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课堂教学流程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教学流程模式一般有: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等五个环节。这种样板式的教学,在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初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潮流。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高段教学的流程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段教学 流程
前言: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而缜密的推理过程,即是一个“提出问题”、“揭示规律”、“验证规律”、“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学数学课的基本流程进行了研究。
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每堂数学课开始,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连除”一节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看《西游记》,有一天,师徒四人饥饿了,猪八戒到一片瓜地里偷了20个瓜,自己偷吃了4个。16个西瓜,师徒四人决定分两天吃,每天必须每人吃2个,请同学们为他们分一分吧。
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想到了一个除法问题,便自动地以小组问单位展开了讨论,进入了规律的探究中。
经过学生的研究,学生想到16个西瓜分两天吃,得出了如下的算式:16÷2=8,4个人每人每天2个,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8÷4=2。有的学生已经得出了这样一个综合算式:16÷2÷4=2。(把这个综合算式写到黑板上)学生得出这几个算式的思路是:16个西瓜平均分两天吃,所以除以2;4个人没人2个,所以8除以4等于2。还有的得出了这样一个综合算式:16÷2÷4=2。(把这个综合算式写到黑板上)原因是,可以把16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然后每人每天吃2个。
2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教学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揭示数学现象中存在的数学规律。因此,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基本解决了问题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如,“请同学们研究一下这个算式,看一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这样的问题极易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马上会进入讨论研究。
学生们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我们认为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于是我们对这两个算式进行了尝试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算式可以切换成这样一个算式:16÷(4×2)。”“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变换成:16÷(2×4)。”这时,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算式写到黑板上16÷2÷416÷(4×2)16÷(2×4)并说:“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个算是之间可以用个什么符号连起来。”学生自然会说“用等号”。教师便把这三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然后教师说:“也就是说,这三个算式形式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揭示出了其中的规律。“我们认为,现将两个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方法比较简单,就像一个数减去两个数,可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减一样。”“我们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不简单的问题。我们小组推断:可能一个数连续被几个数去除,就可以除以这几个数的乘积。”……
这时,老师不急于学生们的观点是否正确,留得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验证。“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非常好,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
3 验证规律,得出结论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了某种现象,到底是否正确,需要验证。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验证规律,最后得出结论。如,“请同学们再次研究一下,看一看,你们得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
学生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辩论,证实结论后,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我们列举了好多类似的算式验证了一下,我们发现的问题,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连除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我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教师在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成的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我也赞成同学们的看法,老师也曾验证过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学生看过课本后,再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4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探究规律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探究出规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的规律得以应用。如,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一节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明确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量,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而且两个相应的数的比值是一定的,这就是两个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正比例。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应该先考虑什么?”这样的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解决问题的一句就是,前面学生们探究出的规律。学生不难得出:“要判断两个相互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是看一看他们的比值是不是一定的。”等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便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现规律的应用。
5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将学生探究出的规律和方法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适时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正比例的意义,并弄懂了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大量的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你们能想一想,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便会举出了好多例子。如,“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水杯的地面积一定,水的高度与水的体积成正比例。”“速度一定,行进的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例。”“工效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正比例。”
6 设难质疑,延伸铺垫
