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湖湘地域经验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i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张惠芬的诗歌为例,分析诗歌的题材、风格等方面与诗人“地域性”的关联。在分析中,结合诗人的生命体验及湖湘地域文化特质,阐释当代湘籍女诗人将地域经验作为一种精神视野的创作特色。
  关键词:张惠芬  湖湘地域经验  创作特色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湘文化视域下当代湘籍女作家研究”(项目编号:13YBB074)
  湖湘大地秀丽的山水风光,独特的民情风俗,桃源洞庭迁客风骚,这些独特的地域风貌形成了特有的
  湖湘地域文化特征,而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沁润熏陶着一代又一代湖南籍诗人,湖湘地域经验在他们的诗作中随处可见。张惠芬,湖南桃源人,当代女诗人。张惠芬的诗作无论在题材遴选及艺术追求上, 大都与她对乡土的守望和生命体验有关。 她的作品呈现出湖湘女性生命经验中对家乡的深情,对情感世界的探寻,在现实处境与诗意人生交融中的艺术探索。
   一、农耕文化沁润下的乡土情怀
   湖南省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温适宜、水系发达,水稻、水产等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以来就有“鱼米之乡”、“九州粮仓”的美誉。天然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使湖南有着古老绵长的农耕文化。湖南早期的农业生产在诗歌中就有反映,出现了不少描写农耕场景和乡土情怀的诗歌。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先人们的生活场景,还蕴含着淳朴天然的自然观,务实勤劳的品质以及浓厚的乡土情怀。这些早期文明的影响和农耕文化基因得以传承,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湖南诗人。
   湖南当代诗歌中沁润了农耕文化影响,抒写乡土、歌咏乡情是湖南当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审美内容。20世纪80年代,由江堤、陈惠芳、彭国梁等湖南籍诗人发起“新乡土诗派”的诗歌热潮。新乡土诗派诗人注重描绘风土人情,将诗歌写作植根于家园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新乡土诗派”诗歌运动在当代诗坛影响广泛,推动了乡土文化审美。
  19世纪法国学者伊波利特·丹纳认为“文学创作和发展决定于种族、环境(地理)、时代三种力量”[1]232。种族、环境、时代这三者影响渗入到诗歌创作者及作品之中。张惠芬的诗歌创作在湖湘独有的地域文化沁润下,抒写乡土、乡村、乡土经验,呈现出湖湘女性生命经验中对家乡的深情。如《耕》:“我相信这是桃花源的良田与阡陌/山色青青,鸡犬相闻/我相信泥土的浪花不会老去/一定会开在代代相传的赭色掌纹里” [2]14农耕文化中一代又一代人追求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人生理想在这首诗歌中得到呈现。诗人张惠芬亲近自然、对家乡的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善于发现自然之中那些细小事物之中的诗意。如《在一朵茶花里找到故乡》:“在黄家岭,每一朵茶花都是/一个久违的故乡/我们让花朵与每一个童年相认/之后坐在下午的阳光里,讲述难得的好天气/忘掉山路与山路下干涸的河床” [2]99在这里,诗人对故乡的一草一木都饱含深情,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处在怎样的人生境遇之中,故乡永远是诗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乡土情怀的动人之处。在张惠芬的诗歌里,这些抒写故乡的句子随处可见,故乡的一切已经融入到她的灵魂与血液之中,故乡让人保留着童年时期那份纯净的初心,是最纯粹的心灵栖息地,正是这份对乡土的深情,让诗人拓展出一种独特的精神视野与审美维度。
   二、生存现实的理解与敞开
   诗歌离不开现实,诗歌不论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都总是基于诗人的现实经验,处在现实大环境之中,现实环境决定了诗歌自身的发展方向与途径。诗人张惠芬谈到创作时说过:“我生活在乡村,乡村于我就是我的现实。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片农田,一泓清溪,一群牛羊,或者一片果园,它们是我的民间。我还生活在校园,校园里的每一颗露珠,每一片花瓣,每一个眼神或者疑问,都是我的平凡。我每天用现实的手抚摸它们,之后在意外中完成对抗。”[2]171诗人张惠芬的现实基于乡土的大背景和校园的小环境,这是她生命体验中触及的现实。也是源于对这种现实的理解,她以诗歌的方式完成对现实的对抗,诗歌成为她生活中的意外之光。在张惠芬的诗歌中,不仅展现了她所理解和体验的生存现实,还将这种理解扩张开来,在对细节的深入描述中探寻更深层的思想意蕴。