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有创意地表达,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生写作的基本要求。其中,“化用”是“有创意地表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所谓“化用”,即将作品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乃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比如,“虽然岁月燃烧了你的面容,在你的面容上留下了印痕,但你依然是那么富有活力。你也许可以沉默,但当人们迷茫惆怅不知所措时,你毅然放弃沉默,登上高楼,点亮一座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路。你也许可以等待,但当人们都沉沦于幻想,你却坚决放弃等待,握起子中的笔,以强者的姿态痛击了敌手的道德攻击,你也许可以‘不屑’,但当爱国青年徘徊不前时,你又大声疾呼,为爱国青年开辟一条前进之路。”这里,作者采用了“化用”的方法,化用了鲁迅的生平与作品的精髓。读着如诗的语言,我们会觅见鲁迅奋勇前行中的铮铮铁骨,我们会谛听鲁迅大声疾呼时的怦怦心音。可见,化用是一种有机整合,一方面是为了适合题材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文笔更加犀利。
又如,“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涤荡了风波亭前的点点残血,却吹不走‘精忠报国’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猎猎西风,虽然吞噬牧童老者留下的痕迹,都带不走‘坚贞不屈’的民族记上:几百年的潮涨潮落,虽然淹没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却淘不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记忆,时间的车轮缓缓驶过,闪光的民族记忆却永不褪色。时间啊时间,你又怎能使民族记忆风化?”这里作者巧妙地化合了岳飞、苏武、文天祥的感人事迹,写的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于作者使用了排比的句式,形成一气呵成之感,语言掷地有声,气势如惊涛拍岸,从而收到了鱼和熊掌二者得兼之效。
化用,不仅能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而且能使情景再现。似娓娓道来,却能牵动作者的情思;似无意化之,却能释放出思想的活力。请看以下一段表述: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那《边城》的透明之境。闻到了,边城人民质朴的情怀;听到了,边城人民的大老、二老含情脉脉的情丝;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边那望眼欲穿、灵动的双眸。那段凄婉哀伤的边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全身,牵动着我的神思。人性的透明莫过于此。结局是悲凉的,可见有谁能否认翠翠是幸福的呢?无尽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泪,挥洒在边城的角落,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这段文字化用的是《边城》中的一些情节,作者颇具匠心地把相关的情景连缀起来,再现了故事中的某一生活侧面。这是“化用”的灵动表现,也是“化用”的语意深化。看来,依据原文,不悖背景之义,是“化用”的又一特点。
“化用”不仅与“再现”有缘,还与“演绎”相伴。演绎,或以人为主,或以事为主,显示出作者思维的张力。以《北京的符号》为例: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檫桌子、抹茶碗,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地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文章开篇以老舍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为印迹,勾起了读者对老舍作品的记忆,巧妙地点出了“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北京的符号”这一题旨。不妨再看下文: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芬,回味无穷。
老舍先生祖籍山东,却生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出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理想的北京,现实而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学,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见证,北京的符号,
以上节选部分,以老舍为载体,关联着老舍的生平及作品,从而展现出老北京的韵味。就手法而言,有引用,也有化用,同时还有化用与再现的融合。细细揣摩,就其主体而言,则是以人物为主的演绎。“老舍先生在新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与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这正是对老舍先生艺术人生的形象概括,也是对“北京的符号”的个性诠释。
综上所述,作文中的“化用”既是一种创意的表达,也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它比引用更加灵活,它比铺陈更加诗化。笔调上的散文化,思想上的哲理化,材料上的整合化,是“化用”的基本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适当采用“化用”的方法。不仅能使语言丰富多彩,而且能使思维如虎添翼。从而,文章更显意蕴丰满,激情横溢。
