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
如果时间跨度够大,对主流社会参与够深,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社会变迁的缩写。
李广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除非你太年轻。他作词的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曾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持续多年,在1990年代,几乎人人都曾被它们的旋律“洗脑”。
正如想到梅子就会口内生津一般,人们听到这些歌曲,就会进入那个消失了的时代。当时的衣着、发型、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生活场景,都会在脑子里感性复苏。这种感觉也是“乡愁”的一种,区别于曾经指向现实物理空间的乡愁,它指向过去的社会空间。
李广平是那一类能用平白的语言直抵人心柔软之处的词作者,“故乡”、“他乡”是他的歌词中常见的意象。1982年离开故土,开始辗转他乡,因此其感受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与体验。但在另一个层次上,他也临摹了整个社会—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就像一台开打后的麻将,个体纷纷离开原本的乡土位置,杂处、无定、缓慢重构,进入身份认同的摇摆与迷茫。
新的文化随之生长。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头,1982年李广平考上了大学,从广东北部山区乳源县的一个小镇,向现代城市“移民”。
命运给了他一个幸运的时间窗口,如果早生几年,他很可能失去这个开头。
“我哥哥就是比我早生了4年,读大学没他的份,当兵没他的份;上山下乡有他的份,计划生育有他的份,下岗有他的份,什么糟糕的事情都轮在了他的身上。我和妹妹都考上了大学,人生一直比较顺利,而我哥哥就完全相反,他成了那个曙光初现的时代的最后一批受难者。有时候我会想,他是在帮我们背负苦难。”
在当时的乡镇、农村,人人都以离开为荣,实现农转非、吃“公家粮”是一个起点,更是“成功”本身。然而离开并不容易,读书是最主流的途径,这一年,整个乳源县只有6个人考上大学。
李广平考上的是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他的单亲母亲对学校很满意,因为师范院校“读书不用钱,工作有保障”,而李广平的兴奋点则在专业上:他喜欢写作,是一个文学青年。
文学青年多是对外界敏感的,他們善于运用自身情感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加工。故乡的风物,以文青的独有方式深深蚀刻在李广平的永久性记忆里。“小镇很小,但高山在侧,森林莽莽,武江穿镇而过,我对它们的感情,构成了我的乡土情结。”
这份情结未来很重要,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他马上要去一个大城市,又很快碰上一个大时代,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别人的心律也会跟上同样的节奏。
李广平在大学里眼前一亮,感受到视野的一马平川。而在此时,与国际市场一起脉动的工业机器不断被发动,从早几年的零星点状分布,到整个珠三角“蛙声一片”。
适应工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原本被固定在故乡的人口,必须流动起来,一大批劳动者拥向古已有之的平地而起的城市。
与李广平不同,这些劳动者走的不是体制的独木桥,而是一声“解散”的号令。他们的户籍、权利和归属感都缺乏体制的靠山,“解散”也不意味着自由,而是被整合进更加强大和秩序化的工业组织里,因而他们必将体验更加强烈的内心孤独、环境疏离和人文陌路。
随着工业蔓延,举国都成他乡。越来越迫切地,整个社会的心理张力呼唤一种文化上的回应,而音乐,就是最具备大众化条件的回应方式。
冥冥中,李广平就踩中了这一鼓点。作为一个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毕业生,他去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做行政工作。对于文学青年而言,这种工作显然是枯燥的,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他以一种近水楼台的便利认识了一些词曲作家,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的陈小奇便是其中之一,李广平跟着他开始了歌词创作。
1992年,陈小奇在中唱广州公司组建企划部,李广平被调了过去。企划部负责包装推出新的歌手,需要直击人心的文案,李广平正好人尽其用。就在这一年的某天,一个电话打进了他的办公室,对方操东北口音,自称创作歌手,名叫李春波。
那时李春波的专辑《小芳》已经完成录制,但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无奈之下找李广平碰碰运气。在他狭窄的宿舍里,他和他的乐队成员们一首一首地把歌唱给李广平听,李广平从中听到了一种“不想再给这个城市输送噪音”的真诚。他把专辑带了回去,但中唱广州公司同样拒绝发行,因为李春波“既不偶像也不实力”,最后是企划部主任陈小奇立下军令状,才得以面世。
一首《小芳》,在3个月内火遍全国。在知青时代过去之后唱知青的内心,不经意却唱进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人心当中,将人们带回了小村、小河。某种意义上讲,那时所有在他乡漂泊的人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知青”。
《小芳》是李广平职业音乐企划与制作人生涯的开端,一战成功,也提示了他个人的创作方向—向流行歌曲灌注本土化的感情元素。
当时的广州是流行音乐的大本营,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靠近港台的地利,以及开放前沿的天时。港台歌曲的夹击,让基于大陆本土的原创灵魂迟迟不能确立。乡愁,作为一条能把看似散乱的他乡之客们串连起来的感情线,正等待着被认知。