比如张惠芬的《子宫癌患者》就是贴近现实的题材,全诗以细节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子宫癌患者的叙述,仿佛那位子宫癌患者就在读者面前絮絮叨叨地述说患病后无法入眠、不敢告诉父母子女、打算做手术、安排今后生活等事项。诗歌以细节的呈现还原了这位子宫癌患者患病后的心理体验,带着读者一起去体验这种现实处境的痛楚与无奈。如《八月十五》这首诗歌,也是以细节描写呈现出一位留守老人的中秋节。老人从诗人进门之后就不断地念叨她跌伤的头,一直在述说她那在广东打工的抱养的儿子、还有她的媳妇、孙子。这一系列语言动作的细节描写,放大了诗人对于生存现实的感悟,没有过多的语言修饰,却让一位饱经岁月磨砺的孤独老人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张惠芬不仅擅长以细腻的笔触呈现细节,提取现实生活中的现场感,还将这种现实融入到对生命与人生的思考之中,展示出诗人开阔的内心世界以及人文的关怀。如《存在主义表达方式》:“一个生命离去,另一个生命诞生/无数个生命在生命中逐渐饱满” [2]4诗人将人的存在方式提取、简化,人的生命经历了诞生、经历、离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不断由一代又一代人去经历。“一个我加一个你,是一个小世界/小世界在大世界中以隐喻的方式存在//白昼与黑夜彼此周旋,又彼此拥抱” [2]4诗人以寓言的方式呈现出人的存在状态,个体与群体的存在方式,现实的存在状态浓缩为一个哲学命题。如《我要建一所房子》:“我要建一所房子。有童话那么大/有孩子们的梦那么高/没有蚊子、苍蝇,没有潮湿发霉的空气/有一间小厨房,锅要架在灶台上/炊烟袅袅的,从烟囱的上空成为好看的云朵” 这首诗在现实人生的抒写展望中,融入人间大爱和人文的关怀。
  如果说诗人张惠芬的《子宫癌患者》、《八月十五》这一类的诗作只是以细节的呈现、白描的方式尽可能地展示生存现实的话,那么《存在主义表达方式》、《我要建一所房子》这一类诗作则是对现实经验、生存状态的深入开掘,这种现实不是外在的展现,而是以诗歌的方式呈现了对现实世界的深层理解,而这种理解有着强大的感召力,抵达灵魂。    三、物候变化中的生命体验
   湖南省为大陆性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这种四季分明、天气多变的特点,导致物候的规律性变化。“物候随气候的变化而变化,而气候又是具有季节性的。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物候。物候的变化给文学家以时令的启示,唤起了他们的时间意识与生命意识,使得他们由此展开关于生命的状态、价值与意义的深层次思考”[3]109物候变化总能触动人的情绪变化,激发人的生命意识。
  诗人总是更为敏感细腻、情感丰富的。在张惠芬的诗歌中这种物候变化带来的生命体验主要通过二个维度展开:一是人在物候变化、四季更替中,因为自然界事物的变化而触发自我的生命意识。如《春天深处》:“一定有什么正在到来,或已经到来/我想,在这明媚的时刻/不必打听蝴蝶的去向”[2]15诗人走在春天的旷野里,在明媚春光的感召下,内心升起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体验。如《当你老了》:“必须有一张长椅/一片笼着长椅的黄昏/晚风正好/茶正好/茉莉花正合上小小的嘴唇/夕光慢慢的/一节枯枝握住另一节枯枝”[2]46“枯枝”具有象征性,诗人由自然界的树木枯荣窥视到人的生命历程。二是尊重并且敬畏自然界的生命,用自己丰富的内心去感受自然界的生命力,彰显物我和谐平等的生命意识。 如《死去的胡杨》:“它们点燃你每一片叶子的火把/与阳光一起彼此照亮//而此刻我看见你干枯的血肉/站立,在原野,戈壁/在十年,百年,千年//仿佛只有站立才不会倒下/仿佛只有死,才能证明生”[2]23自然界中一棵死去的胡杨树唤起了诗人对于生命的体验,在植物的生长与死亡中,我们窥视到人生命的轨迹,与植物相似的特征与命运,而胡杨在诗人笔下也有了独立的品格,这种顽强的生命力、百折不挠的精神带给我们的是强大的生命感召力。
  文学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总是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地域文化色彩。在湖湘地域文化沁润熏陶下,以张惠芬为代表的当代湘籍女诗人在创作的题材、风格等方面不自觉地产生了与“地域性”的关联,在对乡土的守望及生命体验,对生存现实的理解与敞开中,地域经验成为其一种精神视野的创作特色。
  
  参考文献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 张惠芬.张惠芬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3] 曾大兴.文学地理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说:“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①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多媒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网络环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优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设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巧用信息技术,将之与语文课堂结合起来,可以极大地提高识字学文的效率。笔者执教的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23课《王二小》中多次运用到信息技术,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期刊
