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不论是平常的地理教学过程,还是几年前的地理高考,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重视程度比较高,有关自然带分布规律的考查较多,但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关注却有些不够。近几年的高考有了较大的变化,关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及其应用的考查越来越频繁,考查的角度也不断变化,值得大家在日常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在2016年高考试题分析过程中,笔者看到了“整体性”这个闪闪发光的命题核心。在本文中,笔者将“狭义整体性”拓展为“广义整体性”“时—空—事象统一”命题和“人地关系整体性”模型;同时解读了基于“整体性”的解题模式,如看图说话模式、比较模式、计算模式和“描述—评价”模式,为学生的能力提升提供思路平台;最后,提出了“建立知识之间的整体性联系”“用系统方法拓展概念域或命题域”的课堂教学改革方向。
关键词:整体性;核心命题;解题模式;系统方法;概念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91-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原理之一。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大气、水、地貌、岩石、土壤和生物等地理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在于某一要素力求与整体的环境相一致,。在景观上,植被最能反映这一特:某一植被分布在某一地区,可以认为该植被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所以,可以从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去推测该种植被的生长习性;反之,也可以从植被的生长习性去推测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整体性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可以说,整体性的考查在新课标试卷中是无处不在。下面笔者结合2016年高考试卷来谈谈本年度命题的核心。
一、整体性是地理知识的命题核心
整体性的理解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普遍性是指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即系统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的相互作用。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可能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系统整体性原理的特例:即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关联结构(如图1)。该结构仅仅局限于“陆地环境和自然要素”,
因此笔者称之为“狭义自然地理整体性”(以下简称“狭义整体性”)。这些因素三三二二地结合形成多种组合形式,增加地理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如第2题就是让学生建构起“气候—地形、水文—地形”之间的整体性因果关联。
笔者在本试卷分析和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广泛的“整体性”。
第一,如果将各要素概念外延扩大,如“海拔、地理位置”等因素扩充进入“地形”概念域,将“海洋、洋流、盐度”等因素扩充进入“水文”概念域,那么就会形成“广义自然地理整体性”(以下简称“广义整体性”)。如第6题题肢B就是建构“气温(气候)—海洋(水文的扩容)”之间的因果关联。
第二,如果将“时间、空间”等因素与“自然或社会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构建关联性结构,就会形成“时·空·事象”高度统一命题[1]。同时还可以演化出“时·空”“时·事象”“空·事象”“时·空·事象”等亚命题结构。如题5形成“1月24日(时间)—强大寒潮(地理事象)—气压形势图(空间)”三者之间的因果关联。
第三,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会形成“人地关系整体性”模式。各要素三三二二地结合也会形成若干变式。如第14题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气温、地租”关联结构,第16题形成“农业—自然要素”关联结构,第28题形成分别“工业、养老、人口迁移(迁入)—自然—社会要素”的关联结构。
综上所述,用下图概括地理整体性(如图2)。
以上述分类来观察本试卷的分值分布情况(如表1),就会看到“整体性”成为本试卷的重要价值取向和能力指向。
二、整体性为学生提供解题模式
整体性既是地理的核心命题,也提供我们解题的思路启迪。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每组选择题或每道综合题都有图像、材料、题干等显性信息,笔者称为现场信息。解题就是建构“现场信息与问题指向”之间的整体性关联,试卷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下基于“整体性”的解题模式,简述如下:
1.看图说话模式。
看图说话是最简单原始的学习方式,但又是最有效的解题模式。本试卷共有20多幅图和一张表,它们分别提供了地形景观、等高线、等压线、流量过程线、住宅景观设计、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城市功能分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世界某区域(包括某洋流)、地球系统物质循环、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供水用水对比、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三城市气候资料、攀枝花市区位、江苏铁路空间分布、世界某区域(包括马六甲海峡)、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生态治沙模式和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表等图型、表格。图表提供精心选择的信息,信息量较大,内涵丰富集约,读懂它们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素养。
如第3、4题是以读懂图2为前提的,“露营地”运用“选择地形平坦、避免陡崖、河谷等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地”关系模式。“观日出”运用“5月初(时间)—日出东北(现象)”这个“时—空—事象”统一命题,寻找位于“山脊东北方向(空间)”的点。
2.比较模式。
比较往往是破题的关键,比较如纲,纲举目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所有选择题都是在“肯定—否定”“排除—选择”模式中进行比较。二是当两个以上同类事物出现差异时进行成因、属性等的甄别比较。如基于图4的第7、8和基于图13的第25、26题, 第7、8题要特别强调审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意味着第6年的植被已经恢复,比第1年茂盛,这样就根据“森林(生物)——水文”的关系列出表2,从而正确解题。
森林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渗增加,因而降低流量峰值、流速和含沙量等。
3.计算模式。
地理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与数理基础有很大关联,地理考生往往感觉难度较大。如第10、11、25题,分别涉及正午太阳高度、区时和(用水)增幅的计算。建立公式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如第10题须建构“太阳能热水器的地平高度与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成互余关系(即相加为90°)”。第11题运用“以180°为边界”的有限坐标系统进行区时计算(图3),利用该模型可以避免时间计算中的“加”“减”困扰等诸多问题。[2]同时是在建构“时间—空间(城市)—现象(至少4城市都在开放)”统一命题,也是寻找4个城市的时间交集问题,是一例非常好的计算题。
