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视
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98—01
作文是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许多教师苦苦求索,寻求捷径,可效果并不理想。对农村小学来说,习作教学更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修改,作文课大都以这样的程序进行,缺少新意,致使学生奉命而作,害怕写作,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用词贫乏,千篇一律,甚至照抄他人。对此,笔者认为,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思想,通过加强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立足语文课堂,突出能力训练
1. 加强说话能力的培养,以说促写。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有“口语交际”这一训练,多年来,笔者十分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常常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对想得妙的、说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调动学生说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预先布置要说的有关资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笔把该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这就使写作成为一种需要。
2. 根据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片段训练。笔者充分把握和利用课文教学的机会,将课文教学贯穿于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和运用课文中的技能技巧,写自己感受的东西。在具体训练中可进行随堂片段练习,也可以进行书面作文练习,如,学习《翠鸟》一文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喜欢的小动物的文章。
二、走出语文课本,扩大学生视野
1. 激发阅读兴趣,增加知识储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首先,笔者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一些爱听的故事、寓言,让他们读一些童话、历史故事等,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经常给他们推荐一些有关名人成长的书籍,让他们在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粮食,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其次,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读物,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比如,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书籍。这样的阅读要求明确,有的放矢,学生读有所获,往往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倡导读思结合,注意語言积累。“读书贵思。”如果懒于思考,不肯钻研,其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模仿和抄袭。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边思边想,引导他们在读书中善于提问、质疑、探索评议,不断锻炼自己的读书意志和思维品质。除读思结合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优美词句,学到新知识、新方法以及读书心得后一一摘记下来,这样学生能养成坚持不懈的积累习惯,写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深入体验生活,学会观察积累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作文的质量,必须使学生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使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指导。因此,教师就必须考虑如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的效果取决于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否明确。教师在平时指导中不能大讲特讲如何细致的观察,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亲自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让学生捕捉观察的目标,学会观察的顺序,确定观察的重点。如果要求学生描写人物,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按先面部后衣着,先外貌后内心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注意人物的习惯、动作、语言等;要求学生描写一建筑物时,就要教给学生按从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重点;要求学生观察植物时,就要引导学生看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色、形、味、性质以及功用等,既要看整体又要看局部;观察事情就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2. 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细致观察体验。“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掌握了观察技巧,学会了观察方法,但不深入生活,不细致观察还是写不好作文,甚至无材料可写。所以教师要让他们参与生活,自己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挖掘,创作写作素材。如,常布置一些生活实践作业——在自家的院子里或花盆中种自己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其生长变化并具体写下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巧思多练出文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多种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习作水平逐渐提升。
编辑:马德佳
野;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2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098—01
作文是创造性的心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许多教师苦苦求索,寻求捷径,可效果并不理想。对农村小学来说,习作教学更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修改,作文课大都以这样的程序进行,缺少新意,致使学生奉命而作,害怕写作,写出的作文内容空洞,用词贫乏,千篇一律,甚至照抄他人。对此,笔者认为,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思想,通过加强能力训练,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一、立足语文课堂,突出能力训练
1. 加强说话能力的培养,以说促写。小学语文教材每一单元的积累运用中都有“口语交际”这一训练,多年来,笔者十分重视这一部分的教学,常常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训练,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对想得妙的、说得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极大地调动学生说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预先布置要说的有关资料,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用笔把该说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这就使写作成为一种需要。
2. 根据课文内容的学习进行片段训练。笔者充分把握和利用课文教学的机会,将课文教学贯穿于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模仿和运用课文中的技能技巧,写自己感受的东西。在具体训练中可进行随堂片段练习,也可以进行书面作文练习,如,学习《翠鸟》一文后,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喜欢的小动物的文章。
二、走出语文课本,扩大学生视野
1. 激发阅读兴趣,增加知识储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首先,笔者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给学生讲一些爱听的故事、寓言,让他们读一些童话、历史故事等,根据学生仰慕英雄、名人的特点,经常给他们推荐一些有关名人成长的书籍,让他们在书籍中吸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和精神粮食,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其次,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推荐有关课外读物,让他们把所学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比如,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后,让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等书籍。这样的阅读要求明确,有的放矢,学生读有所获,往往会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倡导读思结合,注意語言积累。“读书贵思。”如果懒于思考,不肯钻研,其结果是什么也不会创造,只会模仿和抄袭。因此,教师要教会学生边思边想,引导他们在读书中善于提问、质疑、探索评议,不断锻炼自己的读书意志和思维品质。除读思结合外,教师还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积累,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优美词句,学到新知识、新方法以及读书心得后一一摘记下来,这样学生能养成坚持不懈的积累习惯,写作能力也会不断得到提高。
三、深入体验生活,学会观察积累
为了从根本上提高作文的质量,必须使学生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使他们的生活丰富起来,并在实际生活中对他们进行指导。因此,教师就必须考虑如何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
1. 指导学生学会观察。观察的效果取决于观察的目的和任务是否明确。教师在平时指导中不能大讲特讲如何细致的观察,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亲自带领学生去实地观察,让学生捕捉观察的目标,学会观察的顺序,确定观察的重点。如果要求学生描写人物,教师就要教给学生按先面部后衣着,先外貌后内心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注意人物的习惯、动作、语言等;要求学生描写一建筑物时,就要教给学生按从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观察,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的重点;要求学生观察植物时,就要引导学生看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色、形、味、性质以及功用等,既要看整体又要看局部;观察事情就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
2. 鼓励学生深入生活,细致观察体验。“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学生掌握了观察技巧,学会了观察方法,但不深入生活,不细致观察还是写不好作文,甚至无材料可写。所以教师要让他们参与生活,自己动手操作,从实践中挖掘,创作写作素材。如,常布置一些生活实践作业——在自家的院子里或花盆中种自己喜爱的植物,仔细观察其生长变化并具体写下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巧思多练出文章,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多种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习作水平逐渐提升。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