摘 要:李约瑟曾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科学为什么在近代以后落后于西方科学?这个问题就是李约瑟难题。很多人对此进行了回答,很多人认为原因就是中国古代科学缺乏演绎推理。是否真的就是中国古代科学缺乏演绎推理性质导致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现代落伍呢?对此难题的进一步解答,一直困惑着无数的学者。多年来,刘邦凡长期从中国推类逻辑的视域去思考中国古代科学的演绎推理问题,《中国推类逻辑对中国古代科学之影响》一书就是从
期刊
摘 要:德语语气小品词在德语会话交际中主要用于表达会话者的主观情感和交际目的,对会话交际的效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eigentlich为例,以会话分析相关理论为支撑,着重分析德语语气小品词的会话交际功能,并结合交际教学法和目前德语教学实际,提出德语语气小品词教学方案,为德语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话分析 语气小品词 教学 eigentlich  ★基金项目:本文为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
期刊
摘 要:为了实现“宽口径、厚基础”的教学培养目标,高等美术院校往往都很重视选修课的开设,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文以广州美术学院的选修课为调研对象,通过分析比较,希望能为其他高等美术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广州美术学院 选修课 调研报告  作为专业性院校的各大高等美术院校,在教学中通常都会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如何建设合理的选修课制度以补充完善专业性院校的教学结构,从而实现
期刊
摘 要:德国纽伦堡(德语:Nürnberg,英语:Nuremberg,或译称纽伦伯格),始建于公元11世纪,历史上曾被马丁路德称作“日耳曼之眼和耳”,这里保存着很多著名国王的王冠和王剑,还是中世纪欧洲大陆商路汇聚之地,德国工业革命兴起的地方;同时它还是纳粹党代会之都,纳粹精神之都,著名的纽伦堡审判之地。经过这些沉浮,这座近千年历史的古城能否重现中世纪的荣光?本文将对其娓娓道来。  关键词:中世纪荣
期刊
摘 要:女性作为世界上拥有最细腻情感的生物能够更加完美地诠释悲悯的情怀,女性对外界的任何人群以及事物都存有一种天生的怜悯之情,她们关注世间万物的生活及感受,懂得关心自己碰触到的每个灵魂,也敢于为他人付出,用一颗感恩的心接受来自外界的情绪和状态。作为世界上最为柔和,也最具有震撼力的情感,悲悯的情怀引导女性整个人生的步伐。悲悯的情怀似乎是来自于旷世之中最纯净的感情,能消融尘世中的冰霜。找不到适合的辞藻
期刊
摘 要:在题材内容上,徐訏作品可以分为乡村模式、都市模式、乡村与都市结合模式。徐訏笔下的人物模式主要可分为知识分子与交际花、从入世到出世人物、幸福家庭的小姐。徐訏作品在故事情节上也是模式化的,他的小说开头总是先设悬念,伏笔过多,总是展现宿命观笼罩下的美的残缺,小说中的“我”与女子的交往总是在夜间,小说经常设置美丽单纯的女子被男子抛弃的情节。  关键词:徐訏 作品 模式化   读过徐訏全集就可以看
期刊
摘 要:中西方对人生意义的获得有不同的解决之道,中国儒、释、道三家虽然路径不同但都着力于“解脱”,而西方基督教传统在于上帝的“拯救”。本文试图说明二者之间的区别,进而分析屈原对于人生意义问题的解决之路,最后阐述林怀民对于《九歌·司命》一节关乎人生意义问题的解决之路和他对原著的精当把握。  关键词:拯救 解脱 《九歌》 司命   20世纪初,处在“西学东渐”和“旧学新知”门槛上的几辈中国学人为中国
期刊
摘 要:《黄雀记》是苏童首次将笔触投入当下时代的转型之作,以小人物为切入点展现了社会中的欲望和迷惘。小说延续了“香椿树系列”凄迷隐幽的南方叙事,以多重隐喻连缀起整部作品。其流畅清丽的语言流露出颓废美学的体验,从中拷问生存的意义和宿命的存在。  关键词:小人物 隐喻 南方叙事 时代性 命运  一、小人物形象中体现的时代特征   苏童之前的作品如《妻妾成群》、《红粉》、《我的帝王生涯》、《武则天》、
期刊
摘 要:在对外汉语专业开设的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挖掘文选内容蕴含的古代文化知识,不仅可以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和要求,还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古汉语教学的效果。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探讨了如何将古汉语文选与古代文化知识教学相结合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 古代汉语文选 古代文化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2011年度教研立项课题“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汉语课
期刊