责任编辑 王 波
所谓“化用”,即将作品作者的生平及作品化解开来,根据表达的需要,再重新组合,灵活运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是作者对素材积累的浓缩与升华。是作者情感酝酿的奔突与发展。化用,乃是取我所需的一种重新整合形式,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现代与古代的界定,写作者似信手拈来,却深思熟虑。这既是语言的创新,又是思想的提升。
比如,“虽然岁月燃烧了你的面容,在你的面容上留下了印痕,但你依然是那么富有活力。你也许可以沉默,但当人们迷茫惆怅不知所措时,你毅然放弃沉默,登上高楼,点亮一座灯塔,照亮人们前行的路。你也许可以等待,但当人们都沉沦于幻想,你却坚决放弃等待,握起子中的笔,以强者的姿态痛击了敌手的道德攻击,你也许可以‘不屑’,但当爱国青年徘徊不前时,你又大声疾呼,为爱国青年开辟一条前进之路。”这里,作者采用了“化用”的方法,化用了鲁迅的生平与作品的精髓。读着如诗的语言,我们会觅见鲁迅奋勇前行中的铮铮铁骨,我们会谛听鲁迅大声疾呼时的怦怦心音。可见,化用是一种有机整合,一方面是为了适合题材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为了使文笔更加犀利。
又如,“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涤荡了风波亭前的点点残血,却吹不走‘精忠报国’的民族记忆;几百年的猎猎西风,虽然吞噬牧童老者留下的痕迹,都带不走‘坚贞不屈’的民族记上:几百年的潮涨潮落,虽然淹没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却淘不走‘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记忆,时间的车轮缓缓驶过,闪光的民族记忆却永不褪色。时间啊时间,你又怎能使民族记忆风化?”这里作者巧妙地化合了岳飞、苏武、文天祥的感人事迹,写的是“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由于作者使用了排比的句式,形成一气呵成之感,语言掷地有声,气势如惊涛拍岸,从而收到了鱼和熊掌二者得兼之效。
化用,不仅能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而且能使情景再现。似娓娓道来,却能牵动作者的情思;似无意化之,却能释放出思想的活力。请看以下一段表述:
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带着我的魂进入那《边城》的透明之境。闻到了,边城人民质朴的情怀;听到了,边城人民的大老、二老含情脉脉的情丝;看到了翠翠等坐在岸边那望眼欲穿、灵动的双眸。那段凄婉哀伤的边城之意化作一股清泉流遍我的全身,牵动着我的神思。人性的透明莫过于此。结局是悲凉的,可见有谁能否认翠翠是幸福的呢?无尽的等待已化作有情的相思泪,挥洒在边城的角落,飘散在每个读者的心间。
这段文字化用的是《边城》中的一些情节,作者颇具匠心地把相关的情景连缀起来,再现了故事中的某一生活侧面。这是“化用”的灵动表现,也是“化用”的语意深化。看来,依据原文,不悖背景之义,是“化用”的又一特点。
“化用”不仅与“再现”有缘,还与“演绎”相伴。演绎,或以人为主,或以事为主,显示出作者思维的张力。以《北京的符号》为例: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檫桌子、抹茶碗,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祁家正房的清水脊子旁石榴正红,天井的八仙桌上老北京的兔儿爷昂首挺胸;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只镖局长枪,静静地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文章开篇以老舍的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为印迹,勾起了读者对老舍作品的记忆,巧妙地点出了“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北京的符号”这一题旨。不妨再看下文: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芬,回味无穷。
老舍先生祖籍山东,却生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出文化的气息。老舍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以对北京的无比热爱,描绘出一个真实而理想的北京,现实而诗意的北京。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学,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见证,北京的符号,
以上节选部分,以老舍为载体,关联着老舍的生平及作品,从而展现出老北京的韵味。就手法而言,有引用,也有化用,同时还有化用与再现的融合。细细揣摩,就其主体而言,则是以人物为主的演绎。“老舍先生在新北京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与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这正是对老舍先生艺术人生的形象概括,也是对“北京的符号”的个性诠释。
综上所述,作文中的“化用”既是一种创意的表达,也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它比引用更加灵活,它比铺陈更加诗化。笔调上的散文化,思想上的哲理化,材料上的整合化,是“化用”的基本特征。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适当采用“化用”的方法。不仅能使语言丰富多彩,而且能使思维如虎添翼。从而,文章更显意蕴丰满,激情横溢。
责任编辑 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