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包含三个基本矛盾,即人类利益的片面性与全面性之间的矛盾、不同主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以及人类利益与自然界自身性之间的矛盾。联合国历次环境会议和环境问题宣言的宗旨,就是试图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对这三个矛盾的解决方式,并从这三个方面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德性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自1972年以来,联合国及其民间组织围绕环境问题召开了数十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文件和宣言。这些文献见证了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思想脉络。本文准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文献,分析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层面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一、人类利益的片面性与全面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是通过实践确立的。实践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在实践中,“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实践和劳动的过程“是制造实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而人的实践必然要从特定的利益、需要和目的出发,人必然会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进行实践。因此,利益是价值观的基础,它决定价值观的内涵和结构。
人总是摆脱不了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之间的矛盾。人类在实现当前利益的同时,对于他对于未来利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往往就忽视了。马克思说:“一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
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片面性的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往往要遮蔽、损害人类其他利益和需要。不仅如此,人类某些利益和需要本身正是在某种片面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是这样。
这样,就形成人类利益、价值观的片面性与全面性之间的矛盾。人类利益、价值观的片面性在近代的表现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人被认为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的存在物,是理性经济人。正确的经济行为被确信为能够导致生活中其他领域的满足,而这些领域归根结底都是在经济关系的联系中展开自己的。最值得去注意的事情是物质实体、加工、制造和累积。”这一观念的问题在于它遮蔽了自然界对人的文化、宗教、审美等精神价值。
从强调自然界对人只具有物质价值,转变到强调自然界对人既具有物质价值也具有精神价值,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基本内容。持续发展的人性假设不再是“单向度”的经济人,而是既具有追求物质价值又追求精神价值的全面发展的人;自然界不再仅仅被视为人的资源、能源或僵死的物质存在者,而是具有丰富精神价值的存在者,它不仅是物质载体而且是精神载体;在发展观上,可持续发展不再将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而是理解为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全面社会进步。换言之,发展不再是纯粹的物质过程、经济过程,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伦理过程。
二、不同主体的利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近代哲学强调存在是一种实体,而忽视实体之间的关系。笛卡尔明确指出:“实体靠自身存在,无需他者只靠自身的存在”。同时近代哲学“把主体作为具有确定和独立存在意义的实体,既有别于(相对于)客体(对象),与客体相分离、一致处于对立地位的实体;把解决这样的主体与其客体的关系……问题当做哲学基本问题。”
主体利益的分离、对立,导致在主体与自然界之间形成多元价值关系,每一主体都是价值和目的中心,而自然界只具有对人的工具价值,它成为不同主體争夺的对象。“由于人人都希望在对自然界的肆无忌惮的掠夺的掠夺中最大限度的掌握和控制世界的‘自然资源’,个人与个人、公司与公司、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便加剧了。”
为此,超越近代哲学,就要求从存在论上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开启出来。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超个人主义和个人本位,就是要超越主体之间利益的对立。可持续发展观应该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统一;是不同主体利益的相互依存。
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未来意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观念。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必然形成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未来意识。这三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合作、平等就意味着对利己主义的限制与超越,它包含着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由于对他人的关怀包括对后代的关怀,人类主体也包括未来的人类。
从强调不同主体利益的分离性、对立性,到强调不同主体利益的共同性、依存性,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二个基本内涵。这一内涵表明:可持续发展观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了。它主张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来实现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显然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关键。
三、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中,一方面,人的实践具有特定目的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自然界也有其自身的存在状态和内在规律。但是,在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和二元论本体论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界对立、斗争的哲学基础。
为此,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超越把人的利益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应该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斗争中注入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联合国历次环境会议和关于环境问题的宣言,也从这一方面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超越。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否定人作为唯一价值和目的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甚至主张自然界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必然的伦理关系。
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斗争到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三个重要内涵。这一内涵又包含两个基本要义:第一,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界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分析表明,可持续发展观超越了这两种价值观和发展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界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这种对立统一之合理的“度”或“点”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按照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就应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把对自然界的开发与保护、把人的尺度与自然界的尺度更好的统一起来。第二,可持续发展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德性发展观。从价值层面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无非就是人类的利益、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从道德评价标准上说,增长是善,反之是恶。前面的分析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奠基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全新认识,那就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解决人类利益、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矛盾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限制人的利益、需要以适应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发展就是对人的利益和需要加以限制的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接受自然界这个无生命、也非主体的对象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自我限制来实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是可持续发展观一种德性的发展观。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2] 王玉樑:《价值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3] 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中央编译出版
