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暴力”的概念界定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暴力”一词是随着近年来多起社会负面事件而引出的新兴词汇,除了大众对“道德暴力”现象的关注,己经有学者从学术角度加以思考和研究。本文通过反思社会事件、解析词义,诠释“道德暴力”的概念。
  关键词:道德 暴力 道德暴力 概念界定
  随着近年来出现的一系列以公交车让座事件为典型的社会事件的发生,有学者提出“道德暴力”这一概念。“道德暴力”现象出现于社会公共视野中,引发了大众的思考。国内对于类似现象的研究并不完善,涉及“道德暴力”的多是对相关事件的阐述和评论,“道德暴力”并未成为伦理学范畴内的专业性术语。它作为新兴的词汇,其概念未达成共识,备受争议。
  一、“道德”的词义解析
  在中国的传统经典里,“道”和“德”是两个词,后来二词连用逐步演化出“道德”这一概念。“道”最初之义为“四通八达的路”,进而引申为人们行为应当遵守的原则和规范。在中国哲学范畴中,事物的发生、宇宙的运行都是“道”的体现。“德”最初之义是“直立行走而前视”,后引申为将心思放正。“德”与“得”相通,具有“获得”义。道德指“遵循原则而有所得”。
  (一)“道”的词义解析
  (1)朝闻道,夕可死矣。(《论语·里仁》)
  (2)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
  (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
  (4)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老子·七十七章》)
  (5)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三十七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极难把握的一个概念。儒家中所谓的“道”主要指人生之道,是事物的本性和规律。也可泛指基本原则和行为应当遵循的准则,“大学之道”的“道”义为“原则、准则”。道家以“道”为本体,包含了两层意思:若把“道”与事物的产生和宇宙的运行联系起来,“道”则具有“天道”义;另一方面,若把“道”与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联系起来,“道”就具有了“人道”义。如例(5)中的“道”指顺应自然,无所作为的行事原则。
  (6)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许慎《说文解字》)
  (7)为政以德(《论语·为证》)
  (8)忠,德之正也;信,德之固也;卑让,德之基也(《左传·文公元年》)
  古代文献中对“德”的理解也颇为丰富。例(6)中“德”通“得”,指“获得”。有学者认为:德者得也,是存善念于心中,使身心得益,也是以善施予他人,而获得道德情感的满足。儒家经典著作中,“德”偏于“美德”“德行”,如例(7)。例(8)是对德的具体概括,其内涵相当丰富。
  (二)“德”的词义解析
  (9)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老子·二十一章》)
  (10)万物莫不循道而贵德。(《老子·五十一章》)
  (11)尊德乐道。(《孟子·公孙丑下》)
  (12)道有基而德有功,德者道之功。(《韩非子·解老》)
  战国后期,“道”和“德”二词连用,并逐步演化为一个固定的词语,即“道德”。“道”“德”二者的内在联系也在例句中体现:“道”是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为外在规范;“德”是实行原则而有所得,是转化为个体心性的内在规范,是“道”的实际体现。作为一个完整的名词,“道德是行为的原则及其具体运用的总称”[1]。在“道德暴力”一词中,“道德”更倾向于“以道德之名”义,即以道德的名义对他人实施暴力行为。
  二、“暴力”的词义解析
  (一)“暴”和“力”的词义解析
  在《说文解字》中,原有两个“暴”。一个在“日”部,写作“?”,(“pù”),从日从出,从廾(gǒng)①从米,在文中的注解为“晞也”[1]。“日”部的“暴”字,意思极为明显,是指在烈日下,人们双手捧着米晒。其本义即为“晒”,而后又在语言应用当中引申为“显露”“显示”。另一个则是属于“夲”②(tāo)部,作“曓”(bào),从日从出,从廾从夲,其本义为“進趣也”。这个“暴”与“夲”有相近的意思,包含了“急疾”之义,其引申义较为广泛。
  (13)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14)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王制》)
  (15)故强者劫弱,众者暴寡,勇者凌怯,壮者慠幼,从此生矣。(《吕氏春秋·奢乐》)
  (16)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诗经·邶风·终风》)
  (17)江水又东津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鼇所不能游。(苏洵《谏论下》)
