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李子柒在Youtube上的粉丝突破1000万,成为了首个在该平台粉丝破千万的中文创作者,她的每一个视频,播放量几乎都在500万以上。视频里,那些农家的衣食住行,光影之间流动着的烟火气和怡然自得的田园气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也有许多人质疑,说真正的中国农村非常落后破败,根本不是这种归田园居的理想化模样。其实,那些梦想中的美丽乡村在苏州比比皆是,踏进各具特色的苏州乡村,就能看到了理想村居生活的不同样貌。
美丽庭院,农居的华丽蜕变
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乡间小道干净清爽,良田千顷景色宜人……走进苏州的乡村,可见一幅幅充满了江南风韵的水乡村庄图景徐徐展开。
以前渭塘镇盛泽荡村是个“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的地方,如今道路整齐,环境整洁,还修起了彩虹健身步道;望亭镇迎湖寺前村的河道边,以前全是违章工棚和垃圾,现在河水清了,岸上花草繁盛,不少村民都养成了去小河边散步、锻炼身体的习惯。
解决了人居环境的问题,村民们也纷纷动手打造更美的村居生活。
家住横泾的孔福珍一家对中式古典建筑的喜爱由来已久,因此在进行装修时,他们家将粉墙黛瓦和飞檐反宇融合进了庭院、围墙的建筑设计中,如果不提前告知,从外面很难看出这只是一家普通民居。
推门而入,庭院的假山、鱼池、廊架和凉亭组成了小桥流水、月月花开、四季飘香的小型私家园林。
为了养护好庭院里的花草树木,女主人孔福珍多次参与街道、村妇联联合开展的花卉园艺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和大家一起交流花卉知识、教授花卉养护技巧和旧物改造经验,既有收获又有乐趣。
有人家里古色古香充满江南韵味,有人家里绿意盎然四季常青,也有人通过将废旧轮胎、铁桶改造成花器,打造出具有现代感的装饰,如今的苏州乡村,可称得上“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
美丽菜园,乡村旧貌换新颜
2004年前后,苏州的农村大都通过组建的土地合作社,对耕地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和村民收入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土地整合后,村民们手中只剩一些自留地。一部分村民搬出村子,将自留地荒废;另一部分村民却觉得自留地不够用,甚至出现了毁绿种地的现象;再加上自留地是在原始农田的基础上划分的,导致原本寄托了村民农耕情结的土地,将村庄割裂成了耕地、荒地、住房、祖坟混杂的模样。无论村民们的住房改建得再好,整个村子看起来依旧杂乱不堪。
于是许多村庄通过将部分自留地转化为合作社分红、祖坟迁移至公墓的形式,将零散的原始农田变得整合集中,乡村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干净整洁。不过,这显然只是理想村居生活的最初级形态。
最近几年,苏州出现了不少好吃、好玩又好看的菜园:灵湖村黄墅村庄将117亩的菜地规划成若干独立种植区,通过认领种植的形式,把春耕夏种的农家生活送进了都市生活;上林村组织村民们用土石菜园围边、木栅栏等对菜园进行美化,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还有不少村子把集体菜园的蔬菜作为老年人免费爱心送餐的配餐原料,让耕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安享天年……
过去,农民们在地里耕作,又被土地束缚,如今,苏州人用一片片美丽菜园和美丽田园,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自留地”。
文明新思想,打造美丽村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打造美丽乡村就和躬身耕作一样,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大胆尝试,还不能怕苦怕累,所幸,这些本就是农民惯有的智慧。
吴江区桃源镇前窑村通过季度的不定期巡查,奖励参与村里保洁工作做得好的居民一瓶液化气,不仅解決了家庭做饭的燃料问题,还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上林村创造了家庭积分制度,上林村党委书记周建萍相信,改变村民们的思维定式,根据他们的习惯培养公民意识,才能让乡村的秀美面貌得以保持。村里通过网格员打分加自评的方式,在推动环境美化、垃圾分类、和谐家庭建设、促进人才回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多个方面,对每个家庭进行年度评分。
每年年底,村民们能以家庭积分兑换合作社生产的横泾大米。几年下来,大家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上林村的人居环境从杂乱变得整洁,从干净蜕变为有姑苏韵味的江南村庄美景,可谓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那些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的不文明现象,也随着环境的优化而消失了。”周建萍说。