有个朋友要去澳洲留学,此去经年,相会无期,李广平深感惆怅,想要为他写一首歌词。他从B段写起,一提笔就写下“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一句,把浓烈的感情润色圆满之后,再回头写A段,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创作无关乎对社会集体心理需求的探索,而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感情透露。李广平说,当时觉得离开家乡出外闯荡其实是一种很无奈、很惆怅的行为,只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然而正是这样一首个人化的歌曲,无意间引爆了社会的乡愁情愫。1994年,光头李进演唱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席卷中国,几年之间没有退潮的迹象。作家丁燕甚至认为,不知道李广平没关系,不知道《你在他乡还好吗》就算是白活了。“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刚从农业文明的摇篮中醒来,开始有了出外打工的可能和机会,痛苦和离别。这首歌流行于那个时候,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最初的疼痛。”此后,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陈星的《流浪歌》,满文军的《望乡》,作为对乡愁线索的延续,同样引来举国回响。
同在1994年,甘萍演唱的《潮湿的心》也迅速走红。李广平在歌词里抒写的是关于城市女性心中的爱情悸动,但其中传递的人与城市之间的隔离感,同样敲击着和城市还没有建立心灵连接的青年人的柔弱内心。
乡愁作为一种细腻的情感活动,却进入了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之中,这是中国一景,体现在现实生活里,是一年比一年挤迫的春运。
李广平其实并没有站立在这一叙事的核心,他对广州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写作那些传唱全国的歌曲时,他也已在广州娶妻生女,1997年还在天河区买了房子。因此,他没有大社会里“家安何處”的迷茫,他对此的精准把握,来自于个体敏锐,也来自时代际遇。他可以把他乡变为故乡,然后在一个安稳的境况下观察他人的流离。
因此,他话语里充满感恩与知足。“我们用几首歌,给一个时代打上烙印,成为这一代音乐人和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做到这一点,也觉得挺骄傲的了。”
进入新世纪以后,“乡愁”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价值,不会消逝,但已经不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体验。
一方面,它明显体现为一种“同乡会”性质,被按照区域仔细划分了。李广平去年写了一首《乡愁大理》,相比早年文辞更优美、情感更醇厚,在大理也极受欢迎,但其影响力已很难向外部溢出。另一方面,时下的“乡愁”不像当年统一指向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故乡,而是在故乡面目全非之后,转化为一种自然主义情怀,或者仅仅是一种“逝者如斯夫”的光阴叹息。
在内心深处保有实体性乡愁的那一代漂泊者,已经在时光的淘洗过后归去的归去,留下的留下。留下来的,成立家庭诞生下一代,而下一代已经逃离了漂泊感,城市已经是他们记忆里的原始起点。
就此而言,李广平一家也很典型。他的妻子林静是作曲家,他的女儿李思琳一出生,便带着大城市“音乐世家”的标签,当然不会有父辈那一代残留着泥土与野草气味的乡愁情愫。2004年,11岁的童星李思琳演唱的《珠江游》得以在广州公交系统循环播放,很大程度上正因为其中透露着浓浓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朋友你到广州,我请你珠江游,看看我们广州,越变越美好,清清珠江水,静静向东流,江边红棉花儿开,小鸟唱枝头……”
《珠江游》作曲是林静,作词是许广平,演唱者是他们的女儿,因此其城市主体意识,是一个家庭共有的。李广平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广州人。
然而世事难料,整个家庭对广州的依归感,并没有阻止“家”的继续漂流。就在2004年,因为李思琳要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他们举家北迁,成为北京人。近20年的广州生活,已经构筑了李广平稳固而高效的社会关系,他那间敞亮的阳光房让他对广州的阳光雨露犹如肌肤般熟悉。他不舍、纠结乃至有对未知生活和压力的恐惧,但依然无可选择。
他遇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漂泊: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这同样是一种社会不可抗力,支配着多少刚刚结束漂泊已经自觉掐灭了继续腾挪之动力的人们。同时,这又暗合了另一股社会潮流: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人和,增加自身在中国文化版图里的权重,但随着社会结构的逐步定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磁力骤然增强,吸附着外围积累的成果与人才。
李广平在北京另起炉灶,但他没有卖掉广州的房子,想着“某天可能还要回来”。他也没有在北京买房,12年来,一直是租住。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的,在生活上总有一种临时感,“比如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装修房子,也不敢买太多的书”,但时光终究让他建立了作为一个北京人的身份认同,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家乡,而广州随即“升级”为故乡。
而这也未必就是“乡愁”流变的终点。在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天资极高的李思琳却不打算在音乐专业之路上继续前行。她去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看了一圈,顿时对原定的未来大学失去了兴趣。“中央音乐学院在复兴门,校园很小,一眼到头,跟人约事,发个短信说我们在复兴门地铁站见吧,那多没意思?”