4.“描述—评价”模式。
“描述—评价”是解答综合题的重要模式。“描述”指将看到的图像信息叙述出来,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形成完整正确的答案。如第28题,为了清楚地表达该模式的运用,笔者建立表3,供大家参考。
三、整体性为地理课堂改革提供方向
高考是指向标,它越来越以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地理素养作为价值取向,这成为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如何改革?笔者有如下建议:
1.建立知识之间的整体性联系。
地理教材为了简洁明了,往往将自然、人文要素进行分解编排,但教师不能分割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而是要首先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拓展到“广义整体性”“人地关系整体性”和“时—空—事象”统一命题中进行教学,使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的学习充满着“整体性”。如黄土高原及表面形态的成因就是“狭义整体性”的亚结构:即“气候(风力)—外力作用—地形”和“水文—外力作用—地形”。还有森林的作用其中就包含:“生物—水文(涵养水源)—土壤(保持水土)”亚结构。
2.运用系统的方法拓展概念域或命题域。
地理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将单个概念拓展成为“概念域或命题域”,这样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延展学生的思维世界,形成纵向、横向和立体的联系,使学生感觉这种联系本来就是一体的存在,避免单一的割裂和支离破碎的理解。
如“夏至日”概念,本质上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空间概念(如图4),还可以形成等价定义②~⑧等(如图5)。它们在学习者头脑中建立起“夏至日概念域”的网状结构。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①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②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③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④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⑤
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⑥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⑦
长江流域出现梅雨现象⑧
图5
又如气候类型的学习必须包括:一是纵向结构包括“分布→成因→特点以及判别”;二是横向联系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物等交互构成的网络结构(如图1);三是气候与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关系。
高考试卷是众多命题专家的智慧结晶,它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一线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充分借鉴,尤其是要找到其与课堂教学、地理素养、学生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整体性的改革策略,推进新课程改革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春.类比: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
[2]张建春.模型化与微课群:地理课堂创新的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03).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基于CPFS结构的“数学命题学习”的实践研究》(Bb/2015/02/187)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整体性;核心命题;解题模式;系统方法;概念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6-091-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是地理教学中的重点原理之一。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大气、水、地貌、岩石、土壤和生物等地理要素,通过大气循环、水循环、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等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的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着。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在于某一要素力求与整体的环境相一致,。在景观上,植被最能反映这一特:某一植被分布在某一地区,可以认为该植被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所以,可以从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去推测该种植被的生长习性;反之,也可以从植被的生长习性去推测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整体性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可以说,整体性的考查在新课标试卷中是无处不在。下面笔者结合2016年高考试卷来谈谈本年度命题的核心。
一、整体性是地理知识的命题核心
整体性的理解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两种。普遍性是指系统科学的整体性原理:即系统不是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要素的相互作用。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可能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能是整体小于部分之和。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系统整体性原理的特例:即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关联结构(如图1)。该结构仅仅局限于“陆地环境和自然要素”,
因此笔者称之为“狭义自然地理整体性”(以下简称“狭义整体性”)。这些因素三三二二地结合形成多种组合形式,增加地理的趣味性、丰富性和复杂性。如第2题就是让学生建构起“气候—地形、水文—地形”之间的整体性因果关联。
笔者在本试卷分析和教学实践中发现更广泛的“整体性”。
第一,如果将各要素概念外延扩大,如“海拔、地理位置”等因素扩充进入“地形”概念域,将“海洋、洋流、盐度”等因素扩充进入“水文”概念域,那么就会形成“广义自然地理整体性”(以下简称“广义整体性”)。如第6题题肢B就是建构“气温(气候)—海洋(水文的扩容)”之间的因果关联。
第二,如果将“时间、空间”等因素与“自然或社会等地理事物和现象”构建关联性结构,就会形成“时·空·事象”高度统一命题[1]。同时还可以演化出“时·空”“时·事象”“空·事象”“时·空·事象”等亚命题结构。如题5形成“1月24日(时间)—强大寒潮(地理事象)—气压形势图(空间)”三者之间的因果关联。