  古文例句中的“暴”有着不同的解释,不同的词性:例(13)中的“暴”为“显露、显示”义;例(14)中的“暴”具有“损害、糟蹋”义;例(15)中的“暴”则是“欺凌、侵害”义;例(16)中暴的词性与其他例句不同,作为形容词,有“突然”义;例(17)中,“暴”也是形容词,义为“急骤的、猛烈的”,用于形容江水的激荡。除此外,“暴”还用于形容人的本性残暴、行为暴虐。现代汉语中,“暴”的“晒、显露”义基本淡化,并且为了区分,专门设置了“曝”一字。《汉语大词典》中,“暴”还有“欺辱、徒手搏击”义。其“欺凌、侵害”义,更接近现代社会人们对该字的理解。
  古汉语中,“力”除了作姓氏之外,主要有以下5种语义:
  (18)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诗经·邶风·簡兮》)
  (19)度德而处之,量力而知之。(《左传·隐公十一年》)
  (20)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知而多力。(《国语·晋语六》)
  (21)武常为军锋,力战无前。(《后汉书·寇荣传》)
  (22)今病力,不能胜任郡事。(《汉书·汲黯传》)
  例(18)中,“力”指“气力、力量”。例(19)中的“力”指衡量“能力”来做事,“力”指“能力”。例(20)中,“力”为“功劳”。例(21)中的“力”作动词,解释为“尽力拼搏”,也可释为“努力”之义。例(22)中的“力”作副词,解释为“甚、非常”。古文中“力”除上述5种解释外,还有“兵力”义。在现代汉语中,“力”除了物理概念的解释外,其他释义基本和古代汉字用法相同。“暴力”一词中,“力”指的是“力量”。   (二)“暴力”的概念分析
  “暴力”是“道德暴力”这一新兴概念的直接依托。《现代汉语词典》对“暴力”的注释:一为强制的力量;二为武装力量的强制性,武力。朝代的更替,社会的变革,无不充斥着“暴力”,暴力的武装革命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换言之,“暴力”既可以指具有正义感的强制性力量,也能作为可以造成伤害的,具有破坏性的、残暴性的力量。现实的“道德暴力”行为既可以是符合道德伦理的力量,也可以是违背道德标准的负面行为。[2]在对“道德暴力”的概念界定中,笔者将“暴力”定义为一种负面的强悍力量,是一种具有伤害性、破坏性的力量。
  在社会生活中,学者们把“暴力”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行为进行定义。传统的观点是:暴力就是“造成身体伤害的强力打击”[2],是一种有意或被视为有意的行为。现代学者对传统观点进行了批判并重新概括了该词的定义。约翰·加尔顿认为“任何使人无法在肉体或是思想上实现他自身潜力的限制”即为暴力,并且将暴力划分为“直接暴力、结构式暴力及文化暴力”。换言之,暴力是意图导致他人生理或心理伤害的攻击性行为,暴力可以分为行为暴力和精神暴力。
  行为暴力既可以徒手实施也可以利用工具,它是可见的,显性的,是一种直接的伤害行为,例如拳脚施暴、杀戮、残害等等肉体折磨。精神暴力则是具有隐匿性,通过侮辱、讽刺、污蔑等手段对他人给予无形的压力。无论是行为暴力亦或是精神暴力,都会让受害者遭受到“疼痛”和苦恼。
  三、“道德暴力”的概念界定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暴力”一词进入大众的视野是因为一系列公交车让座挨打事件的发生。对该系列事件为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4个特征:1.人们谴责事件当事人的本意是从“正义”出发的,体现了社会成员朴素的道德观念,但是“度”却超出了当事人本身应当承受的范围。2.在谴责未达成目的的时候,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对行为当事人施以“拳脚教育”,并且认为该行为是“教育行为”,具有正当性,但实际上是对其实施了行为暴力;另一种则是利用网络,将当事人的行为上传至网络,造成网民的恶意围观,而后再从网络走向当事人的现实生活,通过社会舆论施加压力,即实施了精神暴力。3.事件的衍生结果可以说是灾难性的,对事件当事人的生活、工作等等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伤害是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4.事件从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纠纷逐渐演变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非组织化的群体激化行为。
  道德暴力具有传统暴力的特征,又具有现代社会的特点。道德暴力是人们基于“道义”和“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通过直接的身体伤害或是诽谤、骚扰、侮辱等方式,要求他人履行“必须”的义务或是终止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是一种几近严苛的道德审判。
  注释:
  ①《说文解字》:廾,竦手也,义为双手捧物,今多用“拱”。
  ②《说文解字》:夲,趣也,趣同趋,本义为“疾有所趣也”。
  参考文献:
  [1]高恒天.道德与人的幸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Ronald Blackbum.犯罪行为性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M].