数学里的问题往往是相对存在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设难质疑,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7 结语
总之,无论是从数学《新课程标准》重学习过程和自主探究的理念,生活化的理论,还是学生思维发展需要的角度讲,数学课堂就应按照“提出问题”、“揭示规律”、“验证规律”、“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去进行。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仁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2012
2 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 小学数学 高段教学 流程
前言: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数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比较完整而缜密的推理过程,即是一个“提出问题”、“揭示规律”、“验证规律”、“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由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小学数学课的基本流程进行了研究。
1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每堂数学课开始,教师首先为学生设置悬念,让学生通过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连除”一节时,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非常喜欢看《西游记》,有一天,师徒四人饥饿了,猪八戒到一片瓜地里偷了20个瓜,自己偷吃了4个。16个西瓜,师徒四人决定分两天吃,每天必须每人吃2个,请同学们为他们分一分吧。
问题一提出,学生便想到了一个除法问题,便自动地以小组问单位展开了讨论,进入了规律的探究中。
经过学生的研究,学生想到16个西瓜分两天吃,得出了如下的算式:16÷2=8,4个人每人每天2个,得出了这样一个算式:8÷4=2。有的学生已经得出了这样一个综合算式:16÷2÷4=2。(把这个综合算式写到黑板上)学生得出这几个算式的思路是:16个西瓜平均分两天吃,所以除以2;4个人没人2个,所以8除以4等于2。还有的得出了这样一个综合算式:16÷2÷4=2。(把这个综合算式写到黑板上)原因是,可以把16个西瓜,平均分给4个人,然后每人每天吃2个。
2 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数学课教学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去揭示数学现象中存在的数学规律。因此,在学生发现了问题,并基本解决了问题后,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如,“请同学们研究一下这个算式,看一看,想一想,还能用其他方法计算吗?”这样的问题极易激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兴趣。在这种欲望的驱动下,学生马上会进入讨论研究。
学生们经过小组合作探究后,会发现其中的规律。如,“我们认为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于是我们对这两个算式进行了尝试研究,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两个算式可以切换成这样一个算式:16÷(4×2)。”“我们还可以把这个算式变换成:16÷(2×4)。”这时,学生边说,教师边把算式写到黑板上16÷2÷416÷(4×2)16÷(2×4)并说:“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个算是之间可以用个什么符号连起来。”学生自然会说“用等号”。教师便把这三个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然后教师说:“也就是说,这三个算式形式不同,结果都是一样的。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后,揭示出了其中的规律。“我们认为,现将两个数乘起来,再去除被除数,方法比较简单,就像一个数减去两个数,可先把后两个数加起来再减一样。”“我们认为不仅是一个简单不简单的问题。我们小组推断:可能一个数连续被几个数去除,就可以除以这几个数的乘积。”……
这时,老师不急于学生们的观点是否正确,留得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去验证。“刚才,同学们研究的非常好,老师也有同样的看法。”
3 验证规律,得出结论
学生经过探究发现了某种现象,到底是否正确,需要验证。因此,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验证规律,最后得出结论。如,“请同学们再次研究一下,看一看,你们得出来的结论是否正确。”
学生经过进一步的研究,辩论,证实结论后,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学生会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我们列举了好多类似的算式验证了一下,我们发现的问题,是正确的,由此,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连除几个数,就等于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我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教师在对学生的观点表示赞成的同时,鼓励学生继续去验证自己的结论。“我也赞成同学们的看法,老师也曾验证过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看课本上是怎么说的。”学生看过课本后,再次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就是教材的创造性运用。
4 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探究规律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探究出规律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得到的规律得以应用。如,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一节时,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通过研究明确了两个相互关联的量,一个量发生变化,另一个量也随之变化,而且两个相应的数的比值是一定的,这就是两个成正比例关系的量,我们把这种关系称为正比例。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应该先考虑什么?”这样的问题,重在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解决问题的一句就是,前面学生们探究出的规律。学生不难得出:“要判断两个相互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关键是看一看他们的比值是不是一定的。”等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后,教师便为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实现规律的应用。
5 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数学课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生活化。将学生探究出的规律和方法用于解决生活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适时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如,“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正比例的意义,并弄懂了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否存在正比例关系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大量的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存在着正比例关系,你们能想一想,说给大家听听吗?”学生便会举出了好多例子。如,“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水杯的地面积一定,水的高度与水的体积成正比例。”“速度一定,行进的时间与路程成正比例。”“工效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成正比例。”
6 设难质疑,延伸铺垫
数学里的问题往往是相对存在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探究。这就要求教师适时设难质疑,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7 结语
总之,无论是从数学《新课程标准》重学习过程和自主探究的理念,生活化的理论,还是学生思维发展需要的角度讲,数学课堂就应按照“提出问题”、“揭示规律”、“验证规律”、“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去进行。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叶仁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2012
2 赵冬臣.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