第三,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就会形成“人地关系整体性”模式。各要素三三二二地结合也会形成若干变式。如第14题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气温、地租”关联结构,第16题形成“农业—自然要素”关联结构,第28题形成分别“工业、养老、人口迁移(迁入)—自然—社会要素”的关联结构。
综上所述,用下图概括地理整体性(如图2)。
以上述分类来观察本试卷的分值分布情况(如表1),就会看到“整体性”成为本试卷的重要价值取向和能力指向。
二、整体性为学生提供解题模式
整体性既是地理的核心命题,也提供我们解题的思路启迪。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每组选择题或每道综合题都有图像、材料、题干等显性信息,笔者称为现场信息。解题就是建构“现场信息与问题指向”之间的整体性关联,试卷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如下基于“整体性”的解题模式,简述如下:
1.看图说话模式。
看图说话是最简单原始的学习方式,但又是最有效的解题模式。本试卷共有20多幅图和一张表,它们分别提供了地形景观、等高线、等压线、流量过程线、住宅景观设计、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城市功能分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世界某区域(包括某洋流)、地球系统物质循环、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供水用水对比、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三城市气候资料、攀枝花市区位、江苏铁路空间分布、世界某区域(包括马六甲海峡)、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生态治沙模式和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表等图型、表格。图表提供精心选择的信息,信息量较大,内涵丰富集约,读懂它们是一种重要的地理素养。
如第3、4题是以读懂图2为前提的,“露营地”运用“选择地形平坦、避免陡崖、河谷等易发生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地”关系模式。“观日出”运用“5月初(时间)—日出东北(现象)”这个“时—空—事象”统一命题,寻找位于“山脊东北方向(空间)”的点。
2.比较模式。
比较往往是破题的关键,比较如纲,纲举目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所有选择题都是在“肯定—否定”“排除—选择”模式中进行比较。二是当两个以上同类事物出现差异时进行成因、属性等的甄别比较。如基于图4的第7、8和基于图13的第25、26题, 第7、8题要特别强调审题,“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意味着第6年的植被已经恢复,比第1年茂盛,这样就根据“森林(生物)——水文”的关系列出表2,从而正确解题。
森林具有较强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下渗增加,因而降低流量峰值、流速和含沙量等。
3.计算模式。
地理计算是一项基本技能,与数理基础有很大关联,地理考生往往感觉难度较大。如第10、11、25题,分别涉及正午太阳高度、区时和(用水)增幅的计算。建立公式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模式,如第10题须建构“太阳能热水器的地平高度与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成互余关系(即相加为90°)”。第11题运用“以180°为边界”的有限坐标系统进行区时计算(图3),利用该模型可以避免时间计算中的“加”“减”困扰等诸多问题。[2]同时是在建构“时间—空间(城市)—现象(至少4城市都在开放)”统一命题,也是寻找4个城市的时间交集问题,是一例非常好的计算题。
4.“描述—评价”模式。
“描述—评价”是解答综合题的重要模式。“描述”指将看到的图像信息叙述出来,然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价,这样才能形成完整正确的答案。如第28题,为了清楚地表达该模式的运用,笔者建立表3,供大家参考。
三、整体性为地理课堂改革提供方向
高考是指向标,它越来越以知识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地理素养作为价值取向,这成为我们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如何改革?笔者有如下建议:
1.建立知识之间的整体性联系。
地理教材为了简洁明了,往往将自然、人文要素进行分解编排,但教师不能分割彼此之间的相互关联,而是要首先进行系统科学的学习,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拓展到“广义整体性”“人地关系整体性”和“时—空—事象”统一命题中进行教学,使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地理規律的学习充满着“整体性”。如黄土高原及表面形态的成因就是“狭义整体性”的亚结构:即“气候(风力)—外力作用—地形”和“水文—外力作用—地形”。还有森林的作用其中就包含:“生物—水文(涵养水源)—土壤(保持水土)”亚结构。
2.运用系统的方法拓展概念域或命题域。
地理的综合性要求教师将单个概念拓展成为“概念域或命题域”,这样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延展学生的思维世界,形成纵向、横向和立体的联系,使学生感觉这种联系本来就是一体的存在,避免单一的割裂和支离破碎的理解。
如“夏至日”概念,本质上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空间概念(如图4),还可以形成等价定义②~⑧等(如图5)。它们在学习者头脑中建立起“夏至日概念域”的网状结构。
太阳直射北回归线①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②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③
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④
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⑤
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⑥
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⑦
长江流域出现梅雨现象⑧
图5
又如气候类型的学习必须包括:一是纵向结构包括“分布→成因→特点以及判别”;二是横向联系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物等交互构成的网络结构(如图1);三是气候与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的关系。
高考试卷是众多命题专家的智慧结晶,它的价值取向代表了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一线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充分借鉴,尤其是要找到其与课堂教学、地理素养、学生能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整体性的改革策略,推进新课程改革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建春.类比: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11).
[2]张建春.模型化与微课群:地理课堂创新的策略[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6(03).
江苏省十二五重点自筹课题《基于CPFS结构的“数学命题学习”的实践研究》(Bb/2015/02/187)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