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比阅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立足文体特点,再从文章内容上选取对比点,从语文的表达方式上选取对比点,从写作的技法上选取对比点,引导学生在文本中真切地走几个来回,加深对内容的理解,揭示知识的规律,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提高学生的文本鉴赏力,促进学生内化积淀外化表达。
【关键词】对比阅读;谋篇布局;段落结构;表情达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区别,最重要的还在多对比、多归纳……”叶先生的话为我们指明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那就是对比阅读。所谓的对比阅读,就是把两个片段、两篇文章或一类文章放在一起比较,这些文章要么内容或形式相近,要么内容或形式相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有关内容的反复比较、对照和鉴别,寻找共通之处,挖掘细微差别,使认识更加深刻、充分,从而提高学生文本鉴赏能力、思维水平和言语智慧。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说明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阐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种种收获。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井然。从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总—分—总”结构显而易见,粗读之下不难发现:文章前后呼应,详略得当,并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而细细推敲,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它们内在结构大同小异,均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真是别有机杼。
基于这样的写作特色,我运用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理趣之美,落实言语实践。下面以三个片段为例,具体阐述对比阅读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以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比,感受全文谋篇布局之奥妙
案例:
1.初读:自由读课文,按序圈画出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类的 “老师”。
指名交流,依次有:鱼类、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2.追问:课文介绍了这么多位人类的“老师”,用文中哪句话可以来概括?
生: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生: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一种。
师:原来作者用这两句话总起总结、前后呼应。
3.感受详略:
(1)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事例来介绍人类的老师,事例篇幅长短一样吗?
生:事例有的写得很详细,有的写得很简单,是有详有略的。
师:浏览下课文,哪些段落是简略介绍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详细介绍的?
生:第1和第6自然段是略写。第3、4、5自然段是详写。
(2)分别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3)提出句式: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让学生说一说。
提出句式:人们模仿……造出了(制成了)……让学生说一说。
(4)师:还有几个事例是详写的,你能借鉴略写的句式来概括一下吗?说给同桌听。还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你课外知道的例子,指名交流。
(5)教师总结:这样模仿生物进行发明创造的科学就是仿生学。
老师通过全文的前后联系、一下子就拎起了全文的脉络主线“总—分—總”,再由事例的直观对比,让学生清晰感受作者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充分感受作者谋篇布局之精妙。同时,通过对略写的这两个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对比,求同存异,概括出了两个句式的相通之处,巧妙概括了文章3、4、5小节段意,并通过具象化言语训练,帮助学生巧妙建构仿生学概念。
二比,感受段落内在结构之奥妙
案例:
作者又是如何详细介绍这三个事例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跟刚才的简略介绍相比,这一段还加入了什么?
(1)学习“飞机”说明结构
生1:加入了遇到的困难。(板书:发现问题)
生2:加入了研究确切时间:1903——30年以后——好久好久——现在。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的顺序、过程。
师:是啊,加入了这些可以看出时间跨度长,探索历程长。(板书:研究生物)
生3:加入进一步研究改进,有了各种新式飞机。出示各种新式飞机的图片,感悟探索精神。(板书:模仿改进)
(2)学习“轮船”和“建筑”的说明结构
师:水里行的轮船和地上的建筑,又是如何具体介绍的呢?——请同学拿出材料纸2,一人选轮船,一人选建筑,先自己想一想、填一填,然后相互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3)教师总结:原来作者详写这些事例的奥秘就在于:先发现问题(现象)——研究生物(原理)——模仿改进(创造)。
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桥梁。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这里把详写和略写进行了充分对比,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面精准地把握作者思维轨迹和文章结构特点。对比,让语段支架更有迹可循,也为学生的向读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比,感受句子表情达意之奥妙
案例:
师:同学们,这3个事例,三大自然段都是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内在结构十分相似,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1)指名同桌交流。
生1:第三自然段发明飞机的事例,是按时间顺序来推进写的。
生2:第三自然段还加入了“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
师:如果没有这句呢?引导学生体会抒情的作用。
师:第三段借时间来过渡。第四段从发现问题,研究原理之间靠什么来过渡的?
生:发现问题,研究原理之间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句设问来过渡。
(2)师:薄壳结构建筑中你能否也用这样的设问来表达?
引导学生也可以这样加一句:“发现了鸡蛋壳‘坚硬无比’的秘密有什么用呢?”