不久,她拿到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修习国际关系专业。李广平的大部分中学、小学同学都留在了家乡韶关,他走向广州,抵达北京。他对女儿说:“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在国内的价值,你从广州到北京,再到纽约,去认真做一名拥有世界眼光的世界公民吧。”
一个偶合,启示着一个新的周期。和当年李广平出走故乡、成为全县6个幸运的大学生之一一样,李思琳是这一年耶鲁大学在北京录取的6名学生之一。
如果时间跨度够大,对主流社会参与够深,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社会变迁的缩写。
李广平就是这样一个人。
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除非你太年轻。他作词的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曾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持续多年,在1990年代,几乎人人都曾被它们的旋律“洗脑”。
正如想到梅子就会口内生津一般,人们听到这些歌曲,就会进入那个消失了的时代。当时的衣着、发型、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生活场景,都会在脑子里感性复苏。这种感觉也是“乡愁”的一种,区别于曾经指向现实物理空间的乡愁,它指向过去的社会空间。
李广平是那一类能用平白的语言直抵人心柔软之处的词作者,“故乡”、“他乡”是他的歌词中常见的意象。1982年离开故土,开始辗转他乡,因此其感受来自他的个人经历与体验。但在另一个层次上,他也临摹了整个社会—正是从那时开始,中国就像一台开打后的麻将,个体纷纷离开原本的乡土位置,杂处、无定、缓慢重构,进入身份认同的摇摆与迷茫。
新的文化随之生长。
小镇青年
作为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开头,1982年李广平考上了大学,从广东北部山区乳源县的一个小镇,向现代城市“移民”。
命运给了他一个幸运的时间窗口,如果早生几年,他很可能失去这个开头。
“我哥哥就是比我早生了4年,读大学没他的份,当兵没他的份;上山下乡有他的份,计划生育有他的份,下岗有他的份,什么糟糕的事情都轮在了他的身上。我和妹妹都考上了大学,人生一直比较顺利,而我哥哥就完全相反,他成了那个曙光初现的时代的最后一批受难者。有时候我会想,他是在帮我们背负苦难。”
在当时的乡镇、农村,人人都以离开为荣,实现农转非、吃“公家粮”是一个起点,更是“成功”本身。然而离开并不容易,读书是最主流的途径,这一年,整个乳源县只有6个人考上大学。
李广平考上的是广州的华南师范大学中文专业。他的单亲母亲对学校很满意,因为师范院校“读书不用钱,工作有保障”,而李广平的兴奋点则在专业上:他喜欢写作,是一个文学青年。
文学青年多是对外界敏感的,他們善于运用自身情感活动对客观事物进行艺术加工。故乡的风物,以文青的独有方式深深蚀刻在李广平的永久性记忆里。“小镇很小,但高山在侧,森林莽莽,武江穿镇而过,我对它们的感情,构成了我的乡土情结。”
这份情结未来很重要,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他马上要去一个大城市,又很快碰上一个大时代,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别人的心律也会跟上同样的节奏。
举国是他乡
李广平在大学里眼前一亮,感受到视野的一马平川。而在此时,与国际市场一起脉动的工业机器不断被发动,从早几年的零星点状分布,到整个珠三角“蛙声一片”。
适应工业对劳动力的需要,原本被固定在故乡的人口,必须流动起来,一大批劳动者拥向古已有之的平地而起的城市。
