙.双语教学中外语导入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4(03).
[5] 万静.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24).
[6] 黄伟龙.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07(12).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JKGHAG-036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 静女(1976-),籍贯: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
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教学
2001年9月,教育部高教司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的挑战,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对高新技术领域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法律等专业,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暂不具备直接用外语讲授条件的学校、专业,可以对部分课程先实行外语教材、中文授课、分步到位。“同时,教育部组织的每5年一次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评估指标体系中也明确要求“双语教学课程门数占全校必修课门数的比例为8%。“这些都在客观上促使各高校加大了双语教学的重视和投入,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开设双语课程。为响应教育部的号召,许多高校在相关专业进行了双语教学的试点,但双语教学毕竟是一个新事物,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问题。本文将结合笔者双语教学的实践,对双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以便更好的推动双语教学的发展。
一、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的必要性
信息管理专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有系统理论知识、掌握一定信息技术并具有较强信息处理能力的新型信息管理应用人才。课程设置上以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在这些课程中有许多具有双语教学的天然优势,如信息技术、管理学这些课具有较强的国际共通性,其表述、词义、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诠释比较一致,并且有相当多的中文表达方式是直接从外文“音译“或“意译“过来的。另外双语教学最基本的好处就是能提高师生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尤其是增强了用英语查询科技资料、阅读科技文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其次通过双语教学,教师可以了解国际上本专业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各种学术观点,把握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多更新的信息,扩大学生的专业视野,促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笔者所在高校的信息管理专业,从2003年起有选择的开设了《管理学》与《信息管理》两门双语课。
二、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几年的双语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双语教学在教材选用、师资配置、学生听课、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双语教材的选用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目前信息管理专业双语所用的教材主要是国外原版教材的影印本。原版教材信息量大,语言纯正,教材章节编排逻辑性强,根据学科发展动态,编者会及时对教材内容加以更新,特别是案例,更富有时代气息。但是这些原版教材内容过多、过深、语句比较长,许多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方面比较吃力,这样就会降低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二)师资队伍的配置
教师是课程能否很好开展的关键因素。在信息专业课双语教学过程中,所选用的教师是本专业学科的教师,这样双语教师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英语口语表达上的障碍。尽管很多双语教师对于本专业的内容是专家和学者,一般也具有大学英语六级水平,但是如果用全部英语来讲述专业课,还有一定的难度。许多教师在课上用英语授课的比例不到50%,这样的环境不能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听课的效果
学生是双语课程得以有效开展的核心因素。双语课程一般是在大学三年级开设,许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英语已经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水平,但是如果让他们通读一本英文原版教材,还有一定的难度。而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因此,许多学生在课前不能作有效的预习,课下也不能作很好的复习。如果课堂上教师用英语授课,许多学生听不懂,就会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听课效果。
(四)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能否达到双语教学目的的重要因素。受英语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课堂听课普遍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如果课堂模式组织不好,教学方法不能与所授班级特点、双语教学特点匹配,则不能实现双语教学的目的,还会使英语成为一个障碍,使学生更难掌握专业知识。目前双语课教学还是多采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讲台上细心的讲解,学生在下面认证的听课、记笔记。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比较沉闷,尤其是用英语授课时,遇到一些学生听不懂内容、看不懂课文时,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听课的兴趣。
(五)课程考核和评价方法
双语教学的考试仍然以闭卷笔试考试为主,标准化的客观性试题较多,考试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组成,期末卷面成绩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70%-80%,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小,一般在20%-30%,教师在评改试卷是以标准答案为参考依据。而考试的最终成绩又与学生的奖学金、评先评优、学位的取得等有关。因此这种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使得学生只关心考试的最终成绩,为了取得较高的成绩,只是机械的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只求与课堂上老师所讲内容或与书本知识相同,不利于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许多学生为了取得高分在考前考前突击或考试时投机取巧,这样很多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看的书,考完后则完全忘记或根本不知道学了些什么。这种考核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双语课的积极性。
三、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课的一些探索
(一)选择适当的外文教材
