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约在2009年,我参加了山东省的青创会,认识了本省很多优秀的70后作家,东紫是其中一位。她长得高挑、漂亮,小说写得好,你很难不注意到她。我读的东紫的第一篇小说,是《春茶》,后来是《被复习的爱情》。读完忍不住想,呀,这个漂亮的女作家,写爱情写得真好。
东紫曾给我写过一则印象记,谈到我们有两次旅途中的同居,她说的没错,同居之后,彼此加深了了解,友情蹭蹭见长,于是成为能够说上许多话的朋友。同居之前,我们只是点头之交。大约是在2013年,山东省作协组织去西藏采风,一路上,我和东紫被安排同住一室,虽有一定程度的高反,喘不过气,但吸着氧还是免不了要说说话。东紫在给我的印象记里说,我们扯的都是些闲话,“爱情、婚姻,家庭,孩子,公婆,爹娘,七大姑八大姨,直到面包的配料,奶油的品牌,咖啡豆的鉴别,等等。”初读时我有些惊讶,又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自己还真是婆妈,扯得一地鸡毛啊。现在我要借给她写印象记的机会纠正她两点,第一,我妈是独生女,我没八大姨。第二,我们也正儿八经谈过小说。我记得我跟东紫说,你的小说,我最喜欢《白猫》。她略迟疑了一下,说,这不是我最满意的。这让我一下子想起在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里读到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作家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通常都不会是使作家得到赞誉最多的作品。自己最满意的,只是自己最满意的。我是这样,她也如此。
东紫小说里的人物,即使是被生活狠狠伤害过的,也始终有温暖、良善的气息在身。小说里有些东西,会或多或少地与一个作家最隐秘的自我有关,这个自我潜伏在文字之下,只有一条隐晦的路径可以抵达,如果你知晓作家这个自我的存在,你会忍不住想要去拥抱她。我们是同龄人,生日只隔二十多天,对生活的感受有许多共通之处。东紫在一篇创作谈中谈到中年,“它不但重还臃肿,是上有老病下有弱小的生活臃肿,看起来富态,却有气喘吁吁的辛劳。”读着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但生活里的东紫是一个勇敢的人,她全力承担起了生活给予她的重负,她也是一个温暖的人,她为亲人、为家庭的付出,对朋友的关心常常令我吃惊、动容,她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地付出、奉献,牺牲掉很多个人自由,我感觉那都是我做不到,或是很难做到的。她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最懂事、孝顺的女儿,最体贴、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姐姐,她也是一个城市工薪家庭中最贤惠、最任劳任怨的妻子和母親。东紫在医院工作,她的亲戚朋友或村里的乡亲去济南城看病,她总是跑前跑后,那些事繁琐得光是听一听,就会令我头疼。东紫是一个有许多朋友的作家,她的朋友中,做什么工作的都有,他们也乐于跟她分享他们的人生体验,这一点是令我羡慕的。在西藏采风途中,她坐在我身边,车内气温低,她在腿上铺了一块围巾(范玮说她像布置一个讲坛),谈到一个朋友时,突然泪奔。今年三月某天,她的一个青年时代的文友在青岛住院,她乘早班车赶来看望,然后赶回去上班,接孩子,煮饭……我吃的三七粉,一直都是东紫给的。她还会刮痧,如果她够得着,我感冒发烧时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我还是打住吧,再这样写下去,会感觉在写好人戚大姐,不像在写一个女作家了。
东紫的写作,是用一种燃烧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读她近几年的小说,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她笔下的乡村、弱智少女、孩童,读着都让人想哭,东紫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在他们身上,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是有着很深的爱的。她自己也于这样的创作中,所获甚丰,“生命在文学的陪伴下,已度过了刚脆易折的时期,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已如巨石压在舱底。”文学已成为她生命的压舱石,这样的作家,你还会担心她走不远吗?她会越写越好,对此我深信不疑。