(3)教师总结:原来作者详写这些事例的奥秘就在于:先发现问题(现象)——研究原理——模仿改进(创造),还可以加入一点抒情,或者使用设问……
(4)请选择课文中略写的事例,或者你课外搜集到的事例,仿照这样的详写方法,先列出提纲,再说一说。——指名两例进行交流。
在发现三个重点段落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细节感知对比,发现插入抒情、进行设问的妙用,领略到句子表情达意的奥秘,从而进一步发现作者写作密码。
对比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感知能力。那么,怎样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呢?精心解读文本,选准阅读的对比点是关键所在。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上选取对比点,从写作的技法上选取对比点,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选取对比点。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有选材比较、结构比较、立意比较、语言风格比较、表达方式比较、文体比较等。
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延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把握了一些本质规律。它是当下为发展学生思维而教的一种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语言表达的一种好方法,从而使学生朝着“意、言、思”相融共生的美好境界进发。
【关键词】对比阅读;谋篇布局;段落结构;表情达意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区别,最重要的还在多对比、多归纳……”叶先生的话为我们指明了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那就是对比阅读。所谓的对比阅读,就是把两个片段、两篇文章或一类文章放在一起比较,这些文章要么内容或形式相近,要么内容或形式相对,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有关内容的反复比较、对照和鉴别,寻找共通之处,挖掘细微差别,使认识更加深刻、充分,从而提高学生文本鉴赏能力、思维水平和言语智慧。
《人类的“老师”》是一篇有关仿生学的说明文,重点介绍了人类在飞机、轮船、建筑设计等方面向生物学习的例子,阐明了人类以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为师,向大自然学习的种种收获。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层次井然。从开篇引路——举例说明——点题作结,“总—分—总”结构显而易见,粗读之下不难发现:文章前后呼应,详略得当,并注意运用典型的事例增强说服力。而细细推敲,课文的第三、四、五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它们内在结构大同小异,均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真是别有机杼。
基于这样的写作特色,我运用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理趣之美,落实言语实践。下面以三个片段为例,具体阐述对比阅读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切入,以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比,感受全文谋篇布局之奥妙
案例:
1.初读:自由读课文,按序圈画出课文介绍了哪些人类的 “老师”。
指名交流,依次有:鱼类、鸟儿、蜻蜓、苍蝇、蚊子、蜜蜂、鲸、鸡蛋、袋鼠、贝壳。
2.追问:课文介绍了这么多位人类的“老师”,用文中哪句话可以来概括?
生:自然界的种种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生: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一种。
师:原来作者用这两句话总起总结、前后呼应。
3.感受详略:
(1)课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事例来介绍人类的老师,事例篇幅长短一样吗?
生:事例有的写得很详细,有的写得很简单,是有详有略的。
师:浏览下课文,哪些段落是简略介绍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详细介绍的?
生:第1和第6自然段是略写。第3、4、5自然段是详写。
(2)分别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
(3)提出句式: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让学生说一说。
提出句式:人们模仿……造出了(制成了)……让学生说一说。
(4)师:还有几个事例是详写的,你能借鉴略写的句式来概括一下吗?说给同桌听。还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介绍你课外知道的例子,指名交流。
(5)教师总结:这样模仿生物进行发明创造的科学就是仿生学。
老师通过全文的前后联系、一下子就拎起了全文的脉络主线“总—分—總”,再由事例的直观对比,让学生清晰感受作者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充分感受作者谋篇布局之精妙。同时,通过对略写的这两个自然段进一步深入对比,求同存异,概括出了两个句式的相通之处,巧妙概括了文章3、4、5小节段意,并通过具象化言语训练,帮助学生巧妙建构仿生学概念。
二比,感受段落内在结构之奥妙
案例:
作者又是如何详细介绍这三个事例的?请同学们再次默读第三自然段,跟刚才的简略介绍相比,这一段还加入了什么?
(1)学习“飞机”说明结构
生1:加入了遇到的困难。(板书:发现问题)
生2:加入了研究确切时间:1903——30年以后——好久好久——现在。从中可以看出研究的顺序、过程。
师:是啊,加入了这些可以看出时间跨度长,探索历程长。(板书:研究生物)
生3:加入进一步研究改进,有了各种新式飞机。出示各种新式飞机的图片,感悟探索精神。(板书:模仿改进)
(2)学习“轮船”和“建筑”的说明结构
师:水里行的轮船和地上的建筑,又是如何具体介绍的呢?——请同学拿出材料纸2,一人选轮船,一人选建筑,先自己想一想、填一填,然后相互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3)教师总结:原来作者详写这些事例的奥秘就在于:先发现问题(现象)——研究生物(原理)——模仿改进(创造)。
比较是分析与综合的桥梁。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这里把详写和略写进行了充分对比,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全面精准地把握作者思维轨迹和文章结构特点。对比,让语段支架更有迹可循,也为学生的向读学写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比,感受句子表情达意之奥妙
案例:
师:同学们,这3个事例,三大自然段都是按“现象——原理——创造”而写,内在结构十分相似,这是它们的相同点,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在哪里呢?
(1)指名同桌交流。
生1:第三自然段发明飞机的事例,是按时间顺序来推进写的。
生2:第三自然段还加入了“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 ”
师:如果没有这句呢?引导学生体会抒情的作用。
师:第三段借时间来过渡。第四段从发现问题,研究原理之间靠什么来过渡的?
生:发现问题,研究原理之间用“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句设问来过渡。
(2)师:薄壳结构建筑中你能否也用这样的设问来表达?
引导学生也可以这样加一句:“发现了鸡蛋壳‘坚硬无比’的秘密有什么用呢?”
(3)教师总结:原来作者详写这些事例的奥秘就在于:先发现问题(现象)——研究原理——模仿改进(创造),还可以加入一点抒情,或者使用设问……
(4)请选择课文中略写的事例,或者你课外搜集到的事例,仿照这样的详写方法,先列出提纲,再说一说。——指名两例进行交流。
在发现三个重点段落内在逻辑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细节感知对比,发现插入抒情、进行设问的妙用,领略到句子表情达意的奥秘,从而进一步发现作者写作密码。
对比阅读,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感知能力。那么,怎样进行比较阅读训练呢?精心解读文本,选准阅读的对比点是关键所在。从上述案例中不难发现,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上选取对比点,从写作的技法上选取对比点,从语言的表达方式上选取对比点。总之,选准比较阅读的对比点方法很多,有选材比较、结构比较、立意比较、语言风格比较、表达方式比较、文体比较等。
运用对比法进行阅读教学,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延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把握了一些本质规律。它是当下为发展学生思维而教的一种途径,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言语实践,感受语言魅力,习得语言表达的一种好方法,从而使学生朝着“意、言、思”相融共生的美好境界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