[4] 王伟:《生存与发----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
[5] 万以诚:《新文明的路标》,吉林人民出版社
[6] W?Norris Clarke,Explorations in Metaphysics:Being—God---Person,Notre Dame:university Press
[7] 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8] D·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
[9] 刘兵:《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清华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人类中心主义 可持续发展 德性
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自1972年以来,联合国及其民间组织围绕环境问题召开了数十次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研究报告、文件和宣言。这些文献见证了可持续发展观形成的思想脉络。本文准备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文献,分析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层面所涉及的基本问题。
一、人类利益的片面性与全面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界之间是一种对象性关系,这种对象性关系是通过实践确立的。实践是一种目的性活动。在实践中,“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实践和劳动的过程“是制造实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界之间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而人的实践必然要从特定的利益、需要和目的出发,人必然会在一定的价值观支配下进行实践。因此,利益是价值观的基础,它决定价值观的内涵和结构。
人总是摆脱不了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之间的矛盾。人类在实现当前利益的同时,对于他对于未来利益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往往就忽视了。马克思说:“一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的一切生产方式,都仅仅以取得劳动的最近的,最直接的效益为目。”
人类在特定历史阶段具有片面性的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往往要遮蔽、损害人类其他利益和需要。不仅如此,人类某些利益和需要本身正是在某种片面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就是这样。
这样,就形成人类利益、价值观的片面性与全面性之间的矛盾。人类利益、价值观的片面性在近代的表现是,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将追求物质利益作为基本价值取向。“人被认为本质上是一种经济的存在物,是理性经济人。正确的经济行为被确信为能够导致生活中其他领域的满足,而这些领域归根结底都是在经济关系的联系中展开自己的。最值得去注意的事情是物质实体、加工、制造和累积。”这一观念的问题在于它遮蔽了自然界对人的文化、宗教、审美等精神价值。
从强调自然界对人只具有物质价值,转变到强调自然界对人既具有物质价值也具有精神价值,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一个基本内容。持续发展的人性假设不再是“单向度”的经济人,而是既具有追求物质价值又追求精神价值的全面发展的人;自然界不再仅仅被视为人的资源、能源或僵死的物质存在者,而是具有丰富精神价值的存在者,它不仅是物质载体而且是精神载体;在发展观上,可持续发展不再将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而是理解为包括物质和精神在内的全面社会进步。换言之,发展不再是纯粹的物质过程、经济过程,而是生存论意义上的伦理过程。
二、不同主体的利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
近代哲学强调存在是一种实体,而忽视实体之间的关系。笛卡尔明确指出:“实体靠自身存在,无需他者只靠自身的存在”。同时近代哲学“把主体作为具有确定和独立存在意义的实体,既有别于(相对于)客体(对象),与客体相分离、一致处于对立地位的实体;把解决这样的主体与其客体的关系……问题当做哲学基本问题。”
主体利益的分离、对立,导致在主体与自然界之间形成多元价值关系,每一主体都是价值和目的中心,而自然界只具有对人的工具价值,它成为不同主體争夺的对象。“由于人人都希望在对自然界的肆无忌惮的掠夺的掠夺中最大限度的掌握和控制世界的‘自然资源’,个人与个人、公司与公司、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便加剧了。”
为此,超越近代哲学,就要求从存在论上将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开启出来。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超个人主义和个人本位,就是要超越主体之间利益的对立。可持续发展观应该是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的统一;是不同主体利益的相互依存。
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未来意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观念。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观,必然形成人类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意识、平等意识和未来意识。这三种意识本质上是一种新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合作、平等就意味着对利己主义的限制与超越,它包含着利他主义的价值取向。由于对他人的关怀包括对后代的关怀,人类主体也包括未来的人类。
从强调不同主体利益的分离性、对立性,到强调不同主体利益的共同性、依存性,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二个基本内涵。这一内涵表明:可持续发展观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统一起来了。它主张通过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协调来实现对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协调,显然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关键。
三、人与自然之间既对立又统一
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中,一方面,人的实践具有特定目的和价值取向;另一方面,自然界也有其自身的存在状态和内在规律。但是,在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和二元论本体论中,包含着人与自然界对立、斗争的哲学基础。
为此,超越近代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要超越把人的利益与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应该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对立、斗争中注入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联合国历次环境会议和关于环境问题的宣言,也从这一方面对近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超越。可持续发展观明确否定人作为唯一价值和目的中心的地位,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统一,甚至主张自然界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人与自然界之间具有必然的伦理关系。
从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斗争到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第三个重要内涵。这一内涵又包含两个基本要义:第一,可持续发展是人与自然界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分析表明,可持续发展观超越了这两种价值观和发展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界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而这种对立统一之合理的“度”或“点”就是发展的可持续性。按照可持续发展观,人类就应该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斗争、把对自然界的开发与保护、把人的尺度与自然界的尺度更好的统一起来。第二,可持续发展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德性发展观。从价值层面看,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无非就是人类的利益、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的矛盾。从道德评价标准上说,增长是善,反之是恶。前面的分析可见,可持续发展观奠基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全新认识,那就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解决人类利益、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矛盾的基本方式就是,通过限制人的利益、需要以适应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可持续发展就是对人的利益和需要加以限制的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接受自然界这个无生命、也非主体的对象对自身利益和需要的限制,这种限制只能通过人类自身的自我限制来实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是可持续发展观一种德性的发展观。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
[2] 王玉樑:《价值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
[3] 查伦·斯普瑞特奈克:《真实之复兴》,张妮妮译,中央编译出版
[4] 王伟:《生存与发----地球伦理学》,人民出版社
[5] 万以诚:《新文明的路标》,吉林人民出版社
[6] W?Norris Clarke,Explorations in Metaphysics:Being—God---Person,Notre Dame:university Press
[7] 刘放桐:《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当代走向》,人民出版社
[8] D·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
[9] 刘兵:《自然辩证法参考读物》,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