东紫做过很长时间的职业药剂师,她曾跟我描述过在医院药库搬药箱的情形:把脚插到药箱底下,手脚并用,才能把药箱搬到推车上。东紫的很多小说,都是在搬了一天药箱,回家干完家务后再写出来的。后来,我在写短篇《往事一页》时,就让那个山村女教师在搬文具时向东紫学习,将一只脚插到麻袋底下,然后身子一躬,将装满文具的麻袋甩到肩上。大约三四年前,东紫由药房调去了他们医院院史馆工作,我很为她高兴,一来,她有更多时间写小说了,二来,她的鞋一定不会坏得那么快了。记得她说过,搬药箱最要命的不是累,而是费鞋。毕竟,买鞋是要花钱的。
东紫曾给我写过一则印象记,谈到我们有两次旅途中的同居,她说的没错,同居之后,彼此加深了了解,友情蹭蹭见长,于是成为能够说上许多话的朋友。同居之前,我们只是点头之交。大约是在2013年,山东省作协组织去西藏采风,一路上,我和东紫被安排同住一室,虽有一定程度的高反,喘不过气,但吸着氧还是免不了要说说话。东紫在给我的印象记里说,我们扯的都是些闲话,“爱情、婚姻,家庭,孩子,公婆,爹娘,七大姑八大姨,直到面包的配料,奶油的品牌,咖啡豆的鉴别,等等。”初读时我有些惊讶,又有点不好意思,心想自己还真是婆妈,扯得一地鸡毛啊。现在我要借给她写印象记的机会纠正她两点,第一,我妈是独生女,我没八大姨。第二,我们也正儿八经谈过小说。我记得我跟东紫说,你的小说,我最喜欢《白猫》。她略迟疑了一下,说,这不是我最满意的。这让我一下子想起在陈寅恪先生的《元白诗笺证稿》里读到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作家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通常都不会是使作家得到赞誉最多的作品。自己最满意的,只是自己最满意的。我是这样,她也如此。
东紫小说里的人物,即使是被生活狠狠伤害过的,也始终有温暖、良善的气息在身。小说里有些东西,会或多或少地与一个作家最隐秘的自我有关,这个自我潜伏在文字之下,只有一条隐晦的路径可以抵达,如果你知晓作家这个自我的存在,你会忍不住想要去拥抱她。我们是同龄人,生日只隔二十多天,对生活的感受有许多共通之处。东紫在一篇创作谈中谈到中年,“它不但重还臃肿,是上有老病下有弱小的生活臃肿,看起来富态,却有气喘吁吁的辛劳。”读着真是“于我心有戚戚焉”。但生活里的东紫是一个勇敢的人,她全力承担起了生活给予她的重负,她也是一个温暖的人,她为亲人、为家庭的付出,对朋友的关心常常令我吃惊、动容,她几十年如一日持续地付出、奉献,牺牲掉很多个人自由,我感觉那都是我做不到,或是很难做到的。她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里最懂事、孝顺的女儿,最体贴、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姐姐,她也是一个城市工薪家庭中最贤惠、最任劳任怨的妻子和母親。东紫在医院工作,她的亲戚朋友或村里的乡亲去济南城看病,她总是跑前跑后,那些事繁琐得光是听一听,就会令我头疼。东紫是一个有许多朋友的作家,她的朋友中,做什么工作的都有,他们也乐于跟她分享他们的人生体验,这一点是令我羡慕的。在西藏采风途中,她坐在我身边,车内气温低,她在腿上铺了一块围巾(范玮说她像布置一个讲坛),谈到一个朋友时,突然泪奔。今年三月某天,她的一个青年时代的文友在青岛住院,她乘早班车赶来看望,然后赶回去上班,接孩子,煮饭……我吃的三七粉,一直都是东紫给的。她还会刮痧,如果她够得着,我感冒发烧时她一定不会袖手旁观。我还是打住吧,再这样写下去,会感觉在写好人戚大姐,不像在写一个女作家了。
东紫的写作,是用一种燃烧自己的方式进行的,读她近几年的小说,这种感觉更为强烈。她笔下的乡村、弱智少女、孩童,读着都让人想哭,东紫倾注了太多的感情在他们身上,她对自己笔下的人物,是有着很深的爱的。她自己也于这样的创作中,所获甚丰,“生命在文学的陪伴下,已度过了刚脆易折的时期,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已如巨石压在舱底。”文学已成为她生命的压舱石,这样的作家,你还会担心她走不远吗?她会越写越好,对此我深信不疑。
东紫做过很长时间的职业药剂师,她曾跟我描述过在医院药库搬药箱的情形:把脚插到药箱底下,手脚并用,才能把药箱搬到推车上。东紫的很多小说,都是在搬了一天药箱,回家干完家务后再写出来的。后来,我在写短篇《往事一页》时,就让那个山村女教师在搬文具时向东紫学习,将一只脚插到麻袋底下,然后身子一躬,将装满文具的麻袋甩到肩上。大约三四年前,东紫由药房调去了他们医院院史馆工作,我很为她高兴,一来,她有更多时间写小说了,二来,她的鞋一定不会坏得那么快了。记得她说过,搬药箱最要命的不是累,而是费鞋。毕竟,买鞋是要花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