  吴宗宪,刘邦惠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3][汉]许慎.说文解字[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4]刘艳.网络暴力问题的危害、成因及预防[D].杭州:浙江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陈欣怡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315211)
其他文献
摘 要:主位结构是系统功能语法中语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位结构作为语篇分析的一种手段,在各类语篇中有广泛的应用。作为语篇构建的一种特殊模式,特殊主位结构在传达语篇信息方面,通过调整关键信息在句中的位置,将说话者意图清晰地传达给听众。在情感表达方面,说话者通过主位化评论,表露情感,带动听众情绪。在语篇衔接上,说话者也能够通过特殊主位来衔接上下文,实现语义连贯。本文以美国哈里森总统演讲语篇为例,尝试
期刊
摘 要:英语“pun”和汉语“双关语”并不完全等值。汉语双关语只包含一语双关,而英语“pun”既包含一语双关或多关,又包含二语双关或多语多关。本文从两者的定义入手,对英语“pun”和汉语双关语进行了分类,以《破产姐妹》和《爱情公寓》两部电视剧为例,具体分析了英语“pun”和汉语双关语的共性和差异,并探究了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语用效果。  关键词:pun 双关语 英汉对比  一、引言  国内语言研究者
期刊
摘 要:有关“望”“尊”两词用为量词的用法,《汉语大词典》或未收录或释义不够全面,应予增补。从郭沫若文学作品的用例来看,“望”可用作量词,可用于计量大范围的面积或空间,还可用于计量景色或气象;“尊”用作量词,还可用于计量带脚的物品。  关键词:量词 望 尊  郭沫若文学作品中使用了各类量词400余个,其中绝大部分量词及其用法在《汉语大词典》中都已收录,但仍有少数词语用为量词的用例颇多而其量词用法却
期刊
摘 要:选取了10类常用的“的”字结构,通过对St.Mark国际学校5~7岁的30位儿童使用“的”字结构的情况进行访谈调查及数据分析,探讨出多语背景儿童“的”字结构的使用偏误情况,包括不同类型“的”字结构的偏误率高低,不同母语的儿童出现偏误的情况及原因分析,出现偏误的类型等。最后,结合泰国St.Mark国际学校的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的”字结构 偏误分析 儿童 教学  一、选
期刊
摘 要:在汉英两种语言中,“乌鸦”被人们赋予了不同的联想与象征意义,同时也形成了许多与乌鸦相关的表达。汉英两种语言中有许多关于乌鸦的习语与谚语,若译者在翻译中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有助于传达汉英语言背后乌鸦的文化内涵,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关键词:乌鸦 文化内涵 翻译方法  在汉英文化中,“乌鸦”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翻译与“乌鸦”相关的习语或谚语时,了解“乌鸦”在这两种不
期刊
摘 要: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由副词位置使用不当引起的偏误频频发生。本文认为造成韩国学生副词位置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知识的缺乏。基于此,本文从韩国留学生的三类典型副词位置偏误入手,比较了汉韩副词位置分布的差异,即:汉韩副词的原型位置分布不同,非原型位置分布存在差异,对应缺位,以及原型位置和非原型位置的关系不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造成偏误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若干教学对策。  关键词:汉
期刊
摘 要: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由于植物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而人们倾向于利用植物来隐喻其他事物。本文拟从概念隐喻的角度对比植物词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投射,考察汉英植物词概念隐喻的共性和差异,进而讨论相关的翻译方法,认为植物词翻译当以传译其隐喻意义为中心,并视具体语境选择翻译方法。  关键词:植物词 概念隐喻 英汉对比 翻译  一、引言  1980年,认知语言学的奠
期刊
摘 要:《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思想的集中体现,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活水,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国内外的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得到广泛传播。色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延伸意义。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审美心理差异产生了颜色象征意义的差异。文章从国内外《周易》具有一定影响力的5种译本中关于“色彩”的不同翻译方式入手,试
期刊
摘 要:说话者的语气、态度和感情色彩使话语的韵律特征产生不同变化,同时,说话者的思想正是通过韵律特征的变化得到确切体现。本文考察英语自然话语中话语标记语“you know”处于不同话语位置时表现出来的语用功能和韵律特征。研究显示,不同话语位置的“you know”发挥着不同的语用功能,同时,它在时长、停顿、音高和音强几方面的韵律表现也是不同的。“you know”在自然话语中的语用功能与其韵律特征
期刊
摘 要:使役概念表达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典型使役事件的临摹或概念化。英汉语言中都有表达使役概念的词汇和句式。本文通过对比英汉语言使役概念表达的异同,以短篇小说《小王子》的英汉译本为语料,结合Talmy以英语为例提出的表达“实现”意义的四种词汇化模式,尝试提出英汉语言使役概念的词汇化模式并剖析其异同。  关键词:使役概念 词汇化模式 泰尔米的模式  一、引言  江蓝生指出:所谓使役,是指动词有使令、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