如今,走进大大小小的乡村,都能看到村民家里,挂上了“美丽庭院”“文明户”“清洁户”的奖牌,一些花卉园艺培训活动,也每每座无虚席,大家纷纷表示,过去种地是为了生计,现在种花,更真切感受到了生活之美。
也有许多人质疑,说真正的中国农村非常落后破败,根本不是这种归田园居的理想化模样。其实,那些梦想中的美丽乡村在苏州比比皆是,踏进各具特色的苏州乡村,就能看到了理想村居生活的不同样貌。
美丽庭院,农居的华丽蜕变
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乡间小道干净清爽,良田千顷景色宜人……走进苏州的乡村,可见一幅幅充满了江南风韵的水乡村庄图景徐徐展开。
以前渭塘镇盛泽荡村是个“晴天一脚土,雨天一脚泥”的地方,如今道路整齐,环境整洁,还修起了彩虹健身步道;望亭镇迎湖寺前村的河道边,以前全是违章工棚和垃圾,现在河水清了,岸上花草繁盛,不少村民都养成了去小河边散步、锻炼身体的习惯。
解决了人居环境的问题,村民们也纷纷动手打造更美的村居生活。
家住横泾的孔福珍一家对中式古典建筑的喜爱由来已久,因此在进行装修时,他们家将粉墙黛瓦和飞檐反宇融合进了庭院、围墙的建筑设计中,如果不提前告知,从外面很难看出这只是一家普通民居。
推门而入,庭院的假山、鱼池、廊架和凉亭组成了小桥流水、月月花开、四季飘香的小型私家园林。
为了养护好庭院里的花草树木,女主人孔福珍多次参与街道、村妇联联合开展的花卉园艺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和大家一起交流花卉知识、教授花卉养护技巧和旧物改造经验,既有收获又有乐趣。
有人家里古色古香充满江南韵味,有人家里绿意盎然四季常青,也有人通过将废旧轮胎、铁桶改造成花器,打造出具有现代感的装饰,如今的苏州乡村,可称得上“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 。
美丽菜园,乡村旧貌换新颜
2004年前后,苏州的农村大都通过组建的土地合作社,对耕地进行统一的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和村民收入都得到了大幅提高。
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土地整合后,村民们手中只剩一些自留地。一部分村民搬出村子,将自留地荒废;另一部分村民却觉得自留地不够用,甚至出现了毁绿种地的现象;再加上自留地是在原始农田的基础上划分的,导致原本寄托了村民农耕情结的土地,将村庄割裂成了耕地、荒地、住房、祖坟混杂的模样。无论村民们的住房改建得再好,整个村子看起来依旧杂乱不堪。
于是许多村庄通过将部分自留地转化为合作社分红、祖坟迁移至公墓的形式,将零散的原始农田变得整合集中,乡村面貌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越来越干净整洁。不过,这显然只是理想村居生活的最初级形态。
最近几年,苏州出现了不少好吃、好玩又好看的菜园:灵湖村黄墅村庄将117亩的菜地规划成若干独立种植区,通过认领种植的形式,把春耕夏种的农家生活送进了都市生活;上林村组织村民们用土石菜园围边、木栅栏等对菜园进行美化,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还有不少村子把集体菜园的蔬菜作为老年人免费爱心送餐的配餐原料,让耕作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安享天年……
过去,农民们在地里耕作,又被土地束缚,如今,苏州人用一片片美丽菜园和美丽田园,打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自留地”。
文明新思想,打造美丽村庄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打造美丽乡村就和躬身耕作一样,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大胆尝试,还不能怕苦怕累,所幸,这些本就是农民惯有的智慧。
吴江区桃源镇前窑村通过季度的不定期巡查,奖励参与村里保洁工作做得好的居民一瓶液化气,不仅解決了家庭做饭的燃料问题,还从一定程度上杜绝了安全隐患。
上林村创造了家庭积分制度,上林村党委书记周建萍相信,改变村民们的思维定式,根据他们的习惯培养公民意识,才能让乡村的秀美面貌得以保持。村里通过网格员打分加自评的方式,在推动环境美化、垃圾分类、和谐家庭建设、促进人才回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多个方面,对每个家庭进行年度评分。
每年年底,村民们能以家庭积分兑换合作社生产的横泾大米。几年下来,大家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上林村的人居环境从杂乱变得整洁,从干净蜕变为有姑苏韵味的江南村庄美景,可谓是实现了质的飞跃。
“环境变好了,村民们的心态也会受到影响,那些乱扔垃圾、破坏绿化的不文明现象,也随着环境的优化而消失了。”周建萍说。
如今,走进大大小小的乡村,都能看到村民家里,挂上了“美丽庭院”“文明户”“清洁户”的奖牌,一些花卉园艺培训活动,也每每座无虚席,大家纷纷表示,过去种地是为了生计,现在种花,更真切感受到了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