与李广平不同,这些劳动者走的不是体制的独木桥,而是一声“解散”的号令。他们的户籍、权利和归属感都缺乏体制的靠山,“解散”也不意味着自由,而是被整合进更加强大和秩序化的工业组织里,因而他们必将体验更加强烈的内心孤独、环境疏离和人文陌路。
随着工业蔓延,举国都成他乡。越来越迫切地,整个社会的心理张力呼唤一种文化上的回应,而音乐,就是最具备大众化条件的回应方式。
冥冥中,李广平就踩中了这一鼓点。作为一个师范院校的中文专业毕业生,他去了广州星海音乐学院做行政工作。对于文学青年而言,这种工作显然是枯燥的,但同时也提供了机遇。他以一种近水楼台的便利认识了一些词曲作家,中国唱片广州公司的陈小奇便是其中之一,李广平跟着他开始了歌词创作。
1992年,陈小奇在中唱广州公司组建企划部,李广平被调了过去。企划部负责包装推出新的歌手,需要直击人心的文案,李广平正好人尽其用。就在这一年的某天,一个电话打进了他的办公室,对方操东北口音,自称创作歌手,名叫李春波。
那时李春波的专辑《小芳》已经完成录制,但没有一家唱片公司愿意发行,无奈之下找李广平碰碰运气。在他狭窄的宿舍里,他和他的乐队成员们一首一首地把歌唱给李广平听,李广平从中听到了一种“不想再给这个城市输送噪音”的真诚。他把专辑带了回去,但中唱广州公司同样拒绝发行,因为李春波“既不偶像也不实力”,最后是企划部主任陈小奇立下军令状,才得以面世。
一首《小芳》,在3个月内火遍全国。在知青时代过去之后唱知青的内心,不经意却唱进了工业化时代的社会人心当中,将人们带回了小村、小河。某种意义上讲,那时所有在他乡漂泊的人们,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知青”。
家安何处
《小芳》是李广平职业音乐企划与制作人生涯的开端,一战成功,也提示了他个人的创作方向—向流行歌曲灌注本土化的感情元素。
当时的广州是流行音乐的大本营,但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靠近港台的地利,以及开放前沿的天时。港台歌曲的夹击,让基于大陆本土的原创灵魂迟迟不能确立。乡愁,作为一条能把看似散乱的他乡之客们串连起来的感情线,正等待着被认知。
有个朋友要去澳洲留学,此去经年,相会无期,李广平深感惆怅,想要为他写一首歌词。他从B段写起,一提笔就写下“你在他乡还好吗”这一句,把浓烈的感情润色圆满之后,再回头写A段,构建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一创作无关乎对社会集体心理需求的探索,而是一种完全个人化的感情透露。李广平说,当时觉得离开家乡出外闯荡其实是一种很无奈、很惆怅的行为,只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然而正是这样一首个人化的歌曲,无意间引爆了社会的乡愁情愫。1994年,光头李进演唱的《你在他乡还好吗》席卷中国,几年之间没有退潮的迹象。作家丁燕甚至认为,不知道李广平没关系,不知道《你在他乡还好吗》就算是白活了。“这个时候的中国人,刚从农业文明的摇篮中醒来,开始有了出外打工的可能和机会,痛苦和离别。这首歌流行于那个时候,也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这最初的疼痛。”此后,陈少华的《九月九的酒》,陈星的《流浪歌》,满文军的《望乡》,作为对乡愁线索的延续,同样引来举国回响。
同在1994年,甘萍演唱的《潮湿的心》也迅速走红。李广平在歌词里抒写的是关于城市女性心中的爱情悸动,但其中传递的人与城市之间的隔离感,同样敲击着和城市还没有建立心灵连接的青年人的柔弱内心。
乡愁作为一种细腻的情感活动,却进入了社会变迁的宏大叙事之中,这是中国一景,体现在现实生活里,是一年比一年挤迫的春运。
李广平其实并没有站立在这一叙事的核心,他对广州充满认同感和归属感,写作那些传唱全国的歌曲时,他也已在广州娶妻生女,1997年还在天河区买了房子。因此,他没有大社会里“家安何處”的迷茫,他对此的精准把握,来自于个体敏锐,也来自时代际遇。他可以把他乡变为故乡,然后在一个安稳的境况下观察他人的流离。