目前我们选用的外文教材一般来源于国家教育部推荐的外文原版教材,或者是北大出版社和美国麦克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合作出版的外文原版教材,这些教材在国外都属于经典教材,但我们在选用时首先注意内容上要与本专业的教学规划和要求相符合,语言难度适中并能反映本领域的先进信息。其次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内容加以适当修改,尤其是管理学中的案例教学,可以有选择的用本土案例来讲授。这样在保证学生可以接收到国外新知识的前提下,能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
(二)提高教师自身的外语水平
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应用水平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熟悉所教学课的外语术语,而且要有较强的外语表达和教学能力,能够用外语确切的表述和解说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有多种途径:①教师口语的提高,关键在于要勤说勤练,不但课堂上用英语授课,课下也要有条件的练习口语。②教师如果想在课堂上熟练的用外语讲授专业课,须在课前用外文认真地写教案,贯通教学内容并熟记外文术语和说明用语。③对双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毕竟许多双语教师不是外语专业毕业的,没有经过专业的发音训练,发音难免会不准确。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对双语教师进行口语尤其是发音培训,来提高双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派送双语教师到国内著名大学或国外进修学习。
(三)运用适当的课堂组织模式和教学方法
1.在讲授双语课时要以外文讲解为主,辅助中文解释
目前我们的双语教学基本上是教材选用英文,教师用英语和汉语交错进行讲授,板书、学生作业和考试全部用英语。教师在用英语和汉语讲授时要注意双语运用比例协调,应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英语水平,对应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语言分配比例。对简单和复习的内容用英语讲解,而对新的、抽象难懂的内容用汉语讲解,这样则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对于专业术语要给出汉语意思,对于文中出现的关键的比较长的句子要辅助于汉语解释。
2.关于教学方法的开展
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双语课,运用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外语授课的环境下更容易了解相关概念和内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选择案例时,可以首先选择教材上的案例,但也要注意案例更新,要使案例教学能和时代要求相吻合,所以有时也可以选择生活中能很好体现教材内容的案例。案例教学可以与小组讨论的方式结合运用。在分析案例时,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师要领导案例讨论过程,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去作出决策和选择,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进而从案例中获得某种经历和感悟,而且要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景复杂性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尽可能的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让小组选出代表用英文阐述讨论的结果。这样学生即练习了英语口语,又学习了专业知识;既发挥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灵活。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教学的主要内容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课件,将教师的讲解、板书、演示融于一体,在生疏的专业词汇后面加注中文表达,对于重点难点问题可以配上短片,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也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为组织好每一次课的教学,教师需要在课件制作上下功夫,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所制作的每一张幻灯片内容不宜过多,授课内容上,一定要系统、完整、突出重点和难点,讲课时对课程的概念要深入讲解。
(四)设置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
设置合理的课程考核内容是检验双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适当的调整考核方式及考核内容。如可以采取“平时成绩+阶段考试+期末考试”的方式,其中平时成绩注重考查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包括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作业完成情况等;阶段考试成绩是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灵活运用提问、讨论、作业、小论文、单元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情况,获取教学信息,指导教学更好地开展。考试内容无论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都应避免过分侧重对知识机械的记忆与再现。命题应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进行解答,并以创新性作为衡量学生大体的重要指标。因此,尽管双语课的考试多是以英文为主,但考试内容应以阅读理解、案例分析等综合性的命题为主,命题侧重于对知识和某些社会问题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以及相关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同时,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关于成绩评定要改变过去“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加强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适当的调整平时成绩与卷面成绩的比例,可以使卷面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这样只要学生平时认真学习,即使期末考试发挥失常,也不会对最终成绩影响太大,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上是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的几点关于双语教学模式的经验。但是也有许多新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尤其是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也会通过研究与实践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又提高其外语应用能力,以增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经验汇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
[2] 刘越莲.多媒体教学与双语教学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
[3] 郭梦秋.高校双语教学的教师培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
[4] 李家龙.双语教学中外语导入教学模式研究[J].职教论坛,2004(03).
[5] 万静.专业课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24).
[6] 黄伟龙.论高校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考试制度改革[J].黑龙江教育,2007(12).
※: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校信息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009-JKGHAG-036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王 静女(1976-),籍贯:河南新乡,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