因此,他话语里充满感恩与知足。“我们用几首歌,给一个时代打上烙印,成为这一代音乐人和社会大众的共同记忆,做到这一点,也觉得挺骄傲的了。”
不一样的乡愁
进入新世纪以后,“乡愁”作为一种永恒的人文价值,不会消逝,但已经不是社会成员的共同体验。
一方面,它明显体现为一种“同乡会”性质,被按照区域仔细划分了。李广平去年写了一首《乡愁大理》,相比早年文辞更优美、情感更醇厚,在大理也极受欢迎,但其影响力已很难向外部溢出。另一方面,时下的“乡愁”不像当年统一指向作为一种实体存在的故乡,而是在故乡面目全非之后,转化为一种自然主义情怀,或者仅仅是一种“逝者如斯夫”的光阴叹息。
在内心深处保有实体性乡愁的那一代漂泊者,已经在时光的淘洗过后归去的归去,留下的留下。留下来的,成立家庭诞生下一代,而下一代已经逃离了漂泊感,城市已经是他们记忆里的原始起点。
就此而言,李广平一家也很典型。他的妻子林静是作曲家,他的女儿李思琳一出生,便带着大城市“音乐世家”的标签,当然不会有父辈那一代残留着泥土与野草气味的乡愁情愫。2004年,11岁的童星李思琳演唱的《珠江游》得以在广州公交系统循环播放,很大程度上正因为其中透露着浓浓的城市主人翁意识:“朋友你到广州,我请你珠江游,看看我们广州,越变越美好,清清珠江水,静静向东流,江边红棉花儿开,小鸟唱枝头……”
《珠江游》作曲是林静,作词是许广平,演唱者是他们的女儿,因此其城市主体意识,是一个家庭共有的。李广平说,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广州人。
然而世事难料,整个家庭对广州的依归感,并没有阻止“家”的继续漂流。就在2004年,因为李思琳要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他们举家北迁,成为北京人。近20年的广州生活,已经构筑了李广平稳固而高效的社会关系,他那间敞亮的阳光房让他对广州的阳光雨露犹如肌肤般熟悉。他不舍、纠结乃至有对未知生活和压力的恐惧,但依然无可选择。
他遇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漂泊: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这同样是一种社会不可抗力,支配着多少刚刚结束漂泊已经自觉掐灭了继续腾挪之动力的人们。同时,这又暗合了另一股社会潮流:沿海地区借助改革开放的天时地利人和,增加自身在中国文化版图里的权重,但随着社会结构的逐步定型,北京作为文化中心的磁力骤然增强,吸附着外围积累的成果与人才。
李广平在北京另起炉灶,但他没有卖掉广州的房子,想着“某天可能还要回来”。他也没有在北京买房,12年来,一直是租住。因为房子不是自己的,在生活上总有一种临时感,“比如不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装修房子,也不敢买太多的书”,但时光终究让他建立了作为一个北京人的身份认同,他又有了一个新的家乡,而广州随即“升级”为故乡。
而这也未必就是“乡愁”流变的终点。在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时,天资极高的李思琳却不打算在音乐专业之路上继续前行。她去耶鲁、哈佛、普林斯顿看了一圈,顿时对原定的未来大学失去了兴趣。“中央音乐学院在复兴门,校园很小,一眼到头,跟人约事,发个短信说我们在复兴门地铁站见吧,那多没意思?”
不久,她拿到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修习国际关系专业。李广平的大部分中学、小学同学都留在了家乡韶关,他走向广州,抵达北京。他对女儿说:“我们已经实现了我们在国内的价值,你从广州到北京,再到纽约,去认真做一名拥有世界眼光的世界公民吧。”
一个偶合,启示着一个新的周期。和当年李广平出走故乡、成为全县6个幸运的大学生之一一样,李思琳是这一年耶鲁大学在